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甄嬛传》里盛宠的余莺儿因为这三点,把自己的未来作没了

《甄嬛传》里盛宠的余莺儿因为这三点,把自己的未来作没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飞鱼侃史 访问量:3760 更新时间:2024/1/15 23:26:45

甄嬛传》中余莺儿在宫女中算是运气好比较的一个,仅仅因为余莺儿大胆对出皇帝在倚梅园中听到的一首诗,于是封了她为官女子,因她会唱昆曲,又升了答应位份,且被赐封号“妙音娘子”。

从宫女到宠妃简直光速。

皇帝恩宠她,一时之间,她成了后宫里人人惊奇且妒忌的对象。

按她原有的命运来看,她有这些成就真的算是命极好的了。靠着这份恩宠,即便将来没有子嗣,一生也无了。可偏偏她不走寻常路,一路作,结果最后把自己作死了。

不是余莺儿运气差,而是余莺儿各方面都存在短板,偏偏这些短板还很致命。我总结了一下,她大概存在三方面的不足。

1

第一,她不懂局势

后宫中有两大派系,一派以皇后为尊,一派以宠妃华妃为首。余莺儿一得宠就选择了站队华妃。

我并不知道她为何会选择华妃,但从她的行事作派来看,她大有华妃嚣张之态,从心理学来说,性子相近的人比较容易同频,或许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选择了华妃。

不管是不是这个原因而选择华妃队,但起码她的选择告诉了大家:

她其实是一个没有什么远见的人。

为何这么说呢?

我们知道在后宫能够生存得很好,并且能走到最后的人,不是皇后一派,也不是华妃一派,而是走中庸之道的敬妃和端妃这一类人。

虽然她们最后或多或少因为利益关系和甄嬛联手,但她们最初走得这么稳妥,不被皇后和华妃控制,完全是她们没有依靠任何派系。

这一点很高明,不争不抢,不偏不倚,做好自己的本分,这才是道。

其实中庸之道,是高位者最喜欢看到的作派。

因为高位者不喜欢看底下的人争个你死我活,也不喜欢那些怀着目的靠近自己的人。他们反而喜欢那些好好做好本分的人,这样的人才会让他们有安全感,从而尊重对方。

你看敬妃和端妃,她们并没有得到皇帝特别宠爱,但皇帝只要有什么烦恼基本都会找她们聊聊。

这其实就是一种难以察觉的恩宠。

2

而选择华妃其实并不高明,懂局势的人都明白华妃能够在后宫横行屹立不倒的原因绝不是她有多厉害,而是皇帝要依赖她母家,这才有了圣宠不衰。

简单来说就是我要你帮我做事,所以我得对你好,但是如果你对我没有了价值,那我怎么可能继续对你好呢?

这个世间的好,不是利就是情。而帝皇家,往往利大于情。

只要年家倒了,华妃也就倒了。

假如选择皇后,结果应该会好些,毕竟皇帝不会轻易废后,只要她地位在,她就是后宫的大BOSS,跟着她大抵也不会出什么危险。

但是皇后也会害怕宠妃抢了她的位置,所以她也需要别人为她做事。

就像安陵容和祺嫔一样,都需要为皇后做一些隐私事来保障自己的恩宠。但这很危险,稍不注意就会把自己折进去(祺嫔就是例子),并且站队皇后,永远都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这才是最悲哀的。

当然,以余莺儿的性格来看,她是重视恩宠胜过子嗣的人,这一点可能比较符合她的需求。

可惜她一开始就站错队了。

3

其二,余莺儿不懂与人为善之道。

她最终会死得这样惨,是因为她得宠后太过得意猖狂,不管不顾,以为有了恩宠就可以随便践踏底下的人,这才把皇帝贴身太监得罪了,最后送她上路的正是这个太监。

她自己也是从底层爬上来的,按道理应该能理解底下人的不易。可她没有,偏偏仗着皇帝的恩宠虐待别人来显摆自己的尊贵。

殊不知,一个人的尊贵绝不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来彰显的。

真正尊贵的人一定是有修为有涵养,行事作派让人心服口服。

余莺儿这番行事作派只会让别人觉得她小人得志,半点尊贵都没有。

并且她这么做还容易被人恨上,毕竟越生活在底层的人越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但凡你有一点难为他,他心中一定记住这笔账。

