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平章事剑南西川节度使:袁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平章事剑南西川节度使:袁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247 更新时间:2024/1/27 10:35:02

袁滋(749年-818年),字德深,蔡州郎山人,郡望陈郡扶乐(今河南太康)。唐朝官员,书法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出身陈郡袁氏。唐容管经略使元结内弟,经荐引入仕,授试校书郞,官终湖南观察使。工书法,《旧唐书》称其“工篆籀书,雅有古法”。书迹传世极少。曾奉命出使南诏,在昭通盐津有其摩崖题记,现为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

人物生平

袁滋(749818),字德深,蔡州郎山人。弱岁强学,以外兄道州刺史元结有重名,往来依焉。以处士荐授试校书郎。贞元(七八五至八o五)中,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嗣为剑南西川节度使。赠太子少保。工篆、籀书,雅有古法。元八年(八一三)许孟容撰唐尚书省新修记,滋为篆额。又虢州刺史颜撰唐轩辕铸鼎原铭,亦滋籀书。见于《旧唐书》本传、《金石录》、《广川书跋》。樊绰《云南志》载,唐贞元十年(794)十月二十七日唐朝使者袁滋到大理,赐南诏国国王异牟寻(白族)全印,其文曰:贞元册南诏印……其曰,楼下大会,又坐上割牲,用银平脱马头盘二面……乐在其中,有老人吹笛、妇人唱歌,各年近七十,牟寻指曰:此先人归藩来国,开无皇帝赐故部及龟兹音声两部,今死亡零落尽,只余二人任国。酒既行,牟寻自捧,敬跽劝让,册立使袁滋引杯酒曰:南诏当思祖宗绩业,坚守诚信,为西南藩屏,使后世以传继也,牟寻嘘嘻曰,敢不承命,接上述所说:“坐上割牲,用银脱马头盘二面就是用烧猪两头,放置在银制的两面马头平底的盘子中,供客人用刀割吃。”

趣闻轶事

复州有座青溪山,风景秀丽无比。丞相袁滋在没有发达当官时,在复州、郢州一带居住。因为天晴,便登上了青溪山。走了几里地以后,道路越来越窄,越来越险,慢慢地便找不到路径了。有个书生在这里以卖药为生,家就住在山脚下。袁滋与他交谈,非投机,所以晚上就住在书生家里。袁滋说:“此处应该有隐士和神仙。”书生说:“有五六个道士,每隔三两天就来一次,不知道他们住在什么地方。我与他们虽然很熟,可他们不肯详细介绍他们的情况。”袁滋说:“能不能让我拜见他们?”书生说:“他们非常厌恶俗人,但是很喜欢喝酒。您如果准备一坛美酒,就可以与他们见面。”袁滋告辞回家。后来带了酒又去,等了几天,五个道士果然来了。他们带着道巾,穿着草鞋,拿着藜杖,很远就互相打招呼,问暖,大声说笑,到山涧的溪水里洗脚,同书生开玩笑。书生为他们摆酒席,斟上酒。五个人见了非常高兴,问他:“什么地方弄来的这东西?”于是每个人喝了三五杯。书生说:“不是我所能敬献的,是有个客人拿来的,他要拜见先生。”于是将袁滋叫出来,与五个人一一见面。五个道士相顾失色,后悔喝了袁滋的酒,并且生气地对书生说:“不应该让外人来打扰!”书生说:“这个人心很诚,并且也信奉道教,稍稍大方热情一点,又有什么坏处。”五个道士不满的神色逐渐缓和,他们见袁滋对他们很谦虚恭敬,便不时同他说几句话,后来看着袁滋说:“坐吧!”袁滋拜谢后入座。一会儿,酒喝得高兴畅快,一个道士注视袁滋说:“此人很像西华坐禅和尚。”过了很久又说:“真是。”屈指计算说:“那和尚死了有四十七年了。”然后又问袁滋的年龄。回答说正是四十七岁,道士拍手大笑说:“你应该去求功名,福禄都已经降临了。”然后,他们与袁滋握手告别。一个个经过山洞,攀上山头,扯着藤萝跳跃,像飞鸟一样走去,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后来,袁滋果然当了上丞相,并成为西川节度使。

标签: 袁滋

更多文章

  • 对杜黄裳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杜黄裳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杜黄裳

