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孟尝君是谁?孟尝君是个怎样的人

孟尝君是谁?孟尝君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07 更新时间:2023/12/17 14:06:21

孟尝君在历史上就是在战国时期的四公子之一,而孟尝君同时也是有着野心的人,而在历史上的孟尝君都是怎样的人呢,那么孟尝君是谁?孟尝君是个怎样的人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孟尝君是谁?孟尝君是个怎样的人

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

田文(?公元前279年),妫姓,田氏,名文,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威王田因齐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齐宣王田辟疆之侄。因封袭其父爵于薛国(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又称薛公,号孟尝君。门下有食客数千。秦昭王时曾入为秦相,不久逃归,后为齐湣王相国。曾联合韩、魏击败楚、秦。齐湣王七年(前294年)因贵族田甲叛乱事,为湣王所疑,谢病归薛,不久出奔至魏,任相国。曾西合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襄王立,田文遂保持中立,不久复与莫联合相亲。死后诸子争立,领地薛为齐、魏共同攻灭。

古代的“孟尝君”是什么样的人?

孟尝君自己是贵族,但他在当时的贵族系统中,并非是个国家王权能够容忍的人,因为他具有当时法律以外的地方实力基础,这些地方实力就是所谓的“侠”,套句韩非子的说法,就是“儒以文犯法,而侠以武犯禁”的“侠”,“侠客”的“侠”。

当时孟尝君就是要以当今如反对党、在野领袖的位置和身份,挑战他的亲戚占据的王权,但在那个封建世袭的时代,孟尝君未尝不能做个小封君,未尝不能以一个小封君的身份共同执政,他也做过好几个国家的宰相,游走列国,却未必有实权。

孟尝君是个能干、有野心的人,这时可就变成国家的对立面了,所以他需要另外一批人来组成另外一种力量。其他的几个公子也都是相似的情形,有的是因为个人的野心,有的则是情势所迫,也有的是因为那个国家的封建制度正在崩溃,新的国家正在建立,正所谓明暗交替之际,有个模糊的地区,政治人物不能靠军队的时候,就要靠社会力量。一般的老百姓不能直接收编为支持者;工商业则在法律之内靠法律保护,也未必能被这些人收编。能够为他收编的就仅剩在法律范围之外这些人了。战国时期的四公子所谓“任侠”,就是依靠这些人在法律圈以外所形成的另外一套法律,另外一个社会。

怎么评价孟尝君

公孙戍曾:“大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闻君于齐能振达贫穷,有存亡继绝之义。小国英之士,皆以国事累君,诚说君之义,慕君之廉也

荀子:“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

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司马迁:“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

曹植:“若夫田文、无忌之畴,乃上古之俊公子也,皆飞仁扬义,腾跃道艺,游心无方,抗志云际,凌轹诸侯,驱驰当世,挥袂则九野生风,慷慨则气成虹霓。”

司马贞:“靖郭之子,威王之孙。既彊其国,实高其门。好客喜士,见重平原。鸡鸣狗盗,魏子、冯暖。如何承睫,薛县徒存!”

王安石:“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难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司马光:“君子之养士,以为民也。《易》曰:‘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是以君子丰禄以富之,隆爵以尊之;养一人而及万人者,养贤之道也。今孟尝君之养士也,不恤智愚,不择臧否,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乌足尚哉!《书》曰:‘受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此之谓也

姜特立:“田文养士天下无,撞钟列鼎倾金珠。入关几作秦囚拘,当时贵客如橛株。仓皇脱死托小夫,嗟哉所养非所需。”

徐钧:“诞当五月命于天,齐户风谣恐未然。若使当时真不举,吾门安得客三千。”

张闰:“狗盗鸡鸣却遇知,可怜真士不逢时。诗书若作空言看,凤至鸾游孰致之。”

钱穆:“其时孟尝君在齐固已戴震主之威名,天下知有薛,不知有齐矣。”

杨宽:“到公元前301年齐愍王继位后,田文专权,弄得‘闻齐之有田文,不闻有其王。”

李宗吾:“孟尝君一生的成就,说到底就是得益于他善于挂着仁义道德的招牌来网织人才,然后再借助这些人才的力量来实现他的抱负。实际上,越伟大的抱负越需要别人的帮忙,此即唯有善于借梯者才能登高望远。”

