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薛元超?有哪些与薛元超相关的轶事典故?

如何评价薛元超?有哪些与薛元超相关的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48 更新时间:2023/12/6 10:10:04

薛元超,本名薛震,字元超,唐朝时期宰相,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孙,太常卿薛收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薛元超出身河东薛氏西祖第三房,袭封汾阴县男,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子舍人、给事中、中书舍人,迁黄门侍郎,出任饶简二州刺史,入为东台侍郎,进爵汾阴县侯。仪凤元年(676年),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成为宰相。任相七年,多次辅佐唐中宗监国,以金紫光禄大夫之职致仕。

光宅元年十二月(685年1月),病逝,追赠光禄大夫、秦州刺史,谥号文懿,陪葬于乾陵。家学渊源,精擅文辞,预修《晋书》时“笔削之美,为当时最”。唐高宗朝,有“朝右文宗”之美誉,大力引荐王勃、杨炯、崔融等文士,支持变革龙朔文风,引领初唐文学的发展。

轶事典故

幼年异语

薛元超幼年时,曾随同郡名士韩文汪学习《左传》。他读到“天王狩河阳”一节,丢下手中的书,长叹道:“周朝难道没有良相吗?怎能让天子屈尊去会见诸侯呢,这实在是大失体统。”韩文汪惊异不已。

妙解忠孝

薛元超每当读到历史上忠臣孝子的传记,都会心怀感慨,流涕不已。他常认为帝舜不是孝子,朱云并非忠臣。这很不符合当时的传统观念,时人都非议不止。薛元超解释道:“世上岂有传扬君父的过错,却反被称为忠孝的道理?”

见石思祖

中书省官衙内有一块磐石,薛元超的祖父薛道衡担任中书侍郎时,经常趴在磐石上草拟制书。后来薛元超每次看到这块磐石,都会想到祖父,流涕不止。

君臣白首

薛元超早年便是唐高宗的东宫辅臣,与高宗君臣相知三十余年。高宗晚年曾非常感慨地对薛元超道:“我们都还年经力壮之时,便已是君臣。如今岁月倏忽,三十多年过去,我们都已老了。昔日贤臣良将,如今都已不在,只有你我二人还能白首相见。遍观史籍,君臣之间能够共终白首的又有多少人呢。”

平生三恨

薛元超晚年曾自述平生有三大憾事:一是没能参加科举以进士及第,二是未能娶山东五姓的女子为妻,三是不能参与编修国史。在后世,“元超三恨”被视为科举制度与门阀观念影响于政治与世风的典型材料。

人物评价

李渊:不见婕妤侄数日,便谓社稷不安。

李世民:元超父事我,雅杖名节,我令元超事汝,汝宜重之。

李治:① 使卿长在中书,一夔足矣。② 朕之留卿,若去一目,若断一臂。③ 览卿疏,若暗室而照天光,临明镜而睹万象。

杨炯:① 公含天地之间气,依日月之末光,能备九德,兼资百行,探赜索隐,极深研几。龆龀之际,羞言霸道;词赋之间,已成王佐。……公地藉膏腴,姻连戚里。鼎湖长往,拜卿子而为郎;金榜洞开,徵列侯而尚主。遂乃弹冠筮仕,策名委质。叩天门于画阙,攀凤翼于紫宸。凡升右辖者一年,居外台者两郡,四迁门下,二入中书,申能燮理我阴阳,经纬我天地,盐梅我宝鼎,梁楝我宸极,理百官而察万人,平邦国而和上下。借如风后、天老,左右轩皇,萧何曹参,谋猷汉室,未有一心事主四十余年。参两宫而出入,历三台而陟降。合其道也,大壑纵其鲲鹏;遇其时也,名山出其□雨。功成辅弼,德迈几深。……以王佐之才,逢太平之会。抚绥万国,康济兆人。力牧辅轩皇,未为尽善;皋陶大禹,犹有惭德。名遂身退,生荣死哀。羽父之请鲁君,抑惟旧典;卫侯之谥文子,庶几前列。(《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② 公含纯德而载诞兮,禀元精而秀出。备百行而立身兮,半千年而委质。属天地之贞观兮,逢圣人之得一。若夔龙稷契之寅亮舜朝兮,若萧曹魏丙之谋猷汉室。悬大名於宇宙兮,立大勋於辅弼,如何斯人而有斯疾?若夫家传宝鼎,地辟金沟。文则属词而比事兮,学则八索而九邱,入则东藩之上相兮,出则南面之诸侯。唯尽善兮未善,固虽休而勿休。既知退而知进兮,亦能刚而能柔。大才则九功惟叙兮,大知则万物潜周。崇德广业兮,乐天知命而不忧。拊循兮弱龄,叨袭兮簪缨。公夕拜之时也。既齿迹於渠阁;公春华之日也,又陪游於层城。参两宫而承顾盼兮,历二纪而洽恩荣。郭有道之青目兮,蔡中郎之下迎。倏焉今古,非复平生。无德不报兮,愿摩顶而至足。有生必死兮,空饮恨而吞声。天惨惨兮气冥冥,月穷纪兮日上丁。藉白茅兮无咎,和黍稷兮非馨。(《祭汾阴公文》)

