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见多了,王熙凤周旋于贾母之间,给贾母排忧解难,也亏了王熙凤这个开心果,延续了贾府的兴旺。
可这兴旺下逐步走向衰败,到底还是跟王熙凤的弄权有关联的。
那时日,秦可卿病死,王熙凤风光无限,王熙凤一干人等,来到铁槛寺,王熙凤与老尼姑有一段精彩无比的对话,可见王熙凤之“城府”。
那王熙凤见着银子,就像苍蝇见到了血一样,她知道尼姑要办事,所以一开始就存心要讹诈她一笔。
看官千万不要以为老尼姑的口才好,实是她被凤姐牵着鼻子走。
一开始呢,老尼姑如此说道:“我有一事,要到府里求太太,先请奶奶一个示下。”
然后呢,便说了事情的大概。然后是凤姐的话,请大家小心看。
她第一句是——“这事倒不大”,意思就是这事肯定办得了。
第二句是——“只是太太再不管这样的事”。
意思就是说,这尼姑先说的要求太太是没用的,要求就得求我。
这尼姑自知把话说错了,便将原来的“请奶奶一个示下”变成了“奶奶也可以主张”。
这时凤姐说道:“我也不等银子使”。
这就有意思了。那尼姑又没说给银子,凤姐便暗示:你总要给银子吧,你可别开价太低了,几十上百的银子我可不会放在眼里,因为“我也不等银子使”。
这时那尼姑变明白这里面的意思了,所以“打去妄想半晌”,才说出了一番既能顺水推舟地让凤姐自己开价码,又不能让凤姐自己显出贪钱样子的话引子。后面的话就好理解了,我也不去多说。
不得不佩服王熙凤的机变灵巧,巧妙地自己驳了自己的话。先还说“也不做这样的事”,好象她从不做这种坏事似的。后来变成了:“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意思就是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我也是做得出的。
呵呵,两面三刀的凤姐,吃了她的亏你可别叫冤。
由此得出,从这回可以看出凤姐之前还不能一手遮天的,原来还是王夫人在把持大局,所以那尼姑先还说要王夫人做主。可是这回之后,凤姐便真正成了顶梁柱了。
如今想来,秦可卿之死,加之托梦王熙凤,真是把王熙凤拉出来,大大风光了一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