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荥阳公:郑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宰相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荥阳公:郑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552 更新时间:2024/3/18 19:11:50

郑覃(?~842年),荥阳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唐朝大臣,封荥阳公。唐文宗年间任宰相,被视为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领袖之一。出身荥阳郑氏北祖。官至太子太师,后以病辞。唐武宗即位,授司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人物生平

出身官宦

郑覃出自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郑珣瑜在唐德宗、唐顺宗父子年间任宰相,他也因此得以在弘文馆担任校书郎,步入仕途。郑覃此后担任过拾遗、补阙这样的小官,后又历任考功员外郎、刑部郎中。

入朝为官

在唐宪宗年间的819年,郑覃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当上了高官。当宪宗想派五位宦官率军运粮到西北的回鹘、吐蕃边境时,郑覃上疏反对,宪宗取消了这项命令。

卷入党争

820年,唐宪宗驾崩,唐穆宗继位。穆宗好享乐,当年冬天,他在宫内召集朝臣。郑覃和崔郾等四名同僚趁机进谏,指出穆宗把太多的时间花在了饮宴和游乐上,在赏赐宠臣时耗费了国库太多的金钱。穆宗很惊讶,起初感到不悦,问宰相萧俛这是谁的上书。萧俛说这是谏议大夫们的主意。穆宗好言抚慰了他们,但并没有将进言的内容很好地付诸实际。

大约此时,长期对抗朝廷的成德(首府在今石家庄)节度使王承宗去世,成德军想拥立其弟王承元为新的节度使,但王承元想把成德军的军权交还给朝廷。成德军于是不让他就任义成(首府在今安阳)节度使。王承元请求穆宗派一位高官来敦促士兵就范,于是穆宗派遣了郑覃,命王璠为他的助手,命他向成德军宣布朝廷的命令并赏赐大量现金。郑覃向成德军强调了忠于朝廷的重要性,士兵们也终于让王承元去赴任了。

821年,在中书省任职的元稹和翰林学士李德裕与大臣李宗闵发生争斗。李宗闵的下级同僚杨汝士和礼部侍郎钱徽负责科举监考,前宰相、节度使段文昌和翰林学士李绅秘密请求钱徽给一些考生开后门。但发榜时,被要求开后门的考生并未通过考试,郑覃的弟弟郑朗、前宰相节度使裴度的儿子裴撰、李宗闵的女婿苏巢、杨汝士的弟弟杨殷士却都通过了。这个结果引起了骚动,段文昌弹劾杨、钱不公。当穆宗咨询翰林学士们的意见时,李德裕、元稹、李绅都赞成段文昌。穆宗命李宗闵的同僚王起安排重考,将钱徽、李宗闵、杨汝士贬为刺史,还废除了杨、钱选拔的10个考生的考试结果。一说这就是历时大约40年的牛李党争的开端,党争的一方为李德裕,即李党,另一方为李宗闵及其盟友牛僧孺等,即牛党。郑覃被卷入此次事件后,通常被认为是李党。同年,郑覃任给事中。

官拜御史

824年,穆宗驾崩,唐敬宗继位,郑覃被任为御史中丞,同年又临时兼任工部侍郎。825年,他又被任为京兆尹。

拜相前后

827年初,唐敬宗被弑,其弟唐文宗继位,郑覃被任为左散骑常侍。829年,又被授予翰林侍讲学士。830年,他又任工部侍郎。据说郑覃对中国古典典籍很有研究,行事也很正直,文宗因此尊敬他。在郑覃建议下,文宗开始了一项工程,将修改、加注后的典籍刻在石碣上,在太学展览。这项工程直到837年郑覃拜相才完成。

831年,李宗闵、牛僧孺拜相,由于郑覃和李德裕交好,遭到李宗闵的轻蔑。李宗闵尤其对郑覃仅仅作为翰林侍讲学士却能接近皇帝而感到不快,并因而推荐郑覃任工部尚书而免去翰林侍讲学士。但文宗喜欢研究典籍,想念郑覃,在832年又任他为翰林侍讲学士。833年,李德裕代牛僧孺为相,这时文宗赞扬殷侑对典籍的了解,并与郑覃相比较。李宗闵说:“也许郑覃、殷侑对典籍都很有见解,但他们的意见不足采信。”李德裕则说:“郑覃、殷侑的意见被别人忽略了,陛下可没忽略。”不久,文宗没有咨询李宗闵就任命郑覃为御史大夫,又不久,李宗闵被遣出京城任山南西道(首府在今汉中)节度使。

