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时期军事家乐毅生平 乐毅结局 乐毅子女 乐毅妻子是谁 乐毅著作

战国时期军事家乐毅生平 乐毅结局 乐毅子女 乐毅妻子是谁 乐毅著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672 更新时间:2023/12/11 7:43:52

乐毅,生卒年不详,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汉族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燕伐齐之仇。

乐毅先祖乐羊魏文侯(魏斯,魏国开国君主)手下的将领。曾率兵攻取中山(参见魏灭中山之战),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死后,葬于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居在这里。中山复国后,又被赵武灵王(?前295年)所灭(参见赵攻中山之战),乐毅也就成了赵国人。

乐毅少年聪颖,喜好兵法。深得赵人推崇。赵武灵王时,因避沙丘之乱来到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当了大夫。

此时,燕昭王因为子之之乱而被齐国打得大败,燕昭王时刻不忘为燕国雪耻。但燕国弱小又地处僻远,昭王自忖力量不足以克敌制胜,于是便屈己礼贤,延聘贤能之士相佐。首先礼待郭隗,借此招揽天下英才。乐毅适于此时替魏出使到燕国,燕昭王用客礼厚待乐毅。乐毅谦辞退让,最后终于被昭王诚意所动,答应委身为臣,燕昭王封乐毅为亚卿(仅次于上卿的高官)。

当是齐国非常强大,齐愍王率齐军南败楚相唐昧于重丘,西摧三晋的势力于观津,接着与三晋攻秦,助赵国灭中山,打败宋国。扩地千余里,诸侯各国在强大的齐国面前都表示臣服,齐愍王因此而骄矜自满。由于齐愍王的骄横自恣,加上对内欺民而失其信,对外结怨于诸侯,造成齐国政治局势不稳,形势恶化。

燕昭王认为时机成熟,欲兴兵伐齐,遂问计于乐毅。乐毅回答说;“齐国系霸主之余业,地广人多,根基较深,且熟习兵法,善于攻战。对于这样一个大国,虽有内患,仅由我们一国单独去攻打它,恐怕很难取胜。如果大王一定要去攻伐齐国,必须联合楚、魏、赵、韩诸国,使齐国陷于孤立的被动地位,方可制胜。”这就是所谓“举天下而攻之”的伐齐方略。

燕昭王接受了乐毅的建议,便派乐毅去赵同惠王盟约攻齐,并请赵国以伐齐之利诱说秦国,予以援助。又派剧辛为使又分别到楚国和魏国进行联络。当时各国都因厌恶齐愍王骄暴,听说联兵伐齐,均表赞同。

乐毅返燕后,燕昭王在公元前284年派乐毅为上将军,同时赵惠王也把相印交予乐毅,乐毅率全国之兵会同赵、楚、韩、魏、燕五国之军兴师伐齐。齐愍王闻报,亲率齐军主力迎于济水(在今山东省济南西北)之西。两军相遇,乐毅亲临前敌,率五国联军向齐军发起猛攻。齐愍王大败,率残军逃回齐国都城临淄(参见济西之战)。乐毅遣还远道参战的各诸侯军队,拟亲率燕军直捣临淄,一举灭齐。谋士剧辛认为燕军不能独立灭齐,反对长驱直入。乐毅则认为齐军精锐已失,国内纷乱,燕弱齐强形势已经逆转,坚持率燕军乘胜追击。

乐毅率燕军乘胜追击齐军至齐都临淄。齐愍王见都城临淄孤城难守,遂率少数臣僚逃往莒城(今山东省莒县)固守。乐毅用连续进攻,分路出击的战法,陷城夺地,攻入齐都临淄后,尽收齐国珍宝、财物、祭器运往燕国。燕昭王大为欣喜,亲自到济水前来犒赏、宴飨士兵,为酬谢乐毅的功劳,将昌国(在今山东省淄川县东南)城封给乐毅,号昌国君。

乐毅率燕军半年内连下齐国70余城,仅剩聊城、莒城、即墨(今山东省平度县东南)3城仍顽强抵抗,久攻不下。其余全部并入燕的版图,燕前所未有的强盛起来。乐毅认为单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占领了齐国,也无法巩固。所以他对莒城、即墨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方针,对已攻占的地区实行减赋税,废苛政,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护齐国的固有文化,优待地方名流等收服人心的政策,欲从根本上瓦解齐国。

乐毅攻燕齐五年,攻齐70余城,皆为燕地,唯独莒﹑即墨未攻下。前278年,燕昭王死,太子乐资即位,称燕惠王。燕惠王作太子时,就与乐毅有隙,所以当他即位以后,对乐毅用而不信。齐国大将田单探知此种情况,乘机进行反间,派人到燕国散布说;“除莒城和即墨两处之外,齐国大片土地全在燕国军队手里。乐毅能在短时攻下齐国70余城,难道用几年工夫还打不下莒城与即墨吗?其实他是想用恩德收服齐人之心,为他叛燕自立做准备。”燕惠王本来就猜疑乐毅,听了这些话信以为真,于是下令派骑劫为大将去齐接替乐毅。乐毅深知燕惠王收回他的兵权,意味着听信谣言,欲加罪于自己。他认为“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决定拒绝回燕而西向去赵。赵惠王见乐毅归赵,隆重地接待了他,并封他为望观津(在今河南省商丘东),号望诸君。赵王这样尊宠乐毅,是藉以警惕燕、齐,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骑劫寡思少谋而又骄狂自大。乐毅奔赵后,他来到齐国,一反乐毅原来的战略部署和争取齐人的正确政策,而施之以残暴,激起了齐国军民的强烈反抗。田单设谋诳骗燕军,在即墨城用火牛阵大破燕军,杀死骑劫,转而追歼燕军到黄河边上,收复齐国所失之城邑,将燕军逐出齐境,从莒迎齐襄王(愍王死,襄王立于莒)归临淄。

