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裴炎有哪些成就与作为?有哪些与裴炎相关的轶事典故?

裴炎有哪些成就与作为?有哪些与裴炎相关的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104 更新时间:2024/2/2 18:00:46

裴炎,字子隆,唐朝时期宰相,折冲都尉裴大同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裴炎出身河东裴氏洗马房,自小勤奋好学,精通《左传》。后以明经及第,起家濮州司仓参军,迁监察御史、起居舍人等职。调露二年(680年),授黄门侍郎、同三品,累迁至侍中,主持门下省事务。唐高宗去世前,授为顾命大臣,接受遗诏辅政,拜中书令。嗣圣元年(684年),支持武则天发动政变,废黜唐中宗李显,拥立唐睿宗李旦,赐爵河东侯。睿宗继位后,裴炎屡次反对武则天临朝称制,在密谋劫持武后失败后,入狱被杀。

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发动扬州叛乱期间,裴炎主张还政唐睿宗,坐罪谋反,斩于洛阳都亭。景云年间,得以平反,获赠太尉、益州大都督,谥号为忠。

主要成就

裴炎是受高宗遗命辅佐中宗的宰相,当中宗欲以岳父韦玄贞为宰相时,他认为这是任人唯亲,无功食禄,表示坚决反对。他为了维护李唐江山,和武则天合谋废黜中宗,另立睿宗为帝。但当武则天大权独揽,睿宗形如傀儡时,裴炎又挺身而出,进行谏阻。他要求武则天还政天子,又是“受遗老臣,倔强难制”,因此最终被诬以谋反罪杀害。

建中元年(780年),唐德宗为唐朝开国以来“名迹崇高,功效明著”的宰臣评定等级,裴炎被定为上等。

轶事典故

耐久朋

裴炎与魏玄同之间的友情始终不渝,时人称之为“耐久朋”。 后世遂以“耐久朋”比喻能长久保持友谊的朋友。

杀降遭报

裴行俭征讨突厥时,曾许诺投降不杀,成功招降了阿史那伏念等突厥将领。但裴炎却嫉妒裴行俭的功劳,以“窘急而降”为由,将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温傅等五十四人斩于都市。裴行俭为此称病不出。裴炎斩杀降将,使国家丧失信誉,后来被杀,时人都认为是阴祸的报应。

结徐敬业

根据唐朝笔记小说记载,裴炎曾与徐敬业有所勾结,但两《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均未有记载。

扬州叛乱前,徐敬业想拉拢裴炎为内应,让骆宾王编了一首童谣在洛阳散播:“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裴炎听闻,便想找人破解童谣,最终找到了骆宾王。骆宾王解道:“‘两片火是个‘炎字,‘绯衣是个‘裴字,‘小儿是个‘子字,‘当殿坐表示昌隆,是个‘隆字。这首童谣就是说你裴炎裴子隆将会成为皇帝。”裴炎大喜过望,当即决定与徐敬业合谋造反。

后来,裴炎听闻徐敬业起兵,便给他写了一封信,结果被人截获。信中只有“青鹅”二字,群臣皆不解其意。武则天却用拆字法破解了密信:“‘青字可拆分为‘十二月,‘鹅字拆为‘我自与,裴炎是在表示要在十二月于城中为内应。”裴炎因此被杀。

标签: 裴炎

更多文章

  • 蜀汉诸葛亮孙子:诸葛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尚

    诸葛尚(244年2月-263年11月),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的人物,诸葛瞻长子,诸葛亮之孙。诸葛尚博览兵书且精通武艺,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出任先锋抗拒魏国大将邓艾,与其父诸葛瞻同战死于绵竹。人物生平诸葛尚,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蜀汉之将,字号不详。生年延熙七年(公元244年

  • 蜀汉武乡侯平尚书事:诸葛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瞻

    诸葛瞻(227年7月263年11月),字思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丞相诸葛亮之子。迎娶公主,拜骑都尉,袭爵武乡侯。景耀四年,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并为平尚书事,统领中央事务。后主宠信黄皓,无所匡正。魏将邓艾伐蜀,率领长子诸葛尚、将军张遵、李球、黄崇防御绵竹(今四川德阳市)。不听

  • 三国吴国名将:朱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然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毗陵侯朱治的外甥。朱然早年被朱治收为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孙权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朱然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曾随吕蒙擒杀关羽,以功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

  • 三国吴国名将安国将军:朱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治

    朱治(156年-224年),字君理。丹杨郡故鄣县(今浙江安吉)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朱治初为县吏、州从事等职,后随孙坚、孙策征战,累拜吴郡太守。孙策死后,与张昭等共尊奉孙权嗣位,为稳定江东局势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建安七年(202年),改授九真太守、行扶义将军。黄武元年(222年),封毗陵侯

  • 如何评价薛元超?有哪些与薛元超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薛元超

    薛元超,本名薛震,字元超,唐朝时期宰相,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孙,太常卿薛收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薛元超出身河东薛氏西祖第三房,袭封汾阴县男,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子舍人、给事中、中书舍人,迁黄门侍郎,出任饶简二州刺史,入为东台侍郎,进爵汾阴县侯。仪凤元年(676年),授中

  • 三国吴国宗室将领:孙贲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贲

    孙贲(?219年),字伯阳,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同母兄长孙羌之子 ,孙策和孙权的堂兄,东汉末年将领。孙贲父母早死,弟弟孙辅还是婴孩,孙贲独力养育孙辅。孙贲初时为郡督邮守长,孙坚于长沙起兵,孙贲弃官跟随孙坚。 孙坚后战死,孙贲统领孙坚部众扶送灵柩。 后来袁术迁移到寿春,孙贲前去依附。袁绍任

  • 三国吴国宗室将领:孙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辅

    孙辅,字国仪,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长兄孙羌次子,豫章太守、都亭侯孙贲之弟,孙策和孙权的堂兄,东汉末年将领。孙辅襁褓中父母双亡,由兄长孙贲抚养长大。初以扬武校尉之职辅助孙策平三郡。建安二年(197年),孙策征讨丹杨等七县,派孙辅驻守历阳抵御袁术,并招诱留下的百姓,纠合失散的兵卒。又随孙策讨

  • 薛元超在政治、史学与哲学方面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薛元超

    薛元超,本名薛震,字元超,唐朝时期宰相,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孙,太常卿薛收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薛元超出身河东薛氏西祖第三房,袭封汾阴县男,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子舍人、给事中、中书舍人,迁黄门侍郎,出任饶简二州刺史,入为东台侍郎,进爵汾阴县侯。仪凤元年(676年),授中

  • 三国曹魏宗室才子陈思王:曹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

  • 唐朝宰相中书令:薛元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薛元超

    薛元超,本名薛震,字元超,唐朝时期宰相,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孙,太常卿薛收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薛元超出身河东薛氏西祖第三房,袭封汾阴县男,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子舍人、给事中、中书舍人,迁黄门侍郎,出任饶简二州刺史,入为东台侍郎,进爵汾阴县侯。仪凤元年(676年),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