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末神童周不疑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东汉末神童周不疑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815 更新时间:2024/1/16 5:51:25

周不疑(192年208年),字元直(或作“文直”),零陵重安人(今湖南衡阳县),刘表别驾刘先的外甥。

少有异才,聪明敏达,在十七岁时就著有文论四首。

人物生平

周不疑去了许都以后和曹冲关系很好,互为好友,两个神童在一起,多妙啊。曹操也很喜爱他们两个。可惜天妒英才,建安十三年,曹冲病重不治而去世,年仅十三岁。曹冲死后,曹操的心就变了,他心中顾忌周不疑的聪明才智,怕他以后成为曹魏的祸患,想要派人除掉他 。曹丕不以为然,还跑去上谏,他认为周不疑只是个小孩子,没什么控制权术的本事。结果曹操把他训斥了一通:“如果是曹冲倒还罢了,周不疑不是你这样的人玩得转的”(“此人非汝所能驾御也。”)。于是派人去把周不疑刺杀了。

史料记载

舅刘先,为荆州牧刘表别驾。不疑幼有异才,聪明敏达,先欲遣不疑就刘巴学,巴婉拒之。后荆州降,太祖欲以女妻之,不疑不敢当。时有白雀瑞,儒林并已作颂,不疑见太祖授纸笔,立令复作。太祖异而奇之。后太祖攻柳城不下,图画形势,为难计策,不疑进十计,攻城即下也。太祖爱子仓舒,夙有才智,谓可与不疑为俦。及仓舒卒,太祖心忌不疑,欲除之。文帝谏以为不可,太祖曰:“此人非汝所能驾御也。”乃遣刺客杀之。不疑死时年十七,著文论四首。

《零陵先贤传》曰:周不疑字文直,长安人。始婴孩时已有奇异,至年十三,曹公闻之欲拜识,既见,即以女妻之,不疑不受。时有白雀瑞,儒林并已作颂,不疑见操授纸笔,立令复作。操异而奇之。

《三国志集解》引注周不疑全出处:

①《北堂书钞》卷一百一十八云:曹操攻柳城不下,周不疑进十计,攻城即下也。

【时刘先未归曹,不疑乌能于柳城画策?卢于《刘表传》注处已驳之。】

②◎《隋书·经籍志·杂传》:《零陵先贤传》,一卷,不著撰人,◎《唐志》同。◎章宗源曰:《三国志》所注引《零陵先贤传》皆记刘曹时事,《艺文类聚·祥瑞部》引周不疑作《白雀颂》,亦系魏人。惟《水经·湘水注》郑产为白土啬夫,上言除民口钱事,乃汉末先贤。◎弼按:陈运溶辑本《零陵先贤传》一卷,尚有汉李融一人。

先甥同郡周不疑,字元直,零陵人。《先贤传》称不疑幼有异才,聪明敏达,太祖欲以女妻之,不疑不敢当。太祖爱子仓舒,夙有才智,谓可与不疑为俦。及仓舒卒,太祖心忌不疑,欲除之。文帝谏,以为不可。太祖曰:“此人非汝所能驾驭也。”乃遣刺客杀之。

本志《武文世王公传》:郑哀王冲,字仓舒,建安十三年亡。◎不疑之死,当在是时。赤壁战败,又丧爱子,故倒行逆施也。

《北堂书钞》卷一百一十八云:曹操攻柳城不下,图画形势,问计策,周不疑进十计,攻城即下也。

◎弼按:不疑死时年十七,征柳城时年十六。不疑为零陵人,十余岁之童子何缘从军至柳城?亦事之可疑者也。◎或曰:不疑之死,可与杨修为类。

⑤《御览》卷三百八十五引《零陵先贤传》曰:周不疑,字文直,〖◎姚振宗曰:元直、文直,其字互异,未详孰是。〗长安人。〖长,疑“重”字之讹,汉零陵郡有重安县。〗始婴孩时已有奇异,至年十三,曹公闻之,欲拜识;既见,即以女妻之,不疑不受。时有白雀瑞,儒林并以作颂,不疑见操,授纸笔,立令复作,操异而奇之。◎侯康曰:○《艺文类聚》九十九引《零陵先贤传》曰:周不疑,曹公欲以为议郎,不就。时有白雀瑞,儒林并已作颂,援纸笔,立令复作,操异奇之。○按,此即是文论四首之一也。

