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朝末叛臣权臣大丞相:宇文化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隋朝末叛臣权臣大丞相:宇文化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255 更新时间:2024/1/17 17:21:10

宇文化及(公元569年-公元619年),北周上柱国宇文盛之孙,右卫大将军宇文述长子,隋末割据势力首领。

人物简介

宇文化及出身京兆宇文氏,贪婪骄横,不循法度,举动轻薄。门荫入仕,起家千牛备身。保护晋王杨广,迁太子仆,深得宠信。隋炀帝即位后,授太仆少卿,贪婪妄为,横行不法。违背禁令,互市突厥,下狱论死。得到南阳公主出面求情,免罪为奴,起任右屯卫将军,掌管禁卫军。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发动江都政变,弑杀隋炀帝,拥立秦王杨俊之子杨浩为傀儡皇帝,自称大丞相,率军北归,被魏国公李密击败,自立为帝,国号为许,年号“天寿”。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与其二子终为夏王窦建德擒杀。

人物生平

轻薄无行

其父宇文述为隋朝左翊卫大将军,宇文化及为人凶残阴险,依仗父亲的权势,胡作非为,不遵法度。由于亲眼目睹了统治阶级上层贪残腐败的黑暗内幕,养成了贪婪与骄横的本性,从不循法度。他经常带领家丁,骑高头大马,挟弓持弹,狂奔急驰于长安道上,因此,城中百姓称为“轻薄公子”。

杨广当太子的时候,宇文化及为宫廷护卫官,出入杨广的内宫,同杨广处得很亲近,后累迁为太子仆,成为东宫的高级僚属,与杨广的关系更加密切。多次收受贿赂而被罢官,但由于太子特别宠爱他,是以每次罢官后不久,很快便又恢复了官职。再加上他的弟弟宇文士及尚娶了隋炀帝的长女南阳公主,攀上了皇亲,这小子就更加骄横,目中无人了,在同公卿百官交往中,他语多不逊,许多公卿都受到过他的侮辱。

隋炀帝即位后,便授宇文化及为太仆少卿。他倚仗与隋炀帝的老交情,更加贪婪妄为,横行不法。隋大业初年,隋炀帝驾临榆林郡,陪驾的宇文化及和弟弟智及违背禁令与突厥人做买卖,隋炀帝得知后大怒,把他囚禁了几个月,驾返京城时,隋炀帝下令杀宇文化及。但南阳公主出面求情,隋炀帝才免他死罪,将他赐予宇文述为奴,宇文述死后,隋炀帝念起与宇文化及的旧情,就又起用他做了右屯卫将军,起用宇文智及做了将作少监。

弑君谋反

隋朝末年,军阀混战,弄得民怨沸腾,导致铺天盖地的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各地,四处狼烟,遍地烽火。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七月,炀帝乘龙舟游幸江都。当时,瓦岗寨军首领李密占据了洛口(今河南巩县东北),截断了隋炀帝西归之路。隋炀帝滞留江都,无意回京师大兴(今陕西西安东南),却打算另以丹阳(今江苏南京市)为都城,偏安江东。扈从帝驾的骁果禁卫军大多是西北关中人,久居在外,思亲思乡思归心切,又见隋炀帝不想西归,却欲久留江东,人心益加不安,便谋划叛帝西归。

武贲郎将司马德戡统领万余骁果军驻扎于江都城内,直接负责皇帝的安全警卫,他得知骁果军士密谋叛逃,就暗中联络一些人,打算借着士兵归心似箭的心理举事叛乱。此时,他们并没有弑帝叛逆的野心,只是想抢掠些财物,然后结伙西归关中。一向性情狂逆的宇文智及得知这个信息后大为高兴,当下就去见司马德戡,撺掇他应该放弃原先小打小闹没出息的想法,而应趁天下大乱、群起反隋、手握精锐禁军的良机,干出一番夺取天下的大事业。司马德戡认为言之有理,可造反是大事,总得有个领头的呀!几个人一商量,决定拥戴宇文化及为起事的主帅。密谋妥当后,这几个人才将阴谋告知宇文化及。化及本驽钝怯懦,能力低下,胆小怕事,乍听到这种谋逆的大事,吓得脸色顿变,冷汗直流,好长时间才稳下心神,答应做叛军首领。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十日(也有说是十一日的)夜间,司马德戡引骁果自玄武门入,裴虔通与元礼直入宫中搜捕,炀帝闻变,匿于永巷。驱之出,至天明,押至寝殿。宇文化及使校尉令狐行达缢杀炀帝。隋氏宗室、外戚在江都宫中者皆被杀,惟炀帝侄秦王浩因素与宇文智及交往密切,得不死,并被立为帝。后宇文化及自为大丞相,智及为左仆射,准备率隋官兵十余万众西归关中。

