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凌与司马懿的恩怨 历史上对王凌的评价

王凌与司马懿的恩怨 历史上对王凌的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163 更新时间:2024/1/14 6:56:02

王凌

王凌太原王氏,叔父是曾经以貂蝉美人计谋划刺杀董卓王允,他本人亦是曹魏时期名将,跟司马懿可以说有的一拼。王凌曾任散骑常侍、兖州刺史、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太尉等职,封爵南乡侯,在“淮南三叛”中兵败自杀。

王凌与司马懿的恩怨

王凌早年就和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贾逵等人结为好友,司马懿诛曹爽后,王凌心生不满,王凌与令狐愚暗地里策划谋立曹彪。司马懿最初也不知道他们的诡计,也对王凌积极拢络,当初司马懿曾问蒋济:“王凌的才干怎么样?”蒋济回答说:“王凌文武双全,当世无双,其子王广有大志,胜父一筹”,于是司马懿也对王凌有一丝戒心。

王凌无奈,又派心腹杨弘去说服新任兖州刺史黄华与其共同举事,没想到杨弘和黄华联名上奏司马懿王凌即将叛变之事,司马懿见时机成熟,调集数万人马,四月,从水路南下,先下达赦令赦免王凌之罪。

王凌这才发现情况不妙,到司马懿大船前面缚投降,对司马懿喊道:“我如有罪,公可用半片竹简召回,何苦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呢?”司马懿回答说:“因为君非折简之客啊!”王凌又喊道:“太傅对不起我。”司马懿说:“我宁可对不起你,也不能对不起陛下!”即令军士押下王凌。

王凌之后饮药自尽,司马懿还不满足,又把王凌,令狐愚尸体挖出暴露示众三日。同年六月,司马懿病重,梦见贾逵、王凌为作祟,不久去世。可以说二人同归于尽了

王凌与司马懿派系相同,升迁方式相似,军事才能相似,阶级认同相似,连子女培养都相似,相似度如此之高,简直可以说是司马懿第二。司马懿官运亨通,利用职务之便封官许愿,大肆拉拢并州派名士;王凌则凭借叔父王允诛杀董卓带来的家族威望,以及他自己超强的人格魅力,与司马懿斗了个旗鼓相当,司马懿并没能成为并州派的领袖。

历史上对王凌的评价

蒋济:凌文武俱赡,当今无双。

陈寿:王凌风节格尚,毌丘俭才识拔干,诸葛诞严毅威重,锺会精练策数,咸以显名,致兹荣任,而皆心大志迂,不虑祸难,变如发机,宗族涂地,岂不谬惑邪!

王夫之:王凌可以为魏之忠臣乎?盖欲为司马懿而不得者也。为懿不得,而懿愈张矣。齐王芳,魏主叡之所立也,懿杀曹爽而制芳于股掌,其恶在懿,其失在叡,而芳何尤焉!使霍光而有操、懿之心,汉昭亦无如之何,而可责之芳乎?凌诚忠于魏而思存其社稷,正懿闭门拒主、专杀宗臣、觊觎九锡之罪,抗表而入讨,事虽不成,犹足以鼓忠义之气,而懿不能驾祸于楚王以锢曹氏之宗支,使敛迹而坐听其篡夺。而凌欲废无过之主以别立君,此其故智,梁、隋之季多效之者,而终以盗铃。

郝经:王凌之欲废僣孽,立宗子,澄汰王室,大臣之节也。议者谓凌于齐王君臣分定,并俭诞等为淮南三叛。此晋之臣子尊晋之志也,凌欲废而诛之,师遂废之,昭又杀之而无为诛之。则淩知所废而非叛也,俭诞继起声罪致讨。闻雒中禅代之语,投袂致死,有古义士之风。夫岂叛乎哉?诞之得士,至麾下数百人拱手待斩以尽,不为司马氏屈,义烈挺然,未之前闻也。

标签: 王凌

更多文章

  • 秦惠文王赢驷简介 赢驷的儿子 赢驷和芈月关系 赢驷为什么杀商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惠文王

