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诗人郑虔生平 郑虔结局 郑虔子女 郑虔诗作 郑虔与杜甫关系

唐朝诗人郑虔生平 郑虔结局 郑虔子女 郑虔诗作 郑虔与杜甫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162 更新时间:2024/1/24 10:08:56

在盛唐的诗人群体当中,杜甫和谁的关系最为亲近?李白,还是其他人?已经有研究者开始付诸行动考证这一命题。答案可能是多样的。杜甫的文友圈子,是高质量的,他与当时的大多数名家大师,有过形形色色的接触与交往,并且多有诗文记录。广文馆博士郑虔老先生比杜甫大许多,从年龄上讲是长辈。怀着对长者的尊敬,杜甫不吝笔墨,单是郑虔,就写了十多首诗,记录了一位历经悲苦的国学大师的凄惨人生境遇,笔下充满情感。再联系到郑虔的简介中也称其“最善杜甫”,郑虔很可能就是杜甫终身最难忘怀的良师益友。

少年时代的郑虔学习刻苦异常,因为家贫,却连纸也买不起,正好他所栖身的慈恩寺里柿叶特别多,僧房里堆有几大间,大约是用来烧灶的,郑虔灵机一动,在柿叶上动起了脑筋。每天去找些柿叶来,以叶当纸,练习字画,时间一长,竟将几间房里的柿叶都写光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在柿叶之中,也找到了感觉。这样的学习方法,可谓独出心裁,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讲,可能难以置信,但在唐朝,士林一时称为佳话。

郑虔学富五车,宰相苏颋闻听十分赏识,荐举当了一个小官。他精通文艺,曾经自己写诗、作画、题图,送呈御览。画得不赖,字写得也干净,诗里也见真功夫,唐玄宗看了,拍案叫绝,写下“郑虔三绝”的批语,意指诗、书、画三样皆称一流。

……公神冲气和,行纯体素,精心文艺,克己礼乐。弱冠举秀才,进士高第。主司拔其秀逸,翰林推其独步。又工于草隶,善于丹青,明于阴阳,邃于算术,百家诸子,如指掌焉。家国以为一宝,朝野谓之三绝。

《大唐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府君并夫人琅瑘王氏墓志铭并序》

墓志上的赞誉与史书记载基本上是一致的,郑虔当时名重一时,是个国宝级的儒学大师。他博学多才,饱览百家,还著有《天宝军防录》、《胡本草》等书籍,涉猎多家,堪称通儒。唐玄宗喜爱他的才学,便想给他一个闲职干干,以显示政府对知识分子的重视,专门为他设立了广文馆,拜为博士,让他教授学生。

圣旨下来了。可是,郑虔却连广文馆的办公地点在哪里都不知道,心里不大高兴,觉得有些掉面子。宰相做他的思想工作,您这个职位虽说清闲,可天下从此都知道广文博士由您而始,不是好事吗?郑虔听了,觉得也是,好歹也是皇恩浩荡,而且教育学生,培桃育李,他是愿意的。这才高兴就职,骑驴上班去了。

一代大儒,却也因才多累,时运不济。早在他当协律郎期间,因为有写作的习惯,便在公务闲暇之余搜集当朝的奇闻异事,写了八十多卷。这些书稿摆在桌上,有好事者偷偷看到了,立即上书告发,检举郑虔“私撰国史”。这一下麻烦可就来了,“私撰国史”,罪名可不轻,因为按照祖制,历代都是宰相监修国史,其他机构和个人无权担当,想当初,唐太宗想和魏征套近乎,想看看国史(可能主要是想看看史官们是如何记录“玄武门事变”这一节不甚光彩的事情),被魏大人一口拒绝。这样的告发,郑虔可吃罪不起,慌里慌张里的,将辛辛苦苦写好的一大叠材料全都烧掉了。

尽管“私撰国史”查无实据,但这样的记录方式其迹可疑,郑虔还是受到了纪律处分,作为危险人物,贬逐出京。

冷板凳一坐就是十年之久。回到京城后,郑虔做了广文馆博士,可是生活也并不富有,杜甫有一篇戏赠诗:“广文到官舍,系马堂阶下。醉则骑马归,颇遭官长骂。才名三十年,坐客寒无毡。赖有苏司业,时时乞酒钱。”可怜家中徒有诗书,冬天连毛毡也没有,只有在国子监当司业的好朋友苏源明还算好,时时给他一些零用钱沽酒。虽说才名动天下,郑虔的生活还是比我们想象的要糟糕:“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广文馆其实只是相当一所学校而已,而这所“国立学校”的条件也是有限,《国史补》卷中载,“自天宝五年置广文馆,至今堂宇未起,材木堆积,主者或盗用之”,《新唐书》中又称,“久之,雨坏庑舍,有司不复修完,寓治国子馆,自是遂废”。