逃亡流窜

宇文化及的人马行进到徐州时,由于水路不通,他又下令掠夺当地的牛车2000辆,把宫女珍宝共同装车;他的

宇文化及画像

戈甲兵器,也让兵士背着。由于道路遥远,人困马乏,三军将士怨声载道。大臣司马德戡、赵行枢和大将陈伯图等都先后打算杀掉宇文化及,又都因为谋划不周,而被宇文化及所杀。随后,又被瓦岗李密所败,大多数将士开始逃亡而去。最后,追随他的不足2万人,退往魏县。其众多亡,自知必败,化及叹曰:"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于是鸩杀傀儡皇帝杨浩,僣皇帝位于魏县,国号许,建元为天寿,署置百官。其后,宇文化及原准备攻下魏州作为自己临时的栖身之地,但一连攻打了几十天,仍没拿下魏州,反被防守魏州的元宝藏打败,部将亡失1000多人。无奈,他又带兵奔向东北的聊城,打算招诱那一带的贼盗入伙。不料,又先后遭到唐军李神通和窦建德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的夹击。

遭擒授首

此前,齐州农民义军首领王薄听说宇文化及携带着无数金银财宝,曾伪装成降附的样子投靠他,以便寻找机会夺其财富。到了这时,王薄却私引窦建德进了城,活捉了宇文化及,并俘虏了他的部众。随后,将他装入囚车,押送到河间。窦建德列举了他弑君害民的种种罪行,把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宇文承基宇文承趾,一一砍下了脑袋。

当时,突厥人也对宇文化及恨之入骨。窦建德不敢得罪突厥人,便将宇文化及的头颅送到了突厥义成公主那,被悬挂在突厥的王廷中。

历史评价

《隋书》:“化及庸芃下才,负恩累叶,王充斗筲小器,遭逢时幸,俱蒙奖擢,礼越旧臣。既属崩剥之期,不能致身竭命,乃因利乘便,先图干纪,率群不逞,职为乱阶,拔本塞源,裂冠毁冕。或躬为戎首,或亲行鸩毒,衅深指鹿,事切食蹯,天地所不容,人神所同愤。故枭獍凶魁,相寻菹戮,蛇豕丑类,继踵诛夷,快忠义于当年,垂炯戒于来叶。呜呼,为人臣者可不殷鉴哉!可不殷鉴哉!”

杨侗:“化及以此下材,夙蒙顾盼,出入外内,奉望阶墀。昔陪籓国,统领禁卫,及从升皇祚,陪列九卿。但本性凶狠,恣其贪秽,或交结恶党,或侵掠货财,事重刑篇,状盈狱简。在上不遗簪履,恩加草芥,应至死辜,每蒙恕免。三经除解,寻复本职,再徙边裔,仍即追还。生成之恩,昊天罔极,奖擢之义,人事罕闻。化及枭獍为心,禽兽不若,纵毒兴祸,倾覆行宫。”

司马德戡:“化及庸暗,君小在侧,事将必败。”

李密:“化及庸懦如此,忽欲图为帝王,斯乃赵高、圣公之流,吾当折杖驱之耳。”

孔德绍:“宇文化及与国连姻,父子兄弟受恩隋代,身居不疑之地,而行弑逆之祸,篡隋自代,乃天下之贼也。”

李世民:“宇文化及弟智及、司马德戡、裴虔通、孟景、元礼、杨览、唐奉义、牛方裕、元敏、薛良、马举、元武达、李孝本、李孝质、张恺、许弘仁、令狐行达、席德方、李覆等,大业季年,咸居列职,或恩结一代,任重一时;乃包藏凶慝,罔思忠义,爰在江都,遂行弑逆,罪百阎、赵,衅深枭獍。虽事是前代,岁月已久,而天下之恶,古今同弃,宜置重典,以励臣节。其子孙并宜禁锢,勿令齿叙。”

