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的长孙无忌是个怎样的人 长孙无忌究竟是忠臣还是奸臣

唐朝的长孙无忌是个怎样的人 长孙无忌究竟是忠臣还是奸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163 更新时间:2023/12/8 14:35:42

长孙无忌是唐朝开国功臣,他协助唐太宗李世民定天下、治天下,有着他人无法比拟的功绩,同时由于他还是皇亲国戚,因此备受李世民器重。那么能力、功劳都有,他为官数载,究竟人品如何?官品如何?是忠还是奸?他真的是功盖千古一直与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吗?

首先说来,长孙无忌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贞观朝功臣济济,唐太宗图形于凌烟阁有特殊贡献的共有24人,长孙无忌被列在首功之位,是开国功臣。长孙无忌不但在贞观朝发挥了特殊作用,且受托辅佐高宗,成为唐初政治史上的特殊人物。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初大臣。长孙无忌的先祖,出自北魏皇族拓跋氏,因有殊功,改姓长孙氏。长孙氏是北魏以来的士族高门,属于军事贵族,但长孙无忌本人,在军事方面虽有一定谋略,但并不善于统兵打仗,这种情况与他早年经历有关。

长孙无忌的父亲去世较早,他与妹妹一同在舅父高士廉家中长大,高士廉本人“少有器局,颇涉文史”,很有才华和名望,在这样一个文化素养高的家庭中,长孙氏兄妹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长孙无忌“好学,该博文史”,妹妹也是“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

高士廉识人很有慧眼,早在李渊父子太原起兵之前,就发现李世民是个非常之人,把长孙无忌的妹妹聘与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做皇帝,册封长孙氏为皇后。长孙无忌的年龄与李世民相仿,二人从小交往友善,妹妹嫁给李世民后,两人关系更加亲密。

从李渊父子晋阳起兵叛隋,到建立唐朝,再到统一天下,长孙无忌一直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但却没有什么显赫之功。他在政治舞台上显露头角,是在玄武门事变中。唐朝建立后,李渊集团发生分裂,最突出的矛盾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争夺皇位继承权。

李世民的才能、威望和接踵而至的显赫军功,不仅使其本人产生了觊觎皇位的野心,也引起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忌妒和不安。于是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用重金收买李世民部将尉迟敬德,遭拒绝后,又对李世民行刺,仍未得逞。于是,李建成与李元吉联手向李渊谗毁李世民的谋士,将之逐出秦王府。

这样李世民最为心腹之人只有长孙无忌仍在府中,他力劝李世民先发制人,认为只有如此才能转危为安。正在此时,突厥南下侵犯,按惯例应由李世民督军抵御,但此次在李建成的推荐下,由李元吉代李世民督军北征,并调秦王府将领尉迟敬德等同行。他们的目的很明显,想借机抽空秦王府的精兵猛将,并计划在为李元吉饯行时杀掉李世民。

李世民得知后立即与长孙无忌等商量,又派长孙无忌秘密召回房玄龄、杜如晦,共同谋划了玄武门兵变。六月四日,李世民亲率长孙无忌等十人,在玄武门成功地伏杀了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如愿以偿了作为了皇太子。而后成功登基为唐太宗,长孙无忌当之无愧作了开国元勋。

曾经作为左武大将军,征战沙场,后又改任吏部尚书,被定位第一功臣,封齐国公,无限的财宝。长孙无忌有能力,会办事,而且他是真的忠心耿耿为李世民办事,连自己的妹妹都嫁给了李世民,为长孙皇后。欧阳修写的《新唐书》上记载:李世民评价臣子,认为长孙无忌“应对机敏,善避嫌,求于古人,未有其比”。

长孙无忌位极人臣,十分得到李世民的重用,又有亲戚关系,可以自由进出皇帝的卧房。不过他却很聪明,有城府,知道自己站得这么高肯定会被众人推倒,而且自己是亲戚关系,自古外戚干政是一个禁忌,所以他上书恳求李世民降自己的职。

历史上多少人因为职位太高备受宠爱而被人陷害落得惨死的下场,长孙无忌深知这个道理,所以无论皇帝还有自己的皇后妹妹怎么挽留,还是执意要自己贬职。这么一看,长孙无忌真的是大忠臣,分君之忧,却不求功名。此后二十年,长孙无忌忠心办事,作为太子太师教导太子,又随皇太宗东征高丽,战绩显赫。

