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生平 郭守敬做过什么贡献?

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生平 郭守敬做过什么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588 更新时间:2024/1/22 20:36:15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朝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字若思,汉族,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生于元太宗三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郭守敬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1981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

郭守敬幼承祖父郭荣家学,攻研天文、算学、水利。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攻下南宋首都临安,在统一前夕,命令制订新历法,由张文谦等主持成立新的治历机构太史局。太史局由王恂负责,郭守敬辅助。在学术上则王恂主推算,郭主制仪和观测。

至元十五年(或十六年),太史局改称太史院,王恂任太史令,郭守敬为同知太史院事,建立天文台。当时,有杨恭懿等来参予共事。经过四年努力,终于在至元十七年编出新历,经忽必烈定名为《授时历》。

《授时历》是中国古代一部很精良的历法。王恂、郭守敬等人曾研究分析汉代以来的四十多家历法,吸取各历之长,力主制历应“明历之理”(王恂)和“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郭守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取得许多重要成就。

郭守敬和王恂、许衡等人,共同编制出我国古代最先进、施行最久的历法《授时历》。为了编历,他创制和改进了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仰仪、立运仪、景符、窥几等十几件天文仪器仪表;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站,进行了大规模的“四海测量”,测出的北极出地高度平均误差只有0.35;新测二十八宿距度,平均误差还不到5';测定了黄赤交角新值,误差仅1'多;取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与现今通行的公历值完全一致。

郭守敬编撰的天文历法著作有《推步》、《立成》、《历议拟稿》、《仪象法式》、《上中下三历注式》和《修历源流》等十四种,共105卷。

为纪念郭守敬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郭守敬为修历而设计和监制的新仪器有:简仪、高表、候极仪、玲珑仪、仰仪、立运仪、证理仪、景符、窥几、日月食仪以及星晷定时仪12种(史书记载称13种,有的研究者认为末一种或为星晷与定时仪两种)。

在大都(今北京),郭守敬通过三年半约二百次的晷影测量,定出至元十四年到十七年的冬至时刻。他又结合历史上的可靠资料加以归算,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这个值同现今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值一样。

中国古历自西汉刘歆作《三统历》以来,一直利用上元积年和日法进行计算。唐、宋时,曹士等试作改变。《授时历》则完全废除了上元积年,采用至元十七年的冬至时刻作为计算的出发点,以至元十八年为“元”,即开始之年。所用的数据,个位数以下一律以100为进位单位,即用百进位式的小数制,取消日法的分数表达式。

晚年,郭守敬致力于河工水利,兼任都水监。至元二十八至三十年,他提出并完成了自大都到通州的运河(即白浮渠和通惠河)工程。至元三十一年,郭守敬升任昭文馆大学士兼知太史院事。他主持河工工程期间,制成一些精良的计时器。

标签: 郭守敬

更多文章

  • 刘邦的老婆薄姬简介 吕雉为什么不杀薄姬母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薄姬

    刘邦的老婆薄姬算是后宫中最清静无为的了,但也正因如此才留下一命,吕后在刘邦死后几乎杀尽了刘邦的儿子,包括他们的母妃。而刘邦的老婆薄姬一直不怎么受宠,而且活得像个道姑无欲无争,因此薄姬和儿子刘恒才得以逃出皇宫,平安到达封地,待吕后死后回来登上皇位。一、刘邦的老婆薄姬简介刘邦的老婆薄姬原是魏王魏豹的妾室

  • 常遇春之子常茂简介 常茂母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常遇春,常茂

    常茂是明朝开国将领常遇春之子,生母为蓝玉的姐姐蓝氏,他也是明朝开国头一员猛将,人称“茂太爷”、“无敌大将”,同样功勋显赫。常遇春之子常茂简介常茂,明代开国名将常遇春长子,其荫父功,继承郑国公爵位。据《明宋文宪公濂奉敕撰开平王神道碑并序》中说道:妻定远

  • 常茂的子女 如何评价常茂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常茂

    常茂师从左梦雄,因父亲常遇春而继承郑国公爵位,尽管功绩不如父亲,但也算是一员猛将,使得禹王神槊、龟背五爪金龙爪,与冯胜不和后被朱元璋安置到龙州,四年后去世。常茂的子女女三人,长许为皇太子妃,馀皆幼。如何评价常茂尽管历史上的常茂功绩远不如其父常遇春,但评书《明英烈》中对常茂评价颇高,其功绩甚至超过了

  • 冯胜与冯国璋的关系 如何评价冯胜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冯胜

    冯胜是明朝开国大将,他精通书法,累有功勋,封爵宋国公,最终因功高遭朱元璋猜忌而被赐死,崇祯时期被追封为宁陵王,谥号“武壮”。冯胜与冯国璋冯国璋(18591919年)字华,河北河间县西诗经村人,明代开国勋臣冯胜的后代,北洋军阀首领,曾任民国代总统。如何评价冯胜《明史》:冯胜、

  • 司马光简介_司马光勤奋学习的故事_司马光故事的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他历任馆阁校勘、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同知礼院、御史中丞、翰林院学士兼侍读等职。1070年,他因与王安石政见相左,辞去枢密副使的职务,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市)。1071年,司马光退居洛阳,主持编纂《资治通鉴》,历时15年。宋哲宗即位后司马

  • 毕昇简介_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故事_毕昇故事和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毕昇

    毕昇,北宋著名发明家。他曾为印刷作坊工人,多年从事手工印刷。他发明的胶泥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要比西方的活字技术早500多年。毕昇做生活的有心人姓名:毕昇生卒年:?1051籍贯:蕲州蕲水(今湖北英山)毕昇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印刷工人,而且在印刷作坊一干就是20年。他每

  • 董源简介_江南画师董源的故事_董源故事的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董源

    董源,钟陵人,字叔达,五代时期著名山水画家,以状如麻皮皴笔画山峦,讲究以水墨表现江南云雾显晦、溪桥渔浦、汀渚掩映之景,极大丰富了山水画表现手法。又工于设色山水,山石少皴纹,景物富,与巨然并称“董巨”,为五代画坛之巨擘,对后世影响甚大,其代表作为《潇湘图》。董源江南山水画祖师

  • 范仲淹简介_范仲淹勤奋学习的故事_范仲淹成才故事的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军事家。范仲淹幼时父亲早逝,随母亲改嫁朱氏。因受继父家人歧视,他自幼形成自强不息的性格。范仲淹刻苦攻读,于1015年中进士,步入仕途。他多年在地方任职,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后来升至参知政事,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年,范仲淹病逝于

  • 唐朝大臣韦待价的故事 韦待价有何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韦待价

    韦待价出身名门世家,娶得是宗室之女,姐妹嫁给了唐太宗之子。早年以门荫入仕,曾率军抵御突厥、征讨吐蕃,出将入相,颇有功勋。公元689年,韦待价在寅识迦河兵败,不久后就病死了。韦待价的故事武则天命韦待价征讨吐蕃,凤阁侍郎韦方质请求按照惯例,派遣御史监军。武则天道:“古时明君派遣将领,会将城门

  • 韦待价是谁 韦待价生平 韦待价的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韦待价

    韦待价韦待价出身名门京兆韦氏,是韦贤的后人,著名诗人韦应物是他的后裔。韦待价曾任兰州刺史、凉州司马、凉州都督、文昌右相、同三品、天官尚书等职,被封为扶阳郡公。那么韦待价的子孙后代都有谁呢?韦待价是谁 韦待价生平韦待价(?-689年),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象州刺史韦挺之子。韦待价出身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