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嬷嬷屡次骂袭人,袭人为什么不让宝玉赶走她?

李嬷嬷屡次骂袭人,袭人为什么不让宝玉赶走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栖鸿看红楼 访问量:553 更新时间:2024/1/18 21:51:01

袭人得意地笑了:“我就是想让你这么以为!”

我不想从道德角度来评判袭人,这个太私人化、感情化,我只想说袭人是一个心思周密、善于为自己筹谋的人,大概不会有人反对吧?

李嬷嬷骂袭人,从作品中的描写来看,是在李嬷嬷“出去”之后。不过以她的性格、以她与袭人的关系,当初也不可能没骂过袭人。即使没骂,也一定心里很讨厌。

袭人和李嬷嬷,一个是年轻的大丫鬟,一个是年老的奶奶娘。他们分别代表着宝玉仆人中的两大阵营。宝玉当然是喜欢年轻漂亮的女孩子,而贾府有着传敬老的传统。并且因为宝玉太年幼,没有自主性,所以均衡下来,李嬷嬷还要略压袭人一头。

李嬷嬷很不喜欢袭人,有点儿像婆婆对媳妇的挑剔。这就是“婆媳矛盾了”,天然而不可避免。但是以袭人的心思周密,她当然不肯长久的屈居人下——除了“二木头”迎春,谁也不会甘心被人压制吧——所以她肯定要想办法,肯定要为自己争取的。

怎么争取?第一步当然是提升自己。贾母觉得袭人“竭力尽忠”、“心地纯良,克尽职任”,众人觉得袭人“殷勤小心”,王夫人觉得袭人“在宝玉身上留心,在诸人跟前和气”。连怡红院的小丫鬟佳蕙,在背后评价袭人,也说“那怕他得十分儿也不恼他,原该的。说良心话,谁还敢比他呢?”——佳蕙评价袭人是在后来,但是袭人的这个名声肯定不是后来才建立起来的。

博得众人的一致称赞,工作认真,业务出众,这是第一步。只有具备了这个基础,才有可能被提拔。

第二步是博得宝玉的喜爱。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但却起不到决定作用,因为宝玉就没有决定权。这么说吧:如果贾母贾政或者王夫人硬塞给宝玉一个不喜欢的丫头做屋里人,宝玉也没办法拒绝,最多是把她晾在一边,不理不睬。而博得了宝玉的喜欢,如果遭到贾母贾政或者王夫人的反对,她也照样成不了姨太太。

在众人称赞、宝玉喜欢的基础上,袭人有还需要得到当权者的特别赏识,就是后来向王夫人“进谗”。是“进谗”,因为她的建议明显会破坏宝黛爱情;但不是“诬陷”,因为她说的都是实话,而且还没全说出实话:宝黛爱情她可是隐瞒下来的。当然,这是另一个复杂问题,咱们在这里不展开了。

这是袭人上位的三部曲,缺一不可。

三部曲都是加分项,还有潜在的减分项。也就是说有一些忌讳是袭人必须避免的。一旦违反了这些禁忌,袭人就势必出局。那是什么样的禁忌呢?

第二十回,王熙凤劝李嬷嬷“你是个老人家,别人高声,你还要管他们呢,难道你反不知道规矩?在这里嚷起来,叫老太太生气不成?”第七十四回王熙凤向王夫人进言:“不如趁此机会,以后凡年纪大些的,或有些咬牙难缠的,拿个错儿撵出去,配了人”。可见在这样的大家族,仆人间吵架、闹矛盾、“咬牙难缠”,就是极大的忌讳。

所以袭人再怎么不满意,怎么可能表现出对李嬷嬷的不满意、给人以“袭人好斗”的印象呢?

宝玉喝醉了酒,对李嬷嬷不满意,要撵李嬷嬷出去。说实话,按照那样的规矩,李嬷嬷私自回家、没有陪侍宝玉,确实是她失职。而私自喝了宝玉的茶,当然也是违规。但这些都是乳母们的常态。仅凭这些罪名,贾母是不会同意宝玉把奶妈撵出去的。

如果宝玉趁醉去向贾母提出要求,贾母不会答应,那会怎么样?

第二十九回宝黛争吵,贾母和王夫人“将这祸移到袭人、紫鹃两个人身上”、“因此将他二人连骂带说教训了一顿”。出了问题,主子是没事儿的,身边服侍的丫鬟却肯定会遭殃。

贾母不能同意宝玉撵走李嬷嬷,十之八九会拿丫鬟出气、迁怒于身边服侍的丫鬟。袭人既然作为丫鬟中的第一人,一旦迁怒,她肯定是逃不了的。

当然,贾母不因此撵李嬷嬷,这是一定的;但贾母迁怒袭人,这是不一定的。“不一定”,那就是“有可能”。

袭人不喜欢李嬷嬷。但如果不阻止宝玉,结果是撵不了李嬷嬷,自己反而有可能遭受无妄之灾,你说这是何苦呢?

