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琏夫妇对薛家态度如何?他们这段私房话,全是对薛家的鄙夷

贾琏夫妇对薛家态度如何?他们这段私房话,全是对薛家的鄙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史的意林 访问量:1095 更新时间:2024/3/12 23:29:31

人说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然而作为姑舅表亲的王熙凤和薛家,似乎不太符合这句老话。

在第四回,人回薛家车马已到大门时,除了王夫人,其他人此前都不曾知道会迎来这一大家子客人。作为一名合格的贵族老太太,贾母自然很客气的留下了薛家,而薛姨妈早就做好了在贾府”处常“的打算,不仅路上就和薛蟠进行了一番游说,即便和薛蟠分开住,也须得和宝钗在贾家住下,而后更和王夫人说定,“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只为在贾府“处常”。

在贾家住下不久,“金玉良缘”之风便很快刮起,夹杂着薛宝钗的如潮好评。薛家意欲何为,人精王熙凤又岂能不知?而有意思的是,即便这“金玉良缘”主谋为自家表亲,姑妈王夫人更是主要支持者,但同样身为王家血脉的王熙凤,却选择站在她们的对立面,当然,是用一种委婉的方式。

最明显的一处,便是第二十五回的“吃茶事件”,王熙凤当众打趣林黛玉吃了贾家的茶,为何还不给贾家作媳妇,更拉出贾宝玉自模样、根基、富贵、家私样样比对,惹得众人哄堂大笑。王熙凤此举,很明显是深知贾母对“木石姻缘”念兹在兹,而她本身亦是倾向于林黛玉这个宝二奶奶人选,才会当众作此嬉笑。

反观对薛宝钗,王熙凤一直采用的是回避的方式,纵观全文,王熙凤仅和薛宝钗有过一次对话,乃第二十九回邀众人至清虚观看戏,薛宝钗推辞称热,王熙凤随后做一番解释,此外再无二人交谈的描写。

如此不免叫人疑惑,王熙凤对林黛玉如此亲密友爱,对薛宝钗却敬而远之,那她对薛家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其实,早在第十六回,王熙凤和贾琏的一段私房话,就透露了这对夫妇对薛家人的态度。

贾琏护送黛玉往苏州回来后,青年夫妇远别重聚,幽默诙谐打趣一番后,二人在屋里说体己话,忽听见外间有人说话,王熙凤便问何人,平儿进来称,是薛姨妈打发香菱来问话,已经打发回去了,贾琏听到香菱二字,便道:

“正是呢,方才我见姨妈去,不防和一个年轻的小媳妇子撞了个对面,生的好齐整模样。我疑惑咱家并无此人,说话时因问姨妈,谁知就是上京来买的那小丫头,名唤香菱的,竟与薛大傻子作了房里人,开了脸,越发出挑的标致了。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他。”

贾琏短短一段话,就出现两个薛大傻子,从薛蟠称呼王熙凤“大妹妹”来看,贾琏与薛蟠的年岁应该相当,可对于这位大舅子,贾琏却如此讥诮,可见在他眼中,薛蟠并不值得尊重。

然而在旧时,作为家中唯一的男丁,薛蟠已然是一个家的脸面,贾琏如此鄙夷讥诮薛蟠,很明显是在鄙夷讥诮薛家。有趣的是,这一番讥诮鄙夷是当着王熙凤的面进行的,可知素日王熙凤对这姑姑家并不太欢迎,故贾琏才敢如此无所顾忌。

从贾琏的话来看,他似乎因为怜惜香菱而罪及薛蟠,然而贾琏又何尝不是一位浪荡子?讥诮薛蟠好色不就”五十步笑百步“了吗?两人在风月方面旗鼓相当、轩轾不分。贾宝玉都曾心疼平儿跟了贾琏,贾琏又有什么资格贬低薛蟠”玷辱“了香菱呢?