834年,郑覃被任命为户部尚书。同年,李德裕罢相,李宗闵复相,与文宗近臣李训、郑注联合把李党从重要岗位上驱逐下来。郑覃改任秘书监。835年夏,李宗闵和盟友杨虞卿得罪文宗,被流放,郑覃又任刑部尚书。冬天,郑覃任右仆射,兼任国子祭酒。

不久,文宗、李训、郑注清洗权阉的计划(甘露之变)失败了。李训、郑注和很多朝臣如宰相王涯、贾餗、舒元舆都被宦官逮捕或杀害。在宦官胁迫下,文宗召郑覃和另一仆射令狐楚进宫复查王涯的供词王涯因受刑不过,供认他和其他官员意图推翻文宗,让郑注当皇帝。令狐楚和郑覃证实供词是王涯所写。随后,文宗将两人留在宰相官署关注后果。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都被处死,郑注被袭杀。不久,令狐楚起草诏书谴责王涯等宰相谋反,但语言空洞,暗示谋反之说不可信,触怒了仇士良,因而未能拜相。郑覃则和李石一同被授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郑覃还被封为荥阳公。

郑覃和李石拜相后,以仇士良为首的宦官经常引用李训和郑注的事例羞辱朝臣。据说郑覃、李石以李训、郑注最初是由宦官王守澄所推荐来回应。此后,朝臣就依靠郑覃、李石来保证人身安全。不久,扬言要屠杀朝臣的宦官田全操回京,引发了长安的恐慌。郑覃建议李石避难,李石拒绝了,指出如果宰相逃跑了,整个长安都会陷入恐慌,如果灾难真的要降临,谁也跑不了。郑覃同意了。随后,他和李石力主不再牵连李训等被诛官员的亲属。

但宦官仍然掌控政权,朝臣惶惶不可终日。直到836年春,昭义军(首府在今山西长治)节度使刘从谏言辞激烈地上疏为王涯、贾餗辩白,弹劾仇士良的罪行,仇士良等宦官才有所收敛,文宗和郑覃、李石也得以行使权力。

据说郑覃虽然博学,却不善著文,不喜欢在科举中长篇大论的考生,甚至建议废除科举,被文宗拒绝。当文宗和郑覃谈诗时,郑覃说眼下的诗语言过多,往往辞不达意。同时,太学开展的铭刻典籍的工程,在郑覃推荐下,由大臣周墀、崔球、张次宗、温业负责。完工后,郑覃兼任门下侍郎、弘文馆学士,负责为皇家修史。

836年,前宰相李固言复相,和郑覃、李石共事,李石提出为前宰相宋申锡平反。宋申锡先前因被王守澄、郑注诬告谋反而被流放。郑覃、李固言都赞成,文宗也追复了宋申锡的生前官爵。

838年,李石、李固言都已不是宰相,和郑覃共事的是陈夷行、杨嗣复李珏。不久,宰相间就发生了争执,郑、陈为一派(都被认为是李党),杨、李为一派(都被认为是牛党)。当杨嗣复提请把被贬为衡州(今湖南衡阳)司户参军事的李宗闵升官并调近京城时,文宗同意,郑覃坚决反对,说如果李宗闵升官,他就辞职,杨、郑在文宗面前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结果是李宗闵被任为杭州刺史。从此,朝廷的重要决策都蒙上了党争的色彩,文宗也难以驾驭。同年,郑覃请辞。文宗没有答应,却允许他可以隔三五天才到宰相官署报到。

