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初年宰相文学家:岑文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初年宰相文学家:岑文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388 更新时间:2023/12/13 20:32:32

岑文本,字景仁,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西梁吏部尚书岑善方之孙,隋朝部侍郎岑之象之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聪慧敏捷,博通经史。十四岁,为父申冤,辞情激切,由是知名。萧铣在荆州称帝,以为中书侍郎。武德四年,河间王李孝恭平定荆州,力劝安民,授荆州别驾。贞观元年,授秘书郎,迁中书舍人,掌管机要和诰命,迁中书侍郎。参与撰写《周书》,受封江陵县开国子。累迁中书令,参知政事。贞观十九年,从征辽东,鞠躬尽瘁,卒于途中,享年五十一岁,获赠侍中、广州都督,谥号为宪,陪葬于昭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祖父岑善方,仕西梁萧察,官至吏部尚书。父亲岑之象,隋末时期虞部侍郎/邯郸县令,遭人诬陷。岑文本十四岁时到司隶为父诉冤,辞情激昂恳切,召对明辩。其父冤狱得以昭雪,由是知名。

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萧铣在荆州称帝,聘任岑文本为中书侍郎,负责起草文告。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军包围荆州,规劝萧铣投降。河间郡王李孝恭平定荆州,军中将士都想大肆抢掠,岑文本劝李孝恭说:“自从隋朝无道,四海百姓延颈盼望好的君主。现在萧氏君臣、江陵父老,决计投降者,实在希望去危就安。王爷一定要纵兵抢掠,诚非鄙州从苦难中获得重生之意,也怕长江、岭南的人,向化之心受到沮丧。”李孝恭认为说得很对,立即下令禁止抢掠。于是江陵城中井然有序,秋毫无犯。南方各州县闻讯,皆望风归顺。唐高祖非常赞赏,以为荆州别驾、行台考功郎中。

上书言事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岑文本拜为秘书郎。先后上《藉田颂》、《三元颂》,文辞甚美,才名大震。经由左仆射李靖推荐,授中书舍人。武德中,诏诰及军国大事的文稿皆出于颜师古之手,而岑文本才思敏捷超过他。中书侍郎颜师古免职后,任命岑文本为中书侍郎,专门掌管机密文件。

贞观十年(公元637年),参与撰写的《周书》完成,册封江陵县子。该书的史论,多出自岑文本之手。

贞观十一年(公元638年),岑文本上书说:臣闻创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世,有始有终,所以隆其基。今天虽亿兆人民平安无事,四方安宁,既承篷乱之后,又接凋敝之余,户口减损尚多,田畴垦避犹少。覆盖之恩显奇,而疮痍尚未恢复;德教之风普及,而资产屡空。就以古人种树打比喻,年代久远,则枝叶繁茂;若种之日浅,根本未固,虽给它培植厚土,暖之以春日,一人摇动它,必定枯槁。今天的百姓,颇类于此。常加葆养,则日渐繁衍生息;突然征发徭役,则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凋耗。凋耗既甚,则人不聊生;人不聊生,则怨气充塞;怨气充塞,则离叛之心生。故帝舜说:“可爱非君,可畏非人。”孔安国解释说:“人以君为命,故可爱;君失道,人叛之,故可畏。”孔夫子说:“君犹舟,人犹水,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就是古代贤明君王,虽休勿休,日慎一日的道理所在。 [6] 陛下览古今之事,察安危之机,上以社稷为重,下以亿兆为念。明选举,慎赏罚,进贤才,退不肖。闻过即改,从谏如流,为善在于不疑,出令期于必信。颐神养性,省打猎游玩之娱;去奢侈节俭,减工役之费。秀静园内,而不求辟土;把弓箭收藏起来,而不忘记武备。

当时,魏王李泰宠冠诸王,大修宅第。岑文本以为奢侈之风不可长,便上疏极力说明倡导节俭的重要意义,对魏王李泰的奢侈挥霍要有所抑制。唐太宗称赞他的意见,遂赐帛三百段。

贞观十七年,加银青光禄大夫衔。

谦谨孝悌

岑文本虽然官高禄厚,但他却认为自己仍是一介书生,侍奉老母以孝闻名,抚育弟侄恩义甚诚。唐太宗称赞他“弘厚忠谨,吾亲之信之”。当时,晋王李治册立为皇太子,许多名士兼任东宫官职,唐太宗也想让岑文本兼任东宫一个官职,但他一再拜谢说:“臣以平庸之才,早已超过了本分,守此一职,犹惧不能胜任,岂能再忝东宫的官职,以速遭时谤。臣请一心侍奉陛下,不愿再希望东宫的恩惠。”唐太宗只好作罢,但要他每隔五日去东宫一次,皇太子以宾友之礼待他。

贞观十八年,任命为中书令。一般人升官则喜,他却面带忧色。他的母亲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 “非勋非旧,过度承受宠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亲朋好友听说他升了官,都前来庆贺,他却说:“今受吊,不受贺”。有人劝他多置些田产,他叹道:“南方一平民,徒步人关,往日的希望,不过秘书郎、一县令罢了。而无汗马之劳,只因文墨致位中书令,这也到了极点了。承受俸禄之重,使我恐惧已经很多了,怎么还能再谈置买田产呢?”

