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日本北朝第一代天皇:光严天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日本北朝第一代天皇:光严天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791 更新时间:2024/1/20 0:18:02

光严天皇,日本北朝第一代天皇(在位:元弘元年9月20日(1331年10月22日) - 元弘3年 /正庆2年5月25日(1333年7月7日))。

光严天皇

人物生平

量仁是持明院统出身的后伏见天皇的第三皇子。当时,日本的皇室分为持明院统大觉寺统两派,就皇位继承问题发生了非激烈的斗争。在镰仓幕府的调停下,双方约定由两派出身的皇族轮流担任天皇,即两统迭立。当时所规定的皇位继承顺序是:后二条天皇邦治(大觉寺统)→花园天皇富仁(持明院统)→后醍醐天皇尊治(大觉寺统)→邦良亲(大觉寺统、后二条嫡子)→量仁亲王(持明院统)。1326年(正中3年)阴历3月,邦良亲王被后醍醐天皇立为皇太子后,但不久就逝世了。同年(当时已改元嘉历)阴历7月24日,量仁亲王在镰仓幕府的支持下,被后醍醐天皇立为皇太子。但后醍醐天皇之前试图将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因此这引起了天皇的不满。

1331年(元德3年)后醍醐天皇的倒幕计划被镰仓幕府发觉,阴历8月,后醍醐天皇逃往笠置山(今京都府相乐郡笠置町内),9月20日,镰仓幕府拥立量仁亲王即位,是为光严天皇。由后伏见上皇开设院政,立邦良亲王的嫡子康仁亲王为太子。翌年后醍醐天皇被捕,流放隐岐。但后醍醐天皇拒绝退位,与光严天皇并立,广义上的南北朝时代开始。

1333年(元弘3年/正庆2年),足利尊氏率军袭击了镰仓幕府在京都设置的六波罗探题,光严天皇同探题北条仲时、北条时益以及花园上皇逃往东国,但在近江的番场宿(今滋贺县米原市)被捕。(元弘之乱)5月25日,光严天皇被废黜。然而光严天皇拒绝退位。后醍醐天皇以光严是自己的废太子为由,特例尊之为上皇。这是遵循了平安时代后一条天皇尊废太子敦明亲王(小一条院)为上皇的先例。

然而回到京都的后醍醐天皇在建武新政中失败,遭致武士阶层的不满。1335年(建武2年),足利尊氏在镰仓反叛后醍醐天皇,后醍醐命令新田义贞讨伐足利尊氏,而光严上皇则尊氏下达了讨伐义贞的院宣。翌年足利尊氏战败,逃亡九州;不久足利尊氏恢复了势力并占领了京都,8月15日立光严上皇的弟弟丰仁亲王即位,是为光明天皇。光严上皇在京都开设院政,足利尊氏则在京都开设室町幕府。大觉寺统的后醍醐天皇逃往吉野,重新开设朝廷,与光明天皇的北朝并立,日本历史正式进入南北朝时代。此后在1348年,光明天皇将皇位让给了光严上皇的儿子崇光天皇,光严上皇依旧以治天之君的身份开设院政。

1350年(观应元年/正平5年)室町幕府足利将军家发生内乱,足利直义在与执事高师直的争权中失势,投奔南朝。同年足利直义率南朝军在播磨国光明寺城(光明寺合战)和摄津国打出滨(打出滨之战)中大破足利尊氏所率的北朝军。足利尊氏不得不向直义妥协,逼迫高师直出家并向直义所支持的南朝投降。次年足利尊氏废黜了崇光天皇和皇太子直仁亲王,停止了光严上皇的院政,并将北朝一系的皇族囚禁,将三神器送交南朝朝廷,史称正平一统。

1352年阴历闰2月,南朝的后村上天皇趁足利尊氏讨伐关东的足利直义之机,派楠木正仪攻陷了京都。光严上皇、光明上皇、崇光天皇以及皇太子直仁亲王等人被南朝军俘虏。3月足利尊氏开始反扑,南朝军挟光严等人撤往山城国的男山(今京都府八幡市),后来经河内国东条回到后村上天皇的行宫所在地大和国的贺名生(今奈良县五条市)。

