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贵妃为了吃荔枝,真累死过几匹马吗?

杨贵妃为了吃荔枝,真累死过几匹马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787 更新时间:2023/12/16 2:20:07

杨贵妃为吃一口荔枝,真累死过几匹马吗?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过清华宫》成了杨玉环饱受后人诟病的首要原因,也被当作帝王之家折腾老百姓劳民伤财的铁证。殊不知,这首诗的场面完全是杜牧先生杜撰的,这种臆测是万万不可当真的。

时至今日,随便找一家水果超市,都能买到品相不错的荔枝。然而,在古代的长安人想要吃上荔枝简直难于登天,我们且当杜牧的诗句是真实情况,杨玉环所吃的荔枝究竟要耗费多少民力财力呢?

骑马运输似乎是当时最便捷的方式了,但仔细琢磨一下,却又不太靠谱。在唐朝时期,就算是最名贵的草原马,从盛产荔枝的岭南地区到长安也得跑上十几天,这还是在昼夜不停的情况下。十几天的时间,别说是荔枝了,西瓜、榴莲、火龙果都得烂透了。

如果,荔枝的产地是四川,倒有可能在水果烂掉之前让贵妃吃上一口的。不过,新不新鲜又是另一个问题了,毕竟,古来蜀道难,四川到长安快马加鞭也得用上几天。新鲜荔枝和采摘几天后的荔枝,口感自不可同日而语。相信贵妃爱吃的是最新鲜的荔枝,所以,骑马运输是根本行不通的。

最有可能的一种运输方法,其实,应该是将整棵荔枝树一并运到长安。运荔枝和运树的难度差别不小,首先,就得将荔枝树种到缸里,等到荔枝果长出来以后便要开始准备运输了。最好让荔枝果在抵达长安的当日成熟,保证让皇帝的禁脔吃上全天下最新鲜最可口的果子。

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

荔枝属乔木,高大的荔枝树可达十多米。即便是一株数米高的荔枝树,用寻常的法子也无法运输。旱路的可能性很低,水路比较靠谱。虽说,史料里没有讲到大唐有“南荔北调”工程,但据地图来推测,当时的宫人应该是从泉州港将树海运到杭州,再走大运河抵达长安城的。当然,为了确保荔枝树不会因颠簸出状况,船工势必会对其细心照料。

荔枝树自是不可能送入宫中的,所以,在长安运河到皇宫的这一段,多半还是由马来运输。荔枝刚刚采摘下来最为可口,所以,负责运输的骑士肯定会以最快的速度策马冲向皇宫,所以,就出现了“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场面。

有些朋友说,走水路简直太麻烦了,而且太过铺张浪费,不如让贵妃亲自移驾岭南,直接尝鲜,岂不省钱?毕竟,运人的花销可比运树便宜多了。然而,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唐朝时期的岭南地区,属荒僻的流放之地,只有那些犯了罪的人才会被丢到岭南服刑。

所以,高贵如杨玉环是根本不会屈尊前往此地的。退一步来说,就算贵妃别出心裁想去岭南旅游,那开销也比运荔枝树多得多。贵妃出巡,李隆基多半得作陪,所以,这趟南巡的开销基本可等同于乾隆南巡。试问一下,乾隆南巡铺路架桥的开销,难道还比不上运几棵树到长安吗?

其实,李隆基修个行宫的花销,都抵得上杨贵妃这辈子的“水果费”了,为什么当时的文人总是揪住杨玉环吃荔枝这件事不放呢?

从这里就能看出,唐朝的文人还是有点骨气的。若不是运荔枝搞得民怨沸腾,唐朝人也没必要将其大书特书。批判的目的比较简单,就是为了给后世的皇帝或妃子提个醒:他们的吃穿用度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总是挥霍败家,小心把江山玩完!有杨玉环吃荔枝遭批判在先,后世的某个皇妃想吃荔枝时,总会有所忌惮。

至于老百姓的思维,那就更加简单了。每逢王朝衰落,人们都喜欢找个直观的原因,揪出一位罪魁祸首。唐朝自安史之乱开始逐渐衰落,为此背黑锅的就有李隆基、李林甫杨国忠、杨玉环等。在前面提到的这四位里,前三个都是不受待见的糟老头子,唯独最后一位是倾国倾城的大美人,比较吸引老百姓的眼球。所以,在批判的过程中,杨玉环总是被揪出来翻来覆去地批斗。

以至于,久而久之文人一旦想借用大唐盛极而衰的典故,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玉环,想到荔枝了。殊不知,但凡读过几天书的文人,都明白始作俑者就是李隆基。若非他赋予了杨玉环吃荔枝的特权,谁肯为她千里迢迢地送荔枝呢?

