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日本武将毛利辉元轶事 毛利辉元朝鲜人评价

日本武将毛利辉元轶事 毛利辉元朝鲜人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787 更新时间:2023/12/12 0:06:55

利辉元作为战国第一智将毛利元就的孙子继任者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高,关于他的逸闻轶事中最著名的就是他在关原之战中不出兵险被家康贬为平民

在关原之战中辉元虽担任总大将,但并未出阵。战后险些被家康贬为平民,在吉川广家的斡旋下得以保全大名身份。辉元无力地叹息“近顷の世は万事逆さまで、主君が家臣に助けられるという无様なことになっている(“近来世间万事都颠倒了,主君还要难堪的依靠家臣帮助(方能保全)”)”。

在庆长三年(1598年)太阁丰臣秀吉薨前,辉元被任命为“五大老”之一,负责商讨决策共同辅佐直至幼主丰臣秀赖成年。五大老包括德川家康、前田利家、宇喜多秀家、毛利辉元及小早川隆景(小早川隆景死后由上杉景胜补上),其中辉元的势力被列为第二位仅次于内府德川家康,年收入120万石。

也许不可避免的在秀吉死后,他生前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导致日本即将面临一场全国性的大动乱。一方面吏派与武将派由于利益上的冲突,互不信任造成了两派之间的意见不和,势同水火;另一方面野心家德川家康认为此时终于可以摆脱丰臣秀吉的束缚,正是争取成为天下霸者的好时机。而近江的佐和山城城主、五奉行之一石田三成一对德川家康不满,为了报答丰臣秀吉提拔自己作为秀赖的摄政者,同时不甘心自己的权力被德川家康所夺,决意起兵反抗德川家康。在这样的情形下丰臣政权趋于分裂。在庆长4年(1599年)开始形成以德川家康及石田三成为首的两派阵营,辉元起初曾考虑加入德川一方。不幸的是对于辉元和毛利家来讲,他们还是被长久以来的客卿安国寺惠琼所说服。安国寺惠琼作为毛利氏的外交僧侣在毛利氏内部有一定的地位,他使得辉元深信德川家康会夺取当时的幼主丰臣秀赖的权力地位。最终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因素。毛利辉元决意加入石田三成一方,并且被推举为西军总大将。

与藤原惺窝、吉田意安、赤松广通等学者交情甚笃的朝鲜人姜沆,日后在对比德川氏和毛利氏的富有时,曾如此描述:“家康的土地上所获的米谷,对外声称二百五十万石,实际收入数倍于此。辉元的金银亦毫不逊色。家康坐拥关东,辉元握有山阴山阳两道。世人评价这二人的富有时曾说,家康的米谷多得可以用来铺一条从关东到京都的大道,辉元的金银多得可以把从山阴山阳到京都之间的桥梁全部换成金桥银桥。他们可谓富可敌国……”倘若不把毛利辉元拉拢进来,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这些谁都明白。

庆长五年(1600年)7月15日一早,辉元带着年仅六岁的儿子秀就从广岛出发,16日晚抵达大坂。毛利辉元取代家康驻人西苑,令儿子秀就去秀赖身边侍奉,并于17日召众议事,决定发表讨伐德川家康的檄文。可是辉元并未表示热衷于这个新的“职务”,不仅不善于抓住指挥的时机,甚至还顾虑他自己能否胜任这个被德川家康称之为“西军”的统帅。三成最终让辉元(于7月15由安日艺的广岛城出发前往大坂),翌日进入大坂城。实质上三成只是让他担当名义上的总大将。这个致命的错误将演变为庆长五年9月15日(1600年10月21日)爆发的关原之战东军击败西军。

毛利集团的联合军(包括毛利辉元及其养子毛利秀元、吉川广家等)是西军中最为庞大的势力。但是在实际的战斗中,辉元却几乎是寸步难行。在固若金的大阪城中,辉元深信秀元所言,目下最好的措施就是坚守不出;同时指出三成的行动注定要失败,至少迎击是毫无价值的。吉川广家(一开始就反对毛利家加入西军一方)把这些通过黑田长政传达给德川家康,此前家康曾言倘若西军无所行动的话,将会有利于东军取得胜利。结果,事情却发展的出乎意料。尽管起初家康对吉川广家解释西军起兵与毛利辉元无关表示理解,但这似乎只是一种计策,目的在于把辉元独自束缚在坚固的大坂城中。一旦战役打响并且东军能够包围大坂城,那么大坂城就是家康的囊中之物了。家康公然宣称这场战斗是武士们的使命,特别是对所谓西军总大将的战斗。战后,辉元的土地被大减至周防国、长门国两国37万石,失去安艺,备后,石见,出云,隐岐五国及伯耆国西部三郡,高梁川以西的备中国,而且好像是个残酷的笑话,被削减的领地中中国地区岩国三万石被家康转封给了吉川广家以示感谢,更加令辉元痛苦不堪的是他不得不让毛利氏放弃安艺这个家园(长达几个世纪)。后来辉元成为长州藩主。相对于保住脑袋的辉元来说,安国寺惠琼就没那么幸运了,他连同石田三成与小西行长一共三人在同年10月1日先在京都游街示众,后在京都的六条河原被斩首。