唐太宗时期贞观之治的成功,重点在于律法严谨,礼仪修明,制度完备,这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长孙无忌。他于贞观元年主持修订法律,历经十年的努力,修成《贞观律》。新律法宽平简约,律条严密,后来以之为本修订《永徽律》,并作《疏议》逐条解释。《永徽律》与《疏议》合为一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唐律》。

“西有罗马法,东有唐律。”《唐律》为世界五大法系中“中华法系”的代表作,被公认是中国古代法律之最完善者。它承前后,集秦汉以来法律理论之大成,也是后世各朝法典之蓝本,其影响遍及日本、朝鲜、越南等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唐律》成功将儒家义理引入律法条文中,达到了礼法合一的程度。

从此,儒家思想全面深入到法律领域中,进一步成为社会的统治思想。不过忠臣的奸诈狡猾之处却凸显在选立太子的事上面。李世民有八个儿子,其中太子,魏王还有晋王都是皇后生的,然而太子李承乾是荒淫无度之人,不好学,只爱玩乐。魏王是李泰,野心过大,奸诈狡猾。晋王李治没有主见,性格内向。

感觉都不是做皇帝的料啊,后来太子和魏王争夺王位,而太子被贬为了庶人。皇帝想拥立魏王作为皇帝,这时候长孙无忌出来发话了,他认为应该立晋王为太子,联合了一群大臣向皇帝说明立魏王的诸多不好。李世民重用长孙无忌,尊重并同意了他的想法,不过背后也有一定的想法。

因为当时候的长孙无忌位极人臣,在朝廷中势力已经很大了,他害怕自己过世后,不立与长孙无忌有血缘关系的人做皇帝,长孙无忌会有意见而做出谋反之类的勾当。再后来,皇帝三儿子吴王李恪能文能武,又备受百姓爱戴,对比与那位昏弱内向的李治,他才应该成为太子。

这时候长孙无忌充分发挥出自己奸臣的本质,可能是因为私心过重坚决反对。根据《旧唐书》上说,“长孙无忌既辅立高宗,深所忌嫉”,又有“恪又有文武才,既名望素高”等赞扬李恪的语句。看以看出长孙无忌一生忠直,却因为私心过大,而备受嫉恶。长孙无忌还抓住了一次机会,说李恪有谋反之心,其一家也受株连。

如此一来,大家可以说是绝望了,皇位非李治莫属。李恪死前曾大骂:“长孙无忌窃弄威权,陷害良善,祖宗有灵,必让其宗族覆灭。”的确,长孙无忌已经横行无忌,摆弄权利,这一步走得确实让人心寒。当然到了后来,李治还是成功上位,他诏废王皇后萧淑妃,册立武则天为皇后。

当时有人大力反对,因谏净,褚遂良等人被远贬蛮荒,武则天最忌恨长孙无忌,但他不同于褚遂良等,不但是佐命元勋,更是高宗的元舅,要将之搞垮,需要时机。显庆四年(659年),在武则天的授意下,由许敬宗费尽心机,把长孙无忌编织进一桩朋党案,进行恶毒陷害。

许敬宗借处理太子洗马韦季方和监察御史李巢朋党案之机,诬奏韦季方与长孙元忌构陷忠臣近戚,要使权归无忌,伺机谋反。唐高宗先是吃惊不信,继而伤心怀疑,命许敬宗再察,然后面对许敬宗足未出户编造的关于韦季方交待与长孙无忌谋反的供词,哭泣道:“舅若果尔,朕决不忍杀之,天下将谓朕何,后世将谓朕何!”

许敬宗举汉文帝杀舅父薄昭,天下以为明主之例宽慰高宗,又引“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古训,催促其下决心。唐高宗懦弱昏庸,竟然不与长孙无忌对质(或者他需要不进行对质),就下诏削去了长孙无忌的太尉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但准许按一品官供给饮食,算是对元舅的照顾,对当年为其争得帝位的报答。