崔融:唯公享阴德,承大名,渐之者甘露醴泉,训之者辎车乘马。杜称武库,积庆高于五唯;崔号文宗,宏材掩于三代。天下人谓公为地矣。唯公秀眉目,伟须髯,长七尺四寸,神明如也。定容止,齐颜色,龙章凤姿,瑶林琼树,皎若开云而望月,廓若披雾而观山,天下之人谓公为貌矣。唯公神韵萧洒,天才磊落,陈琳许其大巫,阮籍称其王佐。立辞比事,润色太平之业;述礼正乐,歌咏先王之道。擅一时之羽仪,光百代之宗匠,天下之人谓公为文矣。唯公下帷帐,列缣缃,覃思研精,该通博极。三皇五帝之坟典,指于掌内;四海九州之图籍,忝若胸中。献替王公之言,谋猷庙堂之议,天下之人谓公为学矣。唯公鸟有凤,鱼有鲲,陂澄万顷,壁立千仞,穷达不易其心,喜愠不形其色,山纳海受,物疏道亲,天下之人谓公为量矣。唯公善词令,美声姿,莫见旗鼓,自闻琴瑟,苟非利社稷,安国家,感神明,动天地,则未尝论人物,辩是非,天下之人谓公为言矣。唯公备九德,兼百行,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始于事亲,捧檄而干禄;中于事君,悬车而谢病;终于立身,既没而不朽。天下之人谓公为贤矣。唯公居守太子,有相国之任;会计群吏,有冢宰之?;澄清天下,有使臣之誉;弼谐君上,有谏臣之名;平狱称允,有于公之断;举才得宜,有山公之;天规地典,有力牧之用;君歌臣诚,有咎之德;运动兵略,其当周之太公乎?考?政事,其当轩之天老乎?梦公形象,其当殷之傅说乎?得卿一足,其当之后夔乎?天下之人谓公为相矣。(《大唐故中书令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薛公墓志铭》)

刘昫:①元超既擅文辞,兼好引寒俊,由是时论称美。②元超藉父风望,弼亮宏略,谅非其罪,而再迁流。及登大任,益有嘉谋,汲引多才,以隆弘纳,其感恩之重,时其闻诸?有始有卒,其殆庶几乎!

范浚:唐薛元超为中书侍郎,高宗谓曰:“得卿在中书,固不藉多人。”是中书得一薛元超,余可省也。

标签: 薛元超

更多文章

  • 三国吴国宗室将领:孙贲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贲

    孙贲(?219年),字伯阳,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同母兄长孙羌之子 ,孙策和孙权的堂兄,东汉末年将领。孙贲父母早死,弟弟孙辅还是婴孩,孙贲独力养育孙辅。孙贲初时为郡督邮守长,孙坚于长沙起兵,孙贲弃官跟随孙坚。 孙坚后战死,孙贲统领孙坚部众扶送灵柩。 后来袁术迁移到寿春,孙贲前去依附。袁绍任

  • 三国吴国宗室将领:孙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辅

    孙辅,字国仪,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长兄孙羌次子,豫章太守、都亭侯孙贲之弟,孙策和孙权的堂兄,东汉末年将领。孙辅襁褓中父母双亡,由兄长孙贲抚养长大。初以扬武校尉之职辅助孙策平三郡。建安二年(197年),孙策征讨丹杨等七县,派孙辅驻守历阳抵御袁术,并招诱留下的百姓,纠合失散的兵卒。又随孙策讨

  • 薛元超在政治、史学与哲学方面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薛元超

    薛元超,本名薛震,字元超,唐朝时期宰相,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孙,太常卿薛收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薛元超出身河东薛氏西祖第三房,袭封汾阴县男,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子舍人、给事中、中书舍人,迁黄门侍郎,出任饶简二州刺史,入为东台侍郎,进爵汾阴县侯。仪凤元年(676年),授中

  • 三国曹魏宗室才子陈思王:曹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

  • 唐朝宰相中书令:薛元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薛元超

    薛元超,本名薛震,字元超,唐朝时期宰相,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孙,太常卿薛收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薛元超出身河东薛氏西祖第三房,袭封汾阴县男,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子舍人、给事中、中书舍人,迁黄门侍郎,出任饶简二州刺史,入为东台侍郎,进爵汾阴县侯。仪凤元年(676年),授中

  • 三国曹魏皇帝魏文帝:曹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丕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 (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

  • 唐朝宰相同中书门下三品:来恒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来恒

    来恒,唐高宗年间官至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身份家世来恒祖籍南阳新野,为东汉中郎将来歙的十九世孙。高祖时期来成为北魏新野县侯,后降于梁,迁居广陵,遂以此为家。父来护儿是隋朝忠臣,曾担任左骁卫大将军、左翊卫大将军、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 三国曹魏大臣南阳太守:杨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俊

    杨俊(?-222年),字季才,河内郡获嘉县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受学于边让,边让对他十分欣赏和器重。后来战事开始,杨俊认为河内必定会成为战场,于是带老弱及同行百余家到洛阳、密县的山野间避战。后来转到并州避战。曹操先后任命杨俊为曲梁长、丞相掾属、安陵令、南阳太守等职,又举杨俊茂才,在职期间宣扬道德教

  • 西汉辅政大臣车骑将军:金日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车骑将军

    提到汉武帝,可能人们都会马上想到他锐意进取,派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名将攻打匈奴,并取得了"封狼居胥"这样名垂青史的骄人战绩。从汉武帝倾全国之力痛击匈奴的举动来看,他对匈奴人的仇恨是非常大的。但汉武帝临终前,却将一位匈奴王子作为托孤大臣,这是为什么呢?据《汉书》记载,后元二年(前87),汉武帝自知时日

  • 三国曹魏宗室丰愍王:曹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操

    曹昂(?-197年),字子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的长子,刘氏所生,但生母早亡是以由正室丁氏抚养大。聪明且性情刚胆谦和,为曹操所喜爱,二十岁时即举孝廉。建安二年(197年)随曹操出征张绣,因张绣突然袭击,曹昂为救曹操负责断後,与大将典韦一同战死於宛城。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追封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