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香菱学诗的三层境界,从写形到设色,再到寄情

香菱学诗的三层境界,从写形到设色,再到寄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味美乡里 访问量:4219 更新时间:2024/1/19 23:27:20

香菱学诗的三层境界,从写形到设色,再到寄情

陈能雄/文

香菱专门向黛玉求教写诗,林黛玉讲解了诗词格律方面的知识,让香菱先熟读《王摩诘全集》。香菱阅读了王维杜甫等诗人的作品,肚子中装有千百首古诗,脑海中就储存了丰富的词汇,行笔作文就有了诗化的语言。林黛玉以“咏月”为题,限“十四寒”的韵部,让香菱写一首七律。香菱前后写了三首咏月的律诗,有些类似于学画的三个步骤,先勾勒事物的大体轮廓,再仔细描摹敷色,最后再达到诗情画意的境界,这代表着学诗的三层境界。

一、写形阶段,用各种辞藻形容眼前的事物和景色。香菱接到这个咏月的作业题目后,如痴如醉,一边观赏夜景,一边苦思诗句,好不容易写出第一首处女作: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这首诗平铺直叙,香菱用了许多形容词描绘月夜之景,就像画家用毛笔逐一勾勒出事物的外形轮廓,尽量把它描摹得逼真形象。初学者在遣词造句上会模仿诗文范本的写作规则,这正如我们小时候刚学写作文时要阐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去叙述。香菱的首句“月挂中天夜色寒”,描述了诗中的时间,以及月亮所处的位置;第二句“清光皎皎影团团”,进一步描写光影缥缈之景;第二联“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香菱表达自己观赏月色的欣喜之情,并想象村野之人的愁绪;第三联“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香菱用“玉镜”和“冰盘”两个词形容月亮的外形,描绘出月儿光洁明净的样子;第四联“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香菱再一次赞叹月明如昼,辉映庭院。

这首诗在写景状物方面来讲还是挺生动形象的,但行文过于拘谨,受条条框框的规矩限制,这是很多初学者常见的问题。是以林黛玉点评香菱的诗说:“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香菱沉浸在诗词的乐趣中,每日废寝忘食,在行走坐卧之时都想着平平仄仄,她一字一句地反复推敲,力求精益求精,终于创作出第二首诗来: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这首诗比上一首诗提升了一个层次,香菱没有按老套的路数一板一眼地描写月光,文笔空灵清新,更多的是用心灵去体会月光的质感。她在诗的开头用了“非银非水”四个字,描写月华洁白如银,倾泻似水,又非银非水,月之柔美只能意会。香菱在颔联里用“梅香欲染”、“柳露初干”来表现月光温柔素淡、晶莹湿润。

香菱在颈联里着重描绘月光的颜色,就如一层淡淡白粉涂抹在石阶上,又似早晨的白霜轻覆于栏杆上,光芒如金似玉。月色是如此美好,即便残夜梦醒,仍然可以隔着窗帘欣赏到月亮平静安详的余容。

三、寄情阶段,以景喻情,托物言志,作品中既要有诗情画意,也要有思想内涵。香菱在林黛玉、薛宝钗的指点下,调整创作思路,重新酝酿诗句。她又听探春说凡是会作诗的人都可以画入《大观园行乐图》中,她受此激励,更加下苦功学诗,白天黑夜吃饭睡觉都在苦思冥想诗句。功夫不负有心人,香菱在梦中苦吟,偶得佳句: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她在颈联里把思念之情进一步升华,“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此时在秋风瑟瑟的江上,渔夫听着悠悠的笛声,想起家中的亲人,而香菱则倚栏而立,思绪绵绵,她感怀身世,想念亲人。既然是咏月之诗,香菱在思绪翩翩之余,仍不忘在结句中提到月亮,她借问嫦娥:缘何不使永团圆?明月的圆缺,人世的离散,总有诸多无奈,何况是香菱这样自小就被人拐卖的女子呢,身世未明,亲人模糊的面容只能依稀出现在梦中。

这首诗情景交融,虚实结合,香菱没有浓墨重彩地描绘景物,也没有一味地抒情,而是在景和情中找到一个切入点,让读者从写景的文字中就能想象到诗中人物的情感氛围,也能从写情的文字中联想到“月魄清寒”、“万户捣衣”、“秋江闻笛”、“红袖倚栏”等景色。

林黛玉和薛宝钗等人都是离乡背井之人,她们读到香菱的诗,产生了心灵共鸣,都赞扬这首诗“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香菱的这三首诗正是写诗的三层境界:写形阶段是第一层境界,到设色阶段增进一层境界,再到寄情阶段又提升到了第三层境界。大多数写诗之人只止步于前两层境界,真正能做到情与景完美交融的诗人很少。

标签: 香菱

更多文章

  • 说红楼:同是姑苏人的黛玉、妙玉和香菱,为何命里都有个和尚?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趣读屋标签:香菱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姑苏之地,从古至今都是美人英雄之地,姑苏的故事,是那吴侬软语絮叨不尽的缠绵轶事。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姑苏这地美人美之地。一切都像是巧合,《红楼梦》林黛玉、香菱和妙玉都是姑苏美人,这三位美人都在小时候曾遇到过和尚僧人,都曾告诫她们父母,舍了吧,跟着

