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嗣昌误国?怎么评价杨嗣昌

杨嗣昌误国?怎么评价杨嗣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838 更新时间:2024/1/6 9:26:39

杨嗣昌是我国明朝后期大臣、诗人,作品收录在《杨嗣昌集》,曾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略来镇压农民军,后在玛瑙山大败张献忠

杨嗣昌误国?

很多人说杨嗣昌是一个误国误民的权奸,反对杨嗣昌的人主要反对有这几点:第一,加派三饷,第二,夺情入阁(崇祯帝甚至为了这件事将黄道周连贬数级),第三,肚量狭隘,(陷害卢象升孙传庭),出尔反尔(平贼将军印事),第四陷藩失地。

杨嗣昌嫉贤妒能,对孙传庭打压,致使孙被崇祯帝下狱三年。就在孙传庭下狱的三年中,杨嗣昌指挥的镇压起义军的战斗一再失利,致使原来被孙传庭打得抬不起头来只敢躲在深山老林里啃野菜和树皮过日子的李自成农民军迅速发展壮大到几十万人,而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怎么评价杨嗣昌

杨嗣昌是晚明一位重要的实务官僚,既不属于东林党,也不依附阉党。他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剿匪战略,被崇祯帝视为力挽狂澜的希望。同时,他还主张加派剿饷、练饷,主持对清议和,最后在督师围剿农民军的过程中死去,客观上属于为国捐躯。

他死后虽然崇祯帝不予追究,但士大夫普遍唾骂,可谓谤满天下,多将他与温体仁相提并论,儒臣刘宗周更是在南明弘光朝要求“追戮误国奸臣杨嗣昌,以谢九庙之灵”。

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阶级史观占垄断地位,作为农民起义军对立面的杨嗣昌自然受否定评价。改革开放后,随着史学研究的多元化,对杨嗣昌的正面评价逐渐增多,非但其忠心和才干得到重视,也肯定了他的文学才能和对家乡常德的贡献。

《明史》:明季士大夫问钱谷不知,问甲兵不知,于是嗣昌得以才显。然迄无成功者,得非功罪淆于爱憎,机宜失于遥制故耶?

崇祯帝朱由检:惟卿志切匡时,心存许国,入参密勿,出典甲兵,方期奏凯还朝,麟阁铭鼎,讵料乘箕谢世,赍志深渊,功未遂而劳可嘉,人已亡而瘁堪悯。爱颁谕祭,特沛彝章,英魂有知,尚其祗服,钦此。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赫怒我先帝,亲遣元臣行。北落开和门,三台动光芒。一旦陨大命,藩后残荆襄,遂令三楚间,哀哉久战场。

当代历史写手当年明月:对于杨嗣昌的死,大致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当时的,一种是后来的,这两种态度,都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活该。当时的人认为,这样的一个人长期被皇帝信任,实在很不爽,应该死。后来的人认为,他是刽子手,罪大恶极,应该死。无论是当时的,还是后来的,我都不管,我只知道,我所看到的。我所看到的,是一个人,在绝境之中,真诚,无条件信任另一个人,而那个人终究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标签: 杨嗣昌

更多文章

  • 何腾蛟后人 如何评价何腾蛟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何腾蛟

    何腾蛟著有《明中湘王何腾蛟集》,曾守全州击退清军,收复湖南大部,他兵败被杀后,子女后人隐姓埋名,不敢对外人道出何腾蛟之名。何腾蛟后人何文瑞(1619--1651),字宪卿,腾蛟长子,随父军中,庚寅(1650)明永历授都御史,袭定兴侯,驻桂林,第二年南宁兵败尽忠。德生(1636--1648),腾蛟之

