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源与晚清学风有什么关系?

魏源与晚清学风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636 更新时间:2024/1/6 3:38:02

近代中国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中,魏源的地位不可忽视。魏源的思想主张,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概括地说,魏源认为:应将“经世致用”作为论学的宗旨,他提出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之变法主张,极力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此外,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为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新潮流的领跑者,这也是中国思想由传统转至近代的重要标志。魏源作为一位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与坚决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学者。在政治方面,他主张变法改革,认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

魏源

同时,他也重视经济方面的改革,认为革除弊端才能益于“国计民生”。鸦片战争前后,他据此提出各种改革方案和措施,关于反侵略,魏源对于人民群众力量有一定的认识,于是提出“义民可用”主张。他认为利用和依靠人民群众必将助力于对外来侵略的抵抗,但为使斗争有效,他反对“浪战”,主张“以守为战”。最是振聋发聩的重大影响,来自于魏源将学习西方之“长技”提升至关系国家民族安危的高度这一事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流传至今。他指明“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抨击封建顽固派良莠不分,视全部西方先进的工艺技术为“奇技淫巧”的无知行径。

对于西方的政治体制他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称誉瑞士之“不设君位,不立王侯”,为“西方桃花源”。对于赋税问题,魏源亦提出了那个时代万万不能接受的观点。他指责于苛重税敛,主张培植和保护税源。同时,他认为国家应利用赋税手段来保护工商业的发展。魏源的思想主张,影响了中国近代国运。魏源与晚清学风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经世致用”是晚清学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魏源是提出和主张“经世致用”,因此魏源是晚清学风的倡导者和弘扬者。道光咸丰年间,中国的学术思潮正在发生激烈的变化。乾嘉汉学思想的落后性越来越突出,西方的影响开始对中国有所显现。在这种思想混乱的情况下,魏源等晚清一部分学者开了“经世致用”思想宣传,这就是晚清思想。魏源根据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理论,然后又将他们的思想跟现如今的现实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世致用”的晚清思想学风。

他的“经世致用”的思想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注重实用的治学原则。他认为,经世之学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社会的现实问题,突出的特点就是学术与政治相结合,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供理论和解决方案。他认为乾嘉学风以及严重脱离了现实,因此要废除。经世致用的第二点就是提出一些“五十”“革新”的强国措施。根据这一点。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不少关于政治、经济、法律的改革方案。例如漕运改革政策、盐政改革政策、治水政策,这些政策后来实践证明都是可行的。经世致用的第三点就“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对外政策。由于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受到了列强的欺负。魏源就主张向西方学习,用西方的技术制约西方。魏源与晚清学风,是晚清没落时期曾一闪而过的光芒。

魏源虽然是洋务运动理论思想的奠基人,但是魏源不是洋务派。魏源生于1794年,卒于1856年,而洋务运动是1860年以后才开始的,因此魏源的不是洋务派,那魏源是什么派呢魏源与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生活在同一个时期。两个人都主张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不受侵犯。且两个都是朝廷任命的官员,因此魏源是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抵抗派,是鸦片战争以后兴起的一派人物。是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他们虽然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但也是属于开明人士。他们的观点是坚决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同时也主张向西方学习。这是对西方列强双重挑战的爱国主义的双重回应。也是中华民族近代时期民族特质最重要的标志。

魏源

地主阶级抵抗派的特点是一方面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另一方面有保留着厚重的封建色彩。他们启迪了中国人挣脱闭关锁国的压迫,敢于直面现实,仰望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观点的局限性,也是他们快速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原因。他们的呼吁仅仅限于著书立说,在文字上启发国人,但并没有用实践来支撑他们的理论。同时他们向西方学习的只是枪炮舰船等器物方面,没有涉及到政治制度的改革,因为他们最终要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地主阶级抵抗派虽然在历史的潮流中昙花一现,但是对于后世的影响依然是巨大的。

魏源不仅是一个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一个兢兢业业廉政爱民的政治家。在他做官期间,也发生了许多故事。由于他一生清廉,没有过多的钱财,有一次甚至连回家安葬母亲的路费都没有。道光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846年的夏天,魏源的老母亲因病去世,按照清朝留下了的规矩,官员的父亲去世就必须去官守制。这时候的魏源,虽然是一方的父母官,但是他却穷的连装母亲棺材回老家安葬的路费都凑不出来,只能住到朋友家里,还向亲友借了不少的债。以至于魏源在给朋友的信中,都说这是他人生中最穷苦的时候。后来,魏源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最终凑齐路费,安全地将母亲的灵柩运回故乡。在起身离开东台县的时候,台州人民万人空巷,拭泪挥手送魏源,这种场景,是在令人感慨。魏源不仅廉政清明,还善于发现人才。他在东台县期间,遍访全县有才能的人,向朝廷举荐。

