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文学创作与政治方面张九龄有哪些成就?

在文学创作与政治方面张九龄有哪些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767 更新时间:2023/12/12 8:46:52

张九龄(673年~740年),字子寿,号博物,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聪明敏捷,善于属文。景龙初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唐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得到宰相张说奖拔,拜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开元盛世的最后名相。他举止优雅,风度不凡。富有胆识和远见,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枉法,不附权贵,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积极发展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著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主要成就

文学创作

初唐以来,文学变革的主要力量来自一群社会地位不高的文人。但不可否认,他们的成功同某些具有远见的权势人物的支持有一定关系。如高宗的股肱重臣薛元超,曾举荐杨炯为崇文馆学士。杨以“薛令公朝右文宗,托末契而推一变”(《王勃集序》)之语,称颂薛氏对他们的文学事业所起的作用,四杰因此能在一时间造成很大势头。四杰、陈子昂之后,到了中宗神龙、景龙年间,应制之风大盛,诗坛有故态复萌的趋势。在开元前期,身兼执宰大臣和作家双重身份的张说、张九龄对扭转这一趋势起了重要作用。他们的诗,虽因地位关系不免常常作出努力报效君主的表述,但内中同时也包涵了积极求取自我人生价值的热情,因而能脱出徒为虚饰的宫廷文学陈习,具有感人的生气。他们作出的表率和对众多优秀诗人的奖拔,使得唐诗的变革和发展得到有力的延续和推进。

张九龄七岁知属文,有文名,张说称他“后出词人之冠”。有诗《感遇》12首,名列《唐诗三百首》第一首,和陈子昂的《感遇》38首相提并论,其中“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一联,更是他高洁情操的写照。另外,张九龄的五言律诗情致深婉,如:《望月怀远》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唱绝千古。可以说,他是张说之后又一个既有权位又受人钦慕的文坛宗匠。

张九龄的诗文创作在精神上和张说有一脉相承之处。他高度评价张说以王霸之气充实诗文,在他的诗里,也不时可以读到“中览霸王说,上徼明主恩”(《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弱岁读群史,抗迹追古人。被褐有怀玉,佩印从负薪”(《叙怀二首》之一)之类的句子。

但是,和张说的诗歌重在讴歌功业抱负不同,张九龄的诗歌更多地表现在穷达进退中保持高洁操守的人格理想。在遭李林甫排挤罢相后,这种态度尤其鲜明。他一方面希望切入社会政治,追求经国之大业和不朽之盛举,另一方面又力图持超越态度,把“仕”和“隐”这一对矛盾和谐地统一起来,不愿为追求功业而屈己媚世。这种进退裕如的生活追求,在当时是很有代表性的,其中包涵以主动姿态设计自我人生道路的欲望。而功名事业和自由人生,也正是盛唐诗的两条主要轨迹。

在艺术表现上,张九龄的诗歌不像张说那样直抒胸臆,而是以兴寄为主,显得委婉蕴藉。例如他的《感遇》十二首,均以芳草美人的意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所信守的高尚品格。这些诗篇受楚辞的影响较多,但情辞委婉,在古典传统上,可以说是兼有“风”、“骚”的情韵。

张九龄夙好山水清赏,喜表现风清月朗的江山与孤高清莹的襟怀的契合。他在艺术上着意追求“言象会自泯,意色聊自宣”(《题画山水障》),即重在象外之象、言外之意的理想,这就使他的一些写景诗突破了前人多注重极貌写物、工于形似的表现手法,而在主客观的交融中大力加强抒情意味。

他写月夜的诗,情韵最为隽永,如《西江夜行》、《望月怀远》。这些诗中所展现的澄澈柔美的夜景,处处渗透着婉约深长的情思,分不清哪是景语,哪是情语,诗里的物色和意兴已经浑然一体了。胡应麟说:“曲江诸作,含清拔于绮绘之中,寓神俊于庄严之内。”(《诗薮》)又说“张子寿首审慎态度创清澹之派”(同上),认为他下开孟浩然、王维等一路的诗风。这是十分中肯的。

张九龄诗歌成就颇高,独具“雅正冲淡”的神韵,写出了不少留存后世的名诗,并对岭南诗派的开创起了迪作用。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其《感遇》、《望月怀远》等更为千古传颂之诗。有《曲江集》二十卷传世。张九龄的诗早年词采清丽,情致深婉,为诗坛前辈张说所激赏。被贬后风格转趋朴素遒劲。

诗作:《晚霁登王六东阁》、《感遇十二首》、《望月怀远》、《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咏燕》、《赋得自君之出矣》《答陆澧》