关原合战后的同年10月,辉元剃发称幻庵宗瑞,让长子毛利秀就继任家督。庆长八年(1603年),辉元到江户请罪。翌年庆长九年(1604年)开始建造长门国萩城作为居城。元和九年(1623年)辉元正式隐居。宽永二年(1625年)4月27日,辉元在萩城四本松邸去世,享年73岁。

标签: 毛利辉元

更多文章

  • 张孝若有几个子女 张孝若死于情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孝若

    张孝若在父亲张謇去世后继承家业,成为大生纱厂等企业的董事长,然而1935年,时年37岁的张孝若被仆人暗杀于上海百乐门舞场门口,凶手也随后自杀,此案成为历史悬案。张孝若有几个子女陈夫人生育二子四女,依次为:非武、柔武、融武、粲武、聪武、绪武。妾室余学慈生一子张范武,1943年,余学慈的儿子张范武去苏

  • 张謇之子张孝若生平 张孝若的妻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孝若

    张孝若出生江苏南通,是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的儿子,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任私立南通大学校长、大生纱厂等企业董事长等职。那么张孝若的家庭情况如何?张謇之子张孝若张孝若(1898-1935年),江苏南通人,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之子。1918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回国后从旁辅

  • 李石曾与毛泽东关系如何 胡适为什么看不起李石曾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石曾

    李石曾曾经发起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学子创造机会,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毛泽东就曾赞誉他这一举措,称他是出色的教育家。李石曾与毛泽东毛泽东曾经到河北等地视察,曾说过,李石曾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家,还培养了一批在法国勤工俭学的人才,这对于新中国的建立起了很大的帮助,不然新中国根本就支撑不起来,毛泽

  • 国民党元老李石曾生平介绍 李石曾夫人 李石曾的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石曾

    李石曾出生晚清官宦之家,父亲李鸿藻是晚清重臣之一,他本人曾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曾参与创建故宫博物院,担任过私立南通大学校董。国民党元老李石曾李石曾(1881-1973),河北高阳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私立南通大学(Nantung Universit

  • 西洋画家郎世宁有后代吗 怎么评价郎世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郎世宁

    郎世宁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曾参与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他于1766年去世,葬礼备极哀荣,乾隆还亲撰墓志铭。郎世宁有后代吗十七世纪的传教士都是出家人,不会有后代,但在传教的过程中会鼓励身边的人有后代。其次,郎世宁身为宫廷画师,在宫中的工作很繁忙,很少有机会接触外界事物

  • 郎世宁简介 郎世宁作品 郎世宁画值多少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郎世宁

    郎世宁,意大利人,是康熙朝来到中国的传教士,后成为清代宫廷画家,代表作有《十骏犬图》《聚瑞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等,其画作在中国市场价格颇高。郎世宁简介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7.191766.7.16),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

  • 刘统勋是怎么死的 怎么评价刘统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统勋

    刘统勋为官四十多年,敢于直谏,严惩贪官污吏,在在吏治、军事、治河等方面都有显赫政绩,于1773年在上朝途中猝死,葬于家乡祖坟。刘统勋是怎么死的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一月十六日,刘统勋赴紫禁城早朝,行至东华门外时,轿内忽然倾斜,抬轿人拉开轿帘发现刘统勋双目紧闭。乾隆听说后赶忙派御前大臣福隆安携

  • 刘统勋有几个孩子 刘统勋杀子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统勋

    刘统勋出生陕西羌州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得到良好教育,于雍正二年考取进士,任职期间始终秉公办事,惩治贪官污吏,为国家挽回损失,成为乾隆的股肱之臣。刘统勋有几个孩子长子刘墉:刘统勋长子,乾隆十六年进士,历任太原知府、江宁知府、工部尚书、礼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等职。嘉庆九年病逝,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次

  • 清朝大学士刘统勋简介 刘统勋的官职 刘统勋官大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统勋

    刘统勋是清朝著名大臣,官至宰相、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职,其子刘墉亦为宰相,著有《文正公诗集》,为官一生清正廉洁,乾隆赐予其文官最高谥号“文正”。刘统勋简介刘统勋(1698年1773年),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今山东高密)人。雍正二年(1724年)中进士,历任刑部尚书、

  • 乾隆帝之子爱新觉罗·永璂简介 爱新觉罗·永璂的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永璂

    爱新觉罗·永璂是乾隆与继皇后乌拉那拉氏的儿子,母亲失宠他也形同被废,后娶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25岁病逝,无子女,过继永瑆第四子。爱新觉罗·永璂简介爱新觉罗·永璂(1752年6月7日-1776年3月17日),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二子,继皇后乌喇那拉氏之子。乾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