亲属成员

父亲

宇文述(547617年),字伯通,右卫大将军、许国公。

兄弟

宇文智及(?619年),将作少监,封为齐王。与宇文化及同时被杀。

宇文士及(?642年),字仁人,驸马都尉,投靠唐朝,封中书令、郢国公。

儿子

宇文承基(?619年),宇文化及长子。宇文化及称帝后,宇文承基被封为太子。

宇文承趾(?619年),宇文化及第二子。

标签: 宇文化及

更多文章

  • 唐朝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唐朝著名军事家,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个人简介李靖仪表魁伟,文才武略,熟知兵法。初仕隋朝,拜马邑郡丞。晋阳起兵后,效力唐朝。从平王世充和窦建德,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历任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尚书右仆

  • 隋朝大臣郑国皇帝:王世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世充

    王世充(?-621年),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人物简介王世充涉猎经史,爱好兵法。开皇年间,屡建军功,拜兵部员外郎、仪同三司。隋炀帝大业年间,他负责修建江都宫,参与平定杨玄感叛乱以及各地民变各地,发展河南地区的势力。攻打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战败进入洛阳。得知隋炀帝被杀后,越王杨侗即位,封为郑国公,领

  • 隋朝长白山起义领袖:王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薄

    王薄(?―622年),齐郡邹平(今山东省邹平市北)人,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隋大业七年(611年),王薄因兵役繁重,与同郡孟让以长白山为据点发动农民起义,自称“知世郎”,作《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农民参加起义军。活动在齐郡、济北郡之间,山东农民纷纷响应。生平隋炀帝大业七年(6

  • 隋末唐初江南地区农民起义军领袖:辅公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辅公祏

    辅公祏(?―624年),隋末唐初江南地区农民起义军领袖。与杜伏威一起率领江淮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打击了隋、唐王朝。杜伏威投降后,他坚持斗争,建国称帝,最后兵败身亡。生平辅公袥与杜伏威交好,姑家以牧羊为业,常从姑家偷羊给杜伏威吃。辅公祏613年随从杜伏威率众据长白山(今章丘、邹平交界处)起兵,杜伏威

  • 王播有哪些作为?有哪些与王播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播

    王播(759年-830年2月15日),字明扬,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朝宰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王播进士及第,又举贤良方正科,补授盩厔县尉。任内剖断狱讼,明察秋毫,迁监察御史。唐宪宗时,担任盐铁转运使,掌管国家财赋。因遭到贰臣

  •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左仆射太原郡公:王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播

    王播(759年-830年2月15日),字明扬,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朝宰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王播进士及第,又举贤良方正科,补授盩厔县尉。任内剖断狱讼,明察秋毫,迁监察御史。唐宪宗时,担任盐铁转运使,掌管国家财赋。因遭到贰臣

  • 唐朝宰相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建安县男:杜元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杜元颖

    杜元颖(769年~832年),字号不详,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时期宰相,右仆射杜淹六世孙,大理正杜佐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京兆杜氏。唐贞元十六年(800年),进士及第,进入节度使幕府任职,授左拾遗、太常博士。元和十二年(817年),迁右补阙

  •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萧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萧俯

    萧俛(fǔ)(?842年3月16日),一作萧俯,字思谦,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唐朝宰相,肃宗朝宰相萧华之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举进士,通过制科考试,授右拾遗并迁右补阙,后召为翰林学士。在同科好友皇甫镈、令狐楚的推荐下,以御史中丞的

  • 唐朝宗室宰相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检校左仆射兼太子少师:李夷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夷简

    李夷简(757年823年),字易之。李唐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郑惠王李元懿四世孙。接下来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官山南节度,御史大夫,官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元和十三年七月,罢相,为淮南节度使。唐穆宗时,以检校左仆射兼太子少师,分司东都。长庆三年卒,赠太子太保。人物生平

  • 唐朝宗室宰相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凉国公:李逢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逢吉

    李逢吉(758年-835年),字虚舟,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唐朝中期宰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陇西李氏姑臧房,进士及第,累授左拾遗。唐宪宗时期,累迁至宰相。品性忌刻,险谲多端。排挤名臣裴度,结交权阄王守澄,成为牛李党争中“李党”代表人物。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