在东台县,有一个叫冯道立的人,对水利方面颇有研究。于是魏源就亲自登门拜访,对东台县的水利情况多有咨询。了解了冯道立的真才实学以后,魏源又向朝廷举荐。后来,冯道远在两江总督陆建瀛的推荐下参加了制科,最终举贤良方正,被授予承德郎。入仕以后,冯道远多次参加苏北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从这一点可以说明魏源有善于发现人才的能力。以上两则魏源的小故事,又再一次证明了他有着为国为民奉献的高尚品质。

标签: 魏源

更多文章

  • 南宋宪圣慈烈皇后吴氏介绍 宪圣慈烈皇后子女 怎么评价宪圣慈烈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宪圣慈烈皇后

    宪圣慈烈皇后是宋朝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吴氏14岁入宫侍奉康王赵构,赵构登基后封吴氏为义郡夫人,又累进封为才人、婉仪、贵妃。而吴太后一生,经历高、孝、光、宁四朝,在后位(含太后)长达五十五年,是历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公元1197年,吴太后病死,终年八十三岁。谥号为“宪圣慈烈皇后&

  • 南宋宋孝宗成恭皇后杜氏介绍 成恭皇后子女 怎么评价成恭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恭皇后

    成恭皇后是宋孝宗赵慎的第二任皇后杜氏,讳陵阳,京兆人,镇南将军 杜预之曾孙也。而杜阳陵的曾祖父杜预,是西晋著名将领和学者,曾参与晋灭吴之战,官至镇南将军。其中历史上杜阳陵成年后美貌出众,知书达礼。咸康二年(336年),晋成帝司马衍因杜阳陵家世代以德闻名,准备礼物聘她为皇后,当天入宫。晋成帝登上太极

  • 南宋宋孝宗成穆皇后郭氏介绍 成穆皇后子女 怎么评价成穆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穆皇后

    成穆皇后是历史上宋孝宗赵慎的第一任皇后,郭氏,开封祥符人,奉直大夫郭直卿的女孙,昭庆军承宣使郭瑊之女。。郭皇后生光宗赵惇、庄文太子、魏惠宪王赵恺和邵悼肃王赵恪。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成穆皇后吗?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成穆皇后简介历史上宋孝宗赵慎的第一任皇后成穆皇后人

  • 南宋宋孝宗成肃皇后谢氏介绍 成肃皇后子女 怎么评价成肃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肃皇后

    成肃皇后是历史上宋孝宗的第三任皇后,谢氏,丹阳人,年幼孤苦无依,长大后被选入宫。而谢妃敬夫教弟,性俭朴仁慈,衣服由自己亲自洗涤。后来 夏皇后崩,中宫虚位,孝宗于 淳熙三年(1176年)立谢氏为后,亲属等十人获授官。历史上孝宗死后谢氏尊为皇太后, 庆元初年加号惠慈, 嘉泰二年(1202年)加慈佑太皇

  • 骊姬生平简介 骊姬之乱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骊姬

    人物简介骊姬(?-前651年),别称丽姬,春秋时期骊戎国君之女、晋献公妃子、晋君奚齐生母。骊姬深得晋献公的宠爱,获立夫人,并生下儿子奚齐,骊姬的妹妹少姬生子卓子。骊姬以美色获得晋献公专宠,阴险狡诈,献媚取怜,使计离间挑拨晋献公与儿子申生、重耳、夷吾的感情,迫使申生自杀,重耳、夷吾逃亡,改立自己所生之

  • 爱国者宋庆龄人物生平资料介绍 如何评价宋庆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庆龄

    宋庆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

  • 老子人物生平简介 老子的名言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

  • 孙膑兵法全文 孙膑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膑

    人物简介孙膑(生卒年不详),孙武的后代,兵家代表人物,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因受过膑刑故名孙膑。孙膑与庞涓同拜鬼谷子为师,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孙

  • 唐朝书法家颜真卿生平介绍 颜真卿结局 颜真卿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颜真卿

    颜真卿,字清臣,是今陕西西安人。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全靠母亲抚养长大。颜真卿从小学习就极勤奋,涉猎面广。据说,他十八、九岁时,曾大病一场,卧床百余日,请了很多医生来看,都无奈何。这时,有一道士路过其家,自称北山君。这位北山君拿出几颗丹药来,让颜真卿服下,颜真卿就马上好了。道士对颜真卿说:你能固

  • 廖仲恺生平简介 廖仲恺被刺杀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廖仲恺

    廖仲恺(1877mdash;1925)汉族客家人,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恺。广东省归善县陈江镇鸭仔?乡窑前村(现惠州市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办幸福村)人,祖居地是广东梅县程江镇,1877年4月23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中国近代着名的民主革命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