这件事很令人纳闷,大唐王朝的国库里财源滚滚,贡品如流,可以耗费黄金白银盖高楼大厦,建亭堂馆所,却连一所学术机构也保全不下来,实在令人无奈。郑老先生只好夹夹铺盖,搬到好朋友苏源明那里住去了。

生活清苦倒也罢了。认真读书做学问的人到了一定的程度,都是心系家国或者沉醉于某种思维之中,读书求富,十有九空,郑虔就是这样的人,除了“编集之外,维日嗜酒”。老先生还是继续他的清闲而清贫的生活,至少读书,可以获得知识的慰藉。而与杜甫等好朋友的饮酒,就成了生活中的一件乐事,杜甫说,“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他们发了一点工资,有了一点闲钱,就会呼朋唤友,奔走相约,下馆子,要酒菜,喝到得意忘形,醉得眉飞色舞。

“安史之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京城失陷,满目苍茫。郑虔随着一批百官大臣被掳到洛阳,安禄山成立伪政府,强迫授之以水部郎中之职。又是可恶的“安史之乱”!这场动乱后来成为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它使得一个威武强壮的帝国巨人在短暂的时间内处于休克状态,打碎了几代人辛苦营建的太平盛世,成为一记不可承受的心灵重创。郑虔钻进书袋,消息也不灵通,像人家名士萧颖士,早就觉察到了安禄山的负宠而骄,祸国殃民,干脆托病游山,逃过一劫。被俘的郑夫子在洛阳辗转难眠,托病不受官职,还“潜以密章达灵武”,表达一片忠心。陷于贼寇的日子,实在是痛苦的煎熬。

时间换得了空间,动乱终被平息。可是一帮逃难归来的皇室却重新板起了面孔,被俘的大臣们不但没有得到宽慰,反而大加指责,严肃查处。他和王维、张通三人同囚一室,并要求他们作画壁上。后来虽说免了死罪,京城却不能留了,只有王维凭着过硬的关系,降职,留在了京城。而白发苍苍的郑虔,被贬到遥远的台州当司户参军。

患难之中见真情。杜甫适时地赶来了。眼见得白发苍苍的老前辈带着抱病之躯,远谪他乡,真正是一场生离死别:

郑公樗散鬓如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皇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杜甫《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

唯有满含悲愤地离开君王,与朋友诀别,离开京城,跋山涉水,来到遥远的江南,寄寓他乡,苟活于世。

当时台州民众教化未开,老夫子及时地发现了这一问题。凭着一颗善心,他在公务之余,重操旧业,游刃有余地当起了老师,教授几百学生,从此一郡之内,学习成风,“弦诵之声不绝于耳”。据《台州府志》记载,“虔选民间子弟教之,大而婚姻丧祭之礼,小而升降揖逊之仪,莫不以身帅之。自此民俗日淳,士风振渐振焉。” 今天的台州,尊其为文教始祖,奉为乡贤,可见功莫大焉。有意思的是,后来肃宗、代宗大赦天下,流人可还,郑虔想回到长安看看,但台州的老百姓诚恳地挽留他,留下来吧,孩子们还需要您呢,老夫子叹了一口气,顺应了民意,不复归京,终老此地。

杜甫与郑虔最厚,经常一起喝得醉意醺醺,他从这位长者身上看到的是一个正直文人的品质,多次反应在诗中:“故旧谁怜我,平生郑(虔)与苏(源明)”。杜甫年老之时,有一年重阳节,友人相邀出行,事毕,觉得游兴不浓,想起当年情景,“旧与苏司业,兼随郑广文;采花香泛泛,坐客醉纷纷……”郑虔,这位杜甫一生中最可记识的友人,以他的清正与才华感染了一代诗圣,或者,郑博士曾给予过年轻的杜甫许多学业上的指点。

杜甫忠实地记载了他和郑虔之间的友谊。可惜岁月湮灭,这位多次在杜甫笔下出现的郑虔先生,全唐诗只留下一首诗《闺情》:“银钥开香阁,金台照夜灯。长征君自惯,独卧妾何曾。”也许,他就好比那个被唐王朝遗弃的女子,漫漫长夜里,他曾经书写过华美而幽怨的情思?

