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宰相:吕夷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北宋宰相:吕夷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787 更新时间:2023/12/9 5:29:04

吕夷简,字坦夫,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于宋仁宗时期任职宰相。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一)临危受命担重任

1022年宋真宗因病去世,年幼的宋仁宗继位,由刘太后执掌朝政。刘太后德不配位,不懂朝廷事务且又性格刚愎,作为丞相的吕夷简既要殚精竭虑处理好纷繁的政务,在关系到国家的大事上寸步不离,且又要顾及到刘太后的颜面。

刘太后却时常感到不高兴,恨不得立刻罢了吕简夷的官。遇到这种情况,吕夷简不急不躁,给她详细说明,再三表明自己的看法。迫使刘太后同意按正确的意见办。

庆历二年(1042年)契丹集结重兵,准备大举入侵南宋,消息传到京城,一些人认为国家军事力量薄弱,完全抵挡不住契丹的进攻,最好把京城迁到洛阳。

吕夷简认为。如果把京城迁到洛阳,契丹军队顺利的渡过黄河,那我们就根本抵挡不住乘胜进军的契丹军队了。他建议宋仁宗御驾亲征,这样才能威慑敌人,振奋全国军民抗敌的决心和信心。宋仁宗采纳了他的意见,最终契丹南侵的阴谋破产。

吕夷简勤政谋政的最大功劳,按一些史料上的说法,培养出了宋仁宗宋朝中期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二)国事为重处关系

若论在宋朝以后的名声,让大家所熟悉的是范仲淹而不是吕夷简。但是在那个时代,吕夷简的名声硬是要比范仲淹大得多。据有关史料载,北宋共有宰相71人,担任宰相的时间,赵普最长,吕夷简次之,吕夷简前后执政的时间长达13年。范仲淹的最高职务,是担任地位相当于副相的参政知事。

吕夷简和范仲淹两人的关系是对待私人关系的典范。总的来说因为一些政见上的不同,有针锋相对的时候;也有形成了共识,能够冰释前嫌的时候。简而言之。都是从国家大事出发,不存在任何个人恩怨。

吕夷简和范仲淹最开先对着干,是宋仁宗废除皇后郭氏一事。宋仁宗皇后郭氏是个大大的醋坛子,嫉妒成性。

她十分忌恨宋仁宗宠爱的妃子尚美人,某天越想越有气,就去找尚美人算账。宋仁宗本来对皇后郭氏就不太满意,听到这个消息,赶紧去阻挡。正好遇到郭氏甩开巴掌打尚美人,无巧不成书有书才有故事哦,那一巴掌恰好打在了宋仁宗脸上。虽然是无意中打的,但打却成为了事实。

在封建社会,皇帝是真龙天子哟,谁敢做这大逆不道的事?宋仁宗脸上实在挂不住了,打算废掉皇后郭氏。立废皇后是件大事,虽然最终由皇帝决定,按程序事前也须由朝臣们议一议。

在廷议中,品夷简认为,以郭氏的人品和性格,不足以胜任皇后母仪天下。范仲淹则认为皇后是终身制,不能说废就废。吕范两人持不同的意见,在廷议中针锋相对。凡事向灯的有,向火的也有,朝臣们一些同意这看法,一些支持那意见,形成了事实上的党争。吕夷简气愤不过,上奏弹劾范仲淹,宋仁宗将范仲淹贬职逐出朝廷。

宋朝实行的是重文轻武政策,军队战斗力不强,边境很不太平。有一次西夏军队大规模侵犯宋朝边境,朝廷前后选了好几位将军领兵前去抵抗,结果都失败而归。

(宋仁宗)

朝廷在苦无良策之际,吕夷简向宋仁宗推荐了范仲淹。范仲淹由此被宋仁宗重新重用,任图龙阁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范仲的确有才能,不久就顺利完成了任务。

范仲淹回到京城,深 有感触地给吕夷简说:以前因为一些事没按你的意思办,我还认为得罪了你,你可能对我印象不好,不料国家需用人之际,你如此看重和举荐我。我不能因为过去的事情而耿耿于怀。

两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维护了边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后来范仲淹认为吕夷简习惯任用门人,事实上形成了朋党,对国家不利。和欧阳修等人一起上奏弹劾他,也是从国事从发,而不是从个人恩怨出发的。

(三)处事问题深谋远虑

一次,吕夷简的夫人到皇宫,皇后告诉她御膳房很久没买到糟白鱼了,自己很想吃。这鱼是吕夷简家乡的特产,吕夫人一口答应帮着买,回到家后就装了十箱准备送去。吕夷简知道后就说送两箱就行了。

吕夫人笑着说用不着这么小气吧?吕夷说皇家都很难吃到的东西,我们一下子就送去这么多,让皇上如何想啊?吕夫人一下子恍然大悟。

吕夷简有次被宋仁宗贬官放外任期间,宋仁宗生病了。很多大臣听到消息都赶紧进宫去探望。吕夷简得到消息,慢慢回家休息好后才去探望。宋仁宗有些生气。吕夷简说,我慌忙火气赶来看你,会引起众人对皇上的病情有些不必要的议论。宋仁宗听了,感到吕夷简处理事情考虑得十分周到。

