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简介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532 更新时间:2023/12/6 11:58:38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简介

汉赋四大家指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四人都有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文誉其名。

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杨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则以司马相如诸赋为蓝本,在文学史上首开不逊于原作的模拟之风。班固代表作《两都赋》,盛夸东汉之声威。张衡所著《二京赋》比之《两都赋》篇幅更长、结构更宏伟,被誉为“长篇之极轨”。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前118年),西汉大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本名司马长卿,因崇敬战国蔺相如,改名相如。少好读书、击剑,曾为景帝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辞官,游于梁会王门下。后回蜀,期间与才女卓文君私奔,留下千古美谈。汉武帝后来看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为赞赏,召其入宫,司马相如由此成为宫廷辞赋家。晚年任文园令,后免官居茂陵,元狩五年前后病卒。

汉代,赋这种文体大盛,涌现出了一批善于写赋的作家,而司马相如则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除《子虚赋》外,司马相如还作有《上林赋》、《美人赋》、《长门赋》等。其中,《子虚赋》、《上林赋》内容相连,以子虚和乌有先生争相夸耀本国的故事为基本构架,极尽铺叙、夸张、想象、排比之能事,气势恢弘,典故堆砌,文字华彩,从各个方面体现了散体大赋特点,奠定了散体大赋的体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长门赋》为代表的骚体赋对我国宫怨文学有不小的影响。因其文学影响,司马相如被认为是与司马迁齐名的重要作家。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言:“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二十九篇,其它古籍还引用了相如两篇赋的一些文句和篇名。其赋作多佚,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和《哀二世赋》六篇,其中《长门赋》与《美人赋》的作者仍有争论。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扬雄画像

扬雄(前53公元18),汉赋代表作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郫县)人。适值王莽篡汉,被迫投阁,曾自杀未遂,后抑郁而死。

扬雄少时口吃,不善言谈,默而好深湛之思。其家贫而好学,博览群书,不慕富贵。扬雄早年酷爱辞赋,尤其仰慕同乡作家司马相如,曾模仿其作品著有《甘泉赋》、《羽猎赋》等。40多岁时,扬雄被推荐为汉成帝的文学侍从,期间写了一系描写天子祭祀、田猎的赋作。扬雄的辞赋在当时颇负盛名,但其后来却认为这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并不再写赋,而埋头于撰写时人并不懂的学术著作,以求传之后世。扬雄仿《易经》写《太玄经》,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仿《论语》写《法言》,主张文学应当宗经、征圣,以儒家著作为典范。另著有语言学著作《方言》,是研究西汉语言的重要资料。因扬雄的重要影响,《三字经》将其与老子庄子、苟子、文中子(王通)并称为“五子”。

原有文集,今已散佚,明人辑有《杨子云集》。《太玄经》有北宋司马光《太玄经集注》、正统道藏《太玄经集注》、明叶子奇《太玄本旨》诸本;《法言》有晋李轨《法言注》、北宋司马光《杨子法言集注》诸本。

班固画像

班固(3292),东汉前期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出身官僚世家,其父班彪是东汉著名史学家。永元四年(92),因窦宪事件牵连入狱,同年死于狱中。

班固自幼聪明早慧,年九岁,能写文章,诵读诗赋。所著《汉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中为司马相如、扬雄等赋家立有专传。史家之外,班固也是汉朝一位重要的赋家和赋论家,其赋今存有《两都赋》、《幽通赋》、《竹扇赋》等,赋论主要体现于《两都赋序》及《汉书》有关赋家的传论中。

班固受汉明帝赏识入朝修史时,洛阳正修造宫室、浚缮城隍,而关中父老仍希望朝廷西顾,建都长安。班固对此持有异议,遂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后汉书·班固传》)此赋在萧统《文选》中位列第一篇,开创“京都大赋”一体,对后世影响较大。

班固所著诗、赋、铭、诔、颂、书、文、记、论、议等四十一篇行于世。《隋书·经籍志》著有《班固集》17卷,已散佚。明代张溥辑有《班兰台集》,传于今。

张衡画像(1955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

张衡(78139) 东汉伟大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南阳县石板桥镇)人。生于官僚世家,父早亡,祖父张堪曾任蜀郡太守。永和四年(139),积劳成疾而卒。

作为一位文理兼修的大家,以科学家身份名垂后世的张衡,同时又是一位重要的文学家,作品具有独创性,尤长于诗赋。

张衡17岁时离开家乡,出外游历,访师求学,到达当时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西汉故都长安,后来又在京师洛阳居住五、六年。沿途的山川风物、历史古迹,以及参观京城太学和结交文人学友,大大丰富了他的阅历、开拓了他的视野,为之后创作《二京赋》打下基础。东汉永初元年(107年),29岁的张衡“精思博会,十年乃成”《东京赋》和《西京赋》,总称《二京赋》。《二京赋》在模拟班固《两都赋》的基础上,注入新鲜内容,特别对封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进行了讽刺,警告统治者不要乐极生悲,不要结怨于民,牢记“水所以载舟,水所以覆舟”。此外,张衡的小赋具有抒情的特点,打破了汉赋敷陈描写的老一套,将汉赋从长篇大论的堆砌文字转变为抒发心灵的短小篇章,为后来魏晋抒情小赋的大量出现打下了基础。