  • 何腾蛟简介 何腾蛟误国 何腾蛟猪一样的队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何腾蛟

    何腾蛟是明末清初将领,曾经与李自成旧部农民军合作,共同抵抗清军,组建荆湘十三镇抗清,最终兵败被俘而死。为何有人认为何腾蛟是误国之人?何腾蛟简介何腾蛟(1592年1649年),字云从,贵州黎平府(今贵州黎平)人。南明重臣,1645年任湖广总督,得到李自成旧部农民军的合作,共同抵御清军。1647年清军

  • 马士英的子女后人 历史上如何评价马士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马士英

    马士英与史可法、高弘图等人拥立朱由崧建立南明弘光政权,故而成为弘光王朝首辅,在抵抗满洲入侵时殉国而死,但也有人称他寿终正寝。马士英的子女后人马士英子女,见诸史籍的有:长子马銮,次子马锡。马銮其人,《黔诗纪略后编》补编采录马銮诗二十首,并传证曰:“銮字伯和,贵阳人,大学士士英子。国亡后卖

  • 马士英简介 马士英怎么死的 马士英殉国剥皮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马士英

    马士英是明朝末年著名大臣,曾是南明弘光王朝首辅,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人称“马阁老”,在抵抗清军时殉国而死,却被世人指责。马士英简介马士英(约1591~1646),字瑶草(一说字冲然),贵州贵阳人,明末大臣,官至内阁首辅,相传本姓李,过继马氏,祖籍广西梧州(一说江苏仪征

  • 吴又可怎么死的 如何评价吴又可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吴又可

    吴又可是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在经历多次疫情后,潜心研究,创立了温疫学说,在世界医传染病学史上实现了一大创举,令其名垂青史。吴又可怎么死的1644年,清军入关,多尔衮颁布剃发令,吴又可拒绝剃发易服被处死,妻子云淑携子投河殉情。如何评价吴又可吴有性在该书中所列瘟疫病种有发颐、大头瘟、虾膜瘟、瓜瓤瘟、疙

  • 吴又可简介 吴又可《温疫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又可

    吴又可别名吴有性,是明末清初的医学家,在瘟疫研究方面贡献巨大,他认为温疫不同于一般的外感疾病,提出“疠气”致病的说法,这一壮举赢得后世尊重。吴又可简介吴有性(15821652),字又可,汉族,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1642年,大明崇祯15年,全国瘟疫横行,十户九死

  • 为什么说“传庭死而明亡矣”?怎么评价孙传庭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传庭

    孙传庭一表人才,多有谋略,著有《白谷集》、《鉴劳录》等作品,曾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战功显赫,于1643年(崇祯十六年)战死潼关。为什么说“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自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至崇祯十六年(1643年)兵败身亡的25年间,他由永城知县,逐步升至兵部

  • 孙传庭和袁崇焕谁厉害 孙传庭杀贺人龙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传庭,袁崇焕

    孙传庭曾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参加过黑水峪之战、柿园之战、郏县之战等,是明朝末期几个非常重要的将领之一,他站死后,明朝无将可用,故而有了“传庭死而明亡矣!”的说法。孙传庭和袁崇焕谁厉害袁崇焕,一个谈明史绕不开的人,一个有着无数争议的人。他孤守宁远城,用大炮打退了进攻的敌人,

  • 孙传庭简介 孙传庭后人 孙传庭之子孙世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孙传庭

    孙传庭是明朝末年著名将领,曾击败高迎祥、李自成,斩陈可新、谢君友,最终兵败在潼关战死,时年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简介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

  • 历史上耿弇耿纯的真实关系是什么 耿弇怎么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耿弇,耿纯

    历史上耿弇耿纯的真实关系是什么耿弇耿纯耿弇耿纯二人的关系在《东汉演义》中是父子,这显然不可信,在《后汉书中》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是有记载二人是同一个朝代的臣子,而且二人都是云台二十八将。耿弇耿纯曾经先后担任过王莽、刘玄政权的官员,后来投奔刘秀,和耿弇差不多,他参与了消灭王朗的战役,协助刘秀建立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