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盘点中国历史上十大名医

盘点中国历史上十大名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42 更新时间:2023/12/13 6:37:14

扁鹊

1、扁鹊

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是他的绰号。绰号的由来可能与《禽经》中“灵鹊兆喜”的说法有关。因为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那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里带来喜讯。因此,古人习惯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扁鹊。秦越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刻苦钻研,努力总结前人的经验,大胆创新,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医术高明的医生。他走南闯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获得人民普遍的崇敬和欢迎。于是,人们也尊敬地把他称为扁鹊。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

2、张仲景

张仲景

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引用《历代名医图赞》一诗赞颂张仲景及其《伤寒杂病论》:此中所说张仲景,名机,据传当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公元一五O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活了七十岁左右。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还精选 了三百多方,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炼,主治明确。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这些著名方剂,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检验,都证实有较高的疗效,并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发展的依据。后来不少药方都是从它发展变化而来。名医华佗读了这本书,啧啧赞叹说:“此真活人书也”。喻嘉言高度赞扬张仲景的《伤寒论》,说:“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如日月之光华,旦而复旦,万古常明”(《中国医籍考》)。历代有关注释、阐发此书的著作很多。特别是注释、阐发《伤寒论》的著作,竟达三四百种之多。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对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日本,历史上曾有专宗张仲景的古方派,直至今天,日本中医界还喜欢用张仲景方。日本一些著名中药制药工厂如小太郎、内田、盛剂堂等制药公司出品的中成药(浸出剂)中,伤寒方一般也占60%以上(其中有些很明显是伤寒方的演化方)。可见《伤寒杂病论》在日本中医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3、华佗

华佗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这考证很可疑。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华佗生活的时代,当是东汉末年三国初期。那时,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一位著名诗人王粲在其《七哀诗》里,写了这样两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这就是当时社会景况的真实写照。目睹这种情况,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

4、皇甫谧

皇甫谧

提起皇甫谧,人们可能立刻想到他编撰的《针灸甲乙经》。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活了六十八岁。

5、葛洪

葛洪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约生于晋太康四年(公元二八三年),卒于东晋兴宁元年(公元三六三年)。晚年,他隐居在广东罗浮山中,既炼丹、采药,又从事著述,直至去世。对他的一生,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引用了《历代名医像赞》的一首诗来概括:“陷居罗浮,优游养导,世号仙翁,方传肘后”。但这只说出了他炼丹采药,隐逸求仙的一面。而他另外的一面却被忽略了。其实,他是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科学家,在医学和制药化学上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在文学上也有许多卓越的见解。他的著作,约有五百三十卷。不过,大多已经散佚,流传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

《抱朴子》是一部综合性的著作,分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内篇说的是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病等事,属于道教的著作。但其中《金丹》、《仙药》、《黄白》等部分是总结我国古代炼丹术的名篇;外篇说的是人间得失,世道好坏等事。其中《钧世》、《尚博》、《辞义》等篇,是著名的文论著作。《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是他在广东编著的一部简便切用的方书。收录的方药大部分行之有效,采药容易,价钱便宜。而且,篇帙不大,可挂在肘后随行(即今天所说的袖珍本),即使在缺医少药的山村、旅途,也可随时用来救急。所以,受到历代群众的欢迎。葛洪的医学著作,据史籍记载,尚有《金匮药方》一百卷,《神仙服食方》十卷,《服食方》四卷,《玉函煎方》五卷。

6、孙思邈

孙思邈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约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五八一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六八二年),活了一百零二岁(有的考证活了一百四十一岁)。人们把他当做“神仙”,尊称为“药王 ”。

7、钱乙

钱乙

钱乙,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约生于宋明道元年(公元一O三二年),卒于政和三年(公元一一一三年)。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钱乙的一生,在治学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专一为业,垂四十年”。

8、朱震亨

朱震亨

朱震亨,字彦修(12811358年),享年78岁。金元四大家中,朱震亨所出最晚。他先习儒学,后改医道,在研习《素问》、《难经》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访求名医,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第子罗知悌,成为融诸家之长为一体的一代名医。朱震亨以为三家所论,于泻火、攻邪、补中益气诸法之外,尚嫌未备滋阴大法。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故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誉之为“朱一贴”。弟子众多,方书广传,是元代最著名的医学家。

9、李时珍

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一五一八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他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名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

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那些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怎么也学不进去。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九年,三次到武昌考举人,都落第了。于是,他放弃了科举作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求父亲说:“我今年二十三岁了,老是考不上,您还是让我学医吧!”并且表示了这样的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 很有名望的医生。大约到了三十八岁,就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只任职一年,李便辞职回乡。

