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封小舅子大官,最后此人结局如何?

朱元璋封小舅子大官,最后此人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371 更新时间:2023/12/10 13:32:09

郭德成这个名字鲜为人知,但不能不知道郭山甫,用现在的话说郭山甫是朱元璋的老丈人,郭山甫可了不得,非化,还懂得一些相面术,那时候朱元璋还没当皇帝,出行时路过郭山甫的家乡,朱元璋遇到了郭山甫,郭山甫第一次见到朱元璋就觉着他气度不凡,将来能成大事,有帝相,郭山甫还很高兴的请朱元璋在自己的家里吃饭。让儿子郭兴郭英跟着朱元璋,把女儿嫁给他。朱元璋当时也懵了,但还是非常感恩郭山甫对他的认可,并决心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

郭德成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人,郭德成的性格还是比较好的,比较豁达开朗,也十分机灵,遇事不慌,总能化险为夷,这样机敏之人肯定不会差,当年虽年龄不大,在文武方面没有特别大的建树,却也跟着哥哥郭兴在战场上为朱元璋立下了很多功劳,也是当初朱元璋手下的一名得力干将了。但是郭德成唯一的缺点就是特别喜欢喝酒,看到酒就走不动道了,但也就是因为特别喜欢喝酒,这个缺点竟然帮助他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后来朱元璋给有功的人都封了大官,郭山甫的女儿封为宁妃,郭德成好歹也帮过朱元璋,况且郭德成还是宁妃的弟弟,于情于理也要封给郭德成一个官做,朱元璋也不吝啬,把郭德成叫来,说要封他为都督,这个官可是不小了,要给了一般人早就跪在地上千恩万谢了,可郭德成的表现让人十分费解,不仅没有谢恩,还说出了拒绝当这个大官的话,一点都不给朱元璋面子,朱元璋毕竟是皇帝,怎能容忍,朱元璋的脸上立刻就表现出不悦的神情。

郭德成也察觉到了情况不妙,恐怕是惹朱元璋生气了,这下可闯大祸了,要不说郭德成机敏,郭德成当即就跪下了,哭着对朱元璋说他不是不想为朱元璋效力,而是实在担心自己当不好这个官,为朱元璋添乱,而且自己也不聪明,没有远大的理想,自己在平日里还特别喜欢喝酒,非常担心自己当了官以后因为喝酒而耽误了国家大事,那样的话自己就成了千古罪人了,还不如就让他做现在的事情,每天能喝喝酒就好了。

虽然朱元璋非常生气,觉着郭德成不给自己面子,还这么没有出息,真是看错了人,但既然郭德成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如果再去惩罚他的话就有些不近人情了,最主要他还是宁妃的弟弟。也罢,不当就不当吧,念及过往郭德成还是有功的,也为了照顾宁妃,朱元璋还奖励了郭德成很多好酒,给了他很多金银珠宝。这件事也算告一段落了。

事情并没有结束,有次朱元璋叫郭德成陪他喝酒,对于喝酒郭德成肯定不会错过,再说皇帝那都是好酒,郭德成只要看见酒就控制不住自己了,更况是美酒,和朱元璋一边聊天一边喝酒,因为高兴所以喝得又快又多,不一会就醉了,郭德成借着酒劲和朱元璋高谈阔论起来,似乎已经忘记了君臣有别这一说。

朱元璋看见郭德成一副醉态,披头散发的,朱元璋知道他喝多了,不计较这些了,还调侃郭德成,说他头发这么乱,就像一个疯子一样。郭德成说话也没过脑子,告诉朱元璋说他很早就嫌头发麻烦了,要是剃成光头多好。有时候总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朱元璋这个时候脸比刚才喝酒更红了,大概是气的吧。因为什么气大家应该都知道,朱元璋早年当过和尚,所以他很不愿意提起光头之类的这种话题。朱元璋也算可以了,没有当场惩罚他,放他回家了。

郭德成回家睡了一觉,酒醒后回忆自己和朱元璋喝酒的事情,突然想到他说了不该说的话,吓得自己出了一身汗,觉得自己说错了话,不应该和朱元璋提光头这两个字,现在可怎么好,解释也不行,不解释也不行,思来想去还是觉着朱元璋不会放过自己,还是选择一条路保命才对,无奈当时的酒话现在要变成真的了,郭德成真的把头发剃光了,去庙里当了和尚。

朱元璋在知道这件事情后,心中的猜忌和怒气也慢慢平息了,因为他觉着郭德成说那样的话原来不是针对自己,而是郭德成真的讨厌那头发,所以就剃光当和尚了,还真是说到做到,那也就没关系了,朱元璋也就一笑泯恩仇了。

后来朱元璋猜忌心逐渐增大,为了江山考虑杀了很多的功臣,但是郭德成却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这和他主动剃发为僧不是没有关系的,正是因为他的这一举动才打消了朱元璋心中的疑虑,用自己的智慧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也是非常幸运了。

