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齐国的两位开国之君齐太公分别是谁?

历史上齐国的两位开国之君齐太公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721 更新时间:2023/12/8 7:27:32

齐国(前1046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还是天子,但是,其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了。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消灭智氏,瓜分晋国,这就是三家分晋。在三家分晋后,又出现了田氏代齐,也即田氏齐国取代了姜氏齐国。对于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显然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国,一统六国,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结束。

对于齐国来说,因为田氏代齐,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也即春秋时期,是姜氏齐国。而到了战国时期,则是田氏齐国和秦国、魏国、韩国、赵国、燕国、楚国这六国相抗衡。在此基础上,齐国历史上出现了两位“齐太公”。对于这两位齐太公来说,各自建立了一个齐国。不过,这两位齐国的开国之君,在名气上可谓是天差地别。

齐太公(姜子牙)

一方面,就第一位齐太公,也即姜子牙,无疑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特别是受到《封神榜》等文学作品的影响,姜子牙和同时期的商纣王、周文王、周武王等人一样,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河内郡汲县人。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在商朝末年,姜子牙垂钓于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拜为“太师”(武官名),尊称太公望,成为首席谋士,辅佐姬昌建立霸业。

周武王即位后,尊为“师尚父”,成为周国兵马的统帅,人称姜尚。在此基础上,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姬发消灭商纣王,建立周朝。因此,在笔者看来,姜子牙在西周初期的地位,完全可以和蜀汉丞相诸葛亮相提并论。也即西周的建立,姜子牙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齐国早在西周时期已出现,当时周武王为了酬谢周朝的功臣和宗室,推行分封制,首封身为师父的功臣吕尚于营丘(后改称临淄),国名为齐。因国君为姜姓,故又称为姜姓齐国。

在得到周武王姬发的册封之后,齐太公姜子牙来到了齐国。彼时,旁边的莱国对齐国虎视眈眈,甚至想要夺取齐国的疆域。对此,齐太公姜子牙至营丘后,因应当地风俗,简化礼节而修政。并且,齐太公姜子牙还发展工商业,利用当地鱼盐之利,人口大增,使齐国成为大国。不过,作为姜氏齐国的开国之君,姜子牙并没有长期留在齐国,而是留在西周都城镐京辅佐外孙周成王姬诵、重外孙周康王姬钊

周成王时期,管叔蔡叔、霍叔“三监之乱”,淮夷、徐夷、“殷东五侯”起兵反周,姜太公父子辅助周公旦,或坐镇京都、运筹帷幄;或领兵东征、冲锋陷阵;或左右呼应,东西夹攻,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为二次安周立下了赫赫战功。周成王去世,姜子牙父子又接受了周成王托孤的遗命,担负起辅佐太子的重任,后又与众臣一起扶立太子姬钊登位,史称周康王。周康王六年,齐太公姜子牙卒于西周都城镐京。

齐太公(田和)

另一方面,对于姜子牙所建立的姜氏齐国,不仅是西周时期的大国,到了春秋时期,齐桓公更是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这无疑是齐国实力的最好体现了。不过,正是齐桓公这位君主在位时,田氏的祖先来到了齐国,并被齐桓公授予了官职。当然,田氏在齐国的崛起和壮大,其实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春秋末期,田氏才篡夺了姜氏齐国的大权。而就齐太公田和来说,则成为田氏齐国的开国之君。

齐太公田和(?―前384年),妫姓,田氏,名和,生称为子禾子,田庄子之子,田悼子之弟。陈完的八世孙。公元前405年,田和嗣相位。此时,田和在齐国的地位,完全可以和曹魏的司马昭、司马炎相提并论,也即其取代姜氏齐国,实际上只差最后一步了。公元前404年,魏赵韩三家联合攻打齐国,攻入到齐国境内。周威烈王廿三年(前403年),三晋伐齐至长城,俘虏齐康公朝见周天子,请求册封为诸侯。不久之后,三晋获得了周王室的册封,也即魏国、韩国、赵国正式瓜分了晋国,成为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对此,就齐太公田和来说,自然也是踌躇满志,准备正式建立田氏齐国。公元前391年,田和将齐康公迁于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齐君。公元前390年,齐师伐魏,取襄阳。不久田和与魏文侯、楚人、卫人会于浊泽(今河南长社县境内),求为诸侯,魏文侯为之请于周安王及诸侯。也即在建立田氏齐国上,田和成功拉拢了魏国等诸侯国。公元前386年,在周王室的册封下,田和成为齐侯,这意味着田氏齐国获得了周王室的认可。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吕齐君主)死,齐国吕氏为田氏取代,史称“田氏代齐”。

总的来说,对于第二位齐太公,也即齐太公田和来说,虽然在名气上远远不如齐太公姜子牙。但是,田和稳扎稳打,成功完成了田氏代齐这一目标,建立了田氏齐国。对于田氏齐国来说,和魏国、韩国、赵国、秦国、楚国、燕国并称为战国七雄。公元前334年,齐侯田因齐称王。齐闵王时期,齐国屡屡对外扩张,西却强秦,南吞宋国,成为能够和秦国相抗衡的大国。当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对于正值巅峰时期的齐国,也因此引起了战国七雄的猜忌,从而遭到五国伐齐。在乐毅伐齐之后,齐国的国势大减,从而没能在战国中后期东山再起。到了公元前221年,在秦灭六国之战中,齐王建向秦王政投降,齐国覆灭,秦国得以一统天下。也即在战国历史上,田氏齐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姜子牙周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关羽入川与马超单挑最后会是什么结局?谁会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三国,风云人物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由于演义的渲染,关羽成为众多英雄中人气指数最高的一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三国演义》中,马超跟张飞在葭萌关大战半天外加半夜,谁也奈何不了谁,最后在督邮李恢的劝说下,马超在进退维谷的情况下主动投降。关羽得知马超受到刘备重用之后很是不满:差点打伤我三弟,居

