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曹魏将领讨逆将军延寿亭侯:文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曹魏将领讨逆将军延寿亭侯:文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787 更新时间:2023/12/22 5:53:45

文聘,生卒年不详,字仲业,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刘表死后,其子刘琮降曹操。文聘初不随见曹操,直至曹操召聘相见,问其何以迟,文聘表示自己不能保全土境,愧于见人。曹操被这份忠臣臆下之情所感动,先呛然而誉之。此后,文聘守卫江夏,典北兵、镇荆江。多次引兵阻遏关羽之师,进封延寿亭侯、讨逆将军。后来,攻取关羽辎重,烧毁关羽战船,成为曹操倚为屏障的大将之一。后又多从征讨,累封后将军,新野侯。曹叡即位之初,文聘在江夏击退了孙权的进攻。史书称他“在江夏数十年,有威恩,名震敌国”。死后追谥曰壮。

人物生平

忠诚垂泣

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人。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镇守荆北,刘表用他来抵御北方诸侯的进攻。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死后,其子刘琮继位。当时曹操起兵南征荆州,刘琮与众官商议,决定举荆州之地投降曹操,又唤文聘一起归降,文聘说:“聘不能保全本州土地,如此失职,只应待罚而已。”曹操接收荆汉后,文聘才往见曹操,曹操问道:“为甚么来得这般迟呢?”文聘便答:“之前我不能辅弼刘荆州(刘表)一起侍奉国家,如今荆州虽然失去了,但我却常希望能据守汉川,保全土境,这样我才生不负于孤弱(指刘琮等),死亦无愧于地下,然而现在所设想的不能实现,还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聘的心里实在悲痛惭愧,没有面目早来进见明公而已。”说罢唏嘘饮泣。曹操为之怆然,说道:“仲业,你真是一个忠臣啊。”于是以厚礼招待文聘。又以军队授予文聘,令他与曹纯往长坂坡追讨刘备

屡有战功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赤壁之战,曹操战败,但仍掌握荆州部分城池,而江夏因与东吴接壤,民心不安,曹操任文聘为江夏太守,控制北兵,委以边防重任,赐爵关内侯。

在刘备离开南郡而率军入蜀后,襄阳的乐进、江夏的文聘趁着刘备入蜀而开始进击南郡。

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乐进与关羽交战于青泥(青泥,位于湖北省钟祥的东部),双方相持一段时间后,乐进击退关羽。关羽向西南方向退却至寻口(寻口,位于湖北省钟祥的西南方)。文聘也率军赶到。乐进、文聘二人联手与关羽交战于寻口(寻口,位于湖北省钟祥的西南方)。文聘因为在此战中表现出色而被晋升为延寿亭侯、讨逆将军。乐进乘胜进击临沮、旌阳。(这一年有《先主传》作为佐证。其他的时间,都属于孤证不立。)

后来,文聘又在汉津攻取关羽的辎重,在荆城烧毁关羽的战船。(晚于寻口之战,不晚于关羽败走麦城)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即帝位,文聘进爵长安乡侯,假节。

黄初三年(222年),曹丕大举南征孙吴,夏侯尚围江陵时,使文聘引一军别屯于沔口,止石梵,自当一队,御贼有功,迁后将军,封新野侯。

名震敌国

黄初七年(226年)秋八月,孙权以五万众攻打石阳,包围文聘,情况急殆;但文聘坚守于城中不动,孙权屡攻不下,驻扎了二十馀日也没有成果,唯有撤去军马。文聘闻信,开城领兵追击,大破吴军而还。增邑五百户,并前共计千九百户。

关于这场战事,《魏略》有另一番记载:孙权亲自带领数万军来到江夏。当时正值大雨,江夏城栅多已崩坏,人民均分散在田野之间,不及回城补治防御工程。文聘得知孙权来到,初时不知怎办,后来想到现在的情况只有隐潜默守才可以令孙权因怀疑而却步。于是文聘敕令城中人全躲将起来,不可让孙权察见,自己则卧于府中不起。孙权见此果然生疑,并向他的部将说:“北方(曹氏集团)认为此人(指文聘)是忠臣,所以以此郡委托给他,如今我军大至而他却潜默不动,这种情形下他不是有所密图的话,那就必然是有外救来援。”于是不敢进攻而退去。

这段记载虽与《三国志》狻有出入,但却可以见到文聘的将略。文聘面对孙吴大军,同样是以寡敌众的局面,但与张辽不同的是,张辽以制险击奇之略,折敌锋锐以安军心;而文聘却采取疑兵之计,韬晦惑敌以懈其战意。