光严上皇落入与其敌对的大觉寺统南朝手里,过着囚禁生活,从此彻底断绝了执政的愿望,在梦窗疏石的劝说下归依佛门,法名胜光智(后改光智)。光严上皇被南朝软禁了5年,于1357年(正平12年/延2年)从河内国金刚寺回到京都,进入深草金刚寿院,此后在嵯峨小仓一带隐居。光严上皇断绝了世俗之念,归依禅门,师事于春屋妙葩。

1362年(正平17年/康安2年)阴历9月,光严法皇参拜了法隆寺。此后法皇云游大和、纪伊,而根据《太平记》和《大乘院日记目录》的说法,法皇前往吉野会见后村上天皇,与这位昔日的敌人握手言和。但这没有史实根据。

晚年在丹波山国庄的常照皇寺(位于今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京北井户町)潜修佛法。1364年于该地病逝。

光严天皇擅于创作和歌,是后期京极派重要的一员。他曾亲自参与了由花园上皇指导的《风雅和歌集》的编纂。有《光严院御集》传世。

光严天皇

系谱

光严天皇是后伏见天皇的第三皇子,生母为西园寺公衡的女儿宁子(广义门院)。光严天皇被叔父花园天皇收为养子并抚养长大。

妃:懽子内亲王(宣政门院)(1315-1362)-后醍醐天皇皇女

第二皇女(1335-?)

第三皇女:光子内亲王(1337-?)

妃:寿子内亲王(徽安门院)(1318-1358)-花园天皇皇女

典侍:藤原(三条)秀子(阳禄门院)(1311-1352)-正亲町三条公秀女

第一皇女(1333-?)

第一皇子:兴仁亲王(崇光天皇)(1334-1398)

第二皇子:弥仁亲王(后光严天皇)(1338-1374)

皇女

后宫:藤原氏(今御方)-西园寺实衡女

后宫:藤原氏(对御方)-西园寺实明女

后宫:藤原氏(一条局)-正亲町公荫女

皇子:义仁亲王(正亲町宫)(?-1415)

后宫:藤原氏-大炊御门冬氏女

皇女(1331-1402)生母不详

皇女:华林惠严(?-1386)-宝镜寺开山

人物事迹

光严天皇讳量仁,其父乃是后伏见天皇,其母为广义门院西园寺宁子。量仁生于正和二年(1313)7月9日,是后伏见的第一皇子。身为持明院皇统一系期待中的正嫡,量仁是大觉寺统的后醍醐天皇的最大威胁。嘉历元年(1326)七月后醍醐天皇的东宫太子邦良(后宇多院的嫡孙)病殁,量仁此时已经十四岁,根据两统迭立的原则,量仁成为皇位的最强继承人,并且还得到了镰仓幕府的支持。

如此,尽量延后量仁的元服(成人仪式)成了后醍醐拖延战术最后的支招。后醍醐或许期望量仁会在元服之前出现什么意外而丧失了继位的可能,从而使自己大觉寺统的皇嗣得而继承皇位。虽然后醍醐天皇绞尽脑汁,量仁还是于元德元年(1329)十二月二十八日平平安安地顺利元服了,此时量仁已经十七岁了。量仁元服年龄如此之大在当时实在是一个异数。

由于镰仓幕府坚持两统迭立的原则,后醍醐意识到如果不打倒幕府,要想取消量仁的皇位继承权,由自己的子嗣来取而代之是绝对不可能的了。后醍醐也因此而坚定了自己倒幕的决心。量仁践祚东宫和元弘之变一再刺激了后醍醐天皇,元弘元年(1331)八月末后醍醐秘密逃离京城,以笠置山为据点宣布倒幕。九月二十日量仁在镰仓幕府的支持下接受后伏见院的诏书践祚皇位。当时,作为天皇地位象征的三件神器中的宝剑与玉玺被后醍醐带走,量仁只好手持仅剩的神镜继承皇位,这可是古往今来从未有过的异变。

