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余靖是谁 余靖简介 余靖后人

余靖是谁 余靖简介 余靖后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898 更新时间:2024/2/3 0:03:26

余靖字安道、号武溪,出生韶州曲江(今属广东韶关),年少时就聪慧过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师从舅父黄正、林逋伯端等人。余靖进士及第后出仕,成为庆历四谏官之一,为庆历新政贡献了力量。

余靖是谁 余靖简介

余靖(1000年~1064年)北官员,庆历四谏官之一。本名希古,字安道,号武溪。韶州曲江(今属广东韶关)人。天圣二年进士。历官集校理、右正言,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桂州知府、集贤院学士、广西体量安抚使、以尚书左丞知广州,卒谥襄,有《武溪集》二十卷遗世。

1064年余靖回京述职途次南京,偶染风寒,病重不起,卒于江宁府秦淮亭,享年六十五岁。英宗闻讯恻然,辍朝一日追赠刑部尚书,谥曰“襄”后人尊称忠襄公。

余靖后人

余靖有三个儿子,六个女,四个男孙,五个女孙。

三个儿子分别为:伯庄,殿中丞,早亡。仲荀,太博士。叔英,太常寺太祝。

六个女儿分别为:长女郭师愈任尚书屯田员外郎;第二女孙邵任秘书丞;第三个女儿周熊任建州司法参军;第四个女儿章惇裕任秘书省校书郎;另外两个女儿尚幼。

四个男孙分别为:嗣恭、嗣昌皆任太常寺奉礼郎;嗣隆、嗣徽还小。

标签: 余靖

更多文章

  • 唐朝镇军大将军李孝逸简介 对李孝逸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孝逸

    李孝逸,李唐宗室、将领,官拜镇军大将军、左豹韬卫大将军,封爵吴国公,曾平定徐敬业叛乱,却遭武承嗣等人的忌恨陷害,含冤而死。李孝逸简介李孝逸,生卒年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淮安王李神通之子,胶东王李道彦之弟,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朝宗室、将领。李孝逸聪明好学,善作文章。初封梁郡公,历任给事中、

  • 武承嗣和武三思关系 武承嗣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承嗣

    武承嗣,字奉先,是女皇武则天的侄儿,与武三思是堂兄弟,官至礼部尚书、文昌左相、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职,封爵周国公、魏王,武则天统治时期权倾一时。武承嗣和武三思武三思和武承嗣都是武则天的侄子,两人是堂兄弟。武承嗣的墓志被盗掘出土,并为中国农业博物馆征集收藏。墓志文为梁王武三思所撰写,提到承嗣死时年50,

  • 武承嗣的子女 怎么评价武承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武承嗣

    武承嗣曾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建议诛杀皇室及大臣中不附者,立武氏宗庙,甚至要武则天立他为太子,但遭群臣反对,太子梦碎,忧郁而死。武承嗣的子女子武延基,右羽林将军,娶永泰公主,701年因私议二张被武后下令处死。武延义武延安,光禄卿、邢公武延寿,卫尉少卿、燕公。有一女嫁朔方军节度副使、金紫光禄大夫、行光禄卿

  • 武士彟的妻子杨氏生平 武士彟的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士彟

    武士彟是女皇武则天的父亲,唐朝开国功臣之一,曾资助李渊起兵,对唐朝建国有着贡献,也是一位卓有政绩的高级官员。那么武士彟都有几个子女呢?武士彟的妻子杨氏荣国夫人(公元579年公元670年)杨氏,出身隋朝宗室,父杨达,伯父为隋朝观王杨雄。韩国夫人武顺、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郭孝慎夫人武氏的母亲,史书上记

  • 杨约简介 杨素杨约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约

    杨约出身弘农杨氏,是隋朝官员,权臣杨素同父异母的弟弟,与兄长感情甚好,因杨素有功而被封为安成县公,后又担任长秋卿、大理少卿、内史令、淅阳郡太守等职。杨约简介杨约,生卒年不详,南北朝后期至隋朝时期官员,北魏谏议大夫杨暄之孙、北周骠骑大将军杨敷之子、司徒杨素之弟。北周(557年-581年)末年,因为杨

  • 刘文静简介 刘文静之死 刘文静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文静

    刘文静出生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是唐朝开国功臣,曾策划太原起兵,击败桑显和、俘获屈突通等,功绩显赫,但最终被李渊斩首抄家。刘文静简介刘文静(568年-619年),字肇仁,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唐朝宰相、开国功臣。刘文静原为晋阳令,后联络裴寂与李世民,协助李渊起兵反隋,

  • 胡铨乞斩秦桧却反遭贬谪流放 江西老乡称他为“脖子最硬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胡铨

    胡铨胡铨生于1102年的南宋时期,是当时爱国名臣、文学家,被誉为“南宋四名臣”之一、庐陵“五忠一节”之一。胡铨为官刚直不阿,乞斩秦桧、孙近、王伦,一战成名,却也因此被流放,秦桧死后他才得以复职,于1186年逝世,死前仍不忘忠君爱民、杀敌报国。秦桧靖康之

  • 温体仁的儿子 对温体仁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温体仁

    温体仁温体仁是万历年间进士,后担任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等职,成为崇祯崇祯年间首辅。温体仁虽然身居高位却毫无建树,且为人狡诈颇有心机,因逼迫周延儒引退而当上了首辅,最终也难逃倒台的命运,甚至被后人称作是“误国误民的奸臣”。温体仁的儿子温体仁温体仁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温

  • 温体仁简介 温体仁有何成就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温体仁

    温体仁是浙江乌程(今湖州)人,明朝末年的大臣,是崇祯年间任职最久的首辅。尽管他身居高位却并没有做出什么实质性举措,本来就摇摇欲坠的明朝政局变得更加不可收拾了。温体仁简介温体仁(1573年1639年),字长卿,号园峤,浙江乌程(今湖州)南浔辑里村人。明末大臣,崇祯年间朝廷首辅。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

  • 韩爌简介 韩爌是东林党么 韩爌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韩爌

    韩爌韩爌是明朝末年官员、东林党元老,官至礼部尚书、内阁首辅等职。他主治阉党、执掌东林,参与了明朝中后期“红丸案”、“魏党案”等重大历史事件,之后罢官还乡,于公元公元1644年郁郁而终,时年80岁。韩爌简介 韩爌是东林党么韩爌(1566~1644),字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