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斋藤道三:一代战国枭雄为何被严重忽视和低估

斋藤道三:一代战国枭雄为何被严重忽视和低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02 更新时间:2024/1/23 23:44:33

斋藤道三本是武士家族出身,应仁之乱后,同父亲一起沦为浪人。但斋藤道三绝非池中之物,他之所以后来能够取代土岐氏成为美浓国的守护绝非偶然。但他在历史上却一直被忽视低估,当然这和他的人品有关,由于过于狡诈自利,他一直被后世之人所诟病。

斋藤道三是日本战国前期(1467年-1615年)最为著名的枭雄。他原名松波庄九郎,父亲松波基宗是守卫京都的武士。日本进入战国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是应仁之乱,松波基宗受此事件波及而失业,成为浪人,他的儿子松波庄九郎也在幼年就到京都妙觉寺出家。这样说来,松波庄九郎是旧秩序被颠覆的一个直接受害者。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不起眼的落魄浪人之子,最终却带给了旧秩序更为系统和剧烈的撼动。

已故日本知名历史传记作家司马辽太郎所著的《国盗物语:斋藤道三》,曾获日本第十四届菊池宽奖,广受读者的欢迎。这部作品还原了斋藤道三这样一个被掩盖,或者说被严重低估的历史枭雄。斋藤道三(松波庄九郎)起步于浪人家庭,而后入赘一个商户,再想尽办法去给日本美浓地方军阀的家臣担任家臣。接下来,一步步攫取权力,反客为主,最终驱逐了美浓地方军阀土岐氏,自己取而代之。非但如此,斋藤道三还接连击溃了周边地方军阀的围攻,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率先将火枪和铁炮引入到军阀混战之中,引领了日本国内的军事革命。他还是卓越的建筑家和规划师,亲自绘制图纸并督造,在战略要地建起了岐阜大城。

斋藤道三长期营商,对军阀地方割据、阻碍自由贸易流通深恶痛绝,主自由贸易,并降低农税,选任人才不拘门第。这些“强国秘方”在后来分别被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发扬光大,帮助后二者在不同时期极大地提升了相对其他军阀的军备实力。斋藤道三是最早发现织田信长卓越才能的人,将女儿浓姬(斋藤归蝶)嫁给了对方,坚信信长可以实现自己的“天下布武”(统一日本列岛)之梦。而织田信长后期的重要助手、最后在本能寺之变中反叛斩杀信长的明智光秀,是斋藤道三的义子。

斋藤道三长期以来在日本历史上受到低估,不是因为后来的掌权者和历史学者不承认他的能力和贡献,而是因为道三的名声实在是太过于糟糕。斋藤道三在世之时,先是被人们蔑称为“卖油的(贱民)”,后来则改称为“蝮蛇”和“国盗”这个人所表现出的,是彻头彻尾的自利,将权谋之功发挥到极致,丝毫不受任传统道德和政治规则的约束。从入赘商户,再到出仕美浓,每一步都精心算计,随时将他人作为诱饵、棋子和猎物。他人符合需要时,可以获得他不顾性命的拯救、不惜代价的收买,但一旦不符合利益需要就会被无情牺牲,不管对方对他有过怎样的恩情,或者彼此之间有着亲情、友情关系。

斋藤道三认定自己欲追求日本统一的愿望是崇高的,因而不在乎实现目标的手段是否合理、是否合乎道德。别人说他是“国盗”,他觉得那是一种赞美;别人骂他是“蝮蛇”,道三会反过来思考如何能让手段更毒辣一些,更接近于“蝮蛇”。他这种行事风格,在后来的日本战国群雄中也是不多见的,却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的政治化。在几个世纪之后,日本政客和军队青壮派正是效仿斋藤道三及丰臣秀吉,将战火洒了整个东亚、东南亚和太平洋海域,也最终落得了与道三相仿的结局道三暮年兵败被斩,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也被反法西斯盟军痛击剿灭,大批战犯或自戕或被送上审判法庭。

《国盗物语:斋藤道三》从当时还叫做松波庄九郎的斋藤道三,处心积虑策划入赘商户说起。松波庄九郎只是个刚刚从寺院还俗的浪人,除了一身武艺和一个随从,身无长处,连到专营灯油的商户奈良屋求职都没资格,想要夺得对方的家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但松波庄九郎却通过精心策划,演出了一场严丝合缝的好戏:先是投石问路,展现高超武艺,斩杀滋扰奈良屋的盗贼,却不向奈良屋索取报酬,表现出不在乎名利的高人形象,赢得奈良屋女主人万的好感与好奇;接下来,就开始装神秘,将奈良屋送上门的酬谢金悉数捐赠给寺院,拒绝与万阿等人过多接触,时而失踪时而突然出现,在保持足够的曝光率的同时,进一步放大对方的好奇;第三步,为奈良屋义务押镖,不收取费用,约见万阿却依旧保持若即若离……他最终如愿以偿入赘奈良屋,又假借地方恶势力之手让奈良屋关门,以自家的名号重新开铺,万阿的家产都改了姓。