10、叶天士

叶天士

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又号上律老人。江苏吴县人,约生于清代康熙五年(公元一六六六年),卒于乾隆十年(公元一七四五年)。叶天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不管什么人,只要比自己有本事的,他都希望拜之为师。这样,他的老师有长辈,有同行,有病人,甚至有端中的和尚。当他打听到某人善治某病,就欣然前往,学成后才离去。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仅仅六年,他除继家学外,先后踵门求教过的名医,就有十七人。叶天士的虚心求教,“师门深广”,确实令人肃然起敬。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四位贤淑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俗语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即使在封建时代的帝王之家也可得到有力的佐证,在中国古代帝王贤后中以东汉阴丽华、明朝马皇后、唐朝长孙皇后及清朝富察皇后皆为帝王之妻的楷模,在历朝后宫多见倾轧、秽行的情况下,这样的贤内助也让我们看到历史的一点鲜亮的色彩!1、东汉阴皇后阴皇后 阴丽华(4年

  • 盘点世界历史上活活撑死的6位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1、亚历山大帝 我们或许对古代的宴会庆典好奇不已或早有耳闻,亚历山大大帝就是个“宴会狂”。当他在饱餐一顿,准备就寝的时候,若是突然遇到另外一个朋友的邀约,会不加思索的奔赴“第二块阵地”。他可以连续胡吃海喝两天,不用休息不会睡觉,直到自己身体实在受不了。

  • 中国历史上两个改变欧洲历史的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北匈奴被汉军打败后,余部西迁入欧洲,并在300多年后致使西罗马灭亡 -东西突厥政权被唐军消灭后,余部西逃,其后裔在欧亚大陆先后建立四大帝国 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能会在千里万里之外掀起一场风暴。因为它的翅膀振动了周围的空气,这种振动一波一波传导开去,可能会在很远之外,或者很长时间之后,造成很大

  • 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大北伐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的北方大地,总是血火交融,遭受磨难。这片中华文明发祥的沃土,不断成为野蛮入侵的前沿阵地,成为弱肉强食、生灵涂炭的砧板。然而在战火的洗礼中,它又表现出伟大而顽强的生命力。各民族在这里交汇融合,孕育出新的勃勃生机。于是它又得以脱胎换骨,蹒跚前行。唐代诗人李华在《吊古战场文》中,曾经这样描述两军交

  • 近代中国十大武术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众多的历史小说和影视剧里有诸多的“武林高手”,本文盘点自晚清以来的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十大武林高手。1、董海川董海川生于清代嘉庆年间(1797-1882),河北省文安县米家坞人,幼年喜学各家拳术,及长访师江南,在桃花山上见一年幼和尚不断向树击掌,并盘树绕行,董自恃勇武上前和小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冯唐和李广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冯唐和李广,这两个人生活在汉代最杰出的三代皇帝执政时期,不能说他们是生不逢时,却不能畅其胸怀,抒展抱负,令人概叹。唐初文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说: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桀,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说这话的时候二十六岁,发这样的感叹似乎有点太嫩了点。尽管后人多为这两位鸣不平,但还没人从他们自身找原因的

  • 姜太公——兴周八百年的百家宗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姜尚(前1128~前1015),字子牙,吕氏,一名望,尊称太公望,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世称“姜太公”。汉族(华夏族),“海曲城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今山东省日照人)据说祖先在舜时为“四岳&rdqu

  • 中国古代四大女中豪杰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虽然在封建制度男尊女卑,但依然有很多巾帼不让须眉女子,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梁红玉,樊梨花,花木兰,穆桂英四个女中豪杰。这四个女人有个共同之处,他们都是战场上的女英雄,都为保家卫国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1、代父从军的女中豪杰:花木兰花木兰生活在北魏文孝帝大和年间,当时的北方少数

  •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五大嫖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妓女行业从未间断,到了汉、唐之际,卖淫业已逐渐从官办转为民营,达到了十分兴盛的程度。在妓女业的发展过程中,也不免成就一些“著名”的人物。当然,这些人物之所以著名,源自他们嫖妓成就。那么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五大嫖客是谁呢?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五大嫖客指的是:柳永

  •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李鸿章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晚清重臣李鸿章,以其风云变幻的一生成为晚清时期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本书透射李鸿章的内心世界,写他的宏图大志、精明狡猾,写他的委曲求全、铁腕毒辣,写他的风光得意、孤独脆弱;把一个时代的推动者,也是一个时代最大绊脚石的人生传奇写得酣畅淋漓。这不仅仅是一部传记,更是将李鸿章作为一个符号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