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在十二钗正册中位居第六,可见作者对这个人物的重视程度。曹雪芹为她设计的人生道路、性格命运,已在画、词、曲《世难容》中作了提示。画中是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但程伟元、高鹗续写成妙玉遭劫被辱,卖进花街柳巷。笔者认为,曹雪芹是不会这样安排妙玉的结局,那么,妙玉的结局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这就必须从“白玉遭泥”的寓意谈起。
程、高二人以世俗眼光来理解“白玉遭泥”,把“泥”理解成了污秽不洁,而十二支曲中的《世难容》有句云:“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这中的“风尘”和“肮脏”,很容易就被理解为“烟花”和“污秽不洁”。但在《高僧传》中,“白玉遭泥”的典故,是指高僧为朝廷征用而不得“洁。曹雪芹就是以这一历史故事来安排妙玉的结局的,换句话说,妙玉结局和释道安一样,都成了“御用高僧”。
帝王征调高僧入京,讲授佛法,在历史上比比皆是。《高僧传》所载的高僧多有被征召的经历,这也妙玉的结局应是被朝廷征用的另一个证明。我们把妙玉和《高僧传》中以释道安为代表的高僧进行比较,发现他们在天赋、秉性、才华、命运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足能证明曹雪芹是按高僧的形象来塑造妙玉的。
新版妙玉
妙玉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形象,既是比丘尼,又位列十二钗之序,所以,她的结局也就有两个方面的可,一是作为佛徒的结局,二是作为美人的结局。妙玉无父母兄弟可以依恃,还俗的可能性很小,她的结局很可能是第一种。“白玉遭泥”乃朝廷招贤之喻,释道安等高僧多有被征召之事实,二者结合起来,就不难得出妙玉被召为御用高僧这样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