⑥◎《零陵先贤传》:周不疑,零陵人,幼有异才,太祖欲以女妻之。太祖爱子苍舒夙有才智,谓可与不疑为俦。及仓舒卒,太祖心忌不疑,乃遣刺客杀之。◎见本志《刘表传》注。◎魏文帝《苍舒诔》曰:惟建安十有五年〖《类聚》“五”作“二”,误。〗五月甲戊,童子曹苍舒卒,呜呼哀哉!乃作诔曰:於惟淑弟,懿矣纯良。诞丰令质,荷天之光。既哲且仁,爰柔克刚,彼德之容,兹义肇行。猗欤??(史料缺失),终然允藏。宜逢介祉,以永无疆。如何昊天,雕斯俊英?呜呼哀哉!惟人之生,忽若朝露。促促百年,亹亹行暮。矧尔既夭,十三而卒。何辜于天,景命不遂?兼悲增伤,侘傺失气。永思长怀,哀尔罔极。贻尔良妃,襚尔嘉服。越以乙酉,宅彼城隅。增丘峨峨,寝庙渠渠。姻媾云会,充路盈衢。悠悠群司,岌岌其车。倾都荡邑,爰迄尔居。魂而有灵,庶可以娱。呜呼哀哉!◎见《艺文类聚·四十五》及《古文苑》。张溥本《子建集》有《仓舒诔》,乃误收。文帝年长,故以童子呼仓舒。若子建则仅长仓舒四龄耳。宋本《子建集》不载此诔。◎丁晏曰:此文与丕他作相类,不似陈思之朴茂,且诔内有“宜逢介祉,以永无疆”之句,亦非陈思所宜出。张本因《艺文》所引与陈思《任城王诔》相连而误采也。

⑦《零陵先贤传》曰:巴祖父曜,苍梧太守。父祥,江夏太守、荡寇将军。时孙坚举兵讨董卓,以南阳太守张咨不给军粮,杀之。祥与同心,南阳士民由此怨祥,举兵攻之,与战,败亡。刘表亦素不善祥,拘巴,欲杀之,数遣祥故所亲信人密诈谓巴曰:“刘牧欲相危害,可相随逃之。”如此再三,巴辄不应。具以报表,表乃不杀巴。年十八,郡署户曹史主记主簿。刘先欲遣周不疑就巴学,巴答曰:“昔游荆北,时涉师门,记问之学,不足纪名,内无杨朱守静之术,外无墨翟务时之风,犹天之南箕,虚而不用。赐书乃欲令贤甥摧鸾凤之艳,游燕雀之宇,将何以明之哉?愧于‘有若无,实若虚,何以堪之!

【◎陈浩曰:主记,疑作“主计”。刘先主,“主”字疑衍,《刘表传》中“别驾刘先”是其人也。◎周寿昌曰:“记”亦通“计”,且疑其时有主记一官,犹书记也。先主“主”字似非衍,观巴辞谢书有云“欲令贤甥摧鸾凤之艳,游燕雀之宇”,此岂对常人语乎?惜周不疑无考,刘先亦别无所见也。◎弼按:刘先之甥周不疑事详见《魏志·刘表传》注引《零陵先贤传》,是“刘先”之下“主”字宜衍,周说误。】