《二京赋》外,另著有《南都赋》、《温泉赋》、《归田赋》、《思玄赋》、《四愁诗》等名篇,今人张震泽注有《张衡诗文集校注》。

标签: 汉赋四大家

更多文章

  • 杨丽华是谁的皇后?隋文帝的长女杨丽华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丽华

    杨丽华是谁的皇后?隋文帝的长女杨丽华简介导读:杨丽华,她是隋文帝的长女,在573年时嫁给当时的太子宇文贇为妃,时年十三岁。578年时,随宇文贇即位而成为皇后。然而宇文贇荒淫无道,竟然同时并立四个皇后,即杨丽华、朱满月、陈月仪、元乐尚;后来又逼淫宇文亮之媳妇尉迟炽繁,等宇文亮谋反被诛后将尉迟炽繁纳入

  • 项羽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的项羽生平 项羽为何当不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

    项羽是个怎样的人:历史上的项羽生平,项羽为何当不了皇帝历史上很多人将项羽称为“英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根据成王败寇的规则来说,项羽最后是败给了刘邦的,他是一个失败者,一个在历史角逐中被淘汰的人,他曾经与王位的距离那么近,近到咫尺,伸手间就能触

  • 十六国时期成汉丞相范长生的生平简介 范长生的人物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范长生

    范长生的生平简介:范长生的人物事迹范长生(公元218-318年),一名 延久,又名重久,或名文(一作支),字元。涪陵丹兴(今重庆市 黔江区)人, 天师道首领, 西晋时大成政权(都 成都) 丞相,封为天地太师.西山侯。范长生生于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时,汉室衰微,群雄割据,战乱不已,生灵涂炭。范长生的

  • 彭越简介 彭越怎么死的 汉朝最惨开国功臣彭越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彭越

    彭越简介:彭越怎么死的,汉朝最惨开国功臣彭越汉朝开国大将,韩信当属第一,但却没个好下场,被刘邦给冤杀,如果说汉朝第二开国大将,当属彭越莫属,而彭越却死的比韩信还惨,这是为何,刘邦为何对他下死手?彭越年龄与刘邦接近,性格、脾气也多有相投之处,在一班开国老臣中,他是与刘邦走得最近的一位。彭越这人处事谨

  • 梁思成第二任妻子林洙简介 梁思成与后妻的十年婚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梁思成,林洙

    梁思成第二任妻子简介:梁思成与后妻的十年婚姻梁思成第二任妻子:林洙(1928年)福建省福州市人,清华大学退休教工,《梁思成、林徽因与我》等书的作者。清华大学建筑系工作者、知名学者程应铨的前妻,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与程应铨有一子一女。梁思成与后妻的十年婚姻当林徽因去世时,梁思成正身处针对

  • 姜维怎么死的 姜维北伐几次 姜维北伐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姜维

    姜维怎么死的:姜维北伐几次,姜维北伐战绩蜀国名将姜维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姜维北伐了多少次在三国时期,蜀汉阵营先后有诸葛亮、姜维两人数度北伐,诸葛亮的六出祁山暂且避过不谈,这里就主要讲述一下姜维的北伐,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姜维到底进行了几次北伐,其中胜败又是如何?姜维北伐纵观姜维的一生,在诸葛亮去世之后

  • 邓通怎么伺候汉文帝 历史上如何评价邓通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邓通,汉文帝

    邓通别名黄头郎,因为他善于划船故而被召到皇宫里做了黄头郎。汉文帝什么都好,就是迷信鬼神、好长生、梦登天,邓通投其所好,擅长逢迎拍马,哄得汉文帝对他宠爱有加、亲密无间,世人皆称邓通是汉文帝的男宠。邓通怎么伺候汉文帝文帝得了痈疽病,这是一种皮肤病,或生于背,或生于大腿根部,大小可达10厘米或更大,有脓

  • 东汉大将军邓骘的妻子儿女 如何评价邓骘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邓骘

    邓骘是邓太后邓绥的兄长、东汉名将邓禹的孙子,是东汉时期著名将领、外戚。担任过虎贲中郎将、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大将军、特进等职,封爵罗侯。公元121年,邓骘被宦官诬陷,悲愤的绝食自尽。邓骘的妻子儿女妻子寇氏,寇恂的孙女。儿子邓凤,官至侍中。如何评价邓骘范晔《后汉书》:“骘、悝兄弟,委远时

  • 东晋大臣周顗:嗜酒狂傲 讽刺王导不留情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周顗

    周顗出身汝南安成的名门之家,从小就很有声望,官至宁远将军、荆州刺史、护南蛮校尉、尚书左仆射等。周顗好饮酒,常常喝醉,他一喝醉就误事,差点害死自己。当然,他不喝酒的时候也是很狂傲的,都不把王导放在眼里。嗜酒狂傲周顗以雅望闻名,但却有个毛病就是爱喝酒,常常因饮酒过度而出现过失,不理政事,故而时人称之为

  • 周顗的后人 对周顗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周顗

    周顗别称周仆射、周侯,出生汝南安成(今河南汝南),曾任长史、军谘祭酒、荆州刺史、护南蛮校尉、护军将军、尚书左仆射等职,封爵武城侯(一作成武侯),在王敦之乱是被王敦杀死,时年54岁,朝廷追赠其为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周顗的后人儿子周闵,字子骞,周顗长子,官至尚书左仆射、护军将军。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