标签: 郭德成明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多尔衮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为何无缘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多尔衮,清朝,风云人物

    对于多尔衮多次与皇位擦肩而过,却无缘继承大位,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既有政治上的原因,也有实际上客观原因导致。时光让我们穿越到清朝,鲜花给大家讲解为何多尔衮,无缘继承大位。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生于1612年,清初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大清帝国入关统一天下的关键人物,为清朝定鼎中原,立下汗

  • 郑厉公是什么下场?王子颓为什么要诅咒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郑厉公,春秋,风云人物

    在东周时期发生过一件比较荒唐的事情,周惠王因为霸占臣子府邸,贪污厨子俸禄等一系列荒唐的行为,最终导致了被人联合推翻,被赶出了王畿。郑厉公尝试和新上任的王子颓进行交涉,看能不能让天子回到王室去,结果被拒绝,郑厉公就一直在关注王室的动态。于是年底的时候,郑厉公发现了王室的破绽,就是王子颓和支持他的五位大

  • 孙权接管王位之后 孙权是怎么对待嫂子大乔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权,大乔,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孙权和大乔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接管孙策的位置后,孙权是怎么对待嫂子大乔?大乔的结局又是什么?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先是董卓进京把持朝政,袁绍,孙坚等十八路勤王之师一同前往洛阳驰援。孙坚由于轻敌冒进,被董卓击败,孙坚只能退回江东,休养生息。而后他又攻打荆州黄

  • 同样是一品官职,两广总督和军机大臣谁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古代,风云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历朝历代都会有不同的官职,比如刺史、太守、知府等等。而很多人对于清朝的官职是不甚了解,军机大臣、两广总督,又或者是直隶巡抚,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些官职挺高的,但具体官职的等级和权力是如何划分的,很多人是一脸茫然。那么两广总督和军机大臣,从官职上划分都是一品,但到底哪个权力更大呢?总督的

  • 在当初如此大好的形势下 为何吴三桂最后还是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吴三桂,风云人物

    吴三桂起兵造反的时候,全国形势一片大好。王辅臣在甘肃起兵,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尚之信在广州起兵,孙延龄在广西起兵,吴之茂在四川叛变,蔡禄在河北叛变,郑经在台湾响应。另外,还有四川的少数民族土司造反,察哈尔蒙古布尔尼造反,青海墨尔根台吉造反,包括清朝的属国朝鲜也开始造反。可以说,大半个中国都造反了,清朝

  • 刘秀为什么会打赢昆阳之战?他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秀,汉朝,风云人物

    在各路英雄反对新朝王莽的过程中,来自南阳郡的农夫刘秀,他的地位在早期是不高的。而太学生刘秀之所以能最终脱颖而出,开创了大一统的东汉帝国,与一场著名战役有关。这场战役,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昆阳之战。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天下已定。可王莽盲目崇古,推行的革新不切实际,触动了上至豪强、下及平民的利益。

  • 卫武公是什么人?卫国的爵位从侯爵提升到了公爵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卫武公,周朝,风云人物

    卫国,周朝的姬姓诸侯国,首都朝歌,帝丘。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对于卫国来说,第一代国君康叔是周武王的弟弟。卫国立国前后共计907年,传41君,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也即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后,才彻底灭亡卫国。卫国先后建都于楚丘(今河南滑县)、帝丘(今河南濮阳)、野王(今河南焦作

  • 关羽一生斩杀18员大将,唯独杀此人的时候后悔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关羽,三国,风云人物

    据统计,关羽是《三国演义》中杀死有名有姓的武将最多的人,颜良文丑等等一共十八个有名字的将领被他斩落马下,即便是曾经的万人敌吕布,杀死的武将也没关羽多。关二爷虽然杀死武将多,但他从来没有使用过暗箭等等肮脏手段,他大多和那些武将一对一的单挑。武将公平较量,无论输赢双方都不后悔,但关羽一辈子唯独杀了这个武

  • 为什么诸葛亮要“挥泪斩马谡”?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风云人物

    《三国演义》,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根据无数事实写出来的三国历史,对中国人来说,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四大名著作为一门学问,很多人都在研究,而在三国之中,最受到关注的就是诸葛亮,这一个举世无双的聪明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故事,而挥泪斩马谡,在这之中,显示出了先生的人性,到底诸葛亮为什么要挥泪斩马谡

  • 沛县起兵,名望极高的萧何为什么没能让大家臣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萧何,风云人物

    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一生是颇具传奇色彩。原本是地痞无赖,最后却成为大汉的天子,这样的经历无不让人赞叹。刘邦能从农民一步步的成为帝王,离不开身边贤臣的帮助,比如萧何、韩信、张良等人。但沛县起兵是刘邦通往成功的一个起点,当时的刘邦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亭长,更是当地臭名昭著的无赖。而此时的萧何是沛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