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蜀汉大臣云南太守:吕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蜀汉大臣云南太守:吕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70 更新时间:2023/12/18 12:23:26

吕凯(?―225年),字季平,永昌郡不韦县(今云南保山东北)人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初任永昌郡五官掾功曹。章武三年(223年),建宁太守雍闿反叛,投降吴国,吴国任雍闿为永昌太守,吕凯闭境抗拒雍闿。建兴三年(225年),丞相诸葛亮南征,表奏吕凯功劳,任命他为云南太守,封阳迁亭侯。吕凯还未上任,便被叛乱的少数民族杀害。

人物生平

吕凯起初在永昌郡中担任五官掾功曹。章武三年(223年),建宁太守雍闿等人听说蜀汉昭烈帝刘备在永安去世,于是更加骄横狡猾。都护李严给雍闿写了一封六张纸的信,向雍闿说明事态变化的厉害,但雍闿只回答一张纸的信,说:“听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如今天下鼎立,却有三种不同历法在施用,所以处在僻远地方的人深为惶惑,不知归附何方。”雍闿的傲不驯大多如此。雍闿后又投降吴国,吴国遥授雍闿为永昌太守。

永昌郡位于益州地区的西部,道路阻塞,与蜀郡隔绝,而且太守之职又调换他人,吕凯与府丞、蜀郡人王伉一起率领并激励官民,关闭四境抵御雍闿。雍闿多次发布檄文到永昌,劝诱吕凯。吕凯对他的檄文回复说:“上天降下丧乱,奸雄乘势四起,天下切齿痛恨,万邦为之悲悼,臣民无论老少,莫不思竭筋力,肝脑涂地,解除国难。想到将军您家世代受到汉朝恩惠,我以为您应当亲自招集人马,率先行动,向上报答国恩;在下不负先人,以求功劳著于竹帛,千载史册留名。哪想到您反倒向吴国俯首称臣,背本就末!从前舜勤勉地为百姓劳累,死于苍梧之地,史籍赞美他,以至流芳千古。他身葬江南,何等可悲!周文王、周武王承受天命,到周成王才大功告成。先帝龙兴立汉,海内望风归附,朝臣聪敏,上天降下安康。可是将军您却看不到盛衰的记载,成败的征兆。譬如野火燎原,人行冰河,一旦火灭冰消,您还有什么能依靠呢?从前将军您的先父雍侯,与汉结怨反为汉所封爵赐土。窦融知道东汉将兴,故此归顺光武帝刘秀,这都是流名后世,受到世代的歌颂赞美。如今丞相诸葛亮英才超群,明察事物未然之始,受先主临终托孤重任,辅佐蜀汉隆兴,与众相处无所偏袒忌讳,奖赏功绩不念小过。将军您如果能够翻然醒悟改弦更张,重新走上正道,则不难追迹古人,永昌这一小块地方哪里够您管理呢?听说楚国对周朝不敬,齐桓公即正义责问,吴王夫差僭号称霸,晋国则抑制其势力,何况您所臣服的并非良主,谁人肯向您归服?我私忖古人大义,为臣者不和境外之人交往,故此我前后与您是有来无往。再次收到您的檄文,发愤忘食地表述一下自己心中所想,请将军您仔细地省思明察。”吕凯的恩义威信全郡皆知,故此郡中人都很信任他,由是他得以保全自己的名节。

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南征讨伐雍闿,讨伐部队还在路上,而雍闿已被高定的兵士所杀。诸葛亮到南方后,向朝廷上奏说:“永昌郡吏吕凯、府丞王伉等人,在边陲之地对朝廷尽忠不变,已有十多年,雍闿、高定在其东北方面威逼他们,而吕凯等坚守正义不与他们交往。为臣没有料到永昌地区风俗竟是如此敦厚正直!”于是任命吕凯为云南太守,封为阳迁亭侯。吕凯还没有上任,就被其他叛乱的少数民族杀害,他的儿子吕祥继承爵位。

人物评价

诸葛亮:“永昌郡吏吕凯、府丞王伉等,执忠绝域,十有馀年,雍闿、高定逼其东北,而凯等守义不与交通。臣不意永昌风俗敦直乃尔!”

