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1927年12月1日,宋美龄大婚。

1927年12月1日,宋美龄大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217 更新时间:2024/2/17 3:44:25

不知道台湾和香港的同胞如何看待朱家骅先生,反正大陆像我这年纪,看到他名字,首先会想到中统特务。考察上个世纪的历史,主管教育的最高长官,大多数时间,始终是个不咸不淡的角色。

说不重要也不太妥,蒋委员长在权力达到顶峰的时候,也兼过教育部长。国民政府成立以后,教育部长干的时间最长的两位,一个是陈立夫,一个是朱家骅。两位都是浙江人,都是中统的大特务头子,最初学的专业都和地质采矿有点关系。

为什么教育部长要和中统特务有关呢,这个问题真让人搞不明白。受过去的电影影响,中统和军统的形象多少有些漫画,戴着礼帽,长衫里面掖着枪,就是个小流氓腔调。还有什么这个党部那个党部,电影上常常出现,都是反面人物,究竟什么组织机构,从未真正搞明白过。

难怪我们会搞不明白,连从旧社会过来的学者容庚,也始终搞不明白什么是宣传部,什么是党部。1949年以后,他老先生去宣传部汇报工作,尽管有人事先打招呼,他一开口,还是党部如何如何,而且一错再错,害得人家忍不住要笑。

从理论上来说,国民党的中统,有些像美国的联邦情报局,也就是俗称的FBI。事实上,无论中统还是军统,都是抗战后才有。朱家骅确实当过中统局局长,不过根据惯例,他局长只是兼职,真正负责任的是副局长,查朱的历史,和情治系统的关系也就是挂名。

朱家骅的人生轨迹,很容易跟陈立夫搞混,都是著名的党棍,都当过中组部部长,都一生追随蒋委员长,都有着欧美留学经历,朱是德国博士,陈是美国硕士。朱当过浙江省主席,陈立夫的哥哥陈果夫当过江苏省主席,当过组织部长,蒋家天下陈家党,二陈兄弟向来搁在一起说,也是让人容易混淆的原因。

印象中,陈立夫比朱家骅岁数大,因为朱总是跟在陈屁股后面,永远是他的继任,掌管中统,掌管教育部,当总干事,这官那官,很像是陈的心腹副手。其实朱家骅比陈立夫年长好几岁,只比他的哥哥果夫小一岁。

朱家骅与毛泽东同年。毛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年轻气盛的傅斯年视之为土包子;而他绝对不会想到,当时朱家骅对傅也同样不屑一顾。

众所周知,民国时代的最高学术机构,是中央研究院,蔡元培先生是第一任院长。1940年蔡过世,继任者就是朱家骅,他在中央研究院院长的位置上待得最久,继任者才是胡适。

肚子里没货色,在这位置上就坐不住。不说别人,单是傅斯年这样的大炮,做他的顶头上司,没点真本事显然不行。朱家骅能当院长,与他的资历有关,据说当时也得通过精英投票,陈寅恪私下还打过招呼,说我们要当回事,这院长必须在国外有些声望,不能只推举蒋先生的那几位秘书。结果,朱居然还比胡适多了4票。

按照国民党的标准,朱家骅也可以算作又红又专。傅斯年做学生时,北大一共28位教授,仅比傅大4岁的朱家骅是当时最年轻的教授,教德语。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批精英,往往都和德语有关,蔡元培真正弄通的就是德语,鲁迅和郁达夫的德语也相当不错。

朱家骅年龄不大,却是德语界的老前辈。他曾在德国学习过工科,采矿工程系;学这个,又与出国前读同济德文医学堂有关,这学校是同济大学的前身。他还是老资格的革命党,17岁时,汪精卫在北京行刺摄政王,受其影响,他甚至想在南京刺杀当时的两江总督张人骏。辛亥革命前,他发起组织了中国敢死团,被公推为团长。武昌起义爆发,成为最积极的参与者,随黄兴去武汉支援,真枪真刀冲锋在前。

