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林逋

林逋--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林逋

林逋的资料

中文名:林逋

别 名:林和靖、林君复

拼音:[lín bū]

国 籍:北宋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

职 业:诗人

信 仰:道教

主要成就:隐逸诗

代表作品:《山园小梅》《点绛唇·金谷年年》《长相思·吴山青》《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谥 号:和靖

典 故:梅妻鹤子

林逋的介绍

林逋少孤力学,好古,通经史百家。

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自甘贫困,勿趋荣利。及长,漫游江淮,40余岁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以湖山为伴,相传20余年足不及城市,以布衣终身。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丞相王随、杭州郡守薛映均敬其为人,又爱其诗,时趋孤山与之唱和,并出俸银为之重建新宅。与范仲淹、梅尧臣有诗唱和。

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闻其名,赐粟帛,并诏告府县存恤之。逋虽感激,但不以此骄人。人多劝其出仕,均被婉言谢绝同,自谓:“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林逋终生不仕不娶,无子,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既老,自为墓于庐侧,作诗云:“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有人问:“何不录以示后世?”答曰:“我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有心人窃记之,得300余首传世。天圣六年(1028)卒,年六十一,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州为上闻,仁宗嗟悼,赐谥“和靖先生”,葬孤山故庐侧。事见《宋史》卷四五七《隐逸传》。宋代桑世昌著有《林逋传》。

今存词三首,诗三百余首。后人辑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其中《将归四明夜话别任君》、《送丁秀才归四明》等为思乡之作。故宫绘画馆藏有所书诗卷。

张岱在《西湖梦寻》说,南宋灭亡后,有盗墓贼挖开林逋的坟墓,只找到一个端砚和一支玉簪。现杭州西湖孤山面对北山路一侧,仍有“放鹤亭”和“林和靖先生墓”,便是纪念林和靖的景胜。

有关“林逋”的历史故事

  • 林逋是一个怎样的人(如何评价林逋)

    林逋是北宋著名的隐逸诗人。什么是隐逸诗人?其实是指那些选择隐居的文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决定退居农村,与美丽的风景作伴。林逋少年时非常好学,对经典和历史都很精通。他隐居在杭州,对西湖特别熟悉。很多人都很纳闷,为什么林逋会选择这样的生活,他甚至拒绝了皇帝的好意。那我们就来说说林逋的生平事迹吧。如果你想

  • 林逋有喜欢的人吗?他为什么终身不娶?(林逋靠什么生活)

    说起林逋,我们总会联想到茫茫白雪中的一朵大梅花,一位身穿白袍的老人正在李树旁的小院中推敲词句。老人旁边,有两只鹤,洁白如雪,头上鲜红,各有一梅两鹤,自得其乐。也许在大家眼里,林补应该写的是""斑驳的影子斜挂在清澈的浅水上,在月光的黄昏,它们的芳香安详地扩散。""这样一个有着优美诗句的隐士,可你知道他

  • 林逋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

  • 留下梅妻鹤子的诗人是哪一位(宋代诗林逋放荡不羁爱自由)

    北宋最放荡不羁爱自由的隐逸诗人林逋:梅妻鹤子,终生不仕不娶。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涌现出了许多的文人。但是历朝历代都有很多有个性的文人,选择了隐居,不愿意投身于官场。这里面比较出名的有陶渊明,不过林逋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隐居之人。一提起宋代诗林逋,人们的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词,就是"梅妻鹤子"。林逋,字君复

  • 林逋有喜欢的人吗?他为什么终身不娶?

    说起林逋,我们想到的总是在茫茫白雪中,有一大株梅花竞相绽放,在这梅树旁的小院里有一位白袍老者在推敲着词句。老者旁边有两只白净如雪、头顶鲜红色的仙鹤,一人一梅两鹤,怡然自得。或许在大家的眼中,林逋就该是写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清丽小诗的隐士,但是你可知道,他

  • 林逋是一个怎样的人

    林逋是北宋有名的隐逸诗人,什么叫隐逸诗人呢?其实是指那些选择过上归隐生活的文人,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决定退居乡间,与美景作伴。林逋少年时非常好学,很小便精通经史百家,他隐居于杭州,对西湖一带尤为熟悉。很多人好奇林逋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生活,他甚至还拒绝过皇帝的好意。那下面就来和大家讲讲有关林逋的生平故事,

  • 林逋“梅妻鹤子”:古代最特立独行的光棍达人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这是北宋诗人林逋笔下著名的《山园小梅》的诗词。尤其那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是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林逋的北宋诗坛大家之名早为人所知,但鲜为人知的这位诗坛

  • 林逋作诗后为何不将诗稿保留下来?他为什么不愿入仕?

