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大臣工部右侍郎:邹应龙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明朝大臣工部右侍郎:邹应龙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248 更新时间:2023/12/18 18:14:29

邹应龙,字云卿,号兰谷,兰州皋兰人,明朝官员。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嘉靖四十年,上疏弹劾严嵩严世蕃父子。嘉靖帝不久下旨令严嵩致仕,将严世蕃下诏狱治罪,邹应龙则升任通政司参议。明穆宗隆庆初,以副都御史总理江西、江南盐屯,迁工部右侍郎,巡抚云南。万历初年被削去官籍,卒于家中。

人物生平

邹应龙,字云卿,号兰谷,兰州皋兰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 。

邹应龙不畏强暴,冒死上书,嘉靖四十年,弹劾严嵩父子及其党羽。严世蕃下诏狱治罪邹应龙则升任通政司参议。

隆庆年初,邹应龙以副都御史总理江西、江南盐屯,迁工部右侍郎,巡抚云南。

万历初年,邹应龙奉命平定了云南铁索管及拇拨等人的叛乱,部将为依兵所败,遭弹劾,遂“削籍”为民,卒于家。

万历十六年 (1588),皇帝下诏,“命复应龙官,赐祭葬”。

邹应龙是一个刚正不阿、敢于直谏、不畏强暴、秉公执法、为官清廉的好官员,在明朝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弹劾严嵩

嘉靖后期,在"帝对嵩稍稍厌之"的局势下,除掉严党时机成熟。在次辅徐阶的授意下,邹应龙上奏皇帝,弹劾严嵩之子严世蕃各种祸害国家和百姓的劣行,并在奏疏的最后补充道:"如果臣说的有一句是假话,就把臣的头砍下来"。

邹应龙的奏疏在合适的机会,对严党亮出了刀子。之后,嘉靖皇帝勒令严嵩致仕,并把严党的智囊首脑严世蕃打入诏狱。在徐阶和的邹应龙努力下,严世蕃、罗龙文被斩首,严党大势已去,连根被拔掉。

邹应龙在在除掉严党上,功不可没。

罢官去世

邹应龙因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劝东厂太监冯保收敛,遭到冯保的忌恨。 万历初,应龙奉命平定了云南铁索管及拇拨等人的叛乱。后“往剿广南依兵”,部将被依兵所败,巡按御史郭廷捂、给事中裴应章等人弹劝邹应龙,随后“削籍”为民。卒于家。

明神宗万历十六年 (1588),陕西巡抚王璇上奏,“应龙殁后,遗田不及数亩,遗址不过数楹,恤典未被,朝野所恨”。神宗下诏,“命复应龙官,赐祭葬”。

邹应龙为人秉直,善于谏言。明代嘉靖年间多次重大清污行动中,多事邹应龙所谏。

标签: 邹应龙

更多文章

  • 明朝大臣太保:陆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陆炳

    陆炳(1510年1560年),字文明,浙江嘉兴府平湖县人,明朝锦衣卫都指挥使、忠诚伯,陆松之子。其母为明世宗朱厚熜乳母,陆炳幼小随母出入宫禁。嘉靖十一年(1532年)中武进士,授锦衣卫副千户,父卒袭指挥佥事,进指挥使,掌南镇抚事。嘉靖十八年(1539年),随驾南巡至卫辉(今河南汲县),夜里行宫失火

  • 明朝大臣内阁首辅太师:杨士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士奇

    杨士奇 (1366年2月3日-1444年4月2日),本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人。明朝初年重臣、学者。杨士奇自少丧父,游学四方。建文帝 入仕,受召修撰《明太祖 实录》,授翰林院编修。明成祖即位,迁太子侍讲,辅佐明仁宗 ,迁礼部侍郎、少师、华盖殿大学 士,兼任兵部

  • 明朝宗室大臣大都督:朱文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文正

    朱文正 (1336-1365年)明朝开国名将。明太祖朱元璋 的侄子,朱元璋 集团的核心人物,曾任全军最高衙门“大都督府”的大都督。他的父亲是朱元璋大哥朱兴隆(南昌王)。朱文正在洪都保卫战 中坐镇孤城抵御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进攻,堪称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战功卓越。因战后对朱

  • 元朝末义军领袖汉国皇帝:陈友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友谅

    陈友谅 (1320年-1363年10月3日),原名陈九四,湖北沔阳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1351年,徐寿辉起兵,建立天完政权,友谅投效其将领倪文俊麾下。1357年九月袭杀反徐寿辉的倪文俊,自称勤王,自称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诸路,连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135

  • 明朝将领:赵德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德胜

    赵德胜(1325年1363年),人称黑赵岁,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功臣,爵封梁国公,谥武桓。初为元朝义兵将领。至正十三年(1354年),投奔朱元璋,屡立战功。至正十五年(1356年),随朱元璋南渡长江作战,官升中翼左副元帅。至正二十年(1360年),参与龙湾之战,升任后翼统军元帅。至正二十二

  • 明朝开国将领德庆侯:廖永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廖永忠

    廖永忠 (1323一1375年),巢县(今安徽省巢湖)人,楚国公廖永安之弟,明初名将。廖永忠早年与汤和共讨方国珍,平定浙东;后俘陈友定,平定福建;与朱亮祖攻克广州,平定广东;攻克象州,平定广西;明灭夏之战中,充南路军右副将军职,取得夔州之战胜利,为最终消灭夏政权铺平道路。因鄱阳湖之战战功卓著,朱元

  • 明朝开国将领信国公:汤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汤和

    汤和 (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 。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于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 起义军,授千户。在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取镇江的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至正十七年(1357年),镇守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 部。至正二

  • 明朝开国将领外戚巩昌侯:郭兴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郭兴

    郭兴 (1330年1384年),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初名将、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其弟为武定侯郭英,妹为郭宁妃。元末投郭子兴 义军,后归明太祖 朱元璋 ,南征北战,鄱阳湖水战时,郭兴建议朱元璋 使用火攻,大破陈友谅 。洪武 三年(1370年),获封巩昌侯。洪武 十七年(1384年)去世,获赠&ld

  • 东汉末权宦:赵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忠

    赵忠(?189年),安平人,东汉末年宦官,赵延之兄。汉桓帝在位时任小黄门,后来参加诛杀外戚梁冀有功,被封为都乡侯。延熹八年(165年),黜为关内侯,食本县租千斛。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逝世,因为恒帝无子,窦太后在旁支世系中选中了刘宏继位,随后窦妙派侍御史、守光禄大夫刘儵、奉车都尉曹

  • 明朝将领武定侯:郭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郭英

    郭英 (1335-1403年),明初将领。濠州人。祖籍山东巨野,后迁到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他与兄长郭兴 从朱元璋 起兵,负责宿卫。朱元璋 称郭英为“郭四”。先后跟随朱元璋 、徐达 、常遇春 攻打陈友谅 、张士诚 ,平定中原、云南等地,身经百战。1384年(洪武 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