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楼梦夜宴贾母打趣尤氏:人情味,是一种珍贵的修养

红楼梦夜宴贾母打趣尤氏:人情味,是一种珍贵的修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 访问量:4745 更新时间:2023/12/7 13:28:31

红楼梦里的贾母,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老太太。

至少,前八十回里,贾母是一个真正优雅的贵族夫人。

01贾母的人情味

贾母的人情味体现在很多地方,比如她虽然看重宝玉,却很少重男轻女。

黛玉初来贾府,宝玉便问她的玉,听黛玉没有,便发狂要砸自己的玉。一般的老太太,或许生气、或许愤怒、或许迁怒,但贾母的一番话,却安抚好了宝玉。

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

贾母的理由,有理有据,还迎合了宝玉自觉比不上妹妹的心思,若不是上帝视角,恐怕在场的人都会信了贾母的说辞。

思虑周全,做事周到,充满了人情味,才是真正的贾母。

贾母身上的人情味,比熙凤身上的要浓烈很多,同样是富贵里泡出来的,贾母能够怜老惜贫,但王熙凤就很难做到。

张道士要来给宝玉提亲,贾母并不愿意,但坚决回绝的同时,还顾全了张道士的面子。

贾母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对着道士,偏说和尚,但和尚什么时候和贾母说过宝玉的话,上帝视角的读者都不知道。

老太太心中藏了九曲沟壑,但却从不伤人。

不过要说贾母身上的人情味,最浓郁的,还是第76回时,打趣尤氏夫妻之事上。

02开得起玩笑,心中有他人

所谓人情味,不过心中装着他人。

贾母的许多行为,在满足自己目的的同时,也会去照顾别人的心情。

正如那次带着诸位姐妹出去玩,一个小道士冲撞了队伍,王熙凤一个耳光过去,而贾母则派人好好安抚,还能体会到这个孩子的父母该多心疼。

很多人修身养性,目光聚焦的自己,行为是否得体,言语是否合适,但一个有人情味的人,心里装的一定是他人。

贾母开得起玩笑,第二十二回,纠结按照辈分顺序点戏时,贾母是这样说的:

贾母道:“今日原是我特带着你们取笑,咱们只管咱们的,别理他们。我巴巴的唱戏摆酒,为他们不成?他们在这里白听白吃,已经便宜了,还让他们点呢!”

而第七十七回里,她接着打趣尤氏夫妻之事,实则给他们相处的机会。

贾母笑道:“使不得,使不得。你们小夫妻家,今夜不要团圆团圆,如何为我耽搁了!”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自己不好过,便不希望别人好过,自己曾经受过的苦,便希望加诸于儿媳身上。

但贾母很少为难晚辈。

在她眼中,尤氏是“小夫妻家”,而自己是老骨头,跟着晚辈厮闹,她们容易放不开。

贾母的分寸感,拿捏得非常好,每次大观园的姐妹一起玩,她虽然好热闹,但也会早早离开,给姐妹们自己玩的时间。

03世上最珍贵的,便是人情味

什么是人情味?

人情味是一个人身上,最珍贵的修养。

当我们形容一个人的好,常常用善良、体贴、勇敢、正直、温暖......各个美好的词汇,但我觉得,一个“有人情味”,足以涵盖所有,它是包含了勇敢的善良,亦是孕育了温暖的正直。

或许,有修养的人未必有人情味,但有人情味的人心中,一定装着他人。

有人情味的人,哪怕身处高位,也能俯下身子,和你平等交流。

真正的人情味,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温暖。

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而是体贴入微,温暖慈爱。

真正有修养的人,一定懂得换位思考,懂得平等与关怀。

最寒一张脸,最暖一颗心。

愿我们都可以成为那个有人情味的人。

标签: 尤氏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为什么说尤氏“心里有鬼”,真像王熙凤说的那样无能吗?

    历史人物编辑:小时悟史标签:尤氏

    红楼梦:为什么说尤氏“心里有鬼”,真像王熙凤说的那样无能吗?《红楼梦》前八十回中起码有两处直接点到尤氏“心里有鬼”。第次在第七十四回“矢孤介杜绝宁国府”,惜春发脾气时候说的话:“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我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

  • 为什么贾府和王史这样的豪门结亲,也与尤氏、秦氏这样的寒门结亲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尤氏

    文/陌游常乐我想这于古代的一种想法有关“嫁人要嫁高,娶妻要娶低”有关。贾蓉娶秦可卿应该就是有这样的缘故。如果是一点都不般配的话,贾家一定不会通过这样的亲事。秦可卿的父亲虽然只是一个小官,但是也是有实权,秦可卿怎么着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儿。而且秦可卿的相貌、性情和人品都是一等一的好,这也是她的优势。贾家虽