岑文本在中书令重要岗位上任职,担负重任,赏赐丰饶,凡有财物出入,都让他的弟弟岑文昭管理,他一无所问。岑文昭时任秘书郎,多交结轻薄之徒。唐太宗听说了很不高兴,从容地对岑文本说:“令弟过多交结,恐累卿名,朕将出之为外官,如何?”岑文本回答说:“臣弟幼年丧父,老母特别专念,不想让他连宿两夜离开其左右。若今外出,母必忧愁憔悴,倘若没有这个弟弟,也就没有老母了。”他一边说一边流泪抽泣。太宗同情他的爱母之心,没有把他的弟弟调出京都。只召见岑文昭严加诫约,终无过失。

病卒辽东

唐太宗将伐辽东,所有的谋划,都委托岑文本办理。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岑文本从太宗征辽东,因其“受委既深,神情顿竭,言辞举措,颇异于平常”。唐太宗见了十分担心,对左右说:“文本今与我同行,恐不能与我一同返回。”及至幽州(今北京市),得了暴病,太宗亲自前往探视,流着眼泪安抚他。不久病卒,享年五十一岁,赠侍中、广州都督,谥号为宪,陪葬昭陵。

标签: 岑文本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温彦博?有哪些与温彦博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温彦博

    温彦博,名大临,唐朝时期宰相,隋朝泗州司马温君悠次子,礼部尚书温大雅的弟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温彦博出身太原温氏。博览群书。隋朝时期,担任文林郎、通直谒者,出任幽州司马。武德初年,随罗艺归顺大唐,历任幽州长史、中书舍人、中书侍郎、雍州治中、御史大夫,册封西河郡公。唐太宗

  • 唐朝初年宰相虞国公:温彦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温彦博

    温彦博,名大临,唐朝时期宰相,隋朝泗州司马温君悠次子,礼部尚书温大雅的弟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温彦博出身太原温氏。博览群书。隋朝时期,担任文林郎、通直谒者,出任幽州司马。武德初年,随罗艺归顺大唐,历任幽州长史、中书舍人、中书侍郎、雍州治中、御史大夫,册封西河郡公。唐太宗

  • 有哪些与封德彝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封德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封德彝

    封德彝,本名封伦,字德彝,唐朝时期宰相,北齐太保封隆之之孙,隋朝通州刺史封子绣之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封德彝出身渤海封氏。智识过人,初为越国公杨素幕僚,结为姻亲。负责督建仁寿宫,升任内史舍人。隋炀帝时期,受到内史侍郎虞世基倚重,狼狈为奸,使得朝政日益败坏。江都之变后,追

  • 历朝历代是如何评价房玄龄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房玄龄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学家,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出身清河房氏。善诗能文,博览经史。十八岁,举进士出身,授羽骑尉、隰城县尉。晋阳起兵后,投靠秦王李世民后,积极出谋划策,典管书记,选拔人才,成为秦王府得力谋士

  • 唐朝初年宰相梁国公:房玄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房玄龄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学家,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出身清河房氏。善诗能文,博览经史。十八岁,举进士出身,授羽骑尉、隰城县尉。晋阳起兵后,投靠秦王李世民后,积极出谋划策,典管书记,选拔人才,成为秦王府得力谋士

  • 关于杜如晦有哪些轶事典故?如何评价杜如晦?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杜如晦

    杜如晦,字克明,唐朝初年名相,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襄州刺史杜吒之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出身京兆杜氏,初仕隋朝,授滏阳县尉。晋阳起兵后,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幕府谋臣,授兵曹参军。迁陕州长史,从平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叛乱。迁秦王府从事中郎,积极运筹帷幄,为时人所敬服

  • 唐朝初年宰相蔡国公:杜如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杜如晦

    杜如晦,字克明,唐朝初年名相,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襄州刺史杜吒之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出身京兆杜氏,初仕隋朝,授滏阳县尉。晋阳起兵后,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幕府谋臣,授兵曹参军。迁陕州长史,从平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叛乱。迁秦王府从事中郎,积极运筹帷幄,为时人所敬服

  • 如何评价宇文士及?有哪些与宇文士及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宇文士及

    宇文士及,本姓破野头,字仁人,唐朝时期宰相,隋朝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前妻南阳公主,继娶寿光县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宇文士及初以父勋,封新城县公。迎娶南阳公主,拜驸马都尉,迁尚辇奉御,转鸿胪少卿。江都之变后,封内史令。武德二年(619年),归顺唐高祖李渊,凭借妹妹宇文昭

  • 唐朝初年宰相郢国公:宇文士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宇文士及

    宇文士及,本姓破野头,字仁人,唐朝时期宰相,隋朝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前妻南阳公主,继娶寿光县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宇文士及初以父勋,封新城县公。迎娶南阳公主,拜驸马都尉,迁尚辇奉御,转鸿胪少卿。江都之变后,封内史令。武德二年(619年),归顺唐高祖李渊,凭借妹妹宇文昭

  • 如何评价李元吉?有哪些与李元吉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元吉

    李元吉,本名李劼,小名三胡,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四子,神木市太穆皇后窦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元吉为人骁勇,猜鸷骄侈,擅长马槊。晋阳起兵时,领军留守太原,册封姑臧郡公。唐朝建立后,授并州都督,进封齐王。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南侵并州时,逃归长安。参与东征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