在这种凶危的情况下,采用文聘的疑兵之计是比较安全的;张辽“折锐之策”却非干冒奇险不可,所以后者的成就比前者为高,名声也响得多了。但从军事意义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到文聘的为人是很严谨持重的。

而在孙权攻江夏时,朝廷知道文聘正在坚壁拒守。群臣商议欲发兵前往江夏相救,魏明帝曹叡便说:“孙权向习水战,之所以敢于下船陆攻,是想趁我方不备掩进而已。如今他的军队已经与文聘相持,现在攻守之势差以倍数,孙权最后必不敢久留。”此言除了说明曹叡见事之明外,亦可见曹叡是如何的信任文聘。

去世

文聘驻守江夏数十年,威恩并施,“名震敌国”,使孙吴不敢进犯。朝廷封文聘之子文岱为列侯,又赐文聘从子文厚爵关内侯。文聘死后,追谥曰壮侯。岱又先亡,又赐文聘养子文休爵关内侯,文休死后,赐其子文武爵。

正始四年(243年),文聘得享从祀於曹操庙庭。

标签: 文聘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将领镇东将军执金吾:臧霸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臧霸

    臧霸(生卒年不详),又名奴寇,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父名叫臧戒,有二子臧艾与臧舜。年少时曾召集数人将获罪的父亲救出,此后四处流亡。后来成为陶谦麾下的骑都尉,负责募兵抵抗黄巾军。与孙观、尹礼等人拥兵驻屯于开

  • 唐末五代淄青节度使:王师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师范

    淄青节度使王师范是唐末少有的具有儒将气质的藩镇统帅,虽然贵为一方诸侯,却对家乡益都县(淄青镇首府青州治所)的县令十分尊敬,每当有新县令赴任,他都会亲自备下倚仗迎接,行以大礼,自称“百姓王师范”。既然王师范文武双全,为何还被朱温灭族呢一,武将世家王师范出身将门,为淄青节度使王

  • 三国曹魏将领征南将军:李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通

    李通(168年-209年),字文达,小字万亿。江夏平春人,东汉末年曹操麾下重要将领,汝南太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以游侠闻名于江汝,曾谋杀周直,独霸朗陵县。后来,率众投奔曹操,补充兵源有功,拜为阳安都尉,其间不因私而忘公,不因其妻子的求请而过问扏法者。官渡之战

  • 三国曹魏将领破虏将军都亭侯:李典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典

    李典自幼好学,不乐兵事,起初治民,后来从军。并从征河北、荆州、西凉等地,屡立战功。曾在博望坡之战识破刘备的伪遁之计,救下了夏侯惇、于禁。又参与了逍遥津之战。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尊敬儒雅,尊重博学之士,有长者之风,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时去世。曹魏建立后,追谥李典为愍侯。李典既非被杀,也非君王

  • 元朝权臣太师上柱国太平王:燕铁木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燕铁木儿

    阅尽千帆,洗尽铅华,只为洞悉不一样的历史!如果说千古帝王坐拥江山,享有一切的话,那么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号人物当属那些惯于玩弄权术的权臣。《晏子春秋·谏上十》:“今有车百乘之家,此一国权臣也”就是最早有关“权臣&rd

  • 三国曹魏将领右将军逯乡侯:徐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徐晃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郡杨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徐晃早年跟随杨奉征战,并说服杨奉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受封都亭侯。后来,归顺曹操,参与徐州之战、官渡之战、攻打冀州、白狼山之战、南郡之战、渭南之战 、凉州之战、汉中之战等重大战役,屡立功勋

  • 如何评价张郃的?有哪些与张郃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郃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郡鄚县人。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早年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归属袁绍后,击破公孙瓒有功,迁宁国中郎将。参加官渡之战,攻曹洪不下,随后投降曹操,授偏将军。跟随曹操攻河北,跟随张辽定淮南,跟随夏侯渊平凉州,跟随曹操夺汉中,屡建战功

  • 三国曹魏将领征西车骑将军鄚县侯:张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郃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郡鄚县人。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早年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归属袁绍后,击破公孙瓒有功,迁宁国中郎将。参加官渡之战,攻曹洪不下,随后投降曹操,授偏将军。跟随曹操攻河北,跟随张辽定淮南,跟随夏侯渊平凉州,跟随曹操夺汉中,屡建战功

  • 三国曹魏将领征右将军广昌亭侯:乐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乐进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郡卫侯(今山东莘县)人。东汉末年名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乐进容貌短小,以其胆烈而成为曹操帐下吏,南征北讨。攻获嘉,斩俘数千。在官渡之战时,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谭、袁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又大破黄巾、雍奴、管承。从平荆州,留屯襄阳。

  • 有哪些与张辽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张辽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辽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此后,立下众多显赫的功勋。洞察敌情而劝降昌豨。攻袁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