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光简介_司马光勤奋学习的故事_司马光故事的启示

司马光简介_司马光勤奋学习的故事_司马光故事的启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195 更新时间:2024/1/15 0:28:13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他历任馆阁校勘、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同知礼院、御史中丞、翰林院学士兼侍读等职。1070年,他因与王安石政见相左,辞去枢密副使的职务,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市)。1071年,司马光退居洛阳,主持编纂《资治通鉴》,历时15年。宋哲宗即位后司马光出任宰相,废除了王安石的新法。

司马光刻苦、勤奋、机智

姓名:司马光

生卒年:10191086

籍贯: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大学问家。他小时候很贪玩。有一天,他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在花园里玩耍。花园中有座假山,他们在假山附近玩捉迷藏,捉迷藏的游戏玩累了,就都爬到假山上坐着歇息。假山的下面放着一口装满水的大水缸。其中一个小伙伴坐着也不老实,总是左摇右晃的。

忽然,“扑通”一声,他掉进了大水缸里,很快被水淹没了。小伙伴们吓坏了,有的哭着喊着跑去找大人,有的吓得面如土色,躲在假山边不敢吭声。这时,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他略一思索,搬起一块大石头,奔向水缸,几下子就把水缸砸了一个大洞,里边的水哗哗地流出来,掉在缸里的小伙伴终于得救了。大人们来了,见状惊讶不已,连声夸奖司马光机智、勇敢。

小时候机智勇敢的司马光,长大后更是如此。一次,他随父亲从东京(汴梁)出发,一路经过洛阳、潼关、宝鸡,翻越秦岭,前往四川广元,到利州赴任。黑夜之中,栈道上出现一条巨蟒,从人吓得浑身颤抖。司马光却沉着冷静地手持利剑,猛地刺中巨蟒尾部。巨蟒疼得卷曲翻滚,滚下了深不可测的悬崖。人们对司马光的胆气佩服得五体投地。

司马光不但智慧、勇敢,而且一旦做错了事,总是能够主动认错。一次,老家的人给他家送来一些青核桃。司马光误以为是梨子,结果一尝又苦又涩。姐姐告诉他这是青核桃,皮不能吃,需要把皮剥掉,但又不知如何剥。姐姐离开后,司马光就把青核桃放在热水中烫了一下,核桃皮很容易就剥下来了。姐姐回来后问是谁把核桃皮剥掉的,司马光说是自己剥的。父亲知道这件事后训斥了司马光。司马光赶紧找到姐姐,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从此,司马光时时自我反省,还作了一首自勉诗,说“诚实为根本,立德应在前”,并自取字为君实。

司马光不仅机智、勇敢、诚实,而且学习认真刻苦。他6岁时开始读书。起初,他对所学的知识不理解,无论怎么使劲背书也记不住。父亲告诉他:读书不能只是背,要多动脑筋,把意思弄懂才行。于是,司马光在读书的时候总是不断地揣摩其中的含义,有时他在玩耍的过程中还惦记着先前读的书。司马光每读一本书,都要一遍一遍地读,仔细揣摩,直到把它全部弄懂为止。这样,他的学业进步得非常快。

少年时代的司马光就能流利地背诵《左传》,而且能理解其中的要旨。一次,大文豪范仲淹做客司马家。他听说司马光机智聪明,有意试探一下。他先让司马光背诵《左传》中的《周郑交质》一文。此文主要描述了春秋时期周、郑二国为了结好相互向对方送人质的历史典故,寓意颇深。司马光当着范仲淹的面流利地背诵了全文,一字不差,范仲淹暗暗称奇。接着,司马光还对该文评论说:“两国交往应以信义为本,如果信义不是发自内心的,即便交换了人质也没有用。如果双方都以信义为本,就是没有人质,两国的关系也不会被离间。”范仲淹听完这番话,对司马光更是赞叹不已。

司马光小小年纪就获得如此成就,这与他极端刻苦用功是分不开的。传说,司马光读书、学习,常常废寝忘食。为了让自己能够半夜起床读书,他设计了一种圆木枕头。枕在这样的枕头上必须纹丝不动,稍一动弹,头便会从木枕上滑下来,从而惊醒。只要一醒,司马光就立刻开始读书。凭着这种超人的意志,他博览群书,学贯古今。

司马光不仅学问高深,而且勤俭持家。他在考中进士那年,皇帝举行庆贺宴会,让进士们都戴上宫花,唯独他不戴。一个同学告诉他,宫花是皇帝赏赐的,必须戴上,他这才戴上。司马光一生清廉,不贪图钱财。

司马光从小机智、勇敢,刻苦学习,而且始终保持勤俭持家的良好传统,终于成为一代历史学家、政治家。

成才

机智、勇敢,是走向成功的基本素质。

勤奋刻苦,要从小做起。

勤俭持家是永不过时的美德。

标签: 司马光

更多文章

  • 毕昇简介_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故事_毕昇故事和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毕昇