余莺儿就蠢在不懂与人为善,所以最后才有这惨烈的死法。

4

其三,不懂自省。

余莺儿自己得到恩宠,绝对不是她有多么优秀,而是一次机缘巧合的结果。原本就是顶替了甄嬛的恩宠,却不知道收敛,还处处嚣张跋扈。

因为不敬甄嬛,被皇帝降了位份。皇帝让她禁足闭门思过,她却从此恨上了甄嬛,在宫里不断扎小人,恨不得甄嬛去死。

她把所有的不幸全部视为甄嬛的问题,觉得就是甄嬛出现,她才没了恩宠。

她从来不去自省,恩宠长久不衰那后宫的女人靠的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让皇帝喜欢,但是能够走得远的绝对是自身那些让皇帝认可并珍惜的品行。

余莺儿因为得宠就恃宠而骄,不仅把比她位份高的欣常在关入了慎刑司,还想杀害比她更得盛宠的甄嬛。

她心胸狭隘,内心恶毒,皇帝又怎么会喜欢这样的人呢。

5

不作死就不会死。

余莺儿就是死于自己的短板,可偏偏还不自知。

当然这并不怪她,如果一个人从小没有获得相应的学习机会,其实很难把握住突如其来的好运。这是她的成长经历决定的。

你看最怕别人夺了皇帝宠爱的皇后对余莺儿的圣宠从不在意,不就是因为她知道余莺儿这样的人走不远吗?所以才任由她作威作福。

虽然如此,但余莺儿不知道成长经历可以决定此刻,却不能决定未来。

那些从底层爬到高位的人,并不会永远依赖运气,而是在运气到来时利用资源好好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在未来有绝对的实力去应付和规避那些未知风险。

写到最后:

余莺儿从荣宠跌落谷底让我想起一句话:你永远无法赚到你认知外的钱。

这句话放在余莺儿身上也大有异曲同工之意。当你没有能力时,你是压不住自己得到的滔天富贵的,见识跟不上拥有的富贵就容易被反噬。

图片来源网络

标签: 莺儿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没人欺负余莺儿?

    历史人物编辑:萌面怪标签:莺儿

    后宫里处处是争斗,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明枪暗箭防不胜防。后宫也是一个拜高踩低的地方,人性的丑陋之面一览无遗,而越是处在食物链下层的嫔妃,资源和后台越少,就越是被动,也越容易受人欺负。在后宫里,没有宠爱,自然容易受到无视和欺压,而没有家世和背景,也是如此。就算是所谓的恩宠,也不过是

  • 安陵容到死也不知,她完璧归赵后,华妃赏给余莺儿玉轮的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家乡景色美如画标签:莺儿

    《甄嬛传》真实再现了一些典型人物,艺术倾向自然流露。结构纵横交错,情节环环相扣,是其吸引人的重要原因之一。你注意到这个细节了吗?甄嬛、安陵容、沉眉庄、富察贵人等菜鸟宫女入宫后,上演了一连串好戏。没想到,一向傻乎乎的夏东淳进宫没几天,就被华妃赏赐“一丈红”,被打入冷宫,之后夏东淳消失在后宫。小编还记得

  • 袭人明明会打络子,为何还让宝玉麻烦莺儿?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莺儿

    我认为原因有二:一、在请莺儿打络子之前,宝玉正挨了打休息养伤中,袭人在王夫人那说了一大堆急王夫人之所急、想王夫人之所想的肺腑之言。王夫人对袭人本就印象极好,这会心下越发感爱袭人,并亲口承诺把宝玉交给袭人,也就是说王夫人已经默许承认了袭人的姨娘身份。这时候的袭人揣摩王夫人的喜好和作风、再加上自己心里的

  • 《甄嬛传》:安陵容亲自去冷宫让人勒死余莺儿,根本不是为了甄嬛

    历史人物编辑:爱青鸟标签:莺儿

    愿你一生既有随处可栖的江湖也有追风逐梦的骁勇正文共228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分钟《甄嬛传》前几集里安陵容给人的印象,基本上都是楚楚可怜,时刻都需要人保护的形象。同情弱者这是人的共性,所以作为出身比较好的甄嬛的沈眉庄都对安陵容特别的照顾。尤其是甄嬛,如果没有她,安陵容说不定连宫门都进不了。如果按照这

  • 宝玉去看犯病的宝钗,宝钗多次让莺儿去倒茶,莺儿为什么不去?