书中浓墨重彩地叙述了松波庄九郎在取得对美浓的实际统治地位后,所采取的内政外交改革。

司马辽太郎感慨道,“偶尔,历史会造就英雄。而不是经。理由是一个稳定的社会根本不需要英雄豪杰这类的特殊人物。或者说,在稳定的社会秩序中,出现一个百年不遇的怪人反而会成为一剂毒药”。斋藤道三以及他之后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都是这样的“毒药”,他们要比同时代及之前历代的政客、军阀更为重视军事技术、农耕、商贸,更重要的是,他们意识到了民心向背的重要性。毒辣如“蝮蛇”的斋藤道三,之所以能够最终反客为主,驱逐原先的美浓军阀土岐赖艺,靠得正是长期对美浓民心的凝聚,轻徭薄赋,还一反灾荒年间军阀对民生不闻不问的传统,领头赈灾。有了民心,再有了接近战神的征战胜绩,以及铸造岐阜大城的名望,斋藤道三这样一个出身卑贱的浪人才有机会接近他的人生目标。

读《国盗物语:斋藤道三》

标签: 斋藤道三

更多文章

  • 斋藤道三一族的崛起和衰落 斋藤道三为什么会输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斋藤道三

    斋藤道三的崛起绝非偶然,他步步算计,最终得以成为美浓国的大名。后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斋藤道三不得不和织田信秀联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其子织田信长。但遗憾的是他的统治并没能持续多久,最终被自己的儿子斋藤义龙给杀了。东晋时期的桓温经常摸着枕头感叹:“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rdqu

  • 斋藤道三的主要成就 斋藤道三的人物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斋藤道三

    斋藤道三是日本战国时期美浓国大名,他于1552年灭掉美浓源氏的土岐氏,成功占领美浓,开创了战国时期“下克上”的先河。统治美浓期间,斋藤道三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措施以发展美浓。但他的统治并不温和,他因为过于残忍而被赋予“美浓的蝮蛇”的称号。斋藤

  • 聂士成的作品 如何评价聂士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聂士成

    聂士成曾在剿捻、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庚子之变中都有优秀表现,战功颇丰,他虽为武将但也略通文墨,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著有《东游纪程》、《东征日记》等作品。聂士成的作品聂士成虽是武将,但也粗通文墨,颇通史书,为人礼贤下士,较之于当时同级别的清军将领,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从《东游纪程》的记载来看,聂士成

  • 聂士成后人 聂士成的子孙 聂士成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聂士成

    聂士成出生安徽合肥北乡,历任山西太原镇总兵、直隶提督,颇有战功,于1900年中炮阵亡,清政府追赠其太子太保,谥号“忠节”。那么聂士成死后,他的家人如何?聂士成后人 聂士成的子孙聂士成战死后,八十三岁的老母亲由部属杨慕时奉养,慈禧还赏给聂士成的老母白银一千两。聂士成的三个儿子

  • 白彦虎怎么被赶出中国 如何评价白彦虎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白彦虎

    白彦虎是陕西回军十八大营的元帅之一,多次击败清军,在陕西、甘肃一带造成极大破坏,后被击退到新疆与外来势力阿古柏同流合污,最终被赶出中国。白彦虎怎么被赶出中国光绪三年(1877年)春,刘锦棠率老湘军自乌鲁木齐攻占达坂;嵩武军与蜀军亦分别由哈密、巴里坤西进,连下七克腾木、辟展(今鄯善)及胜金口新筑土城

  • 白彦虎简介 白彦虎的子女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白彦虎

    白彦虎别名白素、白匪、虎元帅等,是陕甘回变的回军领袖之一,开创中亚东干人,被左宗棠击败后,逃到了俄罗斯境内,后于1882年死在哪里。白彦虎简介白彦虎(东干语:Бай Яньху,1830年2月8日-1882年7月26日),小名白素,经名穆罕默德·阿尤布,陕西泾阳人(一说大荔人),清代

  • 春秋时期秦国诸侯国君秦庄公生平介绍 秦庄公子女 秦庄公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庄公

    秦庄公(?―公元前778年),嬴姓,赵氏,名其(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嬴姓,却不叫嬴其),秦仲长子,西周时期诸侯国秦国国君,公元前821年公元前778年在位。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秦仲被西戎攻杀,太子其即位,是为秦庄公。左丘明:“及平王之末,而秦、晋、齐、楚代兴,秦景、襄

  • 周文王之子伯邑考生平介绍 伯邑考结局 伯邑考封神了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伯邑考

    伯邑考为文王姬昌之子,周文王十三岁的时候,伯邑考出生,两年后,周武王出生。一说周文王被纣王囚禁后,伯邑考在殷商做人质,为纣王驾车。纣王烹杀了伯邑考将他做成了肉羹赐给周文王,并说:“圣人应当不会吃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周文王最后还是吃了肉羹。纣王说:“谁说西伯昌是圣

  • 西周周幽王宠妃褒姒生平 褒姒子女 褒姒结局 褒姒为何不爱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褒姒

    褒姒(史记作襃姒),生卒年不详。周幽王姬宫湦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后母。前779年,周幽王攻打褒国,褒国兵败,献出褒姒乞降。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很是宠爱。前778年,褒姒为周幽王生下儿子姬伯服。从此周幽王对褒姒更加宠爱,最后竟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立褒姒为王后,姬伯

  • 西周开国功臣周公生平 周公子女 周公称王了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周公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奠基人。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