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孔融最后被曹操所杀,那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历史上孔融最后被曹操所杀,那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78 更新时间:2023/12/26 21:45:23

孔融让梨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东汉末年官员、名士,为孔子的二十世孙。

孔融,在历朝历代都大名鼎鼎,主要还是得益于《三字经》,其中“融四岁,能让梨”指的就是据说孔融四岁时,与兄弟一起吃梨,他挑小的吃,父亲感到奇怪问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比大家小,按理应该拿小的。”孔融的宗族因而对他感到惊奇。

因为孔融家历代都是士族大家、孔子的后代,孔融的谦虚和孝道作为“好人”名声远播,作为孔家重点培养对象被带到京城游历,得到当时政坛势力强劲的清流士人集团青睐,并逐渐进入朝廷为官,与袁绍曹操等人都私交还不错,可惜应了句老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官场中的孔融开始混得确实也不咋地,直到董卓当权为笼络士人,才将名声在外的孔融外放北海太守,使得孔融有机会主政一方。

建安元年,孔融上任北海太守一职,当时董卓专权,各地诸侯纷纷起兵讨伐董卓,加之黄巾起义,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孔融空有报国之志,却志大才疏,一无所成。没办法,只得天天约一帮文人清客整天高谈阔论,评论时事,搞了很多政策和计划,被世人称为孔北海,看起来非常热闹,但最终都半途而废,被吸引前来归附的能人志士,不久相继离开。

后来黄巾军打了过来,孔融败走,向西逃到青州占据青州的都昌县,而青州是袁绍儿子袁谭的地盘,袁谭帅兵来攻击孔融,自春至夏,最后守城的战士只剩数百人,整天箭如雨下,而孔融还歪在茶几上与大家一起读书聊天,谈笑自若。夜里城被攻破,孔融丢下妻儿只身再次西逃,投奔曹操把持的朝廷。曹操还真没亏待老朋友,向朝廷推荐孔融负责朝廷后勤基建的肥差将作大匠。

孔融自从干了基建处长这个肥差之后,钱多事少、离家近,闲来无事又整天请一帮文人喝酒聊天,酒足饭饱之后不免还要议论一番国家大事,这一帮酒友号称“建安七子”。期间,还将祢衡推荐给曹操,而祢衡这个人很有才,又喜欢诡辩,他甚至多次辱骂曹操,曹操很气愤,对孔融说:‘祢衡竖子,犹雀鼠耳!顾此人素有虛名,远近将谓孤不能容之。’说完便将祢衡送刘表,刘表也很讨厌祢衡这张破嘴,于是刘表也学曹操将祢衡推荐给黄祖,黄祖是个武将没曹操和刘表那么多弯弯绕,当祢衡再骂黄祖的时候,黄祖直接将祢衡杀了。

(祢衡击鼓骂曹)

对于祢衡的遭遇,孔融并不以为意,依旧卖弄自己的名声和才能,经常戏弄和谩骂曹操,曹操碍于情面,表面容忍而心中十分讨厌,将其明升暗降,任命孔融为太中大夫,给了个参与国家大政的虚职。

官越大,捅娄子也越大,孔融还真将太中大夫的职位当回事,这次不是骂曹操让曹操下不来台,而是上书朝廷:“按古制,京城周围千里之内不能分封诸侯”。曹操看了奏章十分的忌惮:因为孔融整天没事到处宣扬自己的主张,如果千里之内不能分封诸侯,意味着曹操的地盘必须要分封到千里之外,那曹操还怎么挟天子而令诸侯?这可不是个人恩怨,事关国家大事,只能对不起了

于是曹操授意孔融的冤家对头御史大夫郗虑想办法,御史大夫根据丞相的暗示,又授意丞相祭酒上奏朝廷:孔融在北海任太守时,见王室不靜,而招合徒众,欲图谋不轨、诽谤朝廷。又与祢衡互相吹捧,祢衡称孔融“仲尼不死”,孔融称祢衡“颜回复生”(在尊崇儒家的东汉,孔子和颜回都是圣人,孔融和祢衡自比于圣人,简直是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宜极重诛。曹操于是下令逮捕孔融,连同家人一并杀之。

(孔融之死)

