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辅的成就 怎么评价张辅

张辅的成就 怎么评价张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815 更新时间:2024/1/21 2:12:49

张辅四平安南、历仕四朝、尽心辅佐帝王,75岁高龄时随明英宗北征瓦剌,不幸在土木堡之变中阵亡,明廷追封其为定兴王,谥号“忠烈”。

张辅的成就

张辅于建文元年(1399年)随父张玉参加靖难之役。张玉战死后,张辅嗣都指挥同知。参与夹河(今河北滏阳河)、藁城、彰德(今河南安阳)、灵璧(今属安徽)诸地之战,为朱棣夺得帝位屡立战功。

永乐四年(1406年),张辅以右副将军从征夷将军朱能进军安南(今越南北部)。途中朱能去世,张辅升征夷将军,领众自广西凭祥进兵,与左副将军沐晟合兵攻入多邦城,因画狮蒙马冲击,兼施神机火器破守军象阵,乘胜克东都(今河内)、西都(今清化)。永乐五年(1407年),大败安南兵于木丸江、富良江等地,俘安南太上皇黎季犛,改安南为交阯。永乐六年(1408年),振旅还师,进封英国公。永乐七年(1409年),以征虏将军率军攻交阯,在吉利深山追获大越上皇简定,迫使大越皇帝陈季扩乞降。永乐八年(1410年)班师。永乐九年(1411年),与沐晟合兵再攻伪降复起的陈季扩,败守军于月常江。至永乐十二年(1414年),俘陈季扩,班师。永乐十三年(1415年),任交阯总兵,平息陈季扩余部之乱。永乐十四年(1416年)冬被召还。张辅先后四至交阯,威名远震。

永乐八年(1410年),张辅练兵宣府(今河北宣化)、万全,督运北征。永乐二十年(1422年)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间,参与明成祖朱棣的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北征,立下功绩。

宣德元年(1426年),扈从宣宗朱瞻基往乐安(今山东惠民)平息汉王朱高煦叛乱。

怎么评价张辅

张辅身材高大健壮,不妄言笑,性格刚毅威严,治军整肃,屹立如山。他三次平定交趾,威名远传海外。张辅历事四朝,连姻帝室,但仍小心谨慎,与蹇义、夏原吉和三杨同心辅政。二十余年间,国家太平无事,张辅是有功劳的。

朱高炽:辅,武臣也,而知礼过六卿。

朱瞻基:皇太后(诚孝张皇后)谒陵还,道汝辈行事甚习。言辅,武臣也,达大义。

诚孝张皇后:此五臣(张辅与“三杨”、胡濙),三朝简任,俾辅后人。皇帝万几,宜与五臣共计。

毛伯温:昔张辅以十余年劳费如滇中,竟可郡县,又何说也。仅得数年,郡县叛者相继,卒归于夷。

李贽:使定兴辅不还京师,得似沐黔宁长守交趾,以至正统十四年乃卒,则安南岂有先定兴辅而陷没者哉。等死耳,不死于交趾以为忠,而死于土木以为不忠,悲夫。

黄道周:张辅封侯,命讨交趾。交贼堤防,亘九百里。即下桩杆,又刺濠底。辅但令攻,一切不理。去梯附城,火炬齐起。乘贼惊慌,遂入城里。列象拒人,画狮惊靡。统矢再加,半逃半死。生擒(阙)季,捷闻赐玺。再反再平,功已足纪。请立陈孙,圣心称美。遂令大功,不全终始。土木从亡,臣节尽矣。

宋徵璧:一国初武臣,固多人杰。下掩寇邓,上步韩陈。而语言文采,不少概见。后若张定兴、杨颖国(杨洪)、郭定襄(郭登)、戚少保(戚继光)之流,或横槊而成,或授简记室。雄心可寄,壮猷足录矣。

谷应泰:①辅下交南,凡三擒伪王,威镇西南,而尚书黄福有威惠,交人怀之,戢伏莫敢动。②所可异者,太祖使沐英取云南,即留英世镇滇中;成祖使张辅取交趾,不以辅留镇彼国,二十年后,并召还黄福。祸发于中官,乱成于庸帅,斋貂、多鱼,特儆漏师,短辕(阙)犊,必败乃公。

张廷玉:①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杨、胡濙、张辅,皆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弛。②尝考黄福与张辅书言:“恶本未尽除,守兵不足用。驭之有道,可以渐安。守之无法,不免再变。”权交事之始终,盖惜张辅之不得为滇南之沐氏也。

蔡东藩:①成国公张辅,颇有远图,不特三擒番酋,叠著奇功,即如建设郡县,主张殖民,实不愧为拓边胜算。假令长畀镇守,教养兼施,吾知南人当不复反矣,何至后日之屡服屡叛乎?②阿噜台、玛哈木等,叛服靡常,原为难驭之寇。然成祖一出,靡战不胜,其不足平可知矣。此后即有犯顺消息,可遣一智勇深沉之将,如英国公张辅者,出为战守,当亦足了此事。