    历史人物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莺儿

    红楼梦第八回,宝玉去梨香院看生病的宝钗,见宝玉来,宝钗便让丫鬟莺儿去倒茶,但奇怪的是,莺儿竟站着不动,宝钗先后三次催她,她都没去,这是为什么?按理说,作为丫鬟,理应服从主子命令,像端茶倒酒这种事,也是豪门奴仆最基本的日常工作,为什么莺儿敢抗拒宝钗的命令,不去倒茶呢?对宝钗来说,虽然他们一家客居贾府,

  • 为何玉钏不用避讳宝玉名字,红玉却只能改名?答案在第三十五回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玉钏

    林小红,是怡红院一位颇有心机算计的小丫头,原想仗着三分容貌通过宝玉巴高望上,不料马前失蹄,被秋纹等丫头发现后辱骂打压,心便回灰了下来。小红是奴才林之孝的女儿,据其所言,自己原名是叫红玉的,只因重了宝二爷的名字,才改成了红儿。也就是说,红玉的名字不能带有玉字,难怪凤姐道:“讨人嫌的很,你也玉我也玉”。

  • 《正阳门下》10年,女主现状,韩春燕风韵犹存,蔡晓丽越来越美

    历史人物编辑:废墟的爱情标签:春燕

    制作精良,依据真人的故事所改编,2013年《正阳门下》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追捧,上了年纪的观众看这个年代剧是为了怀旧,年轻人图个新鲜热闹,穷小子翻身逆袭符合了很多人的臆想。为了塑造出《正阳门下》年代剧的气氛,导演煞费了周折,跑遍了北京城的胡同小巷,寻找那些陈旧的四合院。青砖灰瓦,掉皮的墙,静谧的胡

  • 劳春燕:实力“霸屏”,连续9天时间不停歇式地主持《焦点访谈》

    历史人物编辑:晓金娱标签:春燕

    劳春燕连续9天时间不停歇式主持《焦点访谈》啦!编辑搜图《焦点访谈》节目是央视一套的老牌节目、品牌节目,也是一档标志性节目,因为这个节目有很多的铁杆粉丝,所以对于该节目的主持人也是十分关注。编辑搜图CCTV-1《焦点访谈》节目——走出了许许多多的大牌主持人《焦点访谈》节目自从开播以来,走出了很多很多知

  • 再看《人世间》顿悟,于虹要房,是对郑娟和春燕人性最狠的考验

    历史人物编辑:地瓜片片标签:春燕

    川普带你回顾《人世间》第九期。春燕来到郑娟和周秉昆的新家,左右看了看,非常羡慕他们有一套三居室公寓和一套零售公寓。郑娟连忙把西瓜送给春燕切,让她坐下吃西瓜,瓜特别甜。春燕并没有急着去接郑娟递过来的西瓜,而是对郑娟问道:“娟儿,喻红家就在你家对面。”郑娟还没来得及回答,春燕就说:“走,我们去她家看看。

  • 电视主持人劳春燕,屡次被传离职、离去,男子身份不一般

    历史人物编辑:阁姐美食标签:春燕

    电视,与地方台不同,作为主持行业的金字塔,对于台前和幕后的工作人员都格外的严格。在电视的众多频道中,大部分是以各种各样的新闻为主,虽然有一定的娱乐节目,但是节目中还是透露着几分严谨。所以,电视的主持人总是给我们一种端庄大气的感觉,相对于地方台的主持人,电视主持人也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然而,也不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