政治主张

张九龄是开元时期的贤相之一,也是唐代唯一个由岭南书生出身的宰相。他耿直温雅,风仪甚整,时人誉为“曲江风度”。即使罢相后,如有人向玄宗举荐人才,玄宗辄问道:“其人风度得如九龄否?”开元末年,玄宗倦于理政,渐渐沉迷享乐,疏远贤人。在小人得志的凶险政情下,张九龄能守正嫉邪,刚直敢言,成为安史之乱前最后一位公忠体国、举足轻重的唐室大臣。他曾坚拒武惠妃的贿赂,粉碎了她危及太子的阴谋;他也曾反对任用奸佞的李林甫、庸懦的牛仙客为相,以至屡忤玄宗意,终于罢相。他目光远大,曾言安禄山“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然而不为玄宗采纳。后来安史乱起,玄宗仓皇入蜀时,忆起九龄平生之言,痛哭之余,唯有遣使祭奠故人而已。

标签: 张九龄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九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九龄

    张九龄(673年~740年),字子寿,号博物,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官宦世家 少有才名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5]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年,另

  • 对裴耀卿的评价如何?裴耀卿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裴耀卿

    裴耀卿(681年~743年),字焕之,绛州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人。唐朝时期宰相,宁州刺史裴守真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河东裴氏南来房,考中童子举,历任秘书正字、相王(李旦)府典签,出任长安县令,迁济宣冀刺史,拜户部侍郎,迁京兆尹。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授黄

  • 唐朝宰相黄门侍郎、同平章事侍中赵城侯:裴耀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裴耀卿

    裴耀卿(681年~743年),字焕之,绛州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人。唐朝时期宰相,宁州刺史裴守真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河东裴氏南来房,考中童子举,历任秘书正字、相王(李旦)府典签,出任长安县令,迁济宣冀刺史,拜户部侍郎,迁京兆尹。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授黄

  • 西晋时期鲜卑族首领:慕容涉归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慕容涉归

    慕容涉归,鲜卑族,慕容部鲜卑初代酋长莫护跋(慕容焉)之孙,慕容木延之子,继任慕容部鲜卑酋长。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任慕容部鲜卑酋长后不久,将根据地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迁至辽东郡(今辽宁省辽阳市)之北,世代归附中国王朝政权,并且多次协助中国王朝军队出征作战建

  • 如何评价慕容廆的?有哪些与慕容廆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慕容廆

    前燕武宣帝慕容廆(269年~333年6月4日),字弈洛瑰,又作若洛廆,鲜卑族。前燕政权奠基者,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的儿子,前燕开国君主慕容皝的父亲,吐谷浑开国首领慕容吐谷浑的弟弟。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慕容廆身材魁伟,容貌俊美,颇有才干。永嘉元年(307年),迁都大

  • 西晋时期鲜卑族前燕基业奠定者首领:慕容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慕容廆

    前燕武宣帝慕容廆(269年~333年6月4日),字弈洛瑰,又作若洛廆,鲜卑族。前燕政权奠基者,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的儿子,前燕开国君主慕容皝的父亲,吐谷浑开国首领慕容吐谷浑的弟弟。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慕容廆身材魁伟,容貌俊美,颇有才干。永嘉元年(307年),迁都大棘城,自

  • 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向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向宠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於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论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诸葛亮《出师表》公元227年,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和准备,诸葛亮率军进驻汉中,准备北伐。临走前给刘禅上了一封奏表,就是千古名篇《出师表》,诸葛亮在表奏中表达了自己和刘备当年创

  • 有哪些与苗晋卿相关的轶事典故?苗晋卿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苗晋卿

    苗晋卿(685年-765年),字元辅,潞州壶关(今山西省壶关县)人。唐朝宰相。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苗晋卿出身儒学世家,善于写作文章。进士及第,历任修武县尉、奉先县尉、万年县尉、侍御史、兵部员外郎、吏部郎中、中书舍人、吏部侍郎等职。一度因铨选官员失职而被外放为安康、魏郡等

  • 唐朝宰相吏部郎中、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韩国公:苗晋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苗晋卿

    苗晋卿(685年-765年),字元辅,潞州壶关(今山西省壶关县)人。唐朝宰相。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苗晋卿出身儒学世家,善于写作文章。进士及第,历任修武县尉、奉先县尉、万年县尉、侍御史、兵部员外郎、吏部郎中、中书舍人、吏部侍郎等职。一度因铨选官员失职而被外放为安康、魏郡等

  • 唐朝宰相兵部侍郎、国子祭酒同平章事韩国公:李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麟

    李麟(694年-759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剑南节度使李濬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麟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京兆府户曹、殿中侍御史、户部员外郎、考功员外郎、吏部员外郎、吏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兵部侍郎、国子祭酒、河东采访使。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麟被召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