所以贾琏鄙夷薛蟠,绝非因为薛蟠流连风月,而是另有缘故:

首先、薛蟠的浑

在进入贾府前,薛蟠便因为香菱打死了一位男青年冯渊,闹出了人命官司,书中说薛家仗势倚情,贾雨村徇私枉法草草了结此案,薛蟠毫发无伤。

那么,薛家依仗的是谁家的势?倚靠的是谁的情,才能将一人命案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贾雨村处理完此案后,立马修书致王子腾贾政,让其宽心。可见倚靠的就是王家和贾家的势力。而在薛家进京时,王子腾刚升往外省,合家起身。那么这些事务就只能由贾家出面打点。

正巧,贾家的对外事务皆由贾琏打理,好比凤姐弄权铁槛寺,用的是贾琏的名义修书一封与了长安县节度使云光。那么薛蟠此事应全由贾琏周旋,这种为人收拾烂摊子的活,估计没几人乐意去做,贾琏心中厌烦在所难免。

经过此事,薛蟠也成了黑户,被冯渊之魂索命的“死人”,香菱一生托付此人,岂不是被玷辱了?

再者、薛家早已败落。

薛父作古后,薛蟠年少懵懂,不经世事,各省生意被主管、买办伙计们都算计了去,凋敝不堪,积重难返,而薛家又逐渐失去了原有贵族圈子的联系纽带,故指望靠薛宝钗进宫稳住贵族地位,继而借势东山再起,谁料薛蟠路上犯了命案,薛宝钗进宫之路搁浅。只得将目光投向贾家。

正因此,薛宝钗在和邢岫烟谈心时,才会称七八年前自家的金银首饰多不胜数,而现在则不再富丽妆饰。

薛家这一窘境,自然瞒不过贾母,故大观园建成后,命小戏班子住进梨香院,对薛家如逐客令,然薛家仍装聋作哑。王熙凤是何等聪明的人?且不说薛家败落她是否嫌弃,单单拿“金玉良缘”来说,凤姐是倍感威胁的,如果宝钗成了将来的宝二奶奶,荣府这些大小事务还跟她有关系吗?所以王熙凤对这个表妹实在不太感冒,贾琏耳濡目染下,对薛家不屑,也是情理之中了。

标签: 贾琏

更多文章

  • 尤二姐嫁给贾琏,完全是一场骗婚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贾琏

    小说《红楼梦》里,尤二姐是一位悲剧人物,很年轻就被王熙凤逼得自尽。其实这也不怪王熙凤,可是她不应该嫁给贾琏。但尤二姐嫁给贾琏,完全是贾琏骗婚。一般当小妾的都是出身贫寒姑娘,而且很多都是婢女出身。而尤二姐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她的母亲被称为尤老安人,安人是封建社会对诰命夫人的称呼,说明尤二姐的继父也是官

  • 贾琏曾经爱慕香菱,为什么就没有下文了?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贾琏

    小说《红楼梦》里,贾琏曾经对王熙凤说:“我去看姨妈,迎面来了一个小媳妇儿,长的实在是齐整标致。一打听才知道名叫香菱,原来是薛大傻子(薛蟠)的屋里人。薛大傻子实在是配不上她。王熙凤说:“你往苏州走了一回,怎么还这个样子?你眼馋她?赶明我用平儿换他,薛大傻子也是吃着碗里的,看看锅里的。原文大致如此,这真

  • 偷情的女子都不如妻妾,贾琏到底图什么?作者用八个字说出了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贾琏

    相较于宁府那被人津津乐道的各种“乱”,荣府似乎要正常得多,虽然,贾赦也是那么的好色,贾琏更是有其父之风,宝玉也是成日在女儿堆里厮混的主。但比起宁府的各种偷鸡戏狗和聚麀之诮,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贾赦的色,在荣府众所周知,贾母就如此骂斥责他:贾琏为贾赦所出,一点不肯浪费贾赦的好色基因似的,也是个浪荡子,