    杜黄裳(738年-808年),字遵素,京兆郡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宰相,京兆司录参军杜绾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杜黄裳出身京兆杜氏,进士及第,进入郭子仪幕府,担任朔方军从事,历任侍御史、太子宾客、太常寺卿。顺宗时期,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唐宪宗继位后,极力

  • 唐朝宰相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杜黄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杜黄裳

    杜黄裳(738年-808年),字遵素,京兆郡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宰相,京兆司录参军杜绾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杜黄裳出身京兆杜氏,进士及第,进入郭子仪幕府,担任朔方军从事,历任侍御史、太子宾客、太常寺卿。顺宗时期,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唐宪宗继位后,极力

  • 韦执谊任相期间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韦执谊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韦执谊

    韦执谊(764-812年 ),字宗仁,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宰相,二王八司马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韦执谊出身于京兆韦氏龙门公房 ,聪俊有才,进士及第,起家右拾遗。历任翰林学士、南宫郎、吏部郎中,与唐顺宗宠臣王叔文交好。永贞元年(805年),拜中书侍郎、同

  • 唐朝宰相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韦执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韦执谊

    韦执谊(764-812年 ),字宗仁,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宰相,二王八司马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韦执谊出身于京兆韦氏龙门公房 ,聪俊有才,进士及第,起家右拾遗。历任翰林学士、南宫郎、吏部郎中,与唐顺宗宠臣王叔文交好。永贞元年(805年),拜中书侍郎、同

  • 唐朝中兴名将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李光弼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光弼

    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天宝十五载(756年),经郭子仪推荐而任为河东节度副使,东出井陉,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年),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上元二年(761年),以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出镇临淮,震慑诸将,次年又命军镇压浙

  • 南唐李煜正妻皇后大周后:周娥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娥皇

    大周后(本名:周娥皇,936年-965年),南唐司徒周宗的长女,后主李煜国后。人物生平入宫受宠周娥皇,父亲周宗,南唐元宗李璟时以司徒致仕,居金陵。周娥皇通晓史书,精谙音律,采戏弈棋,莫不妙绝,尤工琵琶,曾为元宗弹奏琵琶以祝寿,元宗深为赞叹,赏赐以烧槽琵琶。周娥皇十九岁时,元宗以其父为社稷元老,将其

  • 日本战国时期天皇:正亲町天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正亲町天皇

    正亲町天皇(おおぎまちてんのう,1517年6月18日1593年2月6日),后奈良天皇第二皇子,母亲是万里小路贤房之女万里小路荣子。生平朝廷财政窘迫,使得权威扫地,这样的情况一直到织田信长上洛以后才有改善。信长需要借由天皇的权威,发出给敌对势力的和谈敕命。包括1570年时对朝仓义景、浅井长政,157

  • 日本太政大臣丰臣秀吉的养子和外甥:丰臣秀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丰臣秀次

    丰臣秀次(1568-1595)本名三好信吉,幼名治兵卫、万丸,通称小一郎、孙七郎,日本战国时代政治人物,公卿,尾张城主三好吉房之子,太政大臣丰臣秀吉的养子和外甥。生平在永禄11年(1568年)于尾张国出生,父亲是三好吉房(当时的名称是木下弥助),母亲是丰臣秀吉的姐姐智子(瑞龙院日秀)。在织田信长进

  • 日本安土桃山时代大名:小早川秀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小早川秀秋

    小早川秀秋(1582年-1602年12月1日)是日本战国时代和安土桃山时代的大名,是木下家定的五男,曾经为丰臣秀吉和小早川隆景的养子。妻子是宍户氏。生涯因为木下家定与丰臣秀吉有姻亲关系(家定是秀吉的妻舅,家定之妹为高台院,秀吉是秀秋的姑丈),在三岁的时候正式成为了丰臣秀吉的养子,后来正式命名为 羽

  • 辽朝大臣政治家中书令开府仪同三司兼政事令:韩德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德让

    韩德让(941年1011年),汉名耶律隆运,契丹名兴宁·尧哥。出生于辽代世侯大族,辽朝著名大臣,政治家。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唐末,祖父韩知古被掠至辽为奴,后官至中书令。父韩匡嗣官居南京(今北京)留守,封燕王,后因与宋军作战失败,遥授晋昌节度使,降为秦王。韩德让自幼受家庭影响和父辈熏陶,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