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庭坚的诗艺术特点 黄庭坚的诗欣赏

黄庭坚的诗艺术特点 黄庭坚的诗欣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271 更新时间:2024/1/25 8:59:27

黄庭坚朝的诗人、学家,被誉为江西诗派的创派者之一,他主张的理论对该派之后的成员有着重大的影响。黄庭坚的诗大概有近两千首,题材比较普通,主要描写了书斋生活,是诗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意象,具有浓郁的书卷气。

黄庭坚的诗艺术特点

黄庭坚的诗主要选取书画、文房四宝、亭台楼阁、扇、香等富有文化性的题材,及时题材本身不具备人文性,也会被他发掘出来,如《演雅》中的蝶、蚕等原本只是自然生物,但是黄庭坚从古籍中找到了相应的典故。有时也因为过分的追求人文气质,而破坏了诗的内容。

黄庭坚的诗《寄黄几复》

黄庭坚的诗具有很强的艺术个性,力求与唐诗区分开来,也是当时很多诗人所追求的,所以很多作品都在求变,创新了诗的艺术风格。黄庭坚认为一味地仿照故人写诗,就不会有后人来传承了,自己有独特的风格才显得真。

黄庭坚的诗在感情和意义的表达上都很委婉,结构严格,往往短短的几句话就表达了好几层含义,采用迂回的手法,在需要时突然来一个转折,增强张力。《过家》就是采用曲折的表述手法表达主旨。

黄庭坚善于运用修辞,是从杜甫那学来的,有自己的句法,不受规的语法约束,颠倒、删掉、整合句子中的成分。黄庭坚的诗中的文字都是经过推敲的,句子工整,但又有创新的地方。黄庭坚还将工整精美的对偶句运用到律诗中,有不同的韵味。

黄庭坚的诗有音乐的美感,运用了大量的拗句,不按照格式创作的诗具有“不和谐”之美,使得读者在朗诵诗时感受到诗中的音律。

黄庭坚的诗欣赏

黄庭坚的诗风格独特,被人称为“山谷体”,具有很高的生新程度,凸显了宋诗的主要特点。不过这种诗也存在着表达生硬、出人意料、人文气质太重等问题。晚年的黄庭坚逐渐改善了这些缺点,展现出返璞归真的一面。

黄庭坚的诗欣赏

黄庭坚的《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中运用了古代的典故,化用了古诗中的句子,每一个字都带有倔强、骄傲的气质,不过描述的意境自然、清爽,语句表述流利,显然没有了奇险生硬的问题。《跋子瞻和陶诗》的语言朴实简单,内容精致,可以看出黄庭坚晚年的心情与境界。

黄庭坚年轻时写的《题落星寺》,采用了大量的拗句,不讲常规状态下的平仄用法,前后文连接奇险,笔墨刚劲,更容易营造出清幽僻静的意境,风格峻峭精悍。《寄黄几复》用普通的字词搭配形成新的意象,看似平凡,其实是经由作者仔细规划过的,用就的典故创造出不一样的艺术性。

黄庭坚是北宋很出名的诗人,诗风从杜甫的诗中汲取优势,并结合自己的创新,又受到了苏轼的影响,自成为“山谷体”。黄庭坚的诗题材并不新奇,但是善用有人文气息的意象,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展现出来,不直接抒发情感,构思严谨,且具有艺术特征。

标签: 黄庭坚

更多文章

  • 大禹的资料 大禹是哪里人 大禹的妻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禹

    大禹的资料大禹,历史上也叫作禹,他是鲧的儿子。他是夏朝的第一位帝王,他得位于舜,传位给伯益,有说法是传位给儿子启,自此以后,禅位制就被继承制取代,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夏启得位后每年都会祭拜大禹,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后世,后来的帝王在登基的时候都会祭拜大禹。大禹雕像大禹是治水德天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大

  • 张仲景的著作有什么 张仲景的经典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仲景

    张仲景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他的作品一直历代医学家的医治原方,甚至影响到了其他东南亚地区,那现在我们知道的张仲景的著作有哪些呢?还有张仲景是湖南云阳人,曾在长沙做官,两地都有张仲景的故事流传下来。那么张仲景的经典故事有哪些?张仲景的著作有什么张仲景与华佗、董奉并称建安三神医,

  • 葛洪简介 葛洪的生平 葛洪著有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葛洪

    随着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给她带来灵感的葛洪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葛洪是东晋有名的方士,是道教发展过程中有名的大宗师,对于之后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葛洪一生留下的著作很多,虽然已经有不少失散了,但是现在流传下来的还有不少,比如《抱朴子》《肘后备急方》等等。葛洪简介葛洪又称抱朴子,他是三国时

  • 华佗有哪些成就 华佗和张仲景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佗

    华佗的成就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与张仲景、董奉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华佗一生治病救人无数,常常药到病除,被称为“神医华佗”,他最著名的就是发明了麻佛散,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位进行麻醉外科手术的医生。华佗华佗自幼家贫,父亲早亡,他只能和母亲相依为

  • 孙思邈简介 孙思邈的著作及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思邈

    孙思邈简介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在他生活的年代,社会动乱,孙思邈隐居在陕西秦岭太白山中,后来声名鹊起,当时的政府征他当国子监博士,孙思邈拒绝。孙思邈像他主要研究钻研道家经典,对医学相当的有兴趣,重点研

  • 春秋后期吴国奸臣伯嚭生平 伯嚭结局 伯嚭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伯嚭

    伯嚭,春秋晚期人,出身于楚国一个贵族家庭,后因家难逃仕于吴,得到吴王宠信,屡有升迁,直至宰辅。伯嚭为人,好大喜功,贪财好色,为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安危,内残忠臣,外通敌国,使吴国在吴越争雄中拥有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丧失有利时机,逐渐走向衰败。而一度挣扎在亡国边缘的越王勾践却“卧薪尝胆&rdq

  • 战国时期魏国改革家李悝生平 李悝作品 李悝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悝

    李悝,约生于周定王介十九年(前450年),卒于周安王骄十二年(前390年),又名李克,魏文侯时曾为上地之守。上地,秦国灭魏后改为上郡,地处今陕西省北部的黄河以西一带,芷是战国时期魏秦两国交界地区。魏文侯十三年(前434年)、十六年(前431年)、十七年(前430年)、二十四年(前423年),魏秦两国

  • 战国时期秦国改革家商鞅生平 商鞅作品 商鞅结局 商鞅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商鞅

    商鞅,卫国人,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商鞅本名公孙鞅,也叫卫鞅,后来在秦国被封为商君,因而又叫商鞅。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贡献,是在秦国实行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商鞅变法”。商鞅从小就喜欢“刑名之学”,到了青年时期,他已经成为一个有学问有才干的人了

  • 战国时期秦国丞相范雎生平 范雎作品 范雎结局 范雎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范雎

    范雎,字叔,战国时魏国人。早年家境贫寒,后出使齐国为 魏中大夫须贾所诬,历经磨难后辗转入秦。公元前266年出任秦相,辅佐秦昭王。他上承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皇、李斯统一帝业,是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也是我国古代在政治、外交等方面极有建树的谋略家。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曾高度评价范雎对秦

  • 直江兼续内政能力 直江兼续的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直江兼续

    直江兼续虽然和片仓景纲并称为“天下两大陪臣”,但两人的才华却体现在不同的地方。片仓景纲是伊达家的军师,虽然在内政方面虽然也有不错的才能,但绝对比不上直江兼续。直江兼续的内政能力非常出色。他在内政、医学、教育、军事装备上都取得过不小的成就。直江兼续一直被冠以“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