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脱脱的书法 脱脱有何成就

脱脱的书法 脱脱有何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072 更新时间:2024/1/20 9:19:06

脱脱别名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蒙古族,是元朝末期政治家、军事家,他信仰儒家思想、藏传佛教,他执政时期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被誉为元朝最后的贤相,他死后元朝“后继无人”,很快就走向了灭亡。

脱脱的书法

江南第一家(郑氏宗祠)白麟是郑义门祖上名号,淮公迁到浦江后,改原香岩溪为白鳞溪,示不忘本。元朝宰相脱脱亲书“白麟溪”三大字以立碑。据《义门郑氏祭祀薄》载:“白麟溪”石碑向立于崇义桥侧,年久失修,年久而损伤。乾隆十八年(1763年),将旧碑移至白麟溪桥头,靠祠砖砌。于原处再立新碑。

脱脱有何成就

第一,恢复科举取士制。

脱脱出任中书右丞相后仅一个多月,即至元六年(1340)十二月,正式宣布恢复科举。接着,脱脱大兴国子监,招收蒙古、色目、汉人三监生员达三千多人。

第二,置宣阁,开经筵,遴选儒臣以选讲。

脱脱执政后,立即改奎章阁为宣文阁,改艺文监为崇文监,由康里人巎巎董阁事。宣文阁设立后,在经筵教育、修撰三史、翻译古籍、编撰史书等方面起了不少好作用。由于皇帝重视儒学,曲阜衍圣公升秩二品,又下诏译《贞观政要》为蒙文,让蒙古贵族子弟认真阅读。

第三,恢复太庙四时祭。

伯颜专权以来,礼仪制度多有破坏,一切按规矩办事。至正三年(1343)十月,妥欢贴睦尔享于太庙,按礼仪向其弟宁宗懿璘质班灵位下拜。

第四,调整蒙古统治集团内部关系。

伯颜曾经为了自己的私利,迫害、打击异己,造成蒙古贵族内部不和。后来脱脱正式为郯昭雪,召还宣让王帖木儿不花、威顺王宽彻普化,让他们回到自己的领地,功臣博尔术四世孙阿鲁图正广平王之位。这些措施对于维护蒙古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起了一定作用。

第五,开马禁、减盐额、蠲负逋,减轻对人民的控制和剥削。

伯颜曾下令汉人南人不得有寸铁,禁百姓畜马,脱脱下令罢禁,元代财赋倚重盐赋,广大灶户苦不堪言,故脱脱减盐额,河间盐场自至正二年始免余盐三万引,两浙盐场自至正三年起免十万引,福建盐场自至正三年起免三万引。此外,还时而下令减免赋税、负逋,如至正三年十月南郊礼毕,大赦天下,蠲民租五分。

第六,整顿吏治。

元末官贪吏污,吏治败坏。脱脱上台后对地方官提出了新的要求,创立六条标准,“先是以五事备取守令,至是取守令以常年仓得法,凑成六事”(《庚申外史》)。又制定《守令黜陟之法》:“六事备者升一等,四事备者减一资,三事备者平迁,六事俱不备者降一等。”

标签: 脱脱

更多文章

  • 南宋著名抗蒙将领、学者杜杲后人 杜杲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杜杲

    杜杲杜杲生于邵武城关(今属福建)一个官宦之家,是南宋著名抗蒙将领、学者,曾解围滁州、在安丰之战及庐州之战中大败南下蒙古军,设计了一种专用的平底船击杀蒙军,为保南宋江山、百姓安宁做出了贡献。杜杲后人长子杜庶,字康侯,官至江西转运副使,后遭诬陷冤死。次子杜庑,曾任奉直大夫、江西安抚司干官。长女,嫁文林郎

  • 陈抟生平简介 陈抟哪里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抟

    陈抟陈抟人称白云先生、希夷先生、清虚处士,是北宋著名道学家,生于亳州真源县或普州崇龛县,他信奉黄老之学,代表作有《指玄篇》、《三峰寓言》、《钓潭集》等。那么,陈抟的出身地有何争议?陈抟生平简介陈抟(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

  • 匡衡后来怎么样了 对匡衡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匡衡

    匡衡匡衡对《诗》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常为人解说《诗经》,为当时经学家们所推重,汉元帝也对他很看重。后匡衡官拜给事中、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御史大夫、丞相等职,封爵乐安侯,是一位以明经而位极人臣的典型。匡衡后来怎么样了元帝驾崩,汉成帝继位。有人给成帝上书弹劾匡衡说:“元帝时,中书令石显凭借

  • 匡衡简介 匡衡是哪个朝代的人 匡衡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匡衡

    匡衡匡衡字稚圭,是西汉时期的官员、经学家,生于东海郡承县,他家贫好读,凿壁偷光的故事流传至今。匡衡付出终有收获,他最终成为一个有学问、有学识之人,得到了帝王的赏识,成了当时名臣。匡衡简介 匡衡是哪个朝代的人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人,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

  • 明朝初期结党朋欺左丞相胡惟庸生平 胡惟庸结局 胡惟庸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胡惟庸

    胡惟庸(?1380),凤阳定远(今属安徽)人,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克和州,始归附,授元帅府奏差,寻转宣使。尔后,任宁国县主簿,进知县。做宁国县令,可以说是他起家的开始。当时太师李善长柄政,胡惟庸以黄金二百两行贿于李善长,从此青云直上,先迁吉安通判;至正二十四年(1364),设湖广行省,又擢

  • 清朝晚期爱国英雄邓世昌生平 邓世昌结局 邓世昌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邓世昌

    日本自从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它看到欧美殖民主义者纷纷侵占中国领土,也对中国虎视眈眈。1894年,日军挑起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由于清政府妥协退让,清军在朝鲜牙山惨败。9月初,平壤吃紧,战火眼看就要烧到中国境内,在国内舆论的压力下,李鸿章不得不增兵朝鲜。在甲午战争爆发

  • 魏收人品怎么样 魏收晚节不保 魏收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收

    魏收工诗善赋,才华横溢,但其诗浮艳淫靡,就连他的代表作《魏书》都被时人称作“秽史”。572年,魏收逝世,追赠司空、尚书左仆射,谥号“文贞”。魏收人品 魏收晚节不保因魏收的才名震动世俗,都官尚书毕义云善于处理繁琐的事务,元海便虚心依赖他们。魏收畏祸保身

  • 唐朝史学家李百药简介 李百药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百药

    李百药别名李重规,是唐朝著名史学家、诗人,代表作有《二十四史》之一《北齐书》、《少年行》等,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为北齐历史的研究提供文献。李百药简介李百药(564年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深县)人,唐朝史学家、诗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

  • 唐朝政治家李泌简介 李泌妻子卢氏 李泌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泌

    李泌别名李邺侯,是北周名臣李弼的后人,本人则是唐朝著名政治家、谋臣、道学家,历仕四朝,深得唐玄宗赏识,为唐朝政治做出了贡献。李泌简介李泌(722年789年4月1日),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谋臣、道家学者,北周“八柱国”李弼的六世孙。李泌自幼聪颖,

  • 李泌的作品 李泌文学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泌

    李泌工诗善文,博涉经史,著有《养和篇》《明心论》等作品,担任过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宰相、翰林学士等职,封爵邺县侯,世称“李邺侯”。李泌的作品《新唐书·艺文志》等著录有《李泌集》20卷,今已佚。《全唐诗》存其诗4首[,又断句6句,《全唐诗续拾》补断句3句,补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