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内阁大臣杨博的功绩 怎么评价杨博

明朝内阁大臣杨博的功绩 怎么评价杨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696 更新时间:2024/1/5 11:31:17

杨博著有《坡集》《关公帝忠义经序》等作品,为官为人都深受他人信赖赏识。杨博于公元1574年逝世,追赠太傅,谥号“襄毅”。

杨博的功绩

杨博魁梧丰壮,遇事能安闲处置,有胆识、有度量。出入朝廷四十多年,始终以兵事著称。严世蕃认为“天下才、惟己与陆炳、杨博为三。”明世宗很担忧边关,杨博每每事先部署好防务,世宗倚重他如左右手。

怎么评价杨博

徐阶:而其时出入将相,文经武纬,天下倚以安者,则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杨公实第一。

张居正:①自余登朝,则见故少师太宰杨公,心窃向慕之,公亦与余为忘年之契。公在本兵久,又遍历诸镇,躬履戎行,练习兵事。余每从公问今中国所以制御夷狄之策,及九塞险易,将士能否,公悉为余道所以,如指诸掌。故自余在政府,所措画兵事,盖得之公为多。②李郭无文,韩范无武,公也兼之。

王世贞:①杨文襄公一清,三总制三边,长吏部,加少师、太子太师;杨襄毅公博,再总督蓟辽,一总督宣大,长吏部,亦加少师、太子太师。二公俱弱冠登第,姓望名位俱略相当。有极同者,俱擅将帅之略,而所至少战功。有极不同者,文襄至内阁首揆,寿高于襄毅一纪而无子,襄毅子多而且贵显。②浦州杨公博,以少师居吏部;王公崇古,以少保居兵部;张公四维,以少傅居内阁。分秩三孤,皆密戚也。可谓盛而奇者。

何乔远:杨博、谭纶、庞尚鹏,皆一时能臣,博、纶善治兵,尚鹏善治赋,而杨博在嘉靖朝,尤为主上所倚毗,可谓公家之利,知无不为,鞠躬尽瘁君子矣。

沈德符:嘉靖初,杨邃庵以先朝勋旧故相,起行边而无战功可录。其后杨虞坡出镇入枢,功名亦如之。

张廷玉:明之中叶,边防堕,经费乏。当时任事之臣,能留意于此者鲜矣。若杨博、马森、刘体乾、葛守礼、靳学颜之属,庶几负经济之略者。就其设施与其所建白,究而行之,亦补苴一时而已,况言之不尽行,行之不能久乎!

蔡东藩:张居正称救时良相,乃与内监相毗,倾害高拱,彼无不共戴天之仇,竟思戮高氏躯,赤高氏族,何其忮刻若此耶?设非杨、葛诸大臣,力谋平反,则大狱立兴,惨害甚众。

标签: 杨博

更多文章

  • 杨博的子女 杨博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杨博

    杨博出将入相四十余年,曾两次击退蒙古首领的进攻、兴屯田、修水渠,保一方百姓安居乐业,有胆识、有度量,深得君王、百姓的信任。杨博的子女杨博有七子十四女,分别为正室(名不详,封一品夫人)及侧室贺氏、何氏所生:杨俊民,杨博长子,字伯章,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太子太保,卒赠少保,后加

  • 明代名臣杨博简介 杨博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博

    杨博进士出身,担任过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少保等职,深受张瓒、毛伯温赏识,又被严世蕃称作“天下三才之一”。明代名臣杨博简介杨博(1509年6月11日-1574年9月23日),字惟约,号虞坡。山西蒲州(今运城永济)人。明朝名臣。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被严世

  • 年富简介 年富的故事 如何评价年富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年富

    年富是明朝名臣,一生经历五朝,担任过给事中、陕西左参政、河南右布政使、户部尚书等职,为人两袖清风、刚正不阿,为革除弊政鞠躬尽瘁。年富简介年富(1395年1464年),字大有,安徽省怀远县梅桥乡(现属淮上区)人。本来姓严,讹成“年”。年富历事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景泰帝和明

  • 刘天和的作品 对刘天和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天和

    刘天和著有《保寿堂经验方》《刘庄襄公奏疏》等作品,曾治理河道,改进军器;数败鞑靼,击斩小十王;力革民弊、讨平叛乱等,功绩颇丰,深得百姓爱戴。刘天和的作品刘天和平时留心医药,曾编辑《松篁冈刘氏保寿堂经验方》四卷,其中共25门,140余首方剂, 明朝就被刻印成书,广为民间流传,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

  • 刘天和是谁 刘天和简介 刘天和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天和

    刘天和是明朝著名大臣、学者,官拜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兵部左侍郎、南京户部尚书等职,于公元1545年去世,追赠少保,谥号“庄襄”。刘天和是谁 刘天和简介刘天和(1479年7月5日1546年1月27日),字养和,号松石,湖广麻城人。明朝名臣、学者。正德三年(1508年),刘天和

  • 冯唐的后裔 历史上如何评价冯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冯唐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一句再熟悉不过的诗词了,但其中心酸能以亲身体会。尽管冯唐有才且多次被举荐,奈何时不我待,只恨“冯唐易老”了。冯唐的后裔儿子冯遂,字王孙,与司马迁友好。历史上如何评价冯唐司马迁: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冯公之论将率,有味哉!有

  • 唐朝名将开国功臣尉迟敬德生平 尉迟敬德结局 尉迟敬德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尉迟敬德

    “三鞭换两锏”的故事在民间耳熟能详,三鞭指的是尉迟敬德,两锏指的是秦叔宝,对照历史,才发现尉迟敬德的兵器不是鞭,而是马槊,槊就是长度超过一丈八尺的矛,秦叔宝的兵器也不是锏,而是一杆超重的长枪,这杆长枪曾长期陈列在大唐帝国的大殿上。尉迟敬德墓碑1971年出土于陕西礼泉县烟霞乡烟

  • 唐朝名臣裴行俭生平 裴行俭结局 裴行俭子女 裴行俭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裴行俭

    元代戏曲作家白朴写有一出《裴少俊墙头马上》,讲得就是大唐名将裴行俭家里的事儿,可惜白朴脱不了酸文人的俗套,裴行俭又被塑造成一个趋炎附势的反面角色,以封建礼教为由逼迫儿子裴少俊休妻,其实,历史上真实的裴行俭自己就是胡汉联姻,他的继室库狄氏并非汉族女子,根据出土的唐代墓志和史料,有史家猜测此女曾嫁给裴行

  • 唐朝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节度使王忠嗣生平 王忠嗣结局 王忠嗣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忠嗣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骠姚”, 他是位功勋卓著的将军,他是位出身显赫的名门士族,他是大唐百战百胜的骄子,他是世间最完美无缺的男人,王忠嗣,他是大唐的人格,他是大唐的典范,他是大唐最绚丽的青春。娶了县主的薛元超曾坦言一生最大的遗憾,其中一条

  • 唐朝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高仙芝生平 高仙芝结局 高仙芝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高仙芝

    高仙芝(?-公元756年)是高丽人,出生的年月史上不载,但根据史家的推测,他可能是高丽王室的遗族,他的父亲高舍鸡在河西(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从军,虽然军功显赫,升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却一直穿着代表奴隶身份的袜子,直到高仙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高氏才脱离奴隶身份,步入军事贵族的行列。根据史书的记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