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毕士安的主要成就 毕士安历史评价

毕士安的主要成就 毕士安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652 更新时间:2024/1/24 19:04:21

毕士安出生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是宋太祖年间进士,他曾在澶渊之战时支持寇准力主真宗亲征,被封为太原郡开国公。毕士安68岁时逝世,追赠太傅、中书令,赐谥号文简,朝廷为他废朝五日。

毕士安的主要成就

澶渊之战时,毕士安支持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最终促成“澶渊之盟”的达成。

毕士安治学严谨,知人善任。喜藏书,擅长书法,仪表谈吐不凡。晚年时,视力不济,犹每日读书不辍;所储之书,皆亲加校雠。藏书之富,为宋初名家之一。

毕士安历史评价

毕士安去世之后,宋真宗对寇准等人说:“毕士安,善人也,事朕南府、东宫以至辅相,饬躬慎行,有古人之风,遽此沦殁,深可悼惜!”后来王旦为相,面奏真宗皇帝:“毕士安清慎如古人,在位闻之感叹,仕至辅相而四方无田园居莱,殁未终丧,家用已屈,真不负陛下所知。然使其家假贷为生,直有以周之者窃,调当示上恩,非臣敢为私惠。”真宗皇帝深表同情,赐白金五千两,子世长至卫尉卿,庆长至大府卿,孙从善至光禄寺少卿。

《宋史》中对毕士安有很高的评价:“土安端方沉雅,有清识醒籍,美风采,善谈吐,所至以严。正称年耆,目毛读书不辍,手自雠校或亲善写,又精意词翰,有文集三十卷。”

赵光义:洎视毕士安词艺践历固不减,但履行远在下尔。

赵恒:①朕倚卿以辅相,岂特今日。②士安善人也,事朕于南府、东宫,以至辅相,饬躬畏谨,有古人之风,遽此沦没,深可悼惜。

王旦:陛下前称毕士安清慎如古人,在位闻之感叹。仕至辅相,而四方无田园居第,没未终丧,家用已屈,真不负陛下所知。

黄震:真宗以契丹故谋相,文简荐莱公,遂共议幸澶渊事。定择边守,定法制,致太平,公有力焉。

脱脱:毕士安荐寇准,又为之辨诬。契丹大举而入,合辞以劝真宗,遂幸澶渊,终却钜敌。及议岁币,因请重贿,要其久盟;由是西夏失牵制之谋,随亦内附。景德、咸平以来,天下乂安,二相协和之所致也。

王夫之:真宗之夙有侈心也,李文靖知之久矣。澶州和议甫成,而毕士安散兵归农,罢方镇,招流亡,饰治平之象,弛不之防,其骄心,劝之夸诞,非徒钦若辈之导以恬嬉也。

标签: 毕士安

更多文章

  • 毕士安生平介绍 毕士安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毕士安

    毕士安毕士安别名毕士元、毕文简,是五代至北宋时期的大臣,著有《答王黄门寄密蒙花》《国清寺》《禁林讌会之什》等作品。他历任监察御史、翰林学士、吏部侍郎、平章事等职,生有二子毕世长和毕庆长。毕士安生平介绍毕士安(938年1005年11月14日),本名士元,字仁叟,一字舜举,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宋太

  • 向敏中简介 向敏中的后代 向敏中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向敏中

    向敏忠别名向文简,是北宋时期的大臣,钦圣皇后的曾祖父,他聪颖有谋,善于处理各种繁杂事物,身居要职数十年深得宋真宗器重,同僚敬佩。可惜,他因与张齐贤争娶寡妇一事被时人诟病,这也许是他一生中的“污点”了。向敏中简介向敏中字常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后汉符离令向瑀之子、宋神宗钦圣

  • 后周北宋大臣王溥的故事 怎么评价王溥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溥

    王溥生于官宦世家,历仕后周太祖、周世宗、周恭帝、宋太祖四朝,曾任太子少保、宰相、司空等职,封爵祁国公。公元982年,王溥逝世,朝廷为他停朝两天,追赠侍中,谥号为文献,时年61岁。王溥的故事王溥任宰相时,王祚以宿州防御使官衔居家,每有公卿到他家,一定先去拜见王家,王祚摆酒宴庆寿,王溥穿着朝服侍奉左右,

  • 王溥是谁 王溥简介 王溥儿子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溥

    王溥是后周至北宋初年两代四朝宰相,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史学家,他创出了会要的新体例,代表作有《唐会要》《五十会要》等。王溥创造的新体例对后世《宋会要》《西汉会要》《明会要》等都有很深的影响和倡导作用。王溥是谁 王溥简介王溥(公元922年-公元982年),字齐物,宋初并州祁人。历任后周太祖、周世宗、周恭

  • 王安石简介_王安石的故事_王安石故事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于1060年前后上书,提出变法策略,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主张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1069年(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开始依靠宋神宗实行变法改革。因遭到保守派的反对,新法遭到阻碍。他不久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1086年

  • 西汉大器晚成丞相公孙弘生平 公孙弘结局 公孙弘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公孙弘

    汉武帝时代,更多的是论及武帝的雄才大略和他手下的名将如卫青、霍去病等抗击匈奴,开疆阔土,建立了无数功勋,很少有提及武帝时默默工作的文臣集团。正如人吃多了生猛海鲜,反而对粗茶淡饭更感兴趣。名将如海鲜,文臣如淡饭,二者协调方能大可治天下,小则调人味。下面介绍的便是一位大器晚成的人物公孙弘。潦倒前生公孙弘

  • 清朝晚期第一位驻外大使郭嵩焘生平 郭嵩焘结局 郭嵩焘子女 郭嵩焘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郭嵩焘

    郭嵩焘,字伯琛,号筠仙。1818年出生于湖南湘阴,30岁时中进士。他劝说同窗曾国藩出山办团练,又跟随其征战,以后任过广东巡抚,兵部侍郞等职,又成为中国第一位驻外大使,出使英、法。他目光远大,思想开放,是我国近代放眼看世界,主张跟上世界先进潮流的敏锐卓识之士,维新变法的先驱。了解他的所为所思,对中国的

  • 春秋时期桃花夫人息妫生平 息妫结局 息妫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息妫

    美人之美,能够让倾慕她的人情愿付出怎样的代价?这是一个无解的谜。在古希腊,有为了美女海伦而引发的特洛伊战争。在中国的春秋时期,也有这样一个引起战争的美人,她就是桃花夫人息妫。其实“息妫”并不是这位美人真实的名字,她的闺名早已经湮不可考了。息妫是陈国国君的女儿,妫是她的姓氏,因

  • 造纸术发明者东汉太监蔡伦生平 蔡伦结局 蔡伦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蔡伦

    蔡伦是东汉时期的宦官,一生在内廷为官46年,先后侍奉4个幼帝,投靠两个皇后,身居列候,位尊九卿,地位显赫。却以惨死告终。但他在兼管尚方时,推动了手工业工艺的发展。他的最大贡献主要还在造纸方面,是造纸技术革新者。被称为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因而留名后世,得到史学家的首肯。蔡伦字敬仲。桂阳郡耒阳(今湖南耒阳

  • 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生平 郭守敬做过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朝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字若思,汉族,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生于元太宗三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郭守敬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