就这样,妇孺皆知的一代神童和好人孔融,被世人口中的乱世奸雄曹操杀害了,生逢东汉末年的乱世,无论孔融或曹操都有自己的理由。作为常人而言,无论神童还是奸雄,万物有因有果,是非对错要看各自的立场,但任何人、任何事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曹操杀孔融,也就不难理解了。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成蟜是秦始皇嬴政的弟弟,他为何会背叛秦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蟜,战国,风云人物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这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提到秦始皇,大家并不陌生,他统一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秦朝,他施行书同文、车同轨,对后世影响深远。秦始皇还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

  • 酽良为什仫会被关羽杀掉?是他打不过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酽良,三国,风云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出现了很多英雄,正因为英雄太多,所以有不少比较厉害的英雄就被埋没了,其中就包括酽良和文丑两个人。酽良是河北的名将,战绩也特别不错。在袁绍使用计谋紧逼韩馥,想要攻打冀州之时,耿武想要趁机杀了袁绍,没想到遇到了酽良,被酽良杀死。后来,酽良和文丑又一起打败了公孙瓒,稳定了河北的局面,为袁绍立

  • 申时行为什么主动辞去首辅职位?他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申时行,明朝,风云人物

    申时行,字汝默,号瑶泉,嘉靖四十一年殿试第一名,获状元,后担任明朝内阁首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申时行上疏辞官了,他给万历皇帝写了封私信,没想到一着不慎,私信居然变成了公开信。这下捅了马蜂窝,群臣群起而攻之,顶不住压力的申时行只好狼狈辞职,成为万历朝“国本之争”中第一个黯然

  • 太史敫为什么不承认自己的女婿与外孙是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史敫,战国,风云人物

    这是发生在战国末期的事了!公元前284年,燕军攻入齐国,多下大片城池,齐愍王田地在战乱当中被燕军杀死,整个国家一片大乱,太子法章也在战乱中逃往外地!原来看到国家大乱,一时慌乱的太子田法章就趁乱跑到了莒国,在一个叫太史敫的家里当起了家奴。而这个家里的女儿呢,却是看到这个太子化妆成的家奴长相不凡,就算是

  • 袁涣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后世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袁涣,汉朝,风云人物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这个时代汇聚了整个历史的精英人物,那个时代出现了很多崇尚义气的人物袁欢。袁涣虽然频繁更换主子,但却得到了跟三姓家奴吕布截然不同的评价。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人。出身“陈郡袁氏”,他的父亲袁滂,官至司徒。我们都知道,司徒这个职位在三国时期可是非常受人尊崇的官职

  • 曹操唯才是举却杀死了孔融,他到底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汉朝,风云人物

    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曹操惜才,世人皆知,他对于有真才实学之人的确极为重视,总是想方设法让其为己所用。而孔融乃是孔子之后,身为“建安七子”之首,其人品才学更是誉满天下,那么孔融为何最后还是被曹操害死了呢?孔融才学

  • 蒋济:曹魏的四朝元老,谋略不输于荀攸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蒋济,三国,风云人物

    读过《三国志》的人都知道,曹操手下有五大谋士,即董昭、郭嘉、蒋济、刘晔、程昱,这五人被陈寿列入同一篇列传中,称他们为“世之奇才”。这五人的谋略水平和荀攸差不多,其中尤以蒋济侍奉曹魏的时间最长,长达四十余年,共经历了四代君主。蒋济身为四朝元老,不仅谋略十分出众而且敢直言进谏,深受曹家器重,最终官至太尉

  • 清朝的嫔妃为什么都穿马蹄底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清朝的嫔妃为什么都穿马蹄底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我们在看清朝皇宫戏时,我们知道皇帝不同级别的妃嫔都配有不同的宫女和太监。有的出门可以坐轿子的,有的只能自己走路。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编号座次。不同等级的人穿着不同的衣服,但他们的鞋子是马蹄底的旗鞋。还有就是不知大家注意没有。一旦这些后宫

  • 秦景公的墓在哪里?被盗274次后遗留下的两件国宝令人意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景公,战国,风云人物

    在凤翔县城城南雍水河北有一座大墓,距今已有2500年了。这座大墓依据墓内物品以及物品上的文字推断是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景公之墓也被叫做秦公大墓。秦公大墓是至今中国挖掘的最大古墓,也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合计墓内殉人共有186人。秦国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整个朝代共有37位君主,而秦景公

  • 历史上明朝开国六公爵分别是哪些人?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善长,明朝,风云人物

    公元1368年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建都南京。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朱元璋以寒微之出身,最终能建立大明王朝、登基为帝,除了是因为他个人能力突出外的原因,还有就是因为他有一批开国功臣。虽然后来这些功臣大部分落下悲惨的结局,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确实为大明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古代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