标签: 光严天皇

更多文章

  • 隋朝末叛臣权臣大丞相:宇文化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公元569年-公元619年),北周上柱国宇文盛之孙,右卫大将军宇文述长子,隋末割据势力首领。人物简介宇文化及出身京兆宇文氏,贪婪骄横,不循法度,举动轻薄。门荫入仕,起家千牛备身。保护晋王杨广,迁太子仆,深得宠信。隋炀帝即位后,授太仆少卿,贪婪妄为,横行不法。违背禁令,互市突厥,下狱论死。

  • 唐朝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唐朝著名军事家,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个人简介李靖仪表魁伟,文才武略,熟知兵法。初仕隋朝,拜马邑郡丞。晋阳起兵后,效力唐朝。从平王世充和窦建德,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历任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尚书右仆

  • 隋朝大臣郑国皇帝:王世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世充

    王世充(?-621年),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人物简介王世充涉猎经史,爱好兵法。开皇年间,屡建军功,拜兵部员外郎、仪同三司。隋炀帝大业年间,他负责修建江都宫,参与平定杨玄感叛乱以及各地民变各地,发展河南地区的势力。攻打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战败进入洛阳。得知隋炀帝被杀后,越王杨侗即位,封为郑国公,领

  • 隋朝长白山起义领袖:王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薄

    王薄(?―622年),齐郡邹平(今山东省邹平市北)人,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隋大业七年(611年),王薄因兵役繁重,与同郡孟让以长白山为据点发动农民起义,自称“知世郎”,作《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农民参加起义军。活动在齐郡、济北郡之间,山东农民纷纷响应。生平隋炀帝大业七年(6

  • 隋末唐初江南地区农民起义军领袖:辅公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辅公祏

    辅公祏(?―624年),隋末唐初江南地区农民起义军领袖。与杜伏威一起率领江淮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打击了隋、唐王朝。杜伏威投降后,他坚持斗争,建国称帝,最后兵败身亡。生平辅公袥与杜伏威交好,姑家以牧羊为业,常从姑家偷羊给杜伏威吃。辅公祏613年随从杜伏威率众据长白山(今章丘、邹平交界处)起兵,杜伏威

  • 王播有哪些作为?有哪些与王播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播

    王播(759年-830年2月15日),字明扬,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朝宰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王播进士及第,又举贤良方正科,补授盩厔县尉。任内剖断狱讼,明察秋毫,迁监察御史。唐宪宗时,担任盐铁转运使,掌管国家财赋。因遭到贰臣

  •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左仆射太原郡公:王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播

    王播(759年-830年2月15日),字明扬,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朝宰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王播进士及第,又举贤良方正科,补授盩厔县尉。任内剖断狱讼,明察秋毫,迁监察御史。唐宪宗时,担任盐铁转运使,掌管国家财赋。因遭到贰臣

  • 唐朝宰相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建安县男:杜元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杜元颖

    杜元颖(769年~832年),字号不详,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时期宰相,右仆射杜淹六世孙,大理正杜佐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京兆杜氏。唐贞元十六年(800年),进士及第,进入节度使幕府任职,授左拾遗、太常博士。元和十二年(817年),迁右补阙

  •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萧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萧俯

    萧俛(fǔ)(?842年3月16日),一作萧俯,字思谦,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唐朝宰相,肃宗朝宰相萧华之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举进士,通过制科考试,授右拾遗并迁右补阙,后召为翰林学士。在同科好友皇甫镈、令狐楚的推荐下,以御史中丞的

  • 唐朝宗室宰相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检校左仆射兼太子少师:李夷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夷简

    李夷简(757年823年),字易之。李唐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郑惠王李元懿四世孙。接下来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官山南节度,御史大夫,官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元和十三年七月,罢相,为淮南节度使。唐穆宗时,以检校左仆射兼太子少师,分司东都。长庆三年卒,赠太子太保。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