长孙无忌的儿子及宗族全被株连,或流或杀。三个月后,高宗又令许敬宗等人复合此案,许敬宗派大理正袁公瑜前往黔州,逼迫长孙无忌自杀。

标签: 长孙无忌

更多文章

  • 东汉文学家王粲故居在哪 对王粲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粲

    王粲作为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著有《王侍中集》《王粲集》等作品,他一生诗、赋、论、议约有60篇,是一位破有才华的文学家,就连蔡邕都称赞道:“有异才,吾不如也。”那么,历史上的名人都是如何评价他的呢?王粲故居王粲故居在湖北襄阳万山,万山北坡有王粲故居遗址和王粲井。山上原建有幽兰

  • 王粲的儿子 王粲之子 王粲的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粲

    王粲王粲别称王侍中,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建安七子之一,与曹植并称“曹王”,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公元217年,王粲病逝,时年41岁,曹丕用驴鸣为其送葬,曹植作《王仲宣诔》以怀念他。王粲的儿子 王粲之子王粲有二子,受魏讽谋反案牵连,都被曹丕诛杀。从孙王宏,字正宗,在西晋

  • 潘璋简介 潘璋死的时候几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潘璋

    潘璋潘璋字文珪,生于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15岁开始跟随孙权,为他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深得孙权赏识器重。陈寿赞他“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潘璋简介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

  • 程普简介 程普的武器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程普

    程普程普人称程公,出生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是东汉末年名将,跟随孙家多年,一生历经孙坚、孙策、孙权三人,为东吴政权立下汗马功劳,对孙家有历久的贡献。那么,文学史料上记载,程普用的是什么武器。程普简介程普(?215年),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人。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

  • 凌统的杀父仇人是谁 孙权为什么喜欢凌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凌统

    凌统凌统与父亲凌操都是当时东吴名将,他自小受父亲熏陶有侠义之气,人们赞他有“国士之风”,陈寿甚至毫不吝啬的称其为“江表之虎臣”。凌统一生跟随孙权南征北战,为救孙权在所不惜,赢得了孙权的器重与信任。凌统的杀父仇人是谁凌统跟随孙权东征西战,为东吴政权的建立

  • 太平天国陈玉成生平介绍 英王陈玉成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陈玉成

    太平天国陈玉成:陈玉成(1837年1862年6月4日),广西藤县客家人,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骁勇善战,被封英王。陈玉成原名陈丕成,洪秀全赐名玉成。陈玉成两眼下有痣,远望如四眼。1858年夏,秋洪秀全重建五军主将制,陈玉成被封为前军主将。1862年5月,多隆阿围攻庐州,陈玉成决定弃城北走,同远征的

  • 后樱町女皇:日本历史上最后的女天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后樱町女皇

    日本历史上曾经有过8位女天皇,而后樱町女皇就是最后一位。后樱町女皇的才华在日本历史上是公认的,历史却没能为她提供一个恰当的舞台。本文小编将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这位女天皇的生平。她优雅,她大气,她是第二皇女却承担了国家大任成为日本天皇,她就是日本第八位也是至现时为止最后一位女天皇后樱町天皇。她的父亲是樱

  • 戴胄的后人 如何评价戴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戴胄

    戴胄通晓文案,深知律法,早在隋朝为官时就深得裴矩的赏识。虽然后来投靠王世充,但也力劝他不要篡位,应使国家安定,然而却被王世充贬官。在唐朝时,他也得到了帝王重用,得以参与朝政,依旧耿直不阿。戴胄的后人嗣子:戴至德,兄弟戴仲孙之子,官至尚书右仆射。女儿:戴氏,嫁唐高祖第十六子道王李元庆,封道王妃。如何

  • 如何评价洪宣娇?洪宣娇的丈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洪宣娇

    洪宣娇是太平天国中一个特殊的人物,因为在满是男人的起义军中,洪宣娇一个女子却位于领导层中的确比较特殊。她是天王洪秀全的妹妹,后来嫁给西王萧朝贵,对于太平天国政治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太平天国起源于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这个宗教性质的组织,以粗糙的西方人人平等思想为基础,广纳教众,渐渐的集结了众多群众,最

  • 李谨行的主要功绩 如何评价李谨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谨行

    李谨行是陪葬乾陵中唯一的蕃将,他在对抗契丹、高句丽、吐蕃上功勋卓著,在唐朝东西两面战场上战功显赫。后世对李谨行也赞颂有加,司马光称他“武力绝人,为众夷所惮”。李谨行的主要功绩1.唐朝乾封年间对高句丽的经略总章元年(668),高句丽被平定,唐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以统辖其地。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