所以,那些借荔枝、玉环之名义讽刺社会现象的文人,实际上是在讽刺皇帝。

标签: 杨贵妃唐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同样是宁死不投降,曹操却斩了高顺留下张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三国,风云人物

    要说这高顺和张辽可以说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将,单看这二人的战绩可以说是非常的强悍了。高顺为吕布训练出来了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精兵陷阵营,而张辽在归顺曹操之后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在逍遥津之战当中以八百人直接击溃了十万东吴军队。可以说这两个人都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在白

  • 张柬之晚年是老糊涂了吗 为何还要发动政变白白丢掉自己的性命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张柬之,风云人物

    张柬之直到年迈之时,因为武则天欣赏,才得以入朝为官。可是他为什么却积极组织神龙事变,推翻武则天呢?他推翻了武则天,本来功劳最大,为什么却被李显流放而死?张柬之的人生,怎么会这么诡异呢?(张柬之剧照 )张柬之早年读书的时候,是个大学霸。他饱读经史,博学多才。他的老师令狐德棻很看重他,认为他日后必是辅佐

  • 历史上的赵飞燕是什么人?她真的很坏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飞燕,汉朝,风云人物

    赵飞燕一生下来就被自己的亲生父母给抛弃了,因为家里面已经有了几个女孩子,养不起赵飞燕了,所以就狠心把她丢到野外。有一个女人梦见田野上有一个婴儿,感觉特别的真实,所以第二天早上起来,她就去那个田野上看一下有没有孩子,让她没想到的是真有一个婴儿在那里。这个女人觉得都是缘分,所以就把赵飞燕给抱回家养了,从

  • 安乐公主最后被诛杀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安乐公主,唐朝,风云人物

    安乐公主唐中宗李显之女,韦氏所生,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称。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话说唐朝有了武则天这个先例,似乎宫里的女人们都不怎么安分了,安乐公主便是其中的典型。可是,一旦卷入权力这个漩涡之中,想要脱身岂是那么容易。安乐公主和韦皇后虽然素有野心,奈何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在那个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的

  • 曹爽为什么会败给司马懿?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爽,三国,风云人物

    提到晋朝的诞生与崛起,不得不提为大晋奠定基础的司马懿。司马懿是在曹操时期进入曹魏政权的谋士,无论是内政方面还是军事方面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司马懿在上邽兴屯田,在京兆、天水、安南兴冶铁,同时筑临晋坡让雍凉足足食,使得雍凉有余力弥补关中粮食的不足。后来司马懿又于淮北大兴屯田,穿广槽渠,这些作为不但提高了

  • 司马睿为什么要南渡建康?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睿,晋朝,风云人物

    晋朝永嘉年间,因八王之乱、匈奴胡人、流民等战乱,中原世族、百姓纷纷南渡,避乱于江南,史称永嘉南渡。琅邪王司马睿也在这时候移师建康以避祸。(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建邺,不过为方便一律用建康称呼)八王之乱牵扯进去多少司马家的王爷,司马睿的亲叔叔司马繇也被司马颖杀害。司马颖却能活过八王之乱,并执掌扬州大,就是因

  • 苏秦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他的悲惨结局又是如何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苏秦,战国,风云人物

    苏秦,战国时期一位耀眼的政治明星,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很多人谈及苏秦,脑海中可能首先浮现出的就是苏秦发奋苦读,凭借着自身努力,最终推动六国合纵攻秦,并成为六国之相的励志故事。但仅仅是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并不足以概括苏秦复杂的一生,同时,也很难让人理解苏秦最后被车裂的结局。那么苏秦的人生到底

  • 和珅做了一件事,才彻底惹怒了嘉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和珅,乾隆,清朝,风云人物

    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是谁?脑洞老师想大多数人的答案都一样——和珅。和珅,原名善保,满洲正红旗人,清朝中期著名的权臣,皇商。和珅通过李侍尧案在官场发迹,后逐渐得到乾隆皇帝的信任和恩宠,并将自己最爱的幼女和硕固伦公主许配其子丰绅殷德,结为儿女亲家。有了皇亲国戚这层关系后,和珅更加为所欲为,除了在官场上大肆

  • 慈禧确定溥仪为皇帝后,光绪帝坐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清朝,风云人物

    在戊戌变法之后,光绪帝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慈禧太后为了惩罚光绪帝违背自己的意思,和自己对着干,就将光绪囚禁在了瀛台,而且这一关就是十年。其实这十年里,慈禧早就想把光绪帝给处死了,但是光绪毕竟是当时的皇帝,迫于外面的压力,她根本就没有办法下手,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情的折磨他。瀛台这个小岛四面环海,这个地方在

  • 慈禧太后临终前说了什么?意味深长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清朝,风云人物

    清朝历史上有两位大名鼎鼎的女性人物,一个是孝庄太后,另一个便是慈禧太后,相比起孝庄,慈禧的名声可谓差了许多,孝庄一生辅佐三位帝王(皇太极、顺治、康熙),而慈禧却把持大清权柄48年,彻底将大清带入了衰亡的深渊。本文主要解析一下人们对慈禧的一些误解,以及临终前慈禧说的那句意味深长的话。第一,是否加害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