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是如何评价张柬之的?张柬之留下了哪些作品?

是如何评价张柬之的?张柬之留下了哪些作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790 更新时间:2024/1/17 19:57:07

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唐朝名相、诗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涉猎经史,进士出身,授清源县丞。通过贤良方正科考试,擢监察御史、中书舍人。论事得罪武则天,出任合蜀二州刺史、荆州长史。得到宰相狄仁杰举荐,迁洛州司马,拜刑部侍郎。再得姚崇推荐,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联合桓彦范敬晖等人,乘着武则天生病,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李显复位,复辟唐朝,拜吏部尚书,受封汉阳郡公,累封汉阳郡王。除恶不尽,遭韦后和武三思排挤,再贬流放泷州(今广东罗定),气愤致死,时年八十二。追赠司徒、中书令,谥号文贞,配享唐中宗庙庭。

主要作品

《东飞伯劳歌》

《与国贤良夜歌二首》

《大堤曲》

《出塞》

《请罢姚州屯戌表》

《对贤良方正策》

人物评价

狄仁杰:“荆州长史张柬之虽老,宰相材也。用之必尽节于国。”

姚崇:“张柬之沉厚有谋,能断大事。”

李旦:“褒德纪功,事华典册;饰终追远,理光名教。故吏部尚书张柬之翼戴兴运,谟明帝道,经纶謇谔,风范犹存。往属回邪,构成衅咎,无辜放逐,沦没荒遐。言念勋贤,良深轸悼,宜加宠赠,式贲幽泉。”

马彝:“张汉阳有中兴功,今遗业当百代保之。 ”

杜牧:“汉阳王张公柬之,亦进士也,年八十为相,殴致四王,手提社稷,上还中宗。”

皇甫澈:“周历革元命,天步值艰阻。烈烈张汉阳,左袒清诸武。休明神器正,文物旧仪睹。南向翊大君,西宫朝圣母。茂勋镂钟鼎,鸿劳食茅土。至今称五王,卓立迈万古。”

《旧唐书》:“昔夫差入越,勾践保于会稽,不听子胥之言,而有甬东之叹。此五王除凶返正,得计成功。当是时,彦范、敬晖握兵全势,三思、攸暨其党半歼,若从季昶之言,宁有利贞之祸?盖以心怀不忍,遽失后图,黜削流移,理固然也。且芟蔓而不能拔本,建谋而尚欠防微,死即无辜,祸由自掇。失断召乱也,不亦宜哉!”

赞曰:“嗟彼五王,忠于有唐。知火在木,谓其无伤。祸发既克,势摧靡当。何事不敏,周身之防。”

《新唐书》:“五王提卫兵诛嬖臣,中兴唐室,不淹辰,天下晏然,其谋深矣。至谓中宗为英王,不尽诛诸武,使天子藉以为威,何其浅耶?衅牙一,为艳后,竖儿所乘,劫持戮辱,若放豚然,何哉?无亦神夺其明,厚韦氏毒,以兴先天之业乎?不然,安李之功,贤於汉平、勃远矣!”

徐钧:“八十衰翁气尚存,挥戈一整旧乾坤。惜哉千载多遗恨,馀烬犹存竟燎原。”

王世贞:“张柬之等五王,合谋诛二张、迁武氏、反中宗之辟而复唐之,何其壮也!未久而妖韦蛊于内,诸武蛊于外。而五王者,厌厌不振以至于屠灭。千载之后,畴不痛之,而又惜之,且恨之。”

蔡东藩:“张柬之等,举兵讨逆,名正言顺,二张之诛,正天之假手柬之,为淫恶者示之报也。惟淫后尚存,且加尊号,余孽未殄,仍守旧官,柬之等但知惩前,不务毖后,固为失策,昭昭者天,岂尚未厌祸,再欲乱唐耶?”