  • 这对夫妻隐藏极深,表面帮衬王熙凤,暗地里却为贾琏暗箱操作许久

    历史人物编辑:张甲良标签:贾琏

    看过红楼的读者都清楚,这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管家人,在处理问题上算得上很精炼,少有出现漏洞的地方,不过在一对夫妻身上,倒也出现了一次。当时在大观园王熙凤有事吩咐平儿。身边又没有丫鬟跟着,这红玉和坠儿恰好在一起,于是凤姐便给她下达了任务,红儿很出色的交了差,这王熙凤看她聪明伶俐,便要认她做干女儿,放在身

  • 红楼梦里最乱的地方在哪?贾琏秘密前往的平安州:白茫茫尸骨如山

    历史人物编辑:安阳源易缘标签:贾琏

    红楼梦的结局非常悲惨,四大家族的倾覆,犹如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怪兽,把一切人吞噬。大多数网友相信,四大家族的覆灭,源于皇帝对他们的清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但事实的真相,恐怕比这个更惨烈。“食尽鸟投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大家都认为,【白茫茫】是一句比喻,意思是贾家败的什么都没有了。你恐怕很难想到

  • 贾琏本要成为黛玉心头之人,却因凤姐点拨,就此二者再无交集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贾琏

    在薛宝钗来贾府过生日的时候,贾母格外上心,硬把要走的湘云留下来要她给宝钗庆生后再离开,又是从自己钱袋取出钱来用于给宝钗庆生,于是,仔细留心着老太太心思并且眼光独到的王熙凤,就看出了老太太喜欢宝钗,这样一来,宝黛两人中宝钗跟宝玉成的几率变大了,更何况宝钗是理事的王夫人的侄女,而自己也是宝钗的表姐,于是

  • 贾琏为何异常迷恋多姑娘?里面有个秘密,作者第四十四回才写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贾琏

    “这个大老爷也太好色了,略平头正脸的,他就不放手了”,知道贾赦强娶鸳鸯后,平儿如是说。贾赦是荣府的大老爷,生平的爱好就是在家和小老婆喝酒,连贾母都多有嫌弃。都说上行下效,贾赦如此,贾琏自然与乃父相差不会太远。贾琏是荣府的浪荡子,首次登场,便上演了“戏熙凤”的好戏,彼时是正午,隔壁屋子的李纨歪在炕上半

  • 红楼梦中贾琏为什么被称作二爷?他和贾珠谁才是荣国府的嫡长孙?

    历史人物编辑:宋佳城标签:贾琏

    前言:小说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中,贾宝玉和秦钟这对好基友正缠着嫂子王熙凤要宁国府对牌,好安排人去收拾家学里的书房,以便于他们尽快进去念(胡)书(搞)。正在说笑之际,突然有人回说跟着贾琏去苏州的下人昭儿回来了。王熙凤急忙把他叫进来问话,才知道贾琏打发他回来报信,说是林黛玉的父

  • 贾琏是荣国府里最幸福的人贾琏成《红楼梦》最让人羡慕的对象

    历史人物编辑:周祯标签:贾琏

    贾琏贾琏在荣国府里还真是幸福的男人,媳妇王熙凤是个精明能干的当家的主,自己只要游手好闲就好,简直就是标准的浪荡子形象。贾琏是王熙凤的丈夫,贾赦的儿子。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曾这样说贾琏“这位琏爷身上现捐的是个同知,也是不肯读书,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的,所以如今只在乃叔政老爷家住着,帮助料理家务。”身

  • 贾宝玉地位高于贾琏?日后可以承袭荣国府的爵产?这一切都是幻觉

    历史人物编辑:郝玉龙标签:贾琏

    前言:作为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第一男主,作者对贾宝玉这个人物灌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让这个人物形象数百年来始终脍炙人口。在整个荣国府中,贾宝玉可谓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上至祖母史太君、母亲王夫人,到两位女主林黛玉、薛宝钗,乃至伯母邢夫人、嫂子王熙凤,甚至有贤王美誉的北静王都对他青睐有加。小说第三十三回《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