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检校尚书左仆射、平章事燕国公:于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宰相检校尚书左仆射、平章事燕国公:于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691 更新时间:2024/1/25 6:19:29

于頔(dí)(?-818年), 字允元,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唐朝宰相,北周太师于谨七世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于頔出身河南于氏,始以门荫补千牛,调授华阴尉。建中四年以摄监察御史充入蕃使判官。迁司门员外郎兼侍御史,充入蕃计会使。历长安令、驾部郎中。贞元七年出为湖州刺史,有政声,与诗僧皎然等唱酬。十年改苏州刺史,虽有政绩,然益横暴。十二年入为大理卿,十三年拜陕虢观察使。十四年移镇山南东道,俨然专有汉南之地,凌上威下,骄横不法,朝廷姑息,无可如何。然善待士人,以市声名,符载隐庐山,乞百万钱买山,頔遂与之,仍加纸墨衣服等;韩愈亦曾奉书求其援引。宪宗即位,威肃四方,頔稍戒惧。请以子尚公主,宪宗许之。元和三年入觐,九月拜相。八年坐子敏杀人及其它不法事,贬恩傅。九月改太子宾客,十年为户部尚书。十三年致仕,八月卒,谥厉,后改谥思。

人物生平

于頔(?818),字允元,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后周太师于谨七世孙,行二十九。其祖辈自北周时迁入关中,世代为官。初以门荫入仕,补千牛,自华阴尉累迁侍御史。充入吐蕃计会使,时论以有出使之才。擢长安令、驾部郎中。

贞元七年(791)任湖州(今浙江吴兴)刺史。该州长城方山(在今浙江长兴县西)下有湖陂,名西湖。南朝时曾疏凿,灌田3000顷,后失修废弃。他到任行至该处,命修复堤塘,重新灌田,水稻和养鱼获丰收,改善了百姓的生活。湖州任后,调为苏州(今江苏苏州市)刺史。在苏州,他移风易俗,毁淫祠,拆庙宇,修街道,开沟洫,改造环境,卓有政绩,但过于暴横。观察使上奏朝廷,德宗不予理睬。后迁大理卿、陕虢观察使。他“自为得志,益恣威虐”。对属下横加责罚,参军事姚岘不愿受其虐,投河而死。后历任大理卿、陕虢观察使。

贞元十四年(798),调任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观察使(治所在今湖北襄阳)。遇蔡州吴少诚叛乱,他率兵攻取了唐州之吴房、郎山县,趁势广募士兵,储备甲杖器械。他向朝廷提议,将襄州升为大都督府,德宗照允。他于是“公敛私输,持下益急,而慢于奉上”【注:见《新唐书·于頔传》】。他诬奏邓州刺史元洪贪赃,朝廷判流端州,行至枣阳县,他又命部下兵将元洪劫到襄州拘留,再上表说对元洪处刑太重,德宗无奈,复下旨除元洪为吉州长史。部属判官薛正伦卒,他令士兵围其第,强抢其女为儿媳。他的骄横为天下所闻,故人称不遵法度的节度使为“襄样节度”。

不过他在任的同时善待士人,以博声名,秀才崔郊寓居在襄州(今襄樊)姑母家,姑家婢女姿容秀丽,崔郊与之互生爱恋,但姑母由于家境原因,不久将婢女卖给于頔。崔郊因此写下《赠去婢》一诗抒发胸臆: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于頔后来读到此诗,召来崔郊将婢女领去并赠与万贯,成就了这段姻缘,传为诗坛佳话。名士符载在匡庐山隐居,向他求百万钱买山,他不但照给,还外赠纸墨、布帛等,韩愈也曾致信求取他的引荐。

后累迁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平章事,封燕国公。

宪宗即位,朝纲稍肃,他略为收敛。要求以第四子于季友婚配宪宗长女永昌公主,宪宗应允。

元和三年(808)入朝,九月拜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元和八年(813),其子于敏仗势横行,恣意杀人。经三司审问,他被贬为恩王傅,于敏赐死。当年十月,改授他为太子宾客【注:《新唐书》本传为拜户部尚书,此从《旧唐书》】。

元和十年(815),朝廷出兵淮西,讨吴元济叛乱,他献出银7000两、金500两、玉带两条,以助军饷,宪宗不纳。元和十三年(818)致仕,同年八月去世,赠太保,谥号厉,后改思。