标签: 张柬之

更多文章

  • 唐朝武周宰相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韦承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韦承庆

    韦承庆(640年706年),字延休,河内郡阳武县(今河南省原阳县)人。唐朝武周时期宰相,纳言韦思谦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京兆韦氏小逍遥公房。个性谨畏,事亲笃孝。进士及第,授乌程县令,累迁中书舍人,屡进谠言。转吏部侍郎,铨授平允。长安年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

  • 唐朝武周宰相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汉阳郡公:张柬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柬之

    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唐朝名相、诗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涉猎经史,进士出身,授清源县丞。通过贤良方正科考试,擢监察御史、中书舍人。论事得罪武则天,出任合蜀二州刺史、荆州长史。得到宰相狄仁杰举荐,迁洛州司马,拜刑部侍郎

  • 唐朝武周宰相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酒泉郡公:唐休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休璟

    唐休璟(627年-712年),本名唐璿,字休璟,京兆郡始平县(今陕西省兴平县)人。唐朝时期宰相兼名将,咸阳令唐谐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徽年间,以明经擢第,起家吴王(李恪)府典签,出任营州户曹,大破突厥叛乱,迁丰州司马、安西副都护、西州都督,迁凉州都督、陇右节

  • 如何评价唐朝宰相朱敬则?朱敬则留下了哪些著作?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敬则

    朱敬则(635年~709年),字少连,亳州永城(今河南省永城市)人。 唐朝大臣、史学家。他好学,重节义,爱助人。唐高宗时,任右补厥。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武则天称制,广开密告之门,罗织诬陷,诛杀大臣。敬则进谏,武后采纳他的建议,并提升他为正谏大夫、兼修国史。不久,检

  • 唐朝武周宰相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朱敬则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敬则

    朱敬则(635年~709年),字少连,亳州永城(今河南省永城市)人。 唐朝大臣、史学家。他好学,重节义,爱助人。唐高宗时,任右补厥。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武则天称制,广开密告之门,罗织诬陷,诛杀大臣。敬则进谏,武后采纳他的建议,并提升他为正谏大夫、兼修国史。不久,检

  • 有哪些与韦安石相关的轶事典故?是如何评价韦安石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韦安石

    韦安石(651年-714年),本名韦安,字安石,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宰相,北周大司空韦孝宽曾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韦安石出身京兆韦氏郧公房 ,以明经入仕,起家乾封县尉,历任雍州司兵、膳部员外郎、并州司马、郑州刺史、尚书右丞、扬州长史、刑部尚书等职。经

  • 唐朝武周宰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左仆射郇国公:韦安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韦安石

    韦安石(651年-714年),本名韦安,字安石,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宰相,北周大司空韦孝宽曾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韦安石出身京兆韦氏郧公房 ,以明经入仕,起家乾封县尉,历任雍州司兵、膳部员外郎、并州司马、郑州刺史、尚书右丞、扬州长史、刑部尚书等职。经

  • 有哪些与王珪相关的轶事典故?对王珪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珪

    王珪(570年~639年),字叔玠,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人,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南梁尚书令王僧辩之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太原王氏祁县房支乌丸王氏。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入召秘书内省,授为太常治礼郎。受叔父王頍牵连,逃遁终南山。唐朝建立后,历任世子府咨议参军、太子中

  • 如何评价王僧辩?王僧辩在后世是什么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僧辩

    王僧辩(?~555年),字君才,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南朝梁名将,右卫将军王神念次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乌丸王氏,初为湘东王萧绎中兵参军,后任平南将军、左卫将军等职。智勇兼备,所经战阵,屡获胜利,官至骠骑大将军、尚书令。梁大宝二年 (551年),拜大

  • 南朝梁武将骠骑大将军、尚书令:王僧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僧辩

    王僧辩(?~555年),字君才,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南朝梁名将,右卫将军王神念次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乌丸王氏,初为湘东王萧绎中兵参军,后任平南将军、左卫将军等职。智勇兼备,所经战阵,屡获胜利,官至骠骑大将军、尚书令。梁大宝二年 (551年),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