标签: 孟尝君

更多文章

  • 赵惠文王是谁?赵惠文王为什么没救赵武灵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惠文王

    赵惠文王是战国时期的国君,而也是赵武灵王的次子,但是为什么赵惠文王为什么没有救赵武灵王的呢?那么赵惠文王是谁?赵惠文王为什么没救赵武灵王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赵惠文王是谁?赵惠文王为什么没救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惠文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君,他是

  • 赵武灵王是谁?为什么没人救赵武灵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是谁?为什么说赵武灵王再死的那刻都没有人救他呢?而赵武灵王的死,是否是政治上的原因还是什么,那么赵武灵王是谁?为什么没人救赵武灵王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赵武灵王是谁?为什么没人救赵武灵王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赵武灵王赵武灵王赵雍(约公

  • 名将蒙恬结局悲惨:横扫匈奴成宫廷斗争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蒙恬

    提起蒙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毛笔和万里长城。虽然蒙恬是是一介武夫,但是他的文化素养非常高。他在行军打仗过程当中受到动物毛发的启发,创造性的使用动物毛发代替竹签当做写作工具,是毛笔的发明者。图片来源于网络蒙恬眼光卓越,为抵御外敌侵略,他将秦、齐、赵三个国家的长城连接起来,抵御了匈奴了侵犯,维护了安定局面

  • 弗洛伊德的构想是什么 弗洛伊德爱情幸福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弗洛伊德

    弗洛依德的构想主要分成三个基本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他把人的动机总结为睡、饿、渴、性等,这其中性欲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在现实生活中本我往往受到道德以及社会法规等超现实条件的制约和约束,受到的压抑得不到缓解释放的冲动,从而透过梦、失语等人格形式来寻求心理上的满足。弗洛依德始终相信一个人如果因为以前的

  • 冯道不倒宰相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冯道为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冯道

    冯道所处的年代为五代十国,他一生共经历了四个朝代,期间为十位皇帝建言献策。因为频繁换皇帝这一现象,所以,冯道也有了不倒宰相的称号。冯道画像后来,史学家认为冯道频繁易主这一现象,是为不忠的体现,后人欧阳修评价冯道为不知廉耻。但是,就冯道本人而言,他有很高的政治见解,这也是在他一直受到各位皇帝重视的原因

  • 三国毒士贾诩是怎么死的?贾诩为什么叫毒士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贾诩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是三国时曹魏的著名谋士。曾在东汉年间历仕于董卓、李傕、段煨、张绣、曹操等人,后官至太尉,谥曰肃侯。年轻时声名并不显赫,唯独受到汉阳的名士阎忠高度评价。后来成为董卓部下,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为讨虏校尉,在牛辅帐下。董卓灭亡后,

  • 明朝大臣左光斗生平介绍 左光斗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左光斗

    左光斗是一个怎样的人?左光斗是明朝时期的良臣,为了挽救明王朝他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最终还搭上自己的性命。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一字共之,号浮丘。别命左遗直、左共之、左浮丘。汉族,明桐城人(今枞阳县横埠镇人),其父左出颖迁家于桐城县城(今桐城市区啖椒堂),颖生九子,光斗排行第五。明朝官员,

  • 关于西汉开国元勋樊哙生平经历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樊哙

    樊哙和刘邦一样是沛县人,就是现在的江苏一带。最早的时候以屠狗为生,和刘邦关系亲近。秦征兵,樊哙和刘邦一起逃难到芒砀山间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江苏交界。后来和同乡萧何,曹参一起拥护刘邦为首起兵反秦。图片来源于网络刘邦当了沛公,他也被任命为随从副官。跟随刘邦在丰县一带代表秦兵,征服了沛县。之后在攻打敌军的时候

  • 亚美利哥韦斯普奇介绍 亚美利哥有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亚美利哥

    亚美利哥·韦斯普奇1454年3月9日出生于佛罗伦萨,其家庭算是一个相当富裕的小康之家,他父亲是当地货币兑换行会的公证人,也就是说在银行工作。亚美利哥在家中排行老三,但是他本人却对探险、航海十分感兴趣。亚美利哥·韦斯普奇的画像1497年5月10日,亚美利哥从西班牙的加的斯出

  • 北宋开国功臣义成军节度使石守信生平介绍 石守信结局 石守信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石守信

    石守信是北宋时期的开国将领,浚仪(今河南开封)人。五代后周时累官至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与赵匡胤结为异姓兄弟。宋朝建立,石守信列在六位主要开国元勋(翊戴功臣)之首,升任马步军副侍卫都指挥使,并改兼归德军(宋州)节度使。而石守信死后,被葬于“河南洛阳县平乐乡宣武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