839年,又一场大争执爆发了。文宗表扬度支杜悰的才干,杨嗣复、李珏推荐他任户部尚书。陈夷行说:“这应该由皇帝做决定,不能把权力都下放给臣僚。”李珏说:“陛下先前告诉我,皇帝应该选择宰相,而不是怀疑宰相。”在随后的争论中,陈夷行再次强调皇帝不能放权给臣僚。受到攻击的李珏反驳:“陈夷行显然是怀疑有宰相在从陛下手中盗取权力。我此前已多次请求退休,如果我能被任命为一位亲王的老师,就有幸了。”郑覃说:“陛下在开成元年和二年(指836年和837年)做得很好,开成三年和四年就稍差了。”杨嗣复说:“头两年,是郑覃和陈夷行当宰相。开成三年和四年,臣和李珏也当了宰相。显然,这是我的罪过。”又说:“我不敢再进宰相官署了!”便不顾文宗在场,顾自退场。文宗派一个宦官去安抚他,郑覃也做了部分道歉,说:“臣愚昧。我不是刻意针对杨嗣复,但他的反应表明他容不下我。”杨嗣复说:“郑覃说政事一年不如一年,这不仅是怪罪臣,更是在指责陛下的圣德。”此后,杨嗣复数次请辞。不久,郑覃、陈夷行都被罢相,郑覃再次担任右仆射。

去世

840年,唐文宗驾崩,其弟唐武宗继位。不久,李德裕复相,想推荐郑覃复相,郑覃称有足疾,拒绝了。842年,他以代理司徒的头衔退休,同年去世。

标签: 郑覃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崇文馆大学士:李固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固言

    李固言(782-860年),字仲枢,赵郡赞皇县(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李现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赵郡李氏南祖,勤奋好学。元和七年(812年),状元及第。唐文宗即位,依附于宰相李宗闵,历任户部郎中、给事中、工部侍郎,迁尚书右丞。大和八年,出任华州刺史,历任

  • 李德裕任相期间有哪些政绩?如何评价李德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德裕

    李德裕(787年-850年1月),字文饶,小字台郎,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德裕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校书郎、监察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西川

  • 唐朝宰相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太尉卫国公:李德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德裕

    李德裕(787年-850年1月),字文饶,小字台郎,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德裕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校书郎、监察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西川

  • 有哪些与宋申锡相关的轶事典故?对宋申锡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申锡

    宋申锡(760年-834年8月13日),字庆臣,桂阳郡义昌县(今湖南省汝城县)人。唐朝中期大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贫寒,颇有文才。中进士后,授校书郎,迁湖南观察(韦贯之)从事,历任监察御史、起居舍人。宝历三年(826年),任礼部员外郎。大和二年(828年),迁中书舍人

  • 唐朝宰相尚书左丞、同平章事:宋申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申锡

    宋申锡(760年-834年8月13日),字庆臣,桂阳郡义昌县(今湖南省汝城县)人。唐朝中期大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贫寒,颇有文才。中进士后,授校书郎,迁湖南观察(韦贯之)从事,历任监察御史、起居舍人。宝历三年(826年),任礼部员外郎。大和二年(828年),迁中书舍人

  • 有哪些与李宗闵相关的轶事典故?李宗闵带来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宗闵

    李宗闵(约783~846年),字损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宰相,牛李党争的“牛党”领袖,宗室郑惠王李元懿后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贞元二十一年(805年),进士及第,任华州参军事。元和二年,举贤良方正制科,集中条陈财政之弊,触怒宰相李吉甫

  • 唐朝宰相吏部侍郎、同平章事:李宗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宗闵

    李宗闵(约783~846年),字损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宰相,牛李党争的“牛党”领袖,宗室郑惠王李元懿后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贞元二十一年(805年),进士及第,任华州参军事。元和二年,举贤良方正制科,集中条陈财政之弊,触怒宰相李吉甫

  • 唐朝宰相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李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珏

    李珏(785-853年),字待价,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朝宰相,监察御史李仲塾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早年丧父,事母至孝。举明经进士,得到华州刺史李绛赏识,进入河阳乌重胤幕府。通过制科考试,授渭南县尉、右拾遗。长庆元年(821年),出任下邽县令

  • 唐朝宰相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杨于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于陵

    杨于陵,唐朝时期官员,汉太尉震之第五子奉之后,唐朝宰相杨嗣复的父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父杨太清,客居河朔,死于安史之乱。六岁时因战乱避居到建昌(今永修),少年就有奇志。十九岁,擢进士第,授润州句容(今江苏)主簿,节度使韩滉将女儿嫁给他。贞元八年(792年),入朝为膳部员外

  • 唐朝宰相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杨嗣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嗣复

    杨嗣复(783年-848年),字继之,又字庆门,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唐朝宰相,户部尚书杨于陵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嗣复出身于弘农杨氏越公房,八岁能文,主考官权德舆录为进士,二十岁登博学宏词科,受到宰相武元衡赏识,与“牛党”的牛僧孺、李宗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