标签: 郑虔

更多文章

  • 北宋名将曹玮生平概述 曹玮结局 曹玮子女 曹玮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玮

    曹玮名将曹彬之后,曹彬有四子比较有名的是曹玮和曹璨,曹玮少年时代就跟随父亲左右在军队中服役担任牙内都虞候。太宗曾经问李继迁叛乱谁可为将出战,曹彬当即推荐曹玮,于是太宗立即召见了曹玮,这一年曹玮只有19岁,当然当时宋帝国人才济济,曹玮暂时还没有机会展露才华。太宗死后,真宗继位,曹彬病重,向真宗推荐他的

  • 关兴张苞人称小关张 关兴病逝张苞早夭(关羽张飞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关兴

    关羽张飞大家都认识,但是关兴张苞这两人有听说过吗?这两个家伙就分别是关羽和张飞的儿子,两人的关系在《三国演义》中关系非常好,关兴张苞一起合称为“小关张”,两人和他们的老头一样也是结拜兄弟,那么关兴张苞是怎么死的呢?关于他们的生平介绍是怎样的呢?我们下面来一起了解下。关羽张飞之

  • 北宋婉约派词人柳永简介 在青楼吟唱为歌伎写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柳永

    我国古代许多文人雅士都与青楼有着莫大的联系,最具代表的要数北宋的婉约派词人柳永,但是翻看柳永简介,后世都说他将自己的工作室开在了青楼里,每天与歌伎们嬉戏取材,还成为当时青楼最受欢迎的人士,连当朝的皇帝都看不下去,也因此没有重用他。北宋词人柳永简介,沉沦青楼的婉约派词人柳永是我国北宋时期婉约派词人代表

  • 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星玛琳·黛德丽:(曾计划床上毒杀希特勒)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玛琳·黛德丽

    在历史上的好莱坞女星当中,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有玛丽莲·梦露、奥黛丽赫本等,玛琳·黛德丽这个人不知道大家听过没?她可以说是好莱坞二三十年代时期唯一可以与葛丽泰·嘉宝分庭抗礼的女明星。还被评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星中的第九名。还曾有过牺牲自己毒杀希特勒的计划,乃

  • 晚清豪侠大刀王五 奈何大刀敌不过洋枪(被一枪给打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五

    在我国晚清时期有一个晚清十大高手谱,而大刀王五就是这其中之一,在当时可是和霍元甲、黄飞鸿、燕子李三等人其名的人物哦。大刀王五的本名叫做王正谊,因为在师门当中排行第五,刀法是如火纯轻,所以就有了这一称号。一生行侠仗义,乃一代豪侠。下面就和小编来一起了解一下他的生平事迹。晚清豪侠大刀王五大刀王五(184

  • 蜀汉四英之一董允简介 董允坝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董允

    董允董允早年在刘璋手下做事,和费祎是要好的朋友,之后二人都投奔刘备,成为蜀汉闻名的“四相”之一。董允担任费祎的副手,协助他匡扶君主,保持蜀汉后方稳定,他去世后,蜀汉人民追思不已,可见其功得深入人心。蜀汉四英之一董允简介董允(?-246年),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

  • 蜀汉尚书令蒋琬的故事 蒋琬有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蒋琬

    蒋琬蒋琬生于零陵郡湘乡县(今湖南省湘乡县),曾因惹怒刘备而差点被杀,幸好诸葛亮劝说才免于一死,之后受到诸葛亮的栽培和重用,还钦定他为继承衣钵之人。公元246年,蒋琬病逝,被追谥为恭侯,葬于涪城西山。蒋琬的故事出生轶事相传东汉末年,在涓水河畔的伊家湾,住着一对年过半百、膝下没有子女的蒋姓夫妇。有一天晚

  • 蒋琬后人 诸葛亮为何看重蒋琬选他继承衣钵?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蒋琬

    蒋琬蒋琬是三国蜀汉时期的政治家,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并称“蜀汉四相”。他在诸葛亮去世后继承其衣钵,安定民心,延续蜀汉统治,然而壮志难酬,最终于246年病逝。诸葛亮曾赞蒋琬为社稷之器,且表示自己如有不幸,宜将家国大业托付蒋琬,他为何如此看重蒋琬?蒋琬后人儿子蒋斌:世袭蒋琬爵位,

  • 曹魏名臣华歆生平简介 华歆的妻妾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歆

    华歆华歆别名华独坐、华公、龙头,是东汉末年曹魏时期的名士、名臣。为人高风亮节、有礼有法,为官清正廉洁、深得明心,著有文集三十卷,如今已佚失,但《全三国文》还记载有他的其他言论。那么,华歆的生平如何?他的子女、妻妾都有哪些?华歆生平事迹华歆王朗华歆字子鱼,出生于平原高唐人(今山东聊城高唐县),从小见识

  • 骆统简介 骆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骆统

    骆统骆统生于会稽乌伤(今浙江义乌),是东吴时期的学者、将领,年纪轻轻就很有政绩,能够防蜀御魏,屡谏孙权,可以说是一位贤臣。骆统著有文集十卷、《表理张温》、《民户损髅上疏》等作品。骆统简介骆统(193年228年),字公绪,会稽乌伤(今浙江义乌)人。三国时吴国将领、学者。陈国相骆俊之子。年二十,就担任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