    毕昇,北宋著名发明家。他曾为印刷作坊工人,多年从事手工印刷。他发明的胶泥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要比西方的活字技术早500多年。毕昇做生活的有心人姓名:毕昇生卒年:?1051籍贯:蕲州蕲水(今湖北英山)毕昇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印刷工人,而且在印刷作坊一干就是20年。他每

  • 董源简介_江南画师董源的故事_董源故事的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董源

    董源,钟陵人,字叔达,五代时期著名山水画家,以状如麻皮皴笔画山峦,讲究以水墨表现江南云雾显晦、溪桥渔浦、汀渚掩映之景,极大丰富了山水画表现手法。又工于设色山水,山石少皴纹,景物富,与巨然并称“董巨”,为五代画坛之巨擘,对后世影响甚大,其代表作为《潇湘图》。董源江南山水画祖师

  • 范仲淹简介_范仲淹勤奋学习的故事_范仲淹成才故事的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军事家。范仲淹幼时父亲早逝,随母亲改嫁朱氏。因受继父家人歧视,他自幼形成自强不息的性格。范仲淹刻苦攻读,于1015年中进士,步入仕途。他多年在地方任职,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后来升至参知政事,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年,范仲淹病逝于

  • 唐朝大臣韦待价的故事 韦待价有何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韦待价

    韦待价出身名门世家,娶得是宗室之女,姐妹嫁给了唐太宗之子。早年以门荫入仕,曾率军抵御突厥、征讨吐蕃,出将入相,颇有功勋。公元689年,韦待价在寅识迦河兵败,不久后就病死了。韦待价的故事武则天命韦待价征讨吐蕃,凤阁侍郎韦方质请求按照惯例,派遣御史监军。武则天道:“古时明君派遣将领,会将城门

  • 韦待价是谁 韦待价生平 韦待价的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韦待价

    韦待价韦待价出身名门京兆韦氏,是韦贤的后人,著名诗人韦应物是他的后裔。韦待价曾任兰州刺史、凉州司马、凉州都督、文昌右相、同三品、天官尚书等职,被封为扶阳郡公。那么韦待价的子孙后代都有谁呢?韦待价是谁 韦待价生平韦待价(?-689年),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象州刺史韦挺之子。韦待价出身于

  • 柳升的故事 对柳升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柳升

    柳升早年承袭父职成为一名武将,曾跟随朱棣作战多次,开启了中国热兵器时代,立下不少战功,被封为安远侯。1427年,柳升在进军途中中埋伏而死,朱祁镇追赠他为融国公,谥号襄愍。那么,历史上都如何评价柳升的?柳升的故事明成祖即位后,永乐元年(1403年)诏“以北平为北京”,称&ldq

  • 明朝将领柳升后人都有谁 柳升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柳升

    柳升柳升是明朝时期将领,他有勇有谋,立下不少战功,曾组建中国历史上首支正规编制的“炮兵”,还参与建北京城。他去世后,李姓族人担起了守护柳升墓的责任,至今500多年了,如今的柳升墓已经重新修好了。柳升简介柳升(?-1427年),字子渐,怀宁人,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田头乡柳畈

  • 明朝开国将领孟善简介 孟善的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孟善

    孟善孟善别称孟伯侯,出生山东武定府海丰县孝理村,朱元璋起义时他投靠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他又称为朱棣的得力干将,立下汗马功劳,为朱棣能够造反成功作出了一定贡献。那么,孟善的子女后人都有谁呢?明朝开国将领孟善简介孟善(1344年1412年),字伯侯,山东武定府海丰县孝理村(今山东省无棣县海丰街道办事处

  • 明朝儒宗梅殷简介 梅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梅殷

    梅殷梅殷精通经史,堪为儒宗,朱元璋不仅把女儿嫁给他,还把孙子朱允炆托付给他,但靖难之役时他为何没有带兵进京就建文帝,或者半路拦截朱棣,这就不得而知了。但梅殷死得蹊跷,就连妻子宁国公主都怀疑是朱棣干的。梅殷简介梅殷(1360年1405年),字伯殷,归德下邑(今商丘夏邑)人,明朝初年外戚、将领,汝南侯梅

  • 梅殷是被朱棣所杀吗?朱元璋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梅殷

    梅殷出生归德下邑(今商丘夏邑),是朱元璋的女婿,也是他最喜欢的驸马,因精通经史而备受称赞,甚至让他辅助建文帝。然而,一场靖难之役让建文帝生死不明,梅殷虽然没有投靠朱棣,但二人关系也基本上水火不容,更何况梅殷的死似乎与朱棣脱不了关系。朱棣永乐三年(1405年),梅殷入朝时经过笪桥,被前军都督佥事谭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