标签: 周不疑

更多文章

  • 东汉末年军阀凉州刺史:韩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遂

    韩遂(?-215年),原名韩约,字文约,凉州金城郡(今甘肃省兰州市)人。东汉末年军阀、将领,汉末群雄之一。韩遂最初闻名于西州,被羌胡叛军劫持,并推举为首领,于是以诛杀宦官为名,举兵十万叛乱。先后与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等名将抗衡,引起天下骚动。后接受朝廷招安,拥兵割据一方长达三十余年。韩遂曾与马

  • 三国时期曹魏将领阎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阎行

    阎行,生卒年不详,字彦明,后改名为阎艳,金城人(今甘肃省兰州市附近),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人物,对于曹操消灭韩遂平定凉州起了重大作用。其事迹主要见于《三国志·魏书·张既传》的裴注中。人物生平效力韩遂据《魏略》记载,阎行年轻时有一定名声,作为小将跟随韩遂,韩遂与马腾发生冲突

  • 三国时期曹魏将领郝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郝昭

    郝昭(生卒年不详),字伯道,太原人,中国东汉末年至曹魏初年著名将领。少年从军,屡立战功,逐渐晋升为杂号将军,后受曹真的推荐镇守陈仓(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是司马懿推荐),防御蜀汉。太和二年(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为郝昭所阻,劝降不成,昼夜相攻二十余日后被迫退军。人物生平早年经历郝昭为人雄壮,少年从军

  •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王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双

    王双(?-228年)又作王生,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蜀汉建兴六年(228年)冬,诸葛亮出散关,攻陈仓,后粮尽而退。王双率领骑兵追击蜀军,但在与蜀军的交战中被击败,王双也被蜀军所斩。在《三国演义》中,王双字子全,是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临洮县)人,有万夫不当之勇。在诸葛亮北伐期间,被魏延所斩。正史记载《三

  • 三国时期蜀汉荡寇将军:张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嶷

    张嶷(nì)(?-254年),字伯岐,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巴郡南充国(今四川南充)人。初为县功曹。刘备定蜀时山贼趁机抢掠县里,张嶷背着县长夫人,将其救出,张嶷因此得名。后诸葛亮预备北伐时,张嶷平定了在广汉作乱的贼寇。其后被任命为牙门将,随马忠多次平定南蛮叛乱,因功封为越巂太守。在郡十五

  • 三国时期蜀汉镇南大将军:马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马忠

    马忠(?-公元249年),本名狐笃,字德信,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建安末年(公元220)被推举为孝廉,任汉昌长。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以马忠为门下督。南中叛乱,任牂牁郡太守,别领一军讨平牂牁郡的叛夷。后任庲降都督,剿灭夷首刘胄叛乱。官至镇南大将军,平尚书事。先封爵博阳亭侯,后进

  • 明朝内阁首辅太师:张居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居正

    张居正,明朝文臣,因其巨大的历史功绩而被后世誉为“宰相之杰”。张居正(1525年5月24日-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湖北省荆州市)军籍。生于江陵县(荆州),故称之“张江陵”。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辅佐万历

  • 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俞大猷

    俞大猷 (1503年-1579年),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 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

  • 明朝兵部尚书毛伯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毛伯温

    毛伯温 (1482年-1545年),字汝厉,号东塘,江西吉水(吉水县八都镇圳上毛家村人)人,祖籍浙江三衢,明朝兵部尚书,将领。正德 三年(1508年)进士,嘉靖 初年,升为大理寺丞,误判李福达重罪被革职。 嘉靖 十五年(1536年),因明世宗 欲图征讨安南,毛伯温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嘉靖十九年(15

  • 明朝内阁首辅奸相:严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严嵩

    严嵩 (1480年3月3日1566年5月10日),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江西袁州府分宜(今江西分宜)人,祖籍福建邵武,明代政治家、权臣。明孝宗 弘治 十八年(1505年)进士,累迁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嘉靖 二十一年(1542年)六十三岁时入阁,加少傅兼太子太师、谨身殿大学 士,后改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