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对袁恕己的评价如何?有哪些袁恕己相关轶事典故?

对袁恕己的评价如何?有哪些袁恕己相关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816 更新时间:2023/12/11 8:12:40

袁恕己,唐朝时期宰相,曾发动神龙政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袁恕己出身汝南袁氏后裔。早年曾任司刑少卿、相王府司马,后与桓彦范敬晖张柬之崔玄暐一同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被任命为中书令。后遭到韦皇后武三思的排挤,被夺去实权,进封南阳郡王。706年(神龙二年),武三思以五王诬陷韦后为由,通过唐中宗颁布诏令,将五王流放边疆。袁恕己被流放环州,后被周利贞虐杀。唐睿宗继位后,赐谥“贞烈”。

人物评价

刘昫:昔夫差入越,勾践保于会稽,不听子胥之言,而有甬东之叹。此五王除凶返正,得计成功。当是时,彦范、敬晖握兵全势,三思、攸暨其党半歼,若从季昶之言,宁有利贞之祸?盖以心怀不忍,遽失后图,黜削流移,理固然也。且芟蔓而不能拔本,建谋而尚欠防微,死即无辜,祸由自掇。失断召乱也,不亦宜哉!

宋祁:五王提卫兵诛嬖臣,中兴唐室,不淹辰,天下晏然,其谋深矣。至谓中宗为英王,不尽诛诸武,使天子藉以为威,何其浅耶?衅牙一,为艳后,竖儿所乘,劫持戮辱,若放豚然,何哉?无亦神夺其明,厚韦氏毒,以兴先天之业乎?不然,安李之功,贤於汉平、勃远矣!

王化贞:张柬之等五王,合谋诛二张、迁武氏、反中宗之辟而复唐之,何其壮也。未久而妖韦蛊于内,诸武蛊于外,而五王者,厌厌不振以至于屠灭。千载之后,畴不痛之,而又惜之,且恨之。

轶事典故

将作少匠杨务廉因精通营建宫殿楼台而被提升。袁恕己恐中宗沉溺于奢侈游乐而不思国事,数次弹劾道:“杨务廉位居九卿,不以进治国安邦之策,反而专事营造宫殿宛囿以取媚陛下,不予贬谪,何以昭示德行。”中宗遂贬杨务廉为陵州刺史。

标签: 袁恕己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全琮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全琮

    全琮(?-249年) ,字子璜,吴郡钱唐(今浙江杭州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全琮很有谋略,曾参与多场重要战役的谋划。其父全柔是孙氏宿将。当时中州士人避乱江南,依附全琮而居者数以百计,全琮辄尔倾家财以给济,贫富与共,于是远近显名。后孙权以全琮为奋威校尉,授兵数千人,命其讨山越。全琮募得精兵万余人,

  • 唐朝宰相南阳郡王中书令:袁恕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袁恕己

    袁恕己,唐朝时期宰相,曾发动神龙政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袁恕己出身汝南袁氏后裔。早年曾任司刑少卿、相王府司马,后与桓彦范、敬晖、张柬之、崔玄暐一同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被任命为中书令。后遭到韦皇后与武三思的排挤,被夺去实权,进封南阳郡王。706年(神龙二年),武

  • 东吴孙权长女:孙鲁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鲁班

    孙鲁班(生卒年不详),字大虎,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吴国公主,吴大帝孙权长女,母步皇后,朱公主胞姐,会稽王孙亮异母姐。初嫁给偏将军周瑜之子、骑都尉周循。周去世后,再嫁于卫将军全琮,人称全公主。赤乌年间,参与“南鲁党争”事件,支持鲁王孙霸,废黜太子孙和。

  • 唐朝宰相中书令:裴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裴炎

    裴炎,字子隆,唐朝时期宰相,折冲都尉裴大同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炎出身河东裴氏洗马房,自小勤奋好学,精通《左传》。后以明经及第,起家濮州司仓参军,迁监察御史、起居舍人等职。调露二年(680年),授黄门侍郎、同三品,累迁至侍中,主持门下省事务。唐高宗去世前,授为顾命大

  • 东吴孙权女儿:孙鲁育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鲁育

    孙鲁育(216年前后-255年),字小虎,吴大帝和步皇后的幼女。吴景帝的姐姐兼岳母。与胞姐全公主被称为“大主”相对,被称作“小公主”。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征召朱据,拜为左将军,并以幼女下嫁,自此孙鲁育又被称作“朱公主”,

  • 裴炎有哪些成就与作为?有哪些与裴炎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裴炎

    裴炎,字子隆,唐朝时期宰相,折冲都尉裴大同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炎出身河东裴氏洗马房,自小勤奋好学,精通《左传》。后以明经及第,起家濮州司仓参军,迁监察御史、起居舍人等职。调露二年(680年),授黄门侍郎、同三品,累迁至侍中,主持门下省事务。唐高宗去世前,授为顾命大

  • 蜀汉诸葛亮孙子:诸葛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尚

    诸葛尚(244年2月-263年11月),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的人物,诸葛瞻长子,诸葛亮之孙。诸葛尚博览兵书且精通武艺,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出任先锋抗拒魏国大将邓艾,与其父诸葛瞻同战死于绵竹。人物生平诸葛尚,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蜀汉之将,字号不详。生年延熙七年(公元244年

  • 蜀汉武乡侯平尚书事:诸葛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瞻

    诸葛瞻(227年7月263年11月),字思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丞相诸葛亮之子。迎娶公主,拜骑都尉,袭爵武乡侯。景耀四年,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并为平尚书事,统领中央事务。后主宠信黄皓,无所匡正。魏将邓艾伐蜀,率领长子诸葛尚、将军张遵、李球、黄崇防御绵竹(今四川德阳市)。不听

  • 三国吴国名将:朱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然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毗陵侯朱治的外甥。朱然早年被朱治收为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孙权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朱然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曾随吕蒙擒杀关羽,以功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

  • 三国吴国名将安国将军:朱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治

    朱治(156年-224年),字君理。丹杨郡故鄣县(今浙江安吉)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朱治初为县吏、州从事等职,后随孙坚、孙策征战,累拜吴郡太守。孙策死后,与张昭等共尊奉孙权嗣位,为稳定江东局势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建安七年(202年),改授九真太守、行扶义将军。黄武元年(222年),封毗陵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