(刘太后)

先帝宋真宗的一个妃子李氏病死后,执掌朝政的刘太后打算简单为其办后事,后来听从吕夷简的劝告按皇后礼仪安葬。

刘太后死后宋仁宗知道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是李氏,就准备清算刘太后。

但宋仁宗打开李氏的棺木,却见遗体有水银保护,面目如生,肌体完好,认为刘太后处理得当,就不仅不再追究刘太后的罪过,反而对其族人更加优厚。

吕夷简在处理事上面深谋远虑,显示出常人难以企及的远见和智慧。

标签: 吕夷简

更多文章

  • 唐朝大臣外戚万寿公主丈夫:郑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郑颢

    郑颢(817年~860年),字奉正,郑州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县)人。唐朝大臣,唐宪宗朝宰相郑絪之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荥阳郑氏,幼而爽悟,博闻强识。会昌二年(公元842年),考中状元,累迁右拾遗。唐宣宗即位,迎娶万寿公主,拜驸马都尉,授银青光禄大夫,充任翰林学

  • 唐朝宗室唐宣宗李忱之女:永福公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永福公主

    永福公主李氏,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宣宗李忱之女,母不详。会昌六年(846年)五月二十三日获封。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福公主本来要许配给进士于琮。于琮也是出身世族(于世宁的后代),但开始很落魄,靠门荫当了个小官,老是升不上去。别人都瞧不起他,但郑颢却很器重他。人物生平

  • 唐朝宗室唐宣宗李忱第四子夔王:李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滋

    李滋(844年863年),字号不详,唐朝宗室,唐宣宗李忱四子,母为吴昭仪。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宣宗继位后,他受封夔王,与庆王李沂同封,居于大明宫内院,以谏议大夫郑漳、兵部郎中李邺为侍读,以姚勖为师傅,为王授经。深得唐宣宗宠爱,本欲立为太子,托付于枢密使王归长、马

  • 唐朝宗室唐文宗李昂之子庄恪太子:李永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永

    庄恪太子李永(?-838年11月6日),字号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文宗李昂之子,生母王德妃。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和四年(830年),册封鲁王。六年(832年),成为皇太子。爱好出游,荒怠政务,不听师傅韦温教导。开成二年(837年),

  • 唐朝宗室唐敬宗李湛次子梁王:李休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休复

    李休复,唐敬宗的次子,生母不详。其兄长李普生于824年,敬宗于826年被杀,他应在其间出生。敬宗被杀后,宦官王守澄立敬宗弟江王李涵为唐文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828年,李普薨逝,李休复成为敬宗实际上的长子。837年,唐文宗封敬宗的其余儿子为王,李休复封梁

  • 唐朝宗室唐穆宗李恒第六子漳王:李凑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凑

    李凑(?-835年2月10日),唐穆宗第六子,年少时雅裕、有寻矩。长庆元年三月,李凑被封为漳王。与长兄唐敬宗李湛(封景王)、次兄唐文宗李涵(封江王)、五兄唐武宗李炎(封颖王)及弟李溶(封安王)等同封。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及至其兄唐文宗即位后,深感宦官王守澄

  • 唐朝宗室唐宪宗李纯第十女:定安公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定安公主

    定安公主,唐宪宗第十女,母不详。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始封“太和公主”,归国后晋升为“定安大长公主”。她是第三位、也是唐代最后一位和亲回纥(回鹘)的正牌公主。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回鹘派使者合达干等人来请求和亲,唐

  • 唐朝宗室唐宪宗李纯第九女:真源公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真源公主

    真源公主,女,唐朝人,唐宪宗李纯之女。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真源公主(??),唐宪宗李纯女,母不详。始封安陵公主。公主下嫁杜中立。杜中立是杜羔的儿子,字无为,以门荫历太子通事舍人。文宗相亲后拜著作郎,当月,迁光禄少卿、驸马都尉,尚真源。据说曾是个浪荡少年,有

  • 唐朝宗室唐宪宗李纯第十子建王:李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恪

    李恪(?821年6月24日),本名李审,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唐宪宗第十子 (一说第八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元和元年(806年),册封建王,出任开府仪同三司、郓州都督、平卢淄青节度使。长庆元年(821年),去世。南唐建立后,追封孝静皇帝,庙号

  • 唐朝宗室唐宪宗李纯第六子绛王:李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悟

    李悟(?~826年),本名李寮,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唐朝宗室大臣,唐宪宗李纯第六子,母懿安皇后郭氏,唐穆宗同母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册封文安郡王。唐宪宗即位后,进封绛王。宝历二年,唐敬宗李湛遇弑后,代理监国,为枢密使王守澄、护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