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被读者议论最多的角色非贾宝玉莫属。母胎自带的贵族身份和后天养成的佛系性格,使得宝玉让人又爱又恨。正因为他身份如此的特殊,身边的人也一定冲着宝玉不同的性格才和他结交。比如袭人和晴雯,这两个一直被认为是对立关系的两个小丫环,看重的就是宝玉截然不同的两面。
袭人看重的,就是宝玉身为贾府继承人的身份。她是偏向王夫人那一方的,忠心耿耿地想让宝玉安心入仕途,往好的一面发展。但是袭人既不像黛玉那样饱读诗书,又不能像贾元春一样辅导宝玉功课,只能教宝玉一些“实践性”知识。正是因为袭人不如这些大家闺秀完美,又不像普通小丫环那样平庸,才会成为宝玉身边特殊的红人,就连王夫人也默认按照姨娘的标准给袭人月钱。
说袭人做这些不掺任何的私心,是不可能的。既然在贾府能做一个通透的丫环,袭人自然也会给自己想好未来的目标和退路。做姨娘不成,袭人最后还能嫁给蒋玉菡,总不会任凭生活宰割自己。但晴雯便不一样。晴雯和袭人不能算是对立,只能说袭人活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晴雯活在理想的童话里。
晴雯从来没想过作为一个和主子有男女之别的丫环,日后该如何安排自己。晴雯就像那扑火的飞蛾,这辈子就交给宝玉了,她不屑于通过各种手段成为姨娘,也不指望年纪到了被宝玉放出贾府恢复自由身,她天真地想着,做丫环,就做一辈子的丫环。正是因为这样,晴雯才会对于袭人行云雨之事一直有意见,并且逐渐和袭人产生隔阂。
因为晴雯过得太安逸,对未来不动什么心思,所以才会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袭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她不管宝玉是主子、是上级,既然宝玉自愿和她们打成一片,她也就不会忍受宝玉太多的小脾气。就像撕扇子那件事前前后后,只是因为宝玉心中有气,拿晴雯撒气,她便和宝玉大吵一架,差点丢了自己的差事。后来还是宝玉左哄右哄,晴雯的脾气才缓回来。
可就算是面对再亲近的宝玉,晴雯也不该忘了主仆之别,也不该忘了这个贾府还不是宝玉做主。待到她被撵走之时,宝玉也是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偷偷地去看看晴雯,默默忍受这令人惋惜的结局。
袭人和晴雯在日常生活的某些言语之间,可能有些分歧和对立面,但是就二人这一生的轨迹,袭人终究还是“高级玩家”,不管是在贾府的生活还是离开贾府后的全身而退,都要比晴雯考虑得长远。
而晴雯平时的所作所为,丝毫没有想过世家大族的真实一面,表面上平时大家都乐呵呵,其实晴雯的结局早已被王夫人这些真正的贾府实权人物给安排好了。说到底,晴雯实在是太天真,以为贾宝玉对自己好,就会有好的结局,最终她患病被撵,贾宝玉既无发言权,也只敢偷偷去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