标签: 张辅

更多文章

  • 杨荣是怎么死的 关于杨荣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杨荣

    杨荣别名杨道应、杨子荣,历仕五朝,辅佐永乐盛世、仁宣之治,重修太祖实录,总裁太宗实录,协助平朱高煦叛乱......他能文能武,于公元1440年病逝,谥号“文敏”。杨荣是怎么死的正统五年(1440年),杨荣请准回乡展扫先墓,于二月十八日起程。事毕后即择日出发,适逢杨荣病发,众

  • 杨溥书法 杨溥的诗 杨溥的代表作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溥

    杨溥明朝著名政治家、诗人,“三杨”之一,人称“南杨”,历任少保兼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少保、内阁首辅等职,历仕四朝,尽心辅佐帝王。杨溥书法杨溥工于书法,行、楷俱法赵孟頫。杨溥的诗杨溥为“台阁体”代表诗人之一,但他在&ld

  • 杨溥之子 杨溥的子女 杨溥救父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溥

    杨溥与杨士奇、杨荣等人共典机务,辅佐明英宗,在内阁共十六年,人人都称其有“相度”,为明朝鞠躬尽瘁,然而晚年眼见王振权势益振,却无能为力。杨溥之子 杨溥的子女长子杨暾,早卒。次子杨昱,早卒。三子杨旦,官至大理寺少卿。女儿嫁医学训科郭学本。女儿嫁医学训科吴卓。女儿嫁国子生李年皋

  • 杨溥的主要成就 如何评价杨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溥

    杨溥于公元1446年逝世,时年75岁,明廷追赠其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定”,与杨士奇、杨荣“三杨”辅政的功绩载入史册。杨溥的主要成就明英宗正统初年时,太皇太后张氏(诚孝张皇后)委任杨溥等五大臣当政,而杨溥等也自信,敢于侃侃致议,虽年老而

  • 李东阳简介 李东阳巧对明朝景泰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东阳

    李东阳出身行伍,是明朝政治家,官拜侍讲学士、礼部右侍郎、光禄大夫、左柱国、吏部尚书等职,入内阁十八年,同时也是茶陵诗派代表人物。李东阳简介李东阳生于正统十二年六月九日,卒于正德十一年七月二十日(1447年7月21日-1516年8月17日),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

  • 明朝内阁首辅李东阳和刘瑾关系 李东阳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东阳

    李东阳不仅在政治上颇有成就,其文学方面也不容小觑,作为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他主持文坛数十年,擅诗文又工篆书、隶书,著有《怀麓堂稿》、《怀麓堂诗话》等作品。李东阳和刘瑾明武宗时,由于太监刘瑾擅权,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见时势难为,屡次上疏请求致仕,武宗同意让刘、谢二人致仕,惟独留下了李东阳。李不自

  • 明朝开国谋臣朱升简介 朱升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升

    朱升雕塑朱升出身安徽休宁一个书香门第,信仰道教,八岁拜师求学,十九岁考中秀才在家边讲学边务农。之后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他提出的九字国策为明朝江山做出了贡献,朱元璋赞他“国朝谋略无双士,翰林文章第一家”!明朝开国谋臣朱升简介朱升(1299-1370年),字允升,安徽休宁(今休宁县

  • 明朝丞相汪广洋是怎么死的 对汪广洋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汪广洋

    汪广洋年少时就跟着朱元璋四处征战,协助他建立明朝,历任陕西参政、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等职,封爵忠勤伯。汪广洋博学多才,著有《凤池吟稿》《过高邮有感》等作品,朱元璋赞他“处理机要,屡献忠谋”。那么,朱元璋为何最终将他赐死?汪广洋是怎么死的洪武十年(1377年)授汪为右丞相。然而

  • 汪广洋简历 汪广洋的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汪广洋

    汪广洋汪广洋出生江苏高邮,年少时师从余阙,诗歌、经文、书法等方面都很有成就,朱元璋对他非常器重,将其比作诸葛亮、张良这样的贤相。然而,汪广洋最终受胡惟庸案牵连、又包庇朱文正等人,被朱元璋赐死。汪广洋简历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

  • 蔡确的故事 如何评价蔡确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蔡确

    蔡京蔡确是嘉祐四年(1059年)进士,颇有文才,历任邠州司理参军、集贤院、知谏院兼判司农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等职。蔡确后来因车盖亭诗案被贬,卒于贬所,宋高宗即位后追贬蔡确,夺回了一切给予他的恩赐。蔡确的故事梦为宰执蔡确少年时曾梦到要做执政。有个人对他说:“等到你父亲考中状元时,你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