陈寿《三国志》:①“凯威恩内著,为郡中所信,故能全其节。” ;②“黄权弘雅思量,李恢公亮志业,吕凯守节不回,马忠扰而能毅,王平忠勇而严整,张嶷识断明果,咸以所长,显名发迹,遇其时也。”

家族成员

吕祥,吕凯之子,袭爵阳迁亭侯,入晋担任南夷校尉。

史书记载

《三国志·卷四十三·蜀书十三·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

标签: 吕凯

更多文章

  • 三国蜀汉将领别督:傅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傅肜

    傅肜(róng)(?-222年),义阳(今湖北枣阳)人,三国时蜀汉将领。刘备攻伐吴国时,傅肜为别督。后刘备被陆逊击败,傅肜率部断后,奋战至死。死前怒斥道:“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人物生平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起兵伐吴,先锋从巫县击败吴将李异等,一直推

  • 西晋司马炎皇后:杨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芷

    晋武悼皇后杨芷是西晋晋武帝的皇后,命运最为凄惨的皇后之一。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咸熙二年(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司马炎当了皇帝,建立西晋,也就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后杨艳,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叫司马衷,司马衷智力有些问题,司马炎死后,司马衷还是继位当了皇帝,也就

  • 南朝陈宗室陈宣帝陈顼第六子宜都王:陈叔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陈叔明

    陈叔明(562年~615年2月3日),字子昭,入隋改字慈尚,南北朝时期南陈宗室大臣,陈宣帝陈顼六子,母何淑仪。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建五年(573年),封宜都郡王,南陈时期历任东扬州刺史、南徐州刺史等职,入隋之后历任鸿胪少卿、礼部侍郎等职,以检校左屯卫鹰扬郎将致仕

  • 南朝陈宗室陈宣帝陈顼第五子建安王:陈叔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叔卿

    陈叔卿,字子弼,南陈宗室大臣,陈宣帝陈顼五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祯明三年(589年),南陈灭亡,陈叔卿入关仕隋朝,大业时期为都官郎、上党通守。太建四年(572年),封建安郡王,陈宣帝时期外历诸藩,历任东扬州刺史、郢州刺史、湘州刺史等职,陈后主时期入朝辅政,历任中

  • 南朝陈宗室陈宣帝陈顼第四子长沙王:陈叔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叔坚

    陈叔坚,字子成,入隋改名陈叔贤,南陈宗室大臣,陈宣帝陈顼四子,母何淑仪。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陈宣帝时期封长沙郡王(今湖南长沙),陈后主时期历任扬州刺史、司空、江州刺史、骠骑将军、荆州刺史等职。南陈灭亡入隋,大业中期,陈叔坚任遂宁太守。人物生平陈叔坚蛮横好酒,尤好数

  • 南朝陈宗室陈宣帝陈顼第三子豫章王:陈叔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陈叔英

    陈叔英,字子烈,南陈高宗宣帝陈顼第三子,母曹淑华,封豫章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历任三州史书说他“少宽厚仁爱”。陈文帝天嘉元年(560年)封为建安侯。宣帝太建元年(569年)改封豫章王,仍为宣惠将军、都督东扬州诸军事、东扬州刺史。五

  • 南朝陈宗室陈宣帝陈顼第二子始兴王:陈叔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叔陵

    陈叔陵(554年~582年2月18日),字子嵩,南朝陈宗室、大臣,陈宣帝陈顼次子,母彭贵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天嘉三年(562年),受封康乐侯,邑五百户。光大元年(567年),担任中书侍郎、出任江州都督。太建元年(569年),受封始兴郡王。陈宣帝时期,历任江州、

  • 南朝陈宗室陈文帝陈蒨第十三子桂阳王:陈伯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陈伯谋

    陈伯谋,字深之,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长兴)人,南陈宗室大臣,陈文帝陈蒨十三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光大二年(568年),封桂阳郡王(今湖南郴州),陈宣帝时期历任丹阳尹、吴兴太守等职,南陈灭亡,迁入关中,隋朝大业时期,隋炀帝杨广以陈伯谋为龙州刺史。人物生平陈废帝光大

  • 南朝陈宗室陈文帝陈蒨第十二子永阳王:陈伯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陈伯智

    永阳王陈伯智,字策之,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长兴)人。陈文帝陈蒨第十二子。《陈书》说他“少敦厚,有器局,博涉经史”。陈朝亡后,陈伯智北迁并入仕隋朝。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陈宣帝太建年间,立为永阳王。不久任侍中,加明威将军,置佐史,后再加

  • 南朝陈宗室陈文帝陈蒨第七子衡阳王:陈伯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陈伯信

    陈伯信(?-589年),字孚之,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长兴)人,南陈宗室大臣,陈文帝陈蒨七子,衡阳献王陈昌嗣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天嘉元年(560年),封衡阳郡王(今湖南株洲),奉衡阳献王陈昌之祀,任职丹阳尹,陈宣帝时期历任中护军、扬州刺史等职,陈后主时期任西衡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