  • 赵幽缪王是什么结局?史上最标准的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幽缪王,战国,风云人物

    赵幽缪王赵迁,是赵悼襄王的儿子,战国时期赵国的亡国之君,被后人称为最标准的亡国之君。赵迁,作为一个娼妓生的孩子,最后得以继承王位,成为一国之君,令人有些不可思议。赵悼襄王的王后生有一个嫡子,叫赵嘉,即历史上有名的公子嘉。但是,赵悼襄王并不喜欢仁孝的公子嘉,因为他是王后的孩子。有个成语叫“爱屋及乌”,

  • 慈禧太后为什么会害怕荣寿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荣寿公主,清朝,风云人物

    荣寿公主,是《清史稿》记载的最后一位公主,她是恭亲王的女儿,七岁被慈禧太后收作养女,称为宫人口中的大公主。因恭亲王在“辛酉政变”中出了大力,慈禧才做了几十年的大清真正的统治者,于是爱屋及乌,慈禧才让荣寿公主从小在宫中生活长大,算是回报恭亲王了。在公主12岁时,慈禧便为她安排了婚事,嫁给景寿志端。谁知

  • 汉景帝为什么没有庙号?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景帝,汉朝,风云人物

    汉朝的庙号制定极为严格,整个西汉只有四位皇帝有庙号。不仅是汉景帝没有庙号,就连强如汉武帝刘彻都差点没有庙号。其实最初西汉有庙号的皇帝并不少,除了太祖刘邦、太宗刘恒、世宗刘彻、中宗刘询外,还有高宗刘奭、统宗刘骜等都是有庙号的。只是后来汉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对西汉皇帝的庙号重新进行考量,废了其中不少皇帝

  • 刘海粟和傅雷之间关系怎么样?两人有着怎样的交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海粟,画家,风云人物

    在法国留学期间,傅雷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恋爱。遇到和他一样钟爱艺术的巴黎女郎玛德琳后,内向的傅雷一下子坠入情网,狂热地爱上了她。本来傅雷出国前已与远房表妹朱梅馥订婚,爱上玛德琳后,傅雷写信给老母亲,提出婚姻应该自主,要求与朱梅馥退婚。信写好后,傅雷给刘海粟看了一下,请他帮忙寄回国。旁观者清的刘海粟觉得

  • 赵匡胤的上位之路!“杯酒释兵权”之后还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赵匡胤,风云人物

    赵匡胤的上位之路!“杯酒释兵权”之后还做了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01、翊戴首功五代大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元旦。北部边防镇、定二州上奏,辽军南下,侵犯中原。大周先派大将慕容延钊率军为前锋出发,接着由殿前都点检(禁军总司令)赵匡胤率大军北征。赵匡胤掌握军权六年,威望高,气场足。宰

  • 柳敬言出身尊贵,为什么连一天养尊处优的日子都没过?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柳敬言,南北朝,风云人物

    陈后主的亲生妈妈柳敬言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和她正在梁吴国皇帝的外孙子爷爷,她的母的才是梁吴国皇帝萧衍女儿为了长城王妃这条,她的父亲正在鄱阳湖总督柳偃,她的世家祖父是南齐司空柳世隆。之处即便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还有但是柳静言并还没有尊重和尊重是至高无上的娇错过这里日的那个,她九千岁的时父亲因病去世

  • 孙膑怎么死的?孙膑之死的历史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孙膑,风云人物

    历史上孙膑曾建议田忌先发制人,捉住邹忌面君。但以国家利益而且死忠齐君的田忌担心引起内乱,不肯动手。最终田忌被排挤,得不到任用。 孙膑见此,自觉留下无益,而且经历了太多的情非得已的杀戮和争斗之后,产生归隐之心,功成身退。隐居后病死或无疾而终。《战国》电影上映后,竟然引发了观众们对孙膑怎么死的产生了关注

  • 姜维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是忠臣还是匹夫?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姜维,三国,风云人物

    刘禅投降后,蜀地众臣皆已随之降魏,蜀汉作为一个国家已然灭亡。作为大将军,姜维行假降复叛之计,先投降曹魏,再诱使钟会叛乱,屠灭魏军将领,妄图借机复国,实为其个人自作主张。此类反复无常之举,只会为世人轻鄙。当诸葛瞻败亡,邓艾兵临城下,蜀汉后主刘禅选择投降后,蜀地众臣皆已随之降魏,蜀汉作为一个国家已然灭亡

  • 乾隆让位嘉庆时,真的抓着玉玺不肯放手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清朝,风云人物

    在我们读小学历史讲到清朝历史时,老师必讲的一段就是“康乾盛世”,当时大家都以为乾隆和康熙都是伟大的皇帝,和当中的雍正没有多大关系,不过长大之后,随着对历史的了解加深,其实不难发现,清朝就两个伟大的皇帝,一个是康熙一个是雍正。而乾隆只能算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打天下的是康熙,治天下的是雍正,而他不过就