  • 贾府斗草游戏暗藏玄机,香菱的石榴裙,暴露薛姨妈鲜为人知的毛病

    历史人物编辑:李璐璐说历史标签:香菱

    《红楼梦》是几百年来被无数读者奉为经典的存在,由于结构过于严谨人物形象过于具体,使得这部小说早已经超脱了小说话本的范畴,迈入了历史研究的范畴。有个说书先生曾经说,说书里最不好说的是四大名著,因为谁都知道谁都看过,要是再去照本宣科,势必没人听。由此就得说书籍之外的东西,然而说书的还有个讲究,就是四大名

  • 香菱学诗,不就近找小姑子宝钗,为什么要找黛玉学呢

    历史人物编辑:佴仙媛标签:香菱

    红楼梦里,香菱跟黛玉是老乡,且其出场比黛玉还要早。其跟黛玉的关系,从她的判词可见一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黛玉在花中,有“水芙蓉”(晴雯是木芙蓉)之称,而冰清玉洁的荷花一般有菱角相伴。在大观园里,香菱就是这样,与其他人来往很少,但跟黛玉却有着几次接触。如24回,黛玉缠绵悱恻,被香菱在

  • 香菱为什么盼着夏金桂进门?王熙凤的这句话泄露了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大圣标签:香菱

    《红楼梦》原著中,香菱生得好齐整模样,为人行事却又温柔安静,连寻常的主子姑娘都比不上她。薛家明堂正道娶了香菱来当小老婆,贾琏嫉妒得直呼“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她”。《红楼梦》原著中,听说薛蟠要娶亲,香菱巴不得夏金桂早些过来,又添一个作诗的人了,心中盼过门的日子比薛蟠还急十倍。香菱这个小老婆为什么盼着薛蟠

  • 红楼梦:香菱最幸福的日子是林黛玉给的,薛宝钗却不愿给予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趣事标签:香菱

    小说《红楼梦》里,香菱是一个命运不幸的姑娘,她本名甄英莲,是苏州乡绅甄士隐的独生女,本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三岁时被男佣抱着在元宵夜看灯,男佣把她放在别人家门口,她就被拐子抱走了。后来香菱被呆霸王薛蟠买走当了小妾。香菱容貌极美,俊俏清秀,温柔可爱,连贾琏都惊叹她的美貌,可惜香菱命运不幸,不得不嫁给薛蟠为

  • 《红楼梦》演苦命的香菱,如今婚姻幸福,一对双胞胎外孙格外漂亮

    历史人物编辑:珍惜每天的生活标签:香菱

    影视行业是俊男靓女扎堆的地方,所以盛产“影坛伉俪”,其中各个年龄段都有,尤其中年这一块更多。当然,由于时光荏苒,许多影坛伉俪有的遭遇不幸,有的恩断义绝,但更多的,则是恩爱如初,例如夏菁与佟瑞欣、傅丽莉和孙淳、姜黎黎与汪宝生、金鑫与黄梅莹、冯远征与梁丹妮等都是。但还有一对恩爱如初的影坛伉俪——陈剑月与

  • 《红楼梦》电影版上映,晴雯和香菱成主角,黛玉袭人被讽丑

    历史人物编辑:白小兔生活标签:香菱

    在电影的终极部分,贾宝玉这个神瑛侍者最终升天羽化,终于见到了已经成为花仙的晴雯和香菱。继而,两位姑娘带着贾宝玉见到了绛珠仙草林黛玉。《红楼梦》的悲剧故事,以这种羽化升仙作为结局,也算是求取了一个相对的大圆满。对于这部电影而言,问题当然是很多的。不过碍于该片只是一些孩子们表演的,也不能以过高的标准进行

  • 香菱:一个无法掌握命运的女子,用诗歌对自己进行一场救赎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香菱

    史铁生曾经这样说过:命运而言,休论公道。香菱,《红楼梦》中一个不知道出身家世的可怜姑娘,命运就像给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本来出身于小康之家,却因为元宵节走失,被拐子骗走;本来被翩翩公子冯渊看中,可谁料到半路杀出个“呆霸王”。香菱的命运伴随着坎坷与不公,香菱是曹雪芹笔下一位具有隐喻意义的重要人物,是除

  • 红楼梦:疼爱香菱的人不是丈夫,也不是婆婆,而是小姑子薛宝钗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香菱

    小说《红楼梦》里,香菱是一个很可怜的人物,她本来是绅士家的小姐,却因佣人粗心,才不过三岁的她被拐子抱走,最后被卖作奴婢,成了呆霸王薛蟠的小妾。薛蟠只爱香菱的美貌,不爱香菱这个人。在薛蟠心里,是没有爱情的。在薛蟠娶了悍妇夏金桂后,他喜新厌旧,把香菱抛之脑后,又看上了夏金桂的婢女宝蟾,最可气的是,他竟然

  • 《红楼梦》香菱学诗,为什么拜黛玉为师?却不是跟宝钗学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香菱

    《红楼梦》里的薄命美人——香菱(原名甄英莲),本是书香世家的小公主,却被人牙子拐走,豢养了七八年就卖了。薛蟠看上香菱,为此还大打出手,打死了冯渊。薛蟠得到香菱后,就带着全家人逃之夭夭,住进了贾府里。经过薛蟠的软磨硬泡,薛姨妈最后也认可了香菱,香菱从此便成了薛蟠房里的小妾。元春省亲后,省亲别墅闲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