    林逋,字君复,后世称之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是北宋时期诗人,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隐士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林逋是钱塘人(今浙江杭州)人,出生在一个儒学世家,从小就饱读诗书,精通经史百家。但他和其他儒者不同,没有把出仕做官当作自己的追求。《宋史》里记载他:“

  • 举世皆知的隐士林逋,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说到林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有很高的思想、知识修养,但他们淡泊名利,不官不仕,不争不抢,归隐田园,呼啸山林,世人称他们为“隐士”。中国最早的经典《周易》中说:“天地闭,贤人隐。”这里的“贤人隐”就是指

  • 林逋是一个怎样的人 林逋生平简介

    林逋是北宋有名的隐逸诗人,什么叫隐逸诗人呢?其实是指那些选择过上归隐生活的文人,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决定退居乡间,与美景作伴。林逋少年时非常好学,很小便精通经史百家,他隐居于杭州,对西湖一带尤为熟悉。很多人好奇林逋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生活,他甚至还拒绝过皇帝的好意。那下面就来和大家讲讲有关林逋的生平故事,

  • 北宋隐士林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林逋[bū](967一1028年),字君复,杭州钱塘人,北宋著名的隐士。其幼时好学上进,通晓经史百家。但并不是学究似的辩章析句,拘泥于书本。青少年时期,林逋浪迹天涯,纵情游于江淮之间多年,似闲云野鹤一般逍遥自在。林逋中年以后,他厌倦漂泊,回到了故乡杭州,并“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

  • 刘过拒绝辛弃疾的邀约,竟是因为白居易、林逋、苏轼不让他走?

    你有没有遇到过答应了朋友的聚会邀请,但是临时有事不能去的尴尬情况,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古人是如何化解这种尴尬局面的。公元1203年,辛弃疾到绍兴做官,他得知刘过在杭州,便邀请他来喝酒做客。这个刘过是南宋文学家,四次科举考试不中,于是流落江湖,布衣终身。他的诗词豪放激越,颇受陆游、辛弃疾等人喜欢,一句“欲

  • 把梅花当成老婆,把鹤当成儿子,做林逋那样的隐士是怎样的体验?

    梅妻鹤子说的是北宋著名的隐士,诗人、词人、书画家林逋。中国文人喜欢梅花是一个古老的传统,大概是梅花不畏严寒、高洁自立的缘故。比如王安石说梅花不为了炫耀什么,而是凌寒独自开,孟浩然把梅花当成一辈子最要好的朋友,这个都可以理解。但是宋朝著名的隐士林逋,愣是把梅花当成了老婆,这个就比较厉害了。不仅是把梅花

  • 大宋朋友圈|除了斯人和是人 林逋我也错读很多年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宋慧敏 五七三天地良心,是人和斯人的大讨论中,我站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网上说这种错误是集体无意识记忆错位。除了是人和斯人,以梅妻鹤子青

  • 林逋这首五律: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听芭蕉夜雨,叹时光匆匆

    林逋是通晓经史百家的宋初诗人,也是一位真正的隐士,他擅长书法绘画,陆游赞其书法“高绝圣人”。不过林逋也是一位诗歌大家,一生作诗三百余首,内容包括咏物、送别、酬唱等许多方面。林逋十岁时,父母相继过世,与兄长相依为命,生性逸傲,唯读书为上,不慕荣利,自甘贫困,隐逸西湖孤山时,谢绝出仕为官,植梅养鹤,被人

  • 北宋林逋行书,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

    林逋喜欢作诗,也善写行书。在这件信札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结体昂挺,笔画线条细瘦,所以许多人形容他的字“有骨少肉”。而这件书法的字距、行距宽绰,字与字间多细笔游丝,起笔、收笔处多露尖削,转折方硬等,因此他的字往往给人“清劲”的感觉。历代评书,多有“字如其人”的联想。林逋终隐山林,因此有人认为他的字脱

  • 清雅静逸,还得看林逋《自书诗卷》

    《自书诗》卷,宋,林逋书,纸本,手卷,纵32厘米,横302.6厘米。行书34行,6段接纸。此卷是林逋归隐西湖孤山时所作,共5首诗,除第2首是五言诗外,其余均为七言诗。先看全卷,高清放大在后——据诗后林逋自识:“時皇上登寶位歲夏五月”,可知此作品写于仁宗天圣元年癸亥(1023年),林逋时年57岁,其书

  • “宋”读 | 林逋养鹤

    编者按:诗盛于唐,词盛于宋。宋承唐后,也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期,形成了独具风神的“宋韵文化”,宋韵文化是华夏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一座峰峦,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为展现宋韵文化魅力,传承弘扬宋韵文化,“幸福闸弄口”推出“‘宋’读”专栏,让宋韵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林逋养鹤北宋

  • 归隐孤山,梅妻鹤子 —— 林逋《自书诗卷》欣赏

    林逋《自书诗卷》,纸本,手卷,纵32厘米,横302.6厘米。行书34行,6段接纸。此卷是林逋归隐西湖孤山时所作,共5首诗,除第2首是五言诗外,其余均为七言诗。据诗后林逋自识:“時皇上登寶位歲夏五月”,可知此作品写于仁宗天圣元年癸亥(1023年),林逋时年57岁,其书体瘦劲,秀逸,笔法厚重,风致绰约,

  • 林逋临终之作|每日一诗

    诗词赏析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但即使这样也很在意自己死后的名声,这首诗可以说是临终明志之作。诗文从“结庐”与“坟头”落笔,虽然清苦冷落,但徜徉在绿波荡漾的西湖旁,也算有安贫乐道的志趣。林逋生当盛世,却淡于荣利,终生布衣,诗中所表露的,并非虚语,所透出的是一股高逸淡远之气。文字由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