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满心委屈却又无法抱怨的事情。比如父母长辈,比如闺蜜朋友,他们高举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包揽或者干涉别人的生活或者选择。哪怕最终证明他们错了,他们也毫无愧意,反而理直气壮、振振有词,我的初衷是好的,我是诚心诚意为你好啊!面对这样的人,你若怪他们,仿佛是你不知道好歹;可你若不怪他们,却实在是伤害了自己。
这样只有情谊却缺乏智慧的人,实在很让人无语叹息。
《红楼梦》中就有一个例子,这便是女主角黛玉的丫鬟紫鹃。紫鹃是个好女孩,她渴望促成宝玉和黛玉的姻缘,于是自导自演了一场惊动贾府上下的大风波:“慧紫鹃情辞试忙玉”。然而好心办成坏结果,让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最终走入了死胡同,再也没有了成就姻缘的可能。
紫鹃原名鹦哥,是贾母身边的一个二等丫鬟。黛玉的进贾府时,贾母见黛玉带来的丫头雪雁年龄甚小,就将鹦哥给了黛玉。鹦哥后来改名紫鹃,成为黛玉最得力的丫鬟。她不仅在生活上照顾黛玉,也在精神上开导黛玉,时常调节她和宝玉之间的争执和纠纷,给黛玉最温暖的关怀和帮助。在与黛玉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她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成为《红楼梦》中相处最好的一对主仆,甚至可以说最亲密的闺蜜。
眼看着黛玉对宝玉一往情深,可贾府高层却迟迟没有发话,好闺蜜紫鹃有点着急了。思虑再三,她决定借口黛玉要回苏州,试探宝玉的真心,也看看贾府其他人的态度。
于是“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拉开了帷幕,紫鹃没想到,对黛玉一往情深的宝玉听紫鹃说得活灵活现,信以为真,当时就呆了,随即就失去了感觉知觉,直到紫鹃亲来解释才哭出声来。
紫鹃出此计策,当然是好心,是为了黛玉的考虑,是想让宝玉亮出真心,以此来逼贾府高层表态。却不想宝玉闹得动静太大,导致阖府上下,从贾母王夫人到每个丫头仆人,全都知道了宝玉对黛玉情深若斯,这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在那个时代,无论是宝玉还是黛玉,都无权主宰自己的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正道。未婚男女若有私情,那是绝不被接受和允许的。我们看后来司棋和表兄的私情暴露,都被上下人等瞧不起,更何况名门小姐了。就在不久前,贾母在元宵家宴上,就对所谓“才子佳人”发表了长篇讲话,对“这个小姐必是通文知理,只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诗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哪一点儿像佳人?”这不仅是贾母自己的观点,也何尝不是在警告黛玉?此前她和宝玉的纠缠争闹已经闹得满府风雨,那时候还可以用“小孩子年龄小”混过去。现在,他们年龄渐长,紫鹃还闹出了这一出,岂不是将这层窗户纸挑破了吗?就算贾母怜爱黛玉,也无法再为他们做主了。所以,当得知宝玉得病的缘由,贾母才会又急又气,流出眼泪来。因为那一刻,她知道,他们已经完了。
在宝玉痴呆大闹的时候,王夫人也全程在场,可她一句话都没说,心中一定对紫鹃和黛玉充满了憎恨吧?自己的亲生儿子,自己给予了无限期望的儿子,竟然为了一个女子要死要活,全然不想想母亲。这样的女孩,若是娶为儿媳,儿子一定对她言听计从,自己这个母亲更没有地位了吧?这样的女孩,身体还不好,将来有个三长两短,难不成儿子为她要死要活?每一个做母亲的人,都不愿意儿子娶这样一个媳妇的。紫鹃这一行为,让本来就不喜欢黛玉的王夫人,自是对她更加厌恶了。
闹了这么一大出,贾府高层依旧不肯表态,依旧在装糊涂,实际上就已经表达,他们已经不再考虑这种可能性了。
紫鹃自以为得计,却不知道,她已经将宝玉和黛玉的最后一点希望彻底葬送。
相比之下,当年同是贾母丫鬟的袭人就比她强太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袭人有计划有行动,每一步扎实有效,充分显出超越紫鹃的智慧和手段。
虽然贾母将袭人给了宝玉,已经存了以后让她当姨娘的意思,但并未明确。聪明的袭人懂得,仅有贾母的暗示是不够的,她需要得到王夫人的认可,所以她凭着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真心为宝玉考虑的态度,轻松搞定了王夫人,确立了她的身份地位。她才不跟晴雯她们争宠呢,宝玉爱喜欢谁就喜欢谁去,因为袭人深知,宝玉自己并无决定权。
可是,我们忠诚的好闺蜜紫鹃呢?她是为黛玉着想,可却目标错放在宝玉的态度上了。宝玉早就在“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一段,对黛玉亮明了自己的态度,从此黛玉不再跟宝玉吵闹争执,他们进入了两心相知的平静岁月。就算黛玉并未告知紫鹃,但紫鹃时刻在黛玉身边,她完全看得出来她们的变化。根本没必要再演一出“情辞试忙玉”的戏码啊,这不是费力不讨好吗?
如果紫鹃真有智慧,真想促成宝黛婚姻,她应该想办法让贾母主动提出。贾府和王夫人之所以将宝玉的婚姻悬而未决,就是双方都有顾忌。贾母虽然倾向于于黛玉,但黛玉的缺点太明显:一时身体太弱,二是性格脾气不够好。正因为如此顾虑,当贾母看到更青春阳光的宝琴时,才会特别喜欢并且有意将宝琴配宝玉。紫鹃和黛玉能做的,首先是养好身体,改变性格(最起码表面上显得更大气点),以打消贾母的担心,也让贾母在做决定是更有理由和底气。其次,积极跟王夫人搞好关系,了解王夫人的喜好,努力王夫人接受自己,最起码不能让她讨厌。无论如何,儿媳都要和未来婆婆搞好关系。
紫鹃若能如此谋划,才真是为黛玉打算,才是真正促成宝黛姻缘的最佳方式。
当然决定宝玉婚姻的因素很多,紫鹃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丫鬟,就算做得完美无缺,也未必就能影响大局。然而紫鹃的行为却促使下了决心,她开始一步步行动。抄检大观园后,首先先斩后奏地撵走了晴雯,过后贾母也只能同意。而我们的宝玉,除了做了一篇“芙蓉诔”之外,也毫无办法,连跟母亲求个情都不敢。
紫鹃当然是个好闺蜜,却不是一个好伙伴和好助手。她格局太小,智慧有限,这样的人只可谈友情,是不能委以重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