  • 尤氏命理基本理论作为普遍生命形式的

    历史人物编辑:很酷新鲜感标签:尤氏

    周期四大支柱的轮转贯穿于整个宇宙。作为生命的载体——“四大支柱”也严格遵循这一规律。“Levikk”在《滴天髓》的经典中已经讲过了。然而,后来的研究人员并没有关注它。目前,多数学者在日常工作中,以求取平衡的法理为基础,将“斥盛衰、定格局、择神明、扬善恶”作为一种固定的生命捍卫形式。或跟随力量。“在平

  • 王熙凤过生日,尤氏为何一语成谶?

    历史人物编辑:小伟生活标签:尤氏

    尤氏为何借王熙凤的生日打自己的人情牌?文\萧梦红楼梦第四十三回中,最精彩的一段描写就是关于王熙凤的生日。原文如下:这里贾母又向王夫人笑道:“我打发人找你来,不为别的:初二日是凤丫头的生日。上两年我原想着替他做生日,偏到跟前又有事就混过去了。今年人又齐全,料着又没事,咱们大家好生乐一天。”按理说贾母是

  • 红楼梦里的尤氏——锯了嘴的葫芦惹人怜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尤氏

    红楼梦》里的荣宁二府,等级森严,尊卑有序。上层领导颐指气使,恣意妄为;下层奴仆卑躬屈漆,小心翼翼。但是,有一位上层领导成员,却像一个受了气的小媳妇,事事逆来顺受,长年累月地做了个锯了嘴的闷葫芦,活得着实窝囊,真叫人可气、可叹、又可怜!尤氏是宁国府掌门人贾珍的媳妇,尤氏虽比荣国府邢王二位夫人晚一辈,但

  • 红楼梦:在尤氏跟前嚣张跋扈的凤姐,怎么却在李纨手里败下阵来?都是人情世故

    历史人物编辑:姜子说书标签:尤氏

    红楼梦:在尤氏跟前嚣张跋扈的凤姐,怎么却在李纨手里败下阵来?都是人情世故!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

  • 抄检大观园,李纨故意装病躲是非,为何宁国府尤氏看一眼看破?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不红标签:尤氏

    本文摘自“红楼不红”知乎问答。关于“李纨装病”的提法,我个人持以怀疑的态度。第七十四回,王熙凤带领抄检队伍,来到稻香村时,原著的解释是: 彼时李纨犹病在床上,他与惜春是紧邻,又与探春相近,故顺路先到这两处。因李纨才吃了药睡着,不好惊动,只到丫鬟们房中一一的搜了一遍,也没有什么东西,遂到惜春房中来。

  • 尤氏为何没有子女?真相让人心酸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历史标签:尤氏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贾府中秋宴上,尤氏曾提及自己跟贾珍已做了十几年的夫妻,也是快奔四十的人。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在骂到贾蓉时曾提及他那死去的娘,可知尤氏不是贾蓉亲娘,如此,尤氏应是贾蓉母亲死后才成为贾珍的填房。根据尤氏所言,尤氏在与贾珍作为夫妻时,年龄最多也就二十五左右(正巧古代只有大龄姑娘才会做人

  • 尤氏和黛玉有同一个毛病,一个致秦可卿自杀,另一个看到宝钗丑事

    历史人物编辑:屏山品红楼标签:尤氏

    尤氏在众多的红楼人物里不大起眼,她出场时年龄大约在三十岁的样子,这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年龄,比如不过二十出头的李纨,作者已经不描述她的外貌了,一是因为她是寡妇,二是她年龄算大了。尤氏比她还要大得多,自然容貌上更加不予浪费笔墨。尤氏在王熙凤看来是没口齿、没才干的。其实王熙凤算是客气了,这些还不是尤氏致命的

  • 明知贾府是火坑,为何尤二姐还非去不可?去不去,于她都是死路

    历史人物编辑:周一影视自媒体标签:尤二姐

    红楼梦中的尤二姐,长得很美。她因姐姐尤氏邀请,跟着母亲入了贾府,与贾珍、贾琏等人混熟了,后来跟着贾琏为妾。她的结局太悲惨,在王熙凤的连环计之下,不仅连腹中的男胎都保不住,更失去了自己的性命。早在尤二姐入贾府前,小厮兴儿就将王熙凤的狠毒告诉了她,可当王熙凤上门来接,她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不为别的,这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