但是,袭人劝阻宝玉,不表示她不想让宝玉撵李嬷嬷,也不表示她“敢怒而不敢言”。只不过袭人有更深层,更巧妙的方法。什么办法?我们拭目以待。

标签: 袭人

更多文章

  • 李嬷嬷两次骂袭人,为何刻意针对她?真相扎心

    历史人物编辑:陈想读名著标签:袭人

    袭人待人接物温和周到,与人为善,在荣国府里是人人皆知的。不过她也被别人嘲骂过,像晴雯就时不时地要讥讽她,把她比做西洋花点哈巴儿。现在年轻人说,“做人不妨狗一点”,那就不在话下了;但在袭人那个时代却没这样的“时尚”的,所以晴雯真是够损的。不过说到骂得最凶的还属李嬷嬷。在我的印象里,李嬷嬷骂过袭人两次,

  • 《红楼梦》袭人原本冷落了湘云,后来却突然对湘云好了,为啥?

    历史人物编辑:润杨的红楼笔记标签:袭人

    本文1783字,欢迎阅读!《红楼梦》里,自从湘云回到史家,袭人就对她不像以前那么好了。纵然湘云“英豪阔大宽宏量”,没有小儿女的姿态,依然感受到了袭人的冷落。她忍不住问袭人,“我家去住了一程子,怎么就把你派了跟二哥哥,我来了,你就不像先待我了”。袭人脸红了,没有正面回答,反而说湘云拿大小姐的谱儿,自己

  • 《红楼梦》中,像袭人这样的“丫头上位”就不是宝玉的真爱吗?

    历史人物编辑:如玉公子标签:袭人

    不是丫头上位的就不是宝玉的真爱,而是袭人本就达不到宝玉对爱情层面上的要求。袭人是宝玉的贴身丫头,她对宝玉嘘寒问暖,照顾得无微不至,但这些只是身体上的,这些照顾也是一个丫头该做的本分工作。袭人是个称职的丫头,但是若论爱情,宝玉却无论如何也不会看上她。虽然宝玉和袭人有过云雨之情,但那不过是一个贵族公子哥

  • 晴雯,袭人告你的状,是为你好啊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袭人

    晴雯输在了没有靠山上。其实晴雯是有靠山的,贾母的想法就是林黛玉加晴雯的组合,但因为和王夫人的宝钗加袭人冲突,只能弃卒保车,牺牲晴雯,尽力来保障黛玉的宝二奶奶的位置。宝二奶奶的人选只有一个,具有排他性。其实也没有人跟黛玉争,除了薛宝钗外,其余的林黛玉还真没有多心呢。而宝二姨娘,可不是惟一的,所以基本没

  • 红楼梦:袭人有多厉害?被她拿下马来的何止几个丫头

    历史人物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袭人

    红楼梦:袭人有多厉害?被她拿下马来的何止几个丫头?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源为二

  • 6000字长文,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袭人

    历史人物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袭人

    第十六回脂批指出:“《石头记》中多作心传神会之文,不必道明,一道明白,便入庸俗之套。”“不必道明”,有两个原因:1、不能道明,因为一旦道明,就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文字狱”深渊;2、这正是天才作者的伟大之处,真正最高级的艺术往往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总是给观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不必道明”的两个原因,

  • 丫鬟们为何不愿离开贾府?袭人已经告诉了我们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内史标签:袭人

    在红楼梦中,贾府有很多仆人,这些仆人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从穷人那里买来的,袭人和晴雯就是通过这样的渠道买来的;另外一种就是家里的小厮和丫鬟生出来的子女,最典型的就是鸳鸯和林红玉,用一句难听的话来描述就是仆人生出来的孩子依旧是仆人。在荣国府中,这么多的仆人形成了一种群体,忽然与仆人之间的等级也不同,有

  • 红楼梦:那个正月,袭人的幸福感达到了高潮

    历史人物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袭人

    《红楼梦》第十九回里,正是正月之时,元春省亲刚过,贾府的热闹也暂时缓了下来,也便不是很忙了。这时,袭人的母亲来回过贾母,请求接袭人回去吃年茶,晚间再送回来。袭人是谁?一个买断了的丫环,自然已是贾府的人,再无人身自由。但袭人的家就在不远处,贾府主子仁慈,她母亲又心心念念求上门来了,也因此袭人还能有机会

  • 初试云雨的宝玉和袭人,分别处在什么样的年龄

    历史人物编辑:旅途点点标签:袭人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说:“说来又大奇了,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这是在林黛玉进贾府之前,这时的贾宝玉有七八岁,那到底是七岁还是八岁?再看本回前面介绍林如海时说:“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

  • 袭人为什么贤,晴雯为什么勇,贾宝玉一清二楚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袭人

    袭人是众所周知的从不纵着宝玉胡闹,袭人会劝着宝玉少读杂书,多读正书,少交不三不四的人,多和正派人士交往;少吃胭脂多做正事……这些才是正经大事,是王夫人想要的,宝玉有没有沾过哪个丫头倒是小事一桩,别搞出丑闻来说就行了。也正因为此,袭人要求贾宝玉上进,所以,贾母、王夫人高看一眼。好比学生早恋,对方是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