    赢驷简介:赢驷的儿子,赢驷和芈月,赢驷为什么杀商鞅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公元前311年),一称秦惠王,嬴姓,赵氏,名驷,秦孝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车裂商鞅嬴驷为太子时,一度触犯了禁条。当时正值有人反对新法,法令行不通。 商鞅说:“法令行不通在于宫室贵族的

  • 孟尝君田文简介 孟尝君田文后代 孟尝君田文在秦国为相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田文

    孟尝君田文简介:孟尝君田文后代,孟尝君田文在秦国田文(?公元前279年),妫姓,田氏,名文,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威王田因齐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齐宣王田辟疆之侄。因封袭其父爵于薛国(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又称薛公,号孟尝君。门下有食客数千。秦昭王时

  • 朱熹生平 朱熹是哪个朝代的 朱熹的思想主张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熹

    朱熹生平:朱熹是哪个朝代的,朱熹的思想主张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

  • 王曾简介 北宋王曾有几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曾

    王曾王曾别名王沂公、王文正,山东青州人,是北宋时期的名相,被誉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王曾年少就成了孤儿,由叔父养大成人,他也上进、勤奋好学,拜张震为师,颇有才名,之后更是连中三元,走上仕途。王曾简介王曾(978年12月27日1038年12月12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北宋名相。少年孤苦

  • 南宋大臣陈康伯简介 陈康伯后裔 陈康伯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康伯

    陈康伯陈康伯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大臣,是主战派代表人物,曾在金兵南侵时推荐虞允文为参谋,最终赢得了采石之战的胜利。此战能取得胜利也离不开陈康伯的识人之明,战后宋高宗赞他为真宰相!陈康伯简介陈康伯(1097年1165年4月10日),字长卿、安侯,出生信州弋阳(今江西省弋阳县南港口乡南山),是南宋名臣、诗人

  • 南宋大臣陈康伯生平 陈康伯墓在哪 陈康伯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陈康伯

    陈康伯陈康伯是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担任过宰相、参知政事、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等职,封爵鲁国公,为人刚正不阿,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官员。陈康伯去世后,朝廷追赠其为太师,谥号文正。陈康伯墓历史记载:“(宋)乾道元年(1165)二月丁末,少保尚书左仆射鲁国公陈康伯薨于位”,&

  • 南宋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葛邲生平 如何评价葛邲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葛邲

    葛邲出生江阴青阳,一个“儒学名家”,从小就博学聪颖,中进士后担任过国子博士、著作郎、刑部尚书、右丞相、太子少保等职,封爵卫国公。于公元1196年病逝,被列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葛邲葛邲(1131年1196年),字楚辅,江阴青

  • 赵汝愚的儿子赵崇宪介绍 如何评价赵汝愚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汝愚

    赵汝愚少年勤学有大志,能以状元的成绩出仕,担任重要官职,为南宋政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完成了年少时“大丈夫留得汗青一幅纸,始不负此生”的梦想。赵汝愚死后追官加爵,得以配享宁宗庙廷。赵汝愚的儿子赵崇宪赵崇宪(11601219),字履常,余干县城西街人,赵汝愚之子。宁宗庆元二年(

  • 南宋宗室赵汝愚生平 赵汝愚结局 赵汝愚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汝愚

    赵汝愚祖籍饶州余干(今江西余干县),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八世孙。尽管出身高贵,他却并非纨绔子弟,从小就聪明好学,很有志向,说出了“大丈夫留得汗青一幅纸,始不负此生。”这样的话。“明明可以靠出身,他却偏偏要靠才华。”赵汝贵不依靠家族,靠自身努力于宋孝宗乾道

  • 西汉十八功侯张敖简介 张敖与鲁元公主的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敖

    张敖张敖是西汉时期十八功侯之一,娶了刘邦与吕后的独生女鲁元公主,而女儿张嫣却被迫嫁给了舅舅汉惠帝。张敖早年随父参加陈胜、吴广起义,曾被封为赵王、宣平侯,于公元前182年逝世。西汉十八功侯张敖简介张敖(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2年),出生外黄(今河南省民权县),是赵王张耳之子,娶了刘邦与吕后独女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