惠王后悔派骑劫代替乐毅,以致军队被打败,将军被杀死,曾经占领的齐国土地又丢失了,但又怨恨乐毅奔赵、恐怕赵用乐毅乘燕吃了败仗的时候进攻燕国。于是惠王派人责难乐毅,而且向他道歉说:“先王曾以举国之兵托付将军,将军为燕大败齐军,报先王之仇,天下人为之震动,我也时刻记看你的功绩。可是刚逢先王去世,我又初立,听信于左右而误国。我之所以派骑劫代替将军,为的是将军经年累月的暴露于荒郊野外,怕你太辛苦,所以请你回来调息,并想同你共议国事。将军却误听传言,和我产生怨隙,弃燕降赵。将军为自己打算,这样做是合宜的,可你如何报先王的知遇之恩呢?”于是乐毅慷慨地写下了著名的《报燕惠王书》,书中针对惠王的无理指责和虚伪粉饰,表明自己对先王的一片忠心,与先王之间的相知相得,驳斥惠王对自己的种种责难、误解,抒发功败垂成的愤慨,并以伍子胥“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的历史教训申明自己不为昏主效愚忠,不学冤鬼屈死,故而出走的抗争精神。这才打消了燕惠王对乐毅的某些偏见,便封乐毅之子乐间为昌国君。

尽管乐毅受到不公,但乐毅也并不因个人得失而说赵伐燕,以泄私恨,而是居赵、燕两国客卿的位置,往来通好,乐毅最后卒于赵国。

史书上虽没有记载乐毅在军事理论上有什么建树,但他指挥燕赵联军,连克齐国七十余城的不凡业绩,证明他是一位有杰出才能的军事家。他在《报燕惠王书》中提出的国君用人的思想,对封建帝王在用人问题上提出了要求,他与燕昭王在兴燕破齐的事业中建立的君臣情谊,为封建社会的贤人志士所向往。

标签: 乐毅

更多文章

  • 徐霞客为什么是奇人 徐霞客的妻妾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徐霞客

    徐霞客被誉为“千古奇人”,他游历天下,经过30年考察写成了多部游记,后人将其整理为《徐霞客游记》,囊括了人文、地理、动植物等内容。徐霞客为什么是奇人一、不求功名,立志探险。徐霞客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因为家庭环境的关系,他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徐霞客个人也十分喜好读书,读完

  • 徐霞客的主要作品 徐霞客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徐霞客

    徐霞客是明朝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他的代表作《徐霞客游记》人尽皆知,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了较高价值的贡献,此书享誉中外。徐霞客的主要作品徐霞客经30多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

  • 石申的作品 怎么评价石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石申

    经过长期观测,石申测出恒星138座,共810颗,著有《天文》八卷、《浑天图》等作品,他的《天文》与甘德的《星占》合称《甘石星经》,对世界天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石申的作品《开元占经》载石氏中官62,外官30,加上28宿,共计120座。同时给出了石氏星表这120座的121颗星的入宿度和去极度。原著

  • 石申简介 石申的科学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石申

    石申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天文学家、占星学家,他观察五大行星的运行,并发现其出没的规律,在恒星、行星、星表等方面的研究都有所贡献。石申简介石申,生卒年待考。又名石申父、石申夫或石申甫,战国中期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开封人,是以其姓名命名月球背面的环形山的中国人之一。著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

  • 甘德简介 甘德发现木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甘德

    甘德是战国时期(齐国或楚国)的天文学家,甘氏占星流派的创始人,著有《天文星占》8卷、《岁星经》等作品,后人将他与石申的作品和为《甘石星经》。甘德简介甘德,战国时齐国人(一说楚国或鲁国)。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中期。先秦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是世界上最古老星表的编制者和木卫三的最早发现者。他

  • 孔子和子夏的故事 孔子对子夏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子夏

    孔子“述而不作”,卜商在孔子去世后,整理编订六经,再加上自己的思想,讲学传教,继续弘扬儒学思想。卜商晚年丧子后又失明,过着困苦的生活。孔子和子夏的故事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

  • 卜商怎么死的 子夏怎么死的 怎么评价卜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卜商

    卜商比孔子小44岁,在孔子死后到魏国西河教学,李悝、吴起都是他的学生,可以说半部论语出自他手,是一位颇具有异端倾向的思想家。卜商怎么死的 子夏怎么死的根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就是说,孔子死后,子夏曾经担任过&ldqu

  • 卜商是谁 子夏的简介 卜商后裔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卜商

    卜商字子夏,春秋时期晋国人,“孔门十哲”之一,担任过莒父宰、教授等职,相传《诗》《春秋》等书均由他传授下来,对后世影响颇大。卜商是谁 子夏的简介卜商(前507年?):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今河南温

  • 冉求是谁 子有简介 冉求的性格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冉求

    冉求字子有,春秋时期鲁国人,周文王的后裔,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多才多艺,性格谦逊,擅长政事,孔子对此非常赏识冉求。冉求是谁 子有简介冉求(前522年-?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冉堌集村)人。周文王第

  • 战国四名将之首白起生平 白起结局 白起子女 白起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白起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伊阙之战又歼灭韩魏25万联军,彻地扫平秦军西进之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国闻白起胆寒。生于强秦白起者,郿人,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