标签: 于頔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平章事剑南西川节度使:袁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袁滋

    袁滋(749年-818年),字德深,蔡州郎山人,郡望陈郡扶乐(今河南太康)。唐朝官员,书法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陈郡袁氏。唐容管经略使元结内弟,经荐引入仕,授试校书郞,官终湖南观察使。工书法,《旧唐书》称其“工篆籀书,雅有古法”。书迹传世极少

  • 对杜黄裳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杜黄裳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杜黄裳

    杜黄裳(738年-808年),字遵素,京兆郡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宰相,京兆司录参军杜绾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杜黄裳出身京兆杜氏,进士及第,进入郭子仪幕府,担任朔方军从事,历任侍御史、太子宾客、太常寺卿。顺宗时期,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唐宪宗继位后,极力

  • 唐朝宰相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杜黄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杜黄裳

    杜黄裳(738年-808年),字遵素,京兆郡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宰相,京兆司录参军杜绾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杜黄裳出身京兆杜氏,进士及第,进入郭子仪幕府,担任朔方军从事,历任侍御史、太子宾客、太常寺卿。顺宗时期,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唐宪宗继位后,极力

  • 韦执谊任相期间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韦执谊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韦执谊

    韦执谊(764-812年 ),字宗仁,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宰相,二王八司马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韦执谊出身于京兆韦氏龙门公房 ,聪俊有才,进士及第,起家右拾遗。历任翰林学士、南宫郎、吏部郎中,与唐顺宗宠臣王叔文交好。永贞元年(805年),拜中书侍郎、同

  • 唐朝宰相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韦执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韦执谊

    韦执谊(764-812年 ),字宗仁,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宰相,二王八司马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韦执谊出身于京兆韦氏龙门公房 ,聪俊有才,进士及第,起家右拾遗。历任翰林学士、南宫郎、吏部郎中,与唐顺宗宠臣王叔文交好。永贞元年(805年),拜中书侍郎、同

  • 唐朝中兴名将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李光弼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光弼

    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天宝十五载(756年),经郭子仪推荐而任为河东节度副使,东出井陉,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年),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上元二年(761年),以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出镇临淮,震慑诸将,次年又命军镇压浙

  • 南唐李煜正妻皇后大周后:周娥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娥皇

    大周后(本名:周娥皇,936年-965年),南唐司徒周宗的长女,后主李煜国后。人物生平入宫受宠周娥皇,父亲周宗,南唐元宗李璟时以司徒致仕,居金陵。周娥皇通晓史书,精谙音律,采戏弈棋,莫不妙绝,尤工琵琶,曾为元宗弹奏琵琶以祝寿,元宗深为赞叹,赏赐以烧槽琵琶。周娥皇十九岁时,元宗以其父为社稷元老,将其

  • 日本战国时期天皇:正亲町天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正亲町天皇

    正亲町天皇(おおぎまちてんのう,1517年6月18日1593年2月6日),后奈良天皇第二皇子,母亲是万里小路贤房之女万里小路荣子。生平朝廷财政窘迫,使得权威扫地,这样的情况一直到织田信长上洛以后才有改善。信长需要借由天皇的权威,发出给敌对势力的和谈敕命。包括1570年时对朝仓义景、浅井长政,157

  • 日本太政大臣丰臣秀吉的养子和外甥:丰臣秀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丰臣秀次

    丰臣秀次(1568-1595)本名三好信吉,幼名治兵卫、万丸,通称小一郎、孙七郎,日本战国时代政治人物,公卿,尾张城主三好吉房之子,太政大臣丰臣秀吉的养子和外甥。生平在永禄11年(1568年)于尾张国出生,父亲是三好吉房(当时的名称是木下弥助),母亲是丰臣秀吉的姐姐智子(瑞龙院日秀)。在织田信长进

  • 日本安土桃山时代大名:小早川秀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小早川秀秋

    小早川秀秋(1582年-1602年12月1日)是日本战国时代和安土桃山时代的大名,是木下家定的五男,曾经为丰臣秀吉和小早川隆景的养子。妻子是宍户氏。生涯因为木下家定与丰臣秀吉有姻亲关系(家定是秀吉的妻舅,家定之妹为高台院,秀吉是秀秋的姑丈),在三岁的时候正式成为了丰臣秀吉的养子,后来正式命名为 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