革命成功,民国政府奖励有功者,酬勋一批革命党人出国留学,名单中有汪清卫,有吴稚晖,有戴季陶,也有20岁的朱家骅。最后经费没着落,他不得不自费留学。从1914年到1924年,他两次去德国,第二次是公派,拿到博士学位,继续在北大教书,当地质系教授,兼德语系主任。

朱家骅是国民党的左派,与共产党的李大钊并肩战斗,反对北洋政府。因为被通缉去了广州,如果留北京,很可能会像李一样被张作霖绞死。此后,他担任中山大学教授,地质系主任,很快又成为校长。随着国民党的成功,他也在官场上一帆风顺。

成也官场,败也官场。人们羡慕成功,不屑的也是这个,尤其是和中统特务联系在一起,名望大打折扣。他还当过中央大学校长,时间很短,没什么太大建树,唯一可说的,只是知人善用,力荐了罗家伦。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帝王好写诗,堪称中国一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帝王好写诗,堪称中国一绝,帝王写的诗不怎么样,也是中国一绝。在中国,凡帝王,无论识字的,不识字的,无论会写字的,不会写字的,穿上龙袍,坐上龙椅,找到九五之尊的感觉之后,都想在诗词或者在艺文上,表现一下自己。我至今百思不解,为什么中国帝王大都好这一口,附庸风雅,而外国帝王一般没有这种嗜好,很少犯文学幼

  • 中国历史上的35个才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1.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西施2.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

  • 中国历史上100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9.汉明

  • 是谁让慈禧家族断子绝孙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1875年2月12日,美国《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和《芝加哥每日论坛报》(Chicago Daily Tribune)同时在头版刊发了一则极短的报道,正文只有14个英文单词:“来自中国的电讯表明,这个国家的内战将无法避免。”次日,这两家报纸又在显要位置刊发

  • 康熙继大统真相:得天花大难不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随着顺治的死去,康熙皇帝登上了大清江山这一块舞台当中,成为了我们这本书的主角。一、康熙皇帝继位真相大揭秘问题在于,顺着皇帝为什么会选择他年仅不足8岁的儿子爱新觉罗·玄烨继承皇位呢?他是如何登上这个位置的呢?1.顺治皇帝的遗嘱我们的揭秘《康熙王朝》也正式拉开序幕了。但是,在这个顺治、康熙

  • 伍秉鉴:“天下第一富豪”的兴衰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被西方人称为“天下第一大富翁”的伍秉鉴1686年春,广东巡抚李士祯在广州颁布了一项公告,宣布凡是“身家殷实”之人,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白银,就可作为“官商”包揽对外贸易。令李士祯想不到的是,这一公告竟会在以后的岁月里为中国催生出一

  • 曾国藩的为官处世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异数。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超绝的资质,竟能办成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平定大乱,再造“中兴”的不世伟业,即使100多年过去,仍令人回想无穷。是什么使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天资?是努力?还是机运?……自从曾国藩去

  • 李嗣业:大唐一代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孤云随杀气,飞鸟避辕门。竟日留欢乐,城池未觉喧”,这是唐代诗圣杜甫《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中的句子,高度赞扬了万里赴国难的安西士兵,他们军容严整、秋毫无犯,堪称大唐军人的典范,五千安西士兵的领头人就是大唐名将李嗣业,这位陌

  • 大唐名将:李靖和李勣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混战不已。独李渊父子起兵太原,结交天下豪杰而用之,兼之政策开明,内怀人心,遂能逐灭余隋,荡扫群雄,一统天下。创国伊始,又能君臣揖睦,励精图治,臣服四夷,乃开中国历史最伟大之盛世,遗后人千代之仰慕,可谓美哉壮哉!在历次战争中,虽将帅济济,然最有作为者,当属李靖、李勣二

  • 揭秘韩信胯下之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